李女士母親抱著出生不久的外孫為產科副主任醫師沈慧(左一)贈送錦旗
小天使的誕生,本是一件讓全家人最為期待又幸福的事情,但李女士回想起自己的分娩經歷,仍然心有餘悸。李女士在分娩過程中因胎盤粘連大出血引發了一場危急搶救。
胎盤粘連是指胎盤絨毛侵入子宮淺肌層,在分娩時粘連的胎盤無法剝離,導致子宮收縮不良,是引起產後出血和產褥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處理不當可引起產婦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萬幸的是,在泰康仙林鼓樓醫院醫療團隊的救治下,最終讓李女士轉危為安!
產婦胎盤粘連引發大出血
李女士是一位二胎媽媽,在孕38周+5天時入住泰康仙林鼓樓醫院產科待產。李女士的第一胎是剖宮產,屬於瘢痕子宮,並且之前有過一次流產經歷。經過術前檢查,產科副主任醫師沈慧評估李女士不具備自然分娩的身體條件,與李女士及其家人溝通後決定為李女士進行剖宮產手術。
術中,李女士順利誕下了一位6斤7兩的男嬰。奇怪的是,李女士在娩出嬰兒近5分鐘後,胎盤還沒有剝離的跡象(正常情況下,胎兒娩出來幾分鐘後,胎盤就會自行剝離)。於是,沈主任為李女士進行了人工剝離胎盤。就在剝離胎盤的過程中,沈主任發現李女士的胎盤緊貼著子宮肌壁間,沒有明顯的間隙,子宮也沒有收縮反應,剝取胎盤困難,並且出血嚴重,這是胎盤粘連的跡象!沈慧主任見狀,立即告知手術團隊,李女士可能出現了胎盤粘連,情況危急。
沈主任在術後接受採訪時表示,胎盤粘連在產前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與指標,需要根據剖宮產時或分娩時的情況診斷,它與多次人流、剖宮產、前置胎盤、高齡等因素有關,因李女士是瘢痕子宮,之前也有過流產經歷,這些增加了胎盤粘連發生的風險性。術後對李女士的胎盤進行了病理檢驗,結果也證實李女士的胎盤發生了粘連。
多學科通力合作搶救產婦
手術臺上,李女士出血嚴重,當務之急是快速止血。沈主任迅速為李女士按摩子宮、溫鹽水熱敷子宮、用紗布進行填塞,並注射宮縮素加快子宮收縮。
但在這些搶救措施下,李女士的宮縮沒有明顯的好轉,出血仍在繼續,出血量近1300毫升。沈主任與團隊商量後決定為李女士進行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先將子宮捆綁住緩解出血症狀,再進行介入手術「栓」住血管來止血。
手術臺下,麻醉醫師全力配合沈主任的搶救措施,為保障手術順利進行,將李女士的椎管內麻醉改為了全身麻醉,為李女士進行了橈動脈穿刺以便監測動脈血壓,並在B超引導下迅速完成了中心靜脈穿刺置管,加快輸液、泵注血管活性藥物來保證循環穩定。
與此同時,手術室護士也在為李女士輸血、通知放射科進行介入手術準備。在沈主任為李女士止血的同時,手術臺下一切保障工作都在快速有序地進行著。
李女士出血症狀稍緩解後,便即刻被轉運至介入手術室。隨後,劉文貴主任團隊接力,為其進行了雙側子宮動脈栓塞術,李女士的出血成功止住了!
術後,李女士轉入了重症監護室觀察,經過一晚的監護,李女士術後情況良好,隔天一早,便轉入了普通病房,大家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了。
沈主任表示,由於人工流產、剖宮產的情況增多, 胎盤粘連的發生概率也在增加,術中的診斷與處理固然重要,但減少流產和不必要剖宮產次數是預防胎盤粘連的關鍵。
專家簡介
沈慧,副主任醫師,泰康仙林鼓樓醫院產科
從事臨床教學工作近二十年,擅長高危妊娠、產科危急重症、難產的處理,擅長對剖宮產術後再次陰道分娩的評估和處理。對婦科常見病的診治及婦科腫瘤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曾獲得南京市醫學科技發展項目,上海市金山區科委項目,南京醫科大學校基金重點項目,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篇。並獲得GCP證書,作為研究者參與2項婦科藥物臨床實驗。
出診時間: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通訊員 潘賢賢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周碧瑩
校對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