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首個胰島素注射針頭回收公益項目正式啟動。
晨報記者 蔡櫻柳通訊員 洪於蕙 樊文岑
9月24日下午,廈門市糖尿病質控中心質控培訓會在復旦中山廈門醫院舉行,來自滬廈兩地的內分泌專家齊聚一堂,圍繞血糖儀的規範使用、胰島素注射針頭處置等熱點問題展開深入探討,以期進一步提升全市三級醫療機構血糖監測質量、血糖管理水平和醫療廢棄物規範處置能力。會上,廈門市首個胰島素注射針頭回收公益項目正式啟動。
培養回收廢棄針頭觀念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有超過900萬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規範注射要求「一針一換」,產生的廢棄針頭數量龐大。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兼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廈門市糖尿病質控中心主任李小英教授表示,廢棄針頭常被病人作為生活垃圾隨意丟棄,可能造成環衛工人、拾荒者或是患者自身被扎傷,並可能成為傳播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質的媒介。
規範胰島素注射,提高血糖控制達標水平,同時管理好廢棄針頭,減少廢棄針頭對環境的汙染是廈門市糖尿病質控中心的一項工作任務。復旦中山廈門醫院作為廈門市糖尿病質控中心主委單位之一,攜手滬廈兩地醫護人員,借鑑上海經驗,在廈門啟動首個胰島素注射針頭回收公益項目。首批胰島素注射針頭回收定點機構有8家醫院,分別是復旦中山廈門醫院、第一醫院、市中醫院、第五醫院、第二醫院、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院、弘愛醫院和南普陀中醫院。
「通過這個項目,希望引導病人回收注射過的針頭,積累到一定的數量,到定點機構就可以兌換新針頭,培養廈門糖友回收廢棄針頭的理念。」會議主席、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內分泌科執行主任林寰東表示,後續將聯合廈門更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進該項目,更好地服務糖友。
上海經驗將被移植到廈門
此次培訓會上,滬廈兩地內分泌科專家聚焦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分享諸多成熟經驗,從血糖監測前物品、環境和人員準備到監測中操作規範以及監測後的數據記錄、異常結果的處理等多方面,對來自全市數十家三級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進行規範培訓。
「上海總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在糖尿病診治領域不斷追蹤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先後開展了糖尿病高危人群篩查、糖尿病預警指標體系建立和預警模型開發、社區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慢性併發症綜合防治等研究。建立糖尿病患者資料庫,開展全院聯網血糖信息化監測管理,以及糖尿病患者心腦大血管病變、眼底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和周圍神經病變的全面篩查和管理。」 李小英教授表示,「我們將逐步把上海總部的先進技術和經驗移植到廈門來,推動糖尿病管理質量達到新高度。」
同步新聞
創新·關愛 家門口的上 海醫院
復旦中山廈門醫院是廈門市委市政府和復旦大學合作建設的重大民生工程,由國家醫療隊「排頭兵」——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全面運營、「同質化」管理,為國家首批區域醫療中心試點單位。
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內分泌科全方位平移上海總部內分泌科的先進技術和成熟經驗,在李小英教授和林寰東教授帶領下,開展了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肥胖、脂肪肝、高尿酸血症和痛風、多囊卵巢症候群、腎上腺疾病、垂體瘤等疾病診療,使許多疑難病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有效治療。不僅如此,醫院還建立了廈門地區首個由內分泌專業科室主導使用和管理的全院血糖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實時血糖管理和優質醫療護理,有效提升住院病人的血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