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院滬上首推血糖信息化管理 為住院病人「調控」血糖

2020-12-27 新民網

中山醫院滬上首推血糖信息化管理 為住院病人「調控」血糖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施捷     編輯:張嘉佳     2016-11-04 12:17

圖說:中山醫院滬上首推血糖信息化管理 為住院病人「調控」血糖。

圖說:中山醫院副院長、內分泌科主任高鑫。以上均據網絡

  【新民晚報·新民網】「在各科住院患者中,血糖異常情況相當普遍。如今,利用信息化手段,我們將內分泌科以外住院患者的血糖也都『管』了起來,同時分別為他們設定了因人而異的血糖控制目標。」內分泌專家高鑫今天告訴記者說。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經過充分論證,於今年年初開展血糖信息化管理嘗試,目前已有13個臨床科室實現了為所有住院患者建立「血糖監測檔案」,並實施及時幹預治療,成為滬上首家全面推行院內血糖信息化管理的醫院。

  據副院長、內分泌科主任高鑫介紹,在已實行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的科室,醫護人員通過對患者的腕帶掃描實現血糖數據搜集和錄入。當患者血糖低於或高於標準值時,「危機設置」將提醒並幫助各科室醫護人員及時了解患者血糖波動,快速控制、調整其血糖數值,從而提高血糖達標率,降低低血糖發生風險。與此同時,各科室還會將檢測到的患者血糖數據及時上傳至雲端,醫院內分泌科據此對其血糖控制達標率以及是否及時、合理監測血糖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再給出專業建議。

  有國外研究數據顯示,在住院期間,除內分泌科以外的全院住院患者有三分之一存在血糖異常狀況,約38%的院內患者有高血糖,而其中只有26%有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佳會增加傷口感染和併發症發生風險,延長患者住院天數,而低血糖的發生更會危及患者生命。」高鑫教授強調說。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於2013年發布了《中國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標專家共識》,以期進一步規範和推進院內血糖管理理念和實踐。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率先完成了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國際共識的內分泌科室試點,進而以為入院患者建立「血糖監測檔案」、實現住院患者的全面個體化血糖管理為目標,成功實現了多科室的應用推廣。今天上午,在由復旦大學代謝病研究所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舉辦的《新視野·新發現——2016血糖監測暨血糖信息化管理高峰論壇》上,以多學科協作和信息化管理為基礎的院內血糖管理「中山經驗」,受到了與會專家的廣泛關注。

  大會主席高鑫教授表示,以內分泌科為主導、涵蓋醫院多學科的院內血糖管理模式,提高了血糖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積累了大量的院內患者血糖數據,在為中國院內血糖管理循證醫學提供充足證據的同時,有望進一步推動院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監測和管理,並可為國家相關衛生政策制定及分級診療、慢病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開展提供依據。(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施捷)

相關焦點

  • 從昨天起 中山醫院住院者都必須監測血糖
    東方網11月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從昨天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啟用「院內血糖檢測與管理系統」,凡是住在中山醫院的患者,都必須接受血糖監測。  據介紹,高血糖、低血糖、高血糖波動性都是住院患者常見的血糖紊亂形式,其危害嚴重,可直接影響患者基礎疾病的緩解,同時增加圍手術期併發症、嚴重感染的發生率和住院死亡率,尤其是膿毒症、傷口癒合不良和神經肌病,高血糖對機體影響最大。統計顯示,在本市的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高達15.1%。
  • 滬廈專家攜手 助力糖友控糖
    晨報記者 蔡櫻柳通訊員 洪於蕙 樊文岑 9月24日下午,廈門市糖尿病質控中心質控培訓會在復旦中山廈門醫院舉行,來自滬廈兩地的內分泌專家齊聚一堂,圍繞血糖儀的規範使用、胰島素注射針頭處置等熱點問題展開深入探討,以期進一步提升全市三級醫療機構血糖監測質量、血糖管理水平和醫療廢棄物規範處置能力。
  • 廈門首個胰島素注射針頭回收公益項目在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啟動
    ,以期進一步提升全市三級醫療機構血糖監測質量、血糖管理水平和醫療廢棄物規範處置能力。  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約為9.7%-11.6%,超過900萬的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產生的廢棄針頭數量十分龐大。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兼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廈門市糖尿病質控中心主任李小英表示,廢棄針頭作為有害醫療廢物在醫院外的環境裡常常被糖尿病病人作為生活垃圾隨意丟棄,可能造成環衛工人、拾荒者或是病人自身被扎傷,並可能成為傳播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質的媒介。
  • 2020年青島市科技活動周活動:《疫情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信息化管理...
    《疫情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信息化管理》宣教主辦單位:青島市中心醫院舉辦地點:青島市四流南路127號青島市中心醫院舉辦時間:8月29 日聯 系 人:張方華 聯繫方式:0532-84961391活動內容:(1)開展院內血糖信息化血糖管理:對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應用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統,對患者血糖進行精細化管理。
  • 大咖共話院內血糖管理「新風向」:攜手聯網,穩亦有道
    院內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統是一種在醫院範圍內開展的計算機管理的數位化血糖網上傳輸系統,整個醫院內部所有科室的醫務人員均可以利用該系統為住院高血糖患者實現及時、準確的血糖監測,並通過院內糖尿病專科醫師來進行規範的血糖管理。院內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包括患者信息、患者報表、科室報表、血糖數據補錄、血糖異常數據報告等。
  • 糖尿病人吃紅薯是升血糖還是降血糖?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人的飲食要求很嚴格,一般含糖量高的食物都不宜食用,而紅薯吃起來非常甜,糖尿病人能吃嗎?紅薯是升血糖還是降血糖呢?從血糖生成指數來看,紅薯內的澱粉含量很高,剛煮熟的熱紅薯的血糖生成指數是76.7,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大於70則為高GI食物,此類食物進入腸道後葡萄糖釋放快,會使餐後血糖迅速升高。不過,澱粉類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受溫度影響比較大,熟的紅薯放涼後,其血糖生成指數是54,是中GI食物。
  • 糖尿病人飲食控血糖,注意7點血糖更好
    糖尿病人最想做到的就是吃得好血糖也好,但多糖尿病人卻是吃多了怕血糖高,吃少了怕低血糖,非常矛盾,到底糖尿病人要怎樣控制飲食,即吃得好,又讓血糖平穩呢?一、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標準:血糖控制是否達標,主要是三個月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對於多數一般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7%以下,對於無併發症,也無心腦血管疾病的年輕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則可控制在6.5%左右甚至可以接近正常。
  • 糖尿病人身體有四個信號,說明血糖升高了
    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升高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慢性代謝性疾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會讓血管向神經等受損,從而波及到全身各臟器出現併發症,嚴重者可能會致殘、致死。所以糖尿病人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同時還要管理好血壓和血脂,這樣就能健康長壽。
  • 糖尿病人早餐這樣吃,血糖平穩一天
    有句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早餐吃得合理對血糖非常關鍵,我們平時常是這樣每天早上,我們幾乎都是在吃完一頓美味的早飯後,開始進入工作學習模式的,中式早餐一般常吃的有包子油條,再配上各種粥類。
  • 糖尿病人早餐這樣吃,血糖會平穩一天
    有句話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是的,對一人個來說早晨是一天的開始,而早餐吃得好也是一天健康的開始,當然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早餐吃得好血糖平穩一整天!今天我們就說說糖尿病人怎麼吃早餐對血糖好,科學的早餐要怎麼搭配?
  • 中國成為糖尿病「重災區」 滬逾七成病人控制不好血糖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3年的監測顯示,本市35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17.57%,同時在糖尿病患者中僅有68.06%的人知道自己患病,患者血糖控制率僅為25.34%,大部分患者的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糖尿病防治形勢不容樂觀。  上海自2001年啟動糖尿病社區綜合管理,在社區內開展全人群健康教育、高危人群篩查、危險因素幹預和病人規範化管理等。
  • 糖尿病人前一晚7點吃的晚餐,早晨8點測血糖還能算是空腹血糖嗎?
    所謂空腹是指進餐後8-12小時,此時檢測的血糖稱為空腹血糖,也就是說進餐後不足8小時或是超過12小時,嚴格意義上來講都不能稱之為空腹。如果前一晚7點吃了晚餐,第二天早8點測得的血糖顯然超過了空腹的規定時間。這樣的空腹血糖還準確嗎?血糖受進餐的影響比較大,與食物在胃腸中的消化時間密切相關。
  • 抗過敏藥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普通的抗過敏藥可以幫助患有糖尿病的實驗鼠減肥並控制血糖。這項研究也許可以為人類開發新的糖尿病藥物提供思路。   研究人員接下來為另外的實驗鼠進行了基因改造,使其體內生成肥大細胞的機制受到損害。儘管這些實驗鼠食用了3個月的糖與脂肪含量超標的飲食,卻沒有變胖也沒有患上糖尿病。  研究人員表示,儘管抗過敏藥已經證明對人類是安全的,但下一步他們還需要試驗用抗過敏藥治療糖尿病患者是否安全。
  • 糖尿病人怎麼吃更健康血糖更好?一日三餐這樣安排
    有糖尿病友來問:最近這兩個月來,渾身沒勁,睡眠不好,口乾舌燥的,尿尿的次數增多,尿液泛黃,異味很大,還會起泡,心慌的很,身上腫的厲害,去醫院做了檢查,確診是得了糖尿病。想知道糖尿病飲食注意什麼?糖尿病日常健康管理,飲食是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膳食結構無疑是所有患者都應重視的一個問題。
  • 血糖「害怕」這幾樣食物,糖尿病人經常端上餐桌,血糖或更穩定
    對於糖尿病人群來說,合理飲食更有利於穩定血糖,那麼糖尿病人群可以吃哪些食物使血糖更穩定?以下這幾樣食物是血糖的剋星,可以多吃。血糖「害怕」這幾樣食物,糖尿病人經常端上餐桌,血糖或更穩定1、山藥山藥當中的粘液蛋白比較豐富,粘液蛋白能夠包裹腸道內其他食物,這樣也能夠延緩糖分的吸收,抑制飯後血糖急劇上升,另外還能抑制胰島素過分分泌,使血糖更穩定。
  • 糖尿病人血糖高,可能是沒用這六個方法,用好了血糖肯定越來越平穩!
    上至老年人下至年輕人,加入「高血糖俱樂部」的人越來越多。 而長期的高血糖會使全身各個組織器官發生病變,導致急慢性併發症的發生。 降血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怎麼到底如何才能降糖呢? 一、適當增加運動 運動一直是糖尿病管理和體重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具體地說,運動多久才對?
  • 血糖高如何控制飲食?調控血糖水平,解決五個疑問,避免健康風險
    很多糖尿病人都認為主食是導致血糖升高的罪魁禍首,其實不然,在六大類基本食物當中,對血糖產生影響最大的是澱粉類、水果和牛奶等含糖量較為豐富的食物,但這類食物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糖尿病人控制和減少糖的攝入是必須的,但是影響血糖的因素有很多,只需要注意控制攝入食物的分量以及懂得食物代換原則即可。比如,偶爾看見奶油特別想吃一口,沒問題,但是,需要注意不能吃太多,同時,還要注意酌情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只要將熱量控制在必要的水平上,這樣才不會對血糖產生影響。3、今天血糖值高些,就吃少點?
  • 糖尿病人血糖控制好的人,都在用的五個方法
    ,可以讓血糖控制事半功倍,如果自己不會制訂飲食方案,可以到醫院找醫生或專業的營養師幫助開飲食處方。第二、適當用點藥物有些糖尿病人用非藥物療法,如運動和飲食後,血糖仍然不好,就要適當用藥了,甚至需要打胰島素治療,藥物治療的主要目主要是把血糖控制下來,這樣才能有效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 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什麼水平才理想?如何測才正確
    另外,空腹血糖必須早抽,抽得比平時打胰島素或服口服降糖藥的時間還晚,就難以反映平時真正空腹時的血糖水平了,而且還可能因為延遲打針或吃藥而影響一天以至幾天的血糖控制。所以,空腹血糖最好在早晨7點鐘之前抽取,遺憾的是這麼早抽血只能在住院時才能進行,門診上很難做到,門診抽血一般在8點之後,甚至在9點之後。
  • 空腹和飯後兩小時的血糖一樣高是正常嗎?血糖什麼時候測量合適?
    現在,人們的經濟條件不斷變好,生活質量有著明顯的提升,保養身體,預防疾病已經不再只是病人、老人關注的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自己身體健康與否,對於自身血糖是否正常人們也開始關注起來了。大家都知道,血糖是人體內在的主要功能,它能為身體各組織器官進行活動時提供能量,而我們可以通過測量血糖,來了解自身的代謝調控機制運轉是否正常。家裡面有老人的都會控制他們的飲食,同時在飯前和飯後2小時來測量血糖,檢查血糖是否有變化,可有時候會檢測到兩次的血糖值一樣,這又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