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EX觀察 | 從哈耶克最後的預言,看算法穩定幣的未來

2021-01-11 金色財經

經濟學家的預言

20 世紀最著名的經濟學家之一——弗裡德裡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坊間對他最津津樂道的傳聞,莫過於他準確地預言了蘇聯的覆滅

其實,他生前還做出了另一個預言,在當時卻為人們百般嘲諷,那就是:「貨幣的非國家化」(The Denationalisation of Money)。

I believe we can do much better than gold ever made possible. Governments cannot do better. Free enterprise, i.e. the institutions that would emerge from a process of competition in providing good money, no doubt would.

我相信人類可以比歷史上的黃金做得更好。政府無法做得更好。自由企業,例如從競爭過程中脫穎而出的機構,毫無疑問可以提供很好的貨幣,毫無疑問會的。

二戰後,凱恩斯「國家幹預」思想主導了整個主流經濟學界,濫發紙幣、擴大赤字,經濟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其時,哈耶克飽受嘲笑與攻訐。

直到二十世紀 70 年代,多年積弊一朝顯現,「滯漲危機」在歐洲與美國大陸上爆發,物價飛漲,民生困苦,凱恩斯主義聲譽掃地。危難中,哈耶克終於回到大眾視野,當市場重新回到企業家手中時,歐美經濟迎來了真正的高光時刻。哈耶克也因此在 1974 年摘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事實上,市場與貨幣的歷史比國家久遠得多。貨幣在產生之初,本來就是以私人信用進行自由競爭的。

現在回頭看,從「物本位」到「金本位」,再到我們已經習慣了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本位」,所謂「通貨膨脹」,恰恰是國家壟斷了貨幣發行之後才產生,正如美聯儲一直在濫發美元,也正如通貨膨脹一直被世人詬病。

東歐劇變,歷史證明了哈耶克的偉大預見性;而他「貨幣的非國家化」的預言,如今也在被一步步驗證——加密數字貨幣的崛起,正不斷挑戰被壟斷的法幣體系。

加密數字貨幣的聖杯

籍由哈耶克對金本位制的批評,曾擔任比特幣開發者會議項目主管的米蘭理工大學教授 Ferdinando Ametrano 撰寫過一篇學術論文《哈耶克貨幣:加密貨幣價格穩定解決方案》(Hayek Money: The Cryptocurrency Price Stability Solution),文中認為,由於其通縮性本質,比特幣已經無法充分執行我們對貨幣作為帳戶單位這一職能的要求。Ferdinando Ametrano 提出了一種建立在規則之上、供應彈性的加密貨幣,可以根據需求進行「代幣供應變化」(rebase),比如按比例改變代幣持有者手中的貨幣。

加密貨幣經濟學家 Robert Sams 的學術論文《加密貨幣穩定化:Seignorage Shares》(A Note on Cryptocurrency Stabilisation: Seigniorage Shares)中則提出了一個調整後模式,在這個模式中,有兩種代幣:供應彈性的貨幣本身,以及網絡中的投資「份額「。後一資產的所有者(Seigniorage Shares),是供應增加帶來的通貨膨脹收益的唯一接收者,而在貨幣需求縮水且份額收縮時,則是債務的唯一承擔者。

Ferdinando Ametrano 與 Robert Sams 正在探索的,正是穩定幣。

2020 年夏季的 DeFi 熱潮,讓越來越多人認清了加密數字貨幣巨大的波動性,由此對一種價格更為平穩的代幣的需求則水漲船高,穩定幣也算是乘風而起。

是的,穩定幣早而有之,而最近更是特別火爆。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起訴 Ripple,投資者意識到監管的紅線一直在那裡,不離不棄。而 Tether 在 2020 年 12 月 23 日更新的增發 1.5 億枚 USDT 的消息無異於雪上加霜。投資者們的憂慮不無道理,畢竟 Tether 在穩定幣 300 億的市值中所佔的份額雖然在下降,卻依然有約 70%。 

(圖片來源:coingecko.com)

穩定幣成長的時間雖不長,但得益於技術、算法與模型的不同,也發展出了許多的方向。

目前在穩定幣市值中穩坐頭兩把交椅的USDT、USDC,都屬於中心化穩定幣。這類中心化穩定幣為法幣與加密數字貨幣之間的流動搭建了重要橋梁,意義非凡。不過它們過於去中心化,弊端當然也「非凡」

探索方向二,去中心化穩定幣的探索。以 Maker 發行的 DAI 為例,初期專注於 ETH 質押,而經歷了一系列「黑天鵝」事件,則開放引入一系列中心化資產,如 wBTC、USDT、USDC 等一攬子數字貨幣作為質押。雖然獲得了更強的穩定性,但也犧牲了部分去中心化特性。

第三種穩定幣則在算法機制調節的方向上探索。以 AMPL、YAM 的彈性穩定幣為代表,通過算法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價格穩定,可謂是 DeFi 世界的一種創新型穩定幣。這些穩定幣無須使用抵押品,試圖通過市場供需來構建加密貨幣行業的原生代幣,但沒有抵押,也沒有任何價值支撐,僅是通過彈性調節代幣的供應量來維持幣價錨定某個價值附近波動,對投機行為造成的價格波動的抵禦能力弱。

可以看到,AMPL上市至今,偏離錨定價格的時間高於 50%,不穩定才是它的常態。

(圖片來源:coingecko.com)

目前已經進行到了第四個方向的探索,主要代表為 ESD、BASIS 等。這類算法穩定幣,參考了之前 Basecoin 的設計,結合了流動性挖礦和彈性穩定幣的經驗,它們的調整不是通過智能合約進行全局調整,而是通過用經濟激勵機制刺激用戶行為,鼓勵用戶主動參與完成調整

可以看出,穩定幣的演化與發展進程中,四個方向的穩定幣探索時間雖有先後,市值也有所不同,但目前都在加密數字貨幣市場上各有一席之地。

Basis 的前世今生

獲得了超過 1.33 億美元的投資的 Basis 是一個算法銀行機制的穩定幣項目,它借鑑了現實經濟的貨幣體系,建立了根據市場需求調節穩定幣發行量的機制。算法銀行機制調節穩定幣供應量以維持價格,價格實際上對應的是系統的供求關係,也就是說,Basis 錨定的是區塊鏈體系內的流動性需求。

在 2018 年末,Basis 發布社區公開信(www.basis.io),宣布因監管壓力,目前「已經決定向投資者返還資金」,同時關閉 Basis 項目

2020 年 8 月,匿名團隊接管了 Basis,並將其更名為 Basis Cash(basis.cash)。

Basis Cash 協議共有 3 個代幣,分別是 Basic Cash(BAC)、Basis Share(BAS) 和 Basis Bond(BAB),其中,BAC 與美元價格錨定,BAS 與 BAB 則負責確保 BAC 價格始終對標美元。

這種設計的巧妙之處,在於對現有貨幣體系的經驗汲取,因為它將全套美元發行體系都搬運到了 Basis Cash 的設計之中

用個最簡單的類比,BAC=美元,BAS=美聯儲股票,BAB=美元國債。

當「美元」貶值時,投資者可以以折扣的價格購買「國債」,以期未來通過贖回成「美元」獲得溢價收益。「國債」沒有利息,也沒有日期限制,如果願意,可以一直持有。如果「美元」升值,「國債」可以按照1:1的比例兌換成「美元」,由此完成溢價收益。當然,當「美元」價格低於某個臨界值時,「國債」是不被允許兌換的。

當「美元」升值時,「國債」會被優先兌換。如果「美元」仍在持續走高,那麼增發「美元」的預案會被觸發,增發的「美元」依然會優先滿足「國債」的兌換,隨後會增發給「股票」的持有者。

「股票「的總量為 100 萬 + 1 個,會分發給流動性提供者和質押者。隨著市場需求的上升,「股票」增發率的會大幅下降,當然,這會導致「股票」在市場上的緊缺。

BAC+BAS 這種雙幣種設計解決了單幣種阻礙流通性的問題, 穩定性更好,具備更好的流通性。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這種對現有貨幣體系的高度模仿,降低了投資者的理解成本的同時,也當然有弊端。

想要玩轉 Basis Cash,真的需要「轉」起來。持有「美元」則可做市產出「股票」,用產出的「股票」質押,則會獲得「美元」分紅。一旦接受了這種套利模型,仿佛打開了真理的大門,創造出「財富永動機」,即使不想,也會被迫進入「暴富死循環」。

如同美元體系一樣,這種循環帶來的「繁榮」,曾帶給它榮耀與財富,而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始終高懸,令人始終忐忑。

同時,Basis Cash 作為加密數字穩定幣,也受到加密數字貨幣局限性的限制。

美元國債的背後擁有稅收收入的支撐,而目前沒有商業和貿易場景的穩定幣孤島,則很難產生收入來源作為背書。

同時,Basis Cash 對標的美元體系中,美元是經濟體中用來支付稅務的唯一法定貨幣,他國貨幣與私人鑄幣都無法參與。而加密數字貨幣的出發點是增加貨幣之間的競爭,並不限制私人貨幣的發行和流通。因此,在市場單邊下行時,人們可以自由地將貶值中的算法穩定幣出售成其他的加密貨幣甚至法幣,而本應作為回收穩定幣的兜底債券,將會形成流動性更高的期貨市場,造成螺旋式崩盤

寫在最後的話

算法穩定幣的現狀,其實一點兒也不穩定。

而不可否認的是,正是由於這種不穩定所產生的套利空間,致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這種概念,研究它背後的邏輯。

關於算法穩定幣的未來,行業內有許多預測。有觀點認為它的錨定點將會低於 1 美元,有觀點認為將會出現錨定一攬子法幣的算法穩定幣,也有觀點認為在 DeFi 和其他加密數字貨幣的加持下,一個完整的加密經濟體即將出現。

而對持有者來說,高收益同樣意味著高風險。除此之外,合約的安全性以及監管,都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投資者須謹慎考慮。

放在歷史長河中來看,仍處於混亂狀態中的算法穩定幣,雖然沒有輸出「穩定」,卻為我們揭示了另一種秩序與規則,它有沒有可能,正是通往哈耶克描繪的蓬勃發展貨幣市場願景藍圖的一把鑰匙呢?

相關焦點

  • 一文說透算法穩定幣:起源、發展、爭議與未來演進
    精明的加密貨幣觀察人士馬上會意識到 Ametrano 的「哈耶克貨幣」和 Sams 的「Seigniorage Shares」已不再是是純粹抽象的學術概念。「哈耶克貨幣」與Ampleforth幾乎一模一樣。
  • 算法穩定幣才是最符合中本聰設想的「貨幣」
    Odaily星球日報認為,當前的算法穩定幣最有希望成為中本聰白皮書設計中的「貨幣」,是目前更符合區塊鏈去中心化精神的原生加密貨幣。為什麼這樣說?它和前幾代的穩定幣有何不同?未來算法穩定幣又會駛向何方?我們將在下文一一道來。
  • Basis的算法穩定幣之路
    basis由此樹立了未來的發展路線圖。就中期而言,它有兩個核心的支撐戰略:*儲蓄和支付儲蓄和支付是穩定幣最基本的應用場景。當然,支付本身是最後才能達成的結果,沒有穩定性,就沒有支付的可能性。因此,basis首先是從儲蓄開始做起。如何吸引普通用戶使用bac?basis計劃集成法幣入金的通道,允許用戶通過存入bac來賺取固定利息收益。
  • 穩定幣的市場該何去何從 - 深度了解算法穩定幣Basis
    了解算法穩定幣之前,我們先要知道,現階段穩定幣已經出現的三種模式:       ·法定穩定幣(例:USDT)        ·加密貨幣抵押的穩定幣(例:Dai)        ·算法穩定幣(例:Basis
  • 算法穩定幣雙雄之二:Basis
    這些看似簡單的機制設置,導致用戶的收益率、投機程度不同,最後體現在穩定幣的價格偏離程度、市值增長速度上。 從目標價格的偏離程度看,截止到藍狐筆記寫稿時,BAC價格1.21美元,ESD價格1.31美元,而DSD高達2.86美元。相對來說,BAC價格偏離最小,而DSD偏離最大。這些代表了不同的收益率和投機程度。
  • 為什麼說算法穩定幣是一個偽命題
    提及穩定幣,一般會先介紹三種模式: 法幣託管模式、數字資產抵押模式和無抵押算法穩定幣。 何為算法穩定幣 與法幣託管 1:1 生成對應穩定幣 (100%的美元儲備) 和數字資產質押貸出穩定幣 (超額的數字資產儲備) 不同,算法穩定幣追求無抵押發行。 沒有資產背書,如何保障其發行貨幣的價值呢?算法穩定幣美名為模擬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 — 在穩定幣的價格高於1美元時,增加供給。在穩定幣價格低於1美元時,回收供給。
  • 穩定性、彈性和反身性:深入研究算法穩定
    與其他兩類穩定幣不同,算法穩定幣既不能一對一兌換美元,目前也沒有加密資產抵押品支持。最後,或許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算法穩定幣通常是高度反身性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完全是由市場情緒和動力驅動的。這些需求方的力量被轉移到代幣供應中,而代幣供應又會在最終可能成為一個暴力反饋循環的過程中產生進一步的方向性動力。
  • 穩定性、彈性和反身性:關於算法穩定的深入研究
    與其他兩類穩定幣不同,算法穩定幣既不能一對一兌換美元,目前也沒有加密資產抵押品支持。最後,或許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算法穩定幣通常是高度反身性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完全是由市場情緒和動力驅動的。這些需求方的力量被轉移到代幣供應中,而代幣供應又會在最終可能成為一個暴力反饋循環的過程中產生進一步的方向性動力。
  • 分數算法類模式正在潛在孕育新一輪算法穩定幣大爆發
    引言:分數算法類模式正在潛在孕育新一輪算法穩定幣大爆發,很可能這種算法穩定幣會取代ESD、BASIS CASH等模式。我它是Rebase2.0+模式,因為有了部分「已經認可的資產」的質押的算法穩定幣,但還不是未來Rebase3.0模式。
  • 幣在研究院:算法穩定幣是貨幣革命還是投機遊戲?
    算法穩定幣,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依據算法調整市場貨幣總量,在穩定幣價格高於錨定價格時增加市場供給量,來實現價值向目標值回落;在穩定幣價格低於錨定價格時縮減市場供給量,來實現價值向目標價提升;或者以提供套利空間平衡穩定幣價格。這種模型的成立,不錨定現實法幣、無需抵押穩定幣,全憑市場意願和算法進行調控,市場稱之為彈性貨幣。
  • 公平啟動的部分質押算法穩定幣正在悄悄崛起
    接上篇:引言:部分質押算法穩定幣正在潛在孕育新一輪算法穩定幣大爆發。我它是Rebase2.0+模式。部分質押類也不一定必然全部都是分數算法模式。KP3R今天突然漲了一些,不說Keep3r啟動時的機會,兩次明顯的機會,一次是最初大回調,降到80U+,很多人不敢進,後來一直漲到500多。第二次就是現在,以後會超越1000U。
  • 算法穩定幣:程序與人性的博弈,創新背後暗藏資金盤風險
    而Basis爆紅後,算法穩定幣板塊中快速出現了一系列「仿盤」,已有項目被懷疑開發團隊套現跑路,幣價跌至1美元下方後無人問津。算法穩定幣也呈現出硬幣的兩面,被喝彩和質疑裹挾。火爆表象之下,算法穩定幣能否登堂入室,還需繼續試驗才能得出結果。
  • 算法穩定幣,這個野生美聯儲,仿盤正瘋狂中……
    算法穩定幣,一個充滿投機屬性的 DeFi 產物,在牛市的味道中,也在瘋狂的野蠻生長。算法穩定幣,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野生美聯儲。美聯儲印美鈔,野生美聯儲印穩定幣,開一個野生美聯儲的門檻很低,Fork 一個Basis就可以玩。從修改basis一些規則,到把basis搬運到其他公鏈上,再走一遍 Basis 走過的路。
  • 哈耶克提出的「貨幣競爭理論」是數字貨幣的鼻祖?
    最後,政府政策具有無規律性。比如說大家都不知道美聯儲這個月會不會加息,都在猜測加息會怎麼樣,會加多少。不加息又會怎麼樣,這些都會對經濟造成幹擾。而貨幣壟斷對市場妥協的具體表現就是中央銀行作為流動性的創造者,而商業銀行承擔起了流動性的分發者這一角色。這一體制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
  • Rebase算法穩定幣,搶了機構的生意分給了所有用戶,就如打土豪分田地
    4、rebase彈性穩定幣從穩定幣的發展看,也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思路:1、從大機構交易所通過中心化的方式發行穩定幣,項目方 MakerDao 發行超額抵押穩定幣DAI;2、在DeFi上,從超額抵押穩定幣發展到合成穩定幣mUSD;3、在抵押物上
  • 詳解四類算法穩定幣,為何成不穩定的「彈彈幣」
    算法穩定幣在2020年的夏天才開始被大眾所認知,它是穩定幣的一種,既沒有法幣抵押型穩定幣相對中心化的問題,也沒有超額抵押穩定幣資金利用率低的問題,但是目前的幾種算法穩定幣都還沒有實現穩定幣「價值穩定」這一核心功能。本文將詳細介紹目前比較流行的算法穩定幣項目,適合對算法穩定幣感興趣的新手閱讀,熟練玩家亦可以溫故而知新。
  • 從炒價格到炒市值,一文了解網紅概念——算法穩定幣
    而要說起2020年的創新點,可能非「算法穩定幣」莫屬。在今年夏天,ampl一炮打響,讓酒菜們了解到原來坊間還有這麼魔性的幣種,不用看價格,只要市值增長就能倍數增長賺取十倍收益,此處似乎要重新發下神圖:特別註明:這位阿姨和風火輪社區無任何關係。
  • 一文了解Base算法穩定幣的基本模式和投資邏輯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加密烏託邦原文標題:Base算法穩定幣投資綱要Base Protocol(BASE)是最近一段時間的熱門幣種之一,今天簡要說一個這個幣的基本模式和投資邏輯。首先表明態度,我很喜歡算法穩定幣,即使算法穩定幣在傳統經濟學意義上缺乏一些理論支撐,但是,算法穩定幣的數學模型非常好玩兒。算法穩定幣或者叫做彈性供給幣,更容易讓人忘記它到底是不是資金盤,忘記什麼私募公募,只享受於每日波動的快樂——雙倍的速度意味著雙倍的快樂或者痛苦。
  • 算法穩定幣在飛 BAC挖礦年化1192% 真是印錢呢
    最近市場的事情很多,今天說兩個事: 1)DeFi 在颳大風,給用戶分錢,1inch 發幣了,用AToken錢包擼了一下,可能擼了個寂寞;2)美國在查穩定幣,算法穩定幣將是個大機會,Basis 挖礦日利率 3%。
  • ——算法穩定幣的價值將會迎來春天
    隨著defi的熱潮,穩定幣的變革也加快了速度,算法穩定幣的出現讓穩定幣市場出現了新的希望,這之間最快嶄露頭角的是AMPL,其實這個項目最早出現是在2019年,但是那時候defi還尚在萌芽階段,所以AMPL的出現過早,一直到今年6月份defi大熱,才讓AMPL真正出現在大眾視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