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科室主任因論文造假被解聘;中國幽門螺桿菌耐藥地圖發布...

2020-12-20 騰訊網

投稿發送至RP@high-med.com

應聘全職及兼職編輯,發送簡歷至

chenlf@high-med.com

醫療政策與醫聲醫事

1. 張文宏首次改口:新冠疫情防治出現曙光!

在過去的抗疫時間裡,張文宏醫生曾經多次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的肆虐,我們全人類要做好長期抗疫的準備。在講述國內疫情情況的時候,張文宏醫生也一再強調,提醒大家做好秋冬季節新冠肺炎捲土重來的準備。9月17日,張文宏醫生首次改口,在其微博上發文表示: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爭出現轉機了,「曙光乍現」。

張文宏表示:近日,世界疫情看似無邊蔓延,峰值至今未至,其實曙光已現。如果你相信張文宏醫生的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相信他的人品。那麼,來,吃了張文宏醫生給出的這顆「定心丸」。我們可以稍稍鬆口氣了。

來源:江淮醫學

2. 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體檢

9 月 11 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針對孕產婦,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由經過培訓的醫務人員或社工進行孕期和產後抑鬱的篩查追蹤。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3. 科技部查處一批論文造假案,有醫院科室主任被解聘

科技部網站16日發布《關於論文造假等違規案件查處結果的通報》,披露了九起違規案件處理結果。論文造假、觸目驚心!對於案件涉及的論文買賣、代寫代投第三方相關線索,科技部將按規定移送有關部門依法嚴厲打擊。

其中,關於「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王X購買論文問題」查處結果為,南京醫科大學對王X予以解聘,免去其腎內科主任,撤銷其腎內科黨支部書記,追回引進人才經費,取消其申報科技計劃項目、獎勵資格5年。

來源:澎湃新聞

4. 中疾控發布中國幽門螺桿菌耐藥地圖,推進精準治療

由於對一線多種抗生素耐藥率高、沒有耐藥性檢測數據支持等原因,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治療成功率低,為推進我國幽門螺桿菌精準治療,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 9月12 日發布了中國幽門螺桿菌耐藥地圖。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項目總體負責人張建中研究員介紹,中國幽門螺桿菌耐藥地圖將動態反映我國不同地區、不同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抗生素敏感譜及變化情況,有效提升人群治療的根除率並顯著減少因抗生素濫用所造成的耐藥問題。

來源:新華社

5. 中疾控緊急發文:流感疫苗最佳接種時間已到,3類人優先

2020年逢特殊時期,接種流感疫苗變得更為重要。9月11日,中國疾控中心組織發布特急文件《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0-2021)》(《指南》)。

《指南》指出,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流感和新冠肺炎症狀相似,普通人難以辨別,去醫院診治又存在交叉風險,因此今年秋冬及早預防流感發生變得異常重要。《指南》推薦醫務人員、養老機構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重點場所人群(如託幼機構),其他流感高風險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5歲兒童等)為優先接種人群。

來源:掌上醫訊

6. 李紅良被武大免職,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曾被饒毅質疑造假

據媒體報導,此前曾被質疑學術不端的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已被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和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職務,並主動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一職。此前,李紅良曾因學術造假風波多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根據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披露的信息,李紅良自2015年起在武漢大學任職,歷任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A3實驗室主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並於2017年開始擔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

來源:騰訊網

醫學前沿

1. Cell:李蘭娟/李賽首次解析新冠病毒完整分子結構

2020年9月14日,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清華大學生科院李賽研究員合作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Cell雜誌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非常詳細地描繪了新冠病毒的完整結構,揭示了新冠病毒是如何在直徑僅80 nm的內腔中堆積30 kb長的RNA基因組。

該研究還構建了迄今為止新冠病毒最大的冷凍電子斷層掃描(cryo-ET)數據集。也為將來的完整病毒分子動力學模擬、3D列印,以及教育或公共媒體提供了全新的模型。

來源:Bio生物世界

2. 溼疹治療的曙光!福奇領導的科學家團隊用益生菌療法改善了兒童溼疹

9月10日凌晨,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由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研究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旨在改變皮膚微生物組的實驗性治療方法,可以安全地降低溼疹的嚴重程度,減少了類固醇的使用,提高了3歲以上兒童的生活質量,並且在治療停止後,這些改善持續了長達8個月。

福奇博士說:「溼疹會讓孩子們發癢、疼痛並分散注意力,對整個家庭來說也是非常有影響的。早期的發現已表明,R.黏膜療法可以幫助一些兒童減輕溼疹症狀和日常護理負擔。」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

3. 食用橄欖油、堅果和魚類,可顯著改善血管內皮恢復穩態和再生

近日,來自西班牙科爾多瓦大學和美國塔夫茨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PLOS Medicine上發表研究成果。該研究發現,與低脂飲食相比,地中海飲食(食用橄欖油、堅果和魚類等)能更好地調節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的恢復和穩態平衡,增強再生內皮細胞的能力,進而可能會改善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復發率。

研究人員發現,地中海飲食幹預後人群的膽固醇水平更高,而空腹血糖水平和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降低。與基線期相比,地中海飲食組患者的血流介導的血管擴張(FMD)均增加,同時也顯著高於低脂飲食組患者 。

來源:生物探索

4. 顯著改善動脈硬化,研究揭秘高純度魚油成分藥物「護心」機制

近日,EVAPORATE研究最終結果正式公布,通過動脈斑塊改善的有力證據支持了Vascepa的心血管益處。研究結果在歐洲心臟病學會(ESC)2020 年會和ESC期刊《歐洲心臟雜誌》同步發表。美哈佛大學Christopher Cannon教授點評表示,這項試驗結果提供了「動脈斑塊特徵的重要機制數據」。此前,Vascepa降低心血管風險的藥理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魚油成分藥物Vascepa是源於天然魚油成分ω-3脂肪酸,先後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等。

來源:醫學新視點

5. 與衰老和疾病相關的「端粒長度」研究獲重大突破

端粒已被認為是人類衰老和疾病的重要生物標誌物。9月11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對近1000名遺體捐贈者的25種不同人體組織的端粒長度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全血端粒長度可以作為其他組織中端粒長度的替代物。該研究進一步支持了已有的端粒長度與衰老和疾病之間關係的研究。

正常衰老與端粒縮短有關,而端粒縮短與死亡率和與年齡相關疾病有關。但端粒縮短、衰老和疾病之間的關係尚未完全釐清,部分原因是科學家們還沒能完全了解端粒在不同組織類型之間的變化差異。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

相關焦點

  • 論文造假,一醫院科室主任被解聘
    9月16日科技部網站發布《關於論文造假等違規案件查處結果的通報》通報披露了9起涉及購買論文、違反論文署名規範通報具體案件如下:一、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張睿購買論文問題經查,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張睿為通訊作者、閆曉菲為第一作者的論文「Interleukin
  • 根除幽門螺桿菌,2020年最好的治療方案是什麼?
    「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特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肖雪醫生為我們帶來精彩的會議報導。幽門螺桿菌感染不但是引起胃炎、消化性潰瘍等常見消化道疾病的病原菌,長期慢性感染還會增加腫瘤發生的風險。如何有效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一直是研究中的熱點,本次UEGW上,來自法國的學者Tamara Matysiak-Budnik分享了幽門螺桿菌治療的最新進展。
  • 論文造假,罰!一醫院科室主任被解聘
    9月16日科技部網站發布《關於論文造假等違規案件查處結果的通報通報具體案件如下:一、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張睿購買論文問題經查,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張睿為通訊作者、閆曉菲為第一作者的論文「Interleukin-37 mediates the antitumor activity in colon
  • 幽門螺桿菌很「狡猾」 及時科學根治是關鍵
    12月11日至13日,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辦的第五屆中大論壇消化分論壇上,來自國內知名的消化學科專家圍繞幽門螺桿菌防治的最新進展廣泛討論。會上,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施瑞華指出,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患者需要及時做根除治療,專科醫生也要關注耐藥問題,精準打擊這一「狡猾」的細菌。
  • 根除幽門螺桿菌,「高劑量二聯療法」到底怎麼樣?
    高劑量二聯療法是否能作為根除幽門螺桿菌的一線治療方案?過去幾十年,阿莫西林、克拉黴素、質子泵抑制劑三聯方案曾是根除幽門螺桿菌的一線治療方案,但隨著抗生素耐藥率的增加,抗生素相關不良反應等因素導致患者依從性差,最終顯著影響幽門螺桿菌根除率,提出更有效的幽門螺桿菌根除方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 青黴素過敏又怎樣,幽門螺桿菌照樣能根除
    我看了一下檢查報告,確實呼氣檢測是陰性,「太好了,您的幽門螺桿菌是根除成功了!」「成大夫,我在其他醫院治療5次都失敗了,是其他醫院的醫生介紹我過來找您看病的,在您這裡這是我第六次治療了,您不知道,我在等著拿結果的時候,心理緊張極了,生怕這次再治不好。」
  • 幽門螺桿菌到底怎麼「管得住」
    30歲的患者,胃痛不舒服,後被檢測出幽門螺桿菌感染,在醫生建議下,他的妻子和父母也進行了檢測,結果都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專家提醒,幽門螺桿菌的「家族聚集」現象增多,還有不少患者出現耐藥,一定要警惕。   【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超過50% 注意分餐分筷分毛巾】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施瑞華說,有些年輕人一直上腹部飽脹、噯氣、吐酸水,胃腸鏡的檢查也沒大問題,但是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叫他家裡面的父母親來查
  • 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痛反反覆覆怎麼辦?想要治癒,這個重點要謹記
    由於涉及抗生素,具體應用還是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和當地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情況。首先,我們來聊聊如何快速地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最先是引起慢性胃炎,並導致胃潰瘍、胃萎縮,大約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都可能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6個方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意味著有近7億人被感染,這個數據會讓人覺得恐懼。 幽門螺桿菌是怎麼進入胃部的?
  • 大蒜和益生菌誰能殺死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簡稱Hp,它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經常討論的健康話題之一,現實中很多人都不太注重自己的日常飲食習慣和飲食衛生。在中國,Hp感染率較高,而且很多消化系統疾病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那麼如何根除幽門螺桿菌?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別怕!建議這7種人群根除-幽門,螺杆,胃癌,胃炎...
    原標題:【健康】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別怕!建議這7種人群根除→  據上海發布,你胃疼過麼?很多胃部疾病離不開一個「殺手」,這個「殺手」可能讓「一人得病染全家」,還可能「致癌」,它就是幽門螺桿菌,英文簡稱Hp。
  • 專家:根治幽門螺桿菌,得看耐藥率
    所謂抗幽門螺旋桿菌牙膏並不靠譜,口腔裡的幽門螺旋桿菌不過是一些「散兵遊勇」,甚至有專家指出,口腔內並沒有幽門螺旋桿菌。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焦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幽門螺旋桿菌偏愛生長在胃的胃竇,並非口腔,牙膏根本作用不到胃裡,既起不到預防效果,也談不上殺菌作用。
  • 幽門螺桿菌最怕4種藥,堅持服用,有徹底治癒幽門螺桿菌可能!
    殺滅幽門螺桿菌,只能靠藥物嗎?幽門螺桿菌一旦感染,很難通過自身作用被清除。如果不藉助藥物一般都會終身攜帶。原因1:幽門螺桿菌不會被胃酸殺死人的胃部為了消化食物的需要,會分泌大量的胃酸。但幽門螺桿菌是個例外。幽門螺桿菌形狀酷似一個螺絲釘,善於鑽進鑽出,進入胃液後會立即向胃液深處鑽探,直到覺得酸度沒那麼大了,就會紮根在此處,不斷地攝入周圍的養分。而且幽門螺旋桿菌菌體中含有一種叫"尿素酶"的物質,該物質遇上酸性的環境,會形成一層「氨雲",這層氨雲偏鹼性,能中和胃酸,將螺桿菌包裹起來,避免被酸液溶解。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怎麼辦?這5點你必須知道
    現在,由於很多年輕人飲食、作息等的不規律和較為雜亂,胃病成為高發的疾病,而引發胃病的原因也有很多,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這種病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的症狀。
  • 謠言:牙膏可以刷去幽門螺桿菌
    【摘要】「把幽門螺旋桿菌殺死在口腔裡,預防胃病和胃癌!」近來,幾種號稱能殺滅幽門螺桿菌的牙膏悄悄走紅。「把幽門螺旋桿菌殺死在口腔裡,預防胃病和胃癌!」近來,幾種號稱能殺滅幽門螺桿菌的牙膏悄悄走紅。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身上長有很多鞭毛的短棒螺旋形狀細菌,也是目前消化性潰瘍等等疾病最常見的原因。全世界大約每兩個人就有一個受到感染,而且目前世界上沒有成熟的幽門螺旋桿菌疫苗。幽門螺桿菌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尤其是如果在便後未洗手,在接觸被感染糞便汙染的物品(如毛巾)之後接觸嘴,以及通過親吻或其他親密接觸,都會傳播細菌。
  • 中國近8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更糟糕的情況發生了
    男子感染幽門螺桿菌傳染全家近日,南京一名男子感覺胃痛不舒服,在前往醫院檢查後,發現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而且已經傳染給了全家。幽門螺桿菌本質上是一種細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該細菌的生存能力極強,是目前唯一能夠在胃裡面生存的細菌。全球77億人口,就有一半的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在發展中國家甚至高達70%以上,而我國已經有超一半人感染,約8億人的胃中都存在幽門螺桿菌,其中20-40歲人群感染機率為45.4%-63.6%,70歲以上人群感染機率高達78.9%。
  • 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張睿、閆曉菲購買論文學術造假被科技部通報
    9月16日,科技部網站發布《關於論文造假等違規案件查處結果的通報》,披露了九起違規案件處理結果,這些違規案件中有7起涉及購買論文問題,其中5起來自高校附屬醫院,多名涉案人員為博士生導師,承擔多項科研項目,擁有眾多頭銜。其中,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張睿、閆曉菲因購買論文被通報,相關責任人已被處理。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了就需要根除嗎?
    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這種病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 以前人們認為幽門螺桿菌是致病菌,但現在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哮喘、炎症性腸病、多發性硬化等疾病的發生呈負相關,即幽門螺桿菌感染對這些疾病具有保護作用。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沒有特異性的臨床表現,部分患者表現為上腹疼痛、早飽、口臭、噁心、嘔吐、腹脹等症狀,部分患者毫無症狀。有一些人平時胃部沒有任何不適,卻在體檢的時候查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 幽門螺桿菌能根治嗎?「四聯療法」,關鍵在於:如何選擇抗生素!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它對人體有哪些危害?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一種定植在胃黏膜上的革蘭氏陰性微需氧菌,是誘發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一旦感染Hp以後,如果不及時的治療,幾乎一生都處於持續感染的狀態下;因此,一定要積極防治。幽門螺桿菌能根治嗎?
  • 抗藥幽門螺桿菌成全球超級細菌,一種植物是解決此危機的希望
    全球約有24-79%的人口感染了幽門螺桿菌(H. pylori)。 像其他細菌一樣,幽門螺桿菌對使用抗生素的傳統治療方法的抵抗力越來越強。 實際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說法,耐藥細菌是全球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