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施捷 編輯:張嘉佳 2016-11-04 12:17
圖說:中山醫院滬上首推血糖信息化管理 為住院病人「調控」血糖。
圖說:中山醫院副院長、內分泌科主任高鑫。以上均據網絡
【新民晚報·新民網】「在各科住院患者中,血糖異常情況相當普遍。如今,利用信息化手段,我們將內分泌科以外住院患者的血糖也都『管』了起來,同時分別為他們設定了因人而異的血糖控制目標。」內分泌專家高鑫今天告訴記者說。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經過充分論證,於今年年初開展血糖信息化管理嘗試,目前已有13個臨床科室實現了為所有住院患者建立「血糖監測檔案」,並實施及時幹預治療,成為滬上首家全面推行院內血糖信息化管理的醫院。
據副院長、內分泌科主任高鑫介紹,在已實行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的科室,醫護人員通過對患者的腕帶掃描實現血糖數據搜集和錄入。當患者血糖低於或高於標準值時,「危機設置」將提醒並幫助各科室醫護人員及時了解患者血糖波動,快速控制、調整其血糖數值,從而提高血糖達標率,降低低血糖發生風險。與此同時,各科室還會將檢測到的患者血糖數據及時上傳至雲端,醫院內分泌科據此對其血糖控制達標率以及是否及時、合理監測血糖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再給出專業建議。
有國外研究數據顯示,在住院期間,除內分泌科以外的全院住院患者有三分之一存在血糖異常狀況,約38%的院內患者有高血糖,而其中只有26%有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佳會增加傷口感染和併發症發生風險,延長患者住院天數,而低血糖的發生更會危及患者生命。」高鑫教授強調說。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於2013年發布了《中國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標專家共識》,以期進一步規範和推進院內血糖管理理念和實踐。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率先完成了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國際共識的內分泌科室試點,進而以為入院患者建立「血糖監測檔案」、實現住院患者的全面個體化血糖管理為目標,成功實現了多科室的應用推廣。今天上午,在由復旦大學代謝病研究所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舉辦的《新視野·新發現——2016血糖監測暨血糖信息化管理高峰論壇》上,以多學科協作和信息化管理為基礎的院內血糖管理「中山經驗」,受到了與會專家的廣泛關注。
大會主席高鑫教授表示,以內分泌科為主導、涵蓋醫院多學科的院內血糖管理模式,提高了血糖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積累了大量的院內患者血糖數據,在為中國院內血糖管理循證醫學提供充足證據的同時,有望進一步推動院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監測和管理,並可為國家相關衛生政策制定及分級診療、慢病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開展提供依據。(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施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