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太陽報》11月23日報導,英國考古學家聲稱在以色列一所修道院地下發現了耶穌童年時期的住所。
在對以色列拿撒勒遺址進行了14年的考古調查後,雷丁大學考古和歷史學教授肯布萊克(Ken Dark)聲稱其發現強有力證據證明拿撒勒修女會地下的廢墟就是耶穌童年時期的住所。
這位專家稱,他對該地點的研究證實,修道院坐落在一座公元1世紀的房屋之上——這是耶穌真實存在過的有力證據。追溯到公元380年,就有人聲稱這裡是耶穌、瑪麗以及約瑟夫一起長大的地方,直到20世紀30年代這種說法才被推翻。
這座房子融入了部分自然洞穴,因此房屋的特色,比如樓梯就被保留了下來。布萊克教授在2006年開始研究,他說這裡「幾乎被歷史學家們遺忘了」。根據初步發現,他在2015年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這裡是耶穌童年的家。而最新的分析表明,該遺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紀,這為他的說法增添了分量。
在布萊克教授的書《拿撒勒修女院:位於拿撒勒中心的羅馬時期、拜佔庭和十字軍遺址》中聲稱從房子的風格來看,它是約瑟夫的。通常人們認為約瑟夫是一名木匠,但在原始的希臘文本中,他被描述為一個建造框架的。這是一種職業,也可以是石匠或建築工人,這些都可以與這所房子相匹配。
布萊克教授還在遺址上發現了當時猶太家庭常用的陶器碎片。他的考古調查還表明,在公元4世紀,在房子旁邊建有一座洞穴教堂。大約在這個時期,基督教被君士坦丁大帝作為羅馬帝國的國教。進一步的研究還發現了一座公元5世紀建於房屋和洞穴教堂之上的教堂。它可能是拿撒勒最大的教堂,而且用大理石和馬賽克精心裝飾過。這與公元7世紀對大型拜佔庭教堂的描述相吻合,據說這座教堂坐落在耶穌的故址上。
布萊克教授解釋說,這座教堂甚至比附近的天使報喜教堂還要大,這表明了洞穴的潛在意義。天使報喜教堂據說是天使長加百利拜訪瑪麗的地方,告訴瑪麗生下上帝的兒子。
雖然布萊克教授承認沒有具體證據證明這所房子是耶穌住過的地方,但他說,從來沒有證據可以讓任何考古遺址準確地做出這樣的斷言。
布萊克教授告訴《每日郵報》:「這表明,以這種方式展示一棟房子是一件非常不尋常的事情。」這也引出了一個問題:除非保留了一些傳統,否則教堂的建造者是如何知道這是公元1世紀的房子?
「當然,這些都不能證明公元1世紀的房子就是耶穌被撫養長大的地方,但自2015年首次報導此事以來,越來越多人相信這種說法。」
尋找耶穌基督生平的歷史證據是考古學中最持久的追求之一,因為從來沒有人發現過耶穌曾經真實存在過的確鑿證據。《耶穌存在嗎?》(Did Jesus Exist?)一書的作者巴特·D·埃爾曼(Bart D. Ehrman)教授說:「事實上,我們沒有任何耶穌生活那個時代和那個地方的考古記錄。」拿撒勒的耶穌的歷史論點,講述了歷史。對一些人來說,都靈裹屍布——據說是耶穌的埋葬布——是耶穌存在的「證據」中爭論最激烈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