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高空行蹤不定,偵察機「扛把子」U2為何被擊落多次?

2020-12-18 史海尋蹤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冷戰正酣,雙方都急欲了解對手的底細,尤其是軍事方面的情報。

然而令美國人苦惱的是,蘇聯嚴密的安保措施,使他們無法得到想要的東西,依靠諜情人員收買、偷竊搞情報的手段已顯過時。由此,一種高空偵查技術引起了極大關注。

遠距離高解析度相機美國已擁有,難點在於攜帶載體,原先由波音提供的機型已無法滿足要求,若想擺脫監視保障飛機安全,必須研製出飛行高度在2萬米以上的新機型,因為當時蘇聯最先進的米格—17,極限高度為1.3萬米。

這一研製任務交給了著名軍火商洛克希德公司,1955年名為U2的高空偵察機研發成功,極限高度在2.2萬米以上,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航速1000公裡/小時,最大航徑7000公裡,可以對半徑3500公裡內的目標實施偵查。利用多點起飛,即使用於幅員遼闊的蘇聯,續航能力也已足夠。

高空照片

然而U2存在嚴重隱患,試飛過程時不時發動機停車,如果這種問題出現在偵查過程中,勢必易造成墜毀或被擊落。

為此美情報機關想出「妙計」,所有U2飛行員都必須退役,並以洛克希德僱員身份加入計劃。此舉雖有掩耳盜鈴之嫌,但可以儘可能撇清自己。

對東歐各國進行多次「練手」之後,在1956年美國獨立日,U2正式執行摸底蘇聯的航程,起飛點位於德國中部,穿越波蘭、白俄羅斯,直飛到聖彼得堡上空,而後沿波羅的海安全返航。

經過數次偵查,美國收穫重大成果:蘇聯戰略轟炸機遠低於預估數目,在紅場閱兵時,蘇聯將僅有的遠程機在上空來回飛行,以此造成假象。這個結果令美國長出一口氣,他們再也不用心驚膽戰了。

對於U2在領空肆無忌憚的偵查,蘇聯怒不可遏卻束手無策。雖然防空雷達捕捉到其蹤跡,但攔截戰機只能在下方眼巴巴看著,甚至連U2的樣子都看不清楚。對於蘇聯缺乏證據的指控,美國矢口否認,並反駁蘇方是抹黑捏造。

憋了一肚子氣的蘇聯,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並積極尋找機會「幹掉美國佬的玩意兒」。

薩姆—2

1960年,一架由巴基斯坦起飛的U2,當飛行到蘇聯烏拉爾地區上空時,幾道火光從地面升起直追而去,被蘇聯人恨得牙痒痒的U2終被擊落,飛行員被生擒。

獲得重大成果的蘇聯故意不動聲色,坐看美國人的醜陋表演。美方則經過縝密分析,認為U2有自毀裝置,飛行員從2萬高空墜落生存概率極低,蘇聯方面並未掌握什麼確實把柄,便宣稱那只是架誤入蘇聯領空的科研氣象飛機。

哪知蘇聯立即拿出U2殘骸及公審美飛行員,這令美國否無可否極其難堪。由此,美蘇關係進入冰點,冷戰加劇。

究竟是什麼秘密武器令U2折戟沉沙?

正是蘇聯最新型的薩姆—2防空飛彈,極限射高34000米,不可一世的U2終於遇到剋星。

不過薩姆—2缺點同優點一樣明顯,操作複雜、反應速度慢、過於笨重導致機動性差,只能預先擺在固定陣地上,等著目標經過方能奏效,頗有些守株待兔的意思。

而對於U2被擊落原因眾說紛紜,一說蘇聯諜報人員潛入美軍基地,暗中給U2高度表換了顆磁性螺絲,這使高度表顯示2萬米時,實際高度僅1.5萬米,降低了打擊難度。

另一種說法更為合理,薩姆—2並未直接命中,而是爆炸產生的氣浪震碎了飛機尾翼。如果直接擊中,U2和飛行員將蕩然無存。

經歷過在蘇聯的恥辱後,U2開始轉入對拉美和遠東的偵查,然後經歷了更大的「恥辱」。

1960年代,臺灣當局得到U2後如獲至寶,由黑貓中隊執飛,多次潛入大陸實施高空偵查。

與此相對,解放軍當時僅裝備三個薩姆飛彈營,每個營攔截寬度20~30公裡,而U2四處亂飛行蹤不定,「逮到它」的難度如大海撈針。

對付U2必須解決兩個要點:一是飛彈部隊需預先埋伏在飛行路線途中;二是提高飛彈發射反應速度。

經過分析,終於找出飛行規律,不管U2目的地在那裡,南昌是路過最多的城市,光是1962年上半年11次飛行,就有8次經過南昌。於是飛彈部隊以地質勘探隊的名義,秘密轉移到南昌預先設伏。

至於第二個難點,被飛彈部隊創造的奇蹟解決掉。U2具有反偵測能力,當發覺被飛彈雷達監控時,會有一個躲避動作,該過程前後約18秒。如果利用這短短十幾秒發射,擊落概率將大大提升。於是原本由蘇方制訂的長達8分鐘的操作條令,硬是被我軍壓縮到10秒,難以想像其中蘊含了多少付出。

1962年9月9日,當一架U2返航途經南昌時,被張網以待的飛彈部隊擊落,隨後各地捷報頻傳,犯境U2接二連三有來無回。 截止1967年,共有五架U2被擊毀於我國境內,原本安枕無憂的U2飛行員,被揍成高危職業。

被擊落的u2

武器是影響勝負的重要因素,但並非決定因素,U2的宿命再次驗證了這一點。

相關焦點

  • 美軍U2偵察機老驥伏櫪?如今解放軍想要擊落只是小菜一碟
    如果派出的是SR-71黑鳥偵察機,那可能意義不一樣,但SR-71早已退出現役(偵察機即使放在現在的戰場環境中也並不過時,但唯一缺點就是太費錢了)。談起U2偵察機,在我國哪怕不是軍迷可能都聽過他的名字。在上世紀60年代,U2偵察機曾多次飛離我國上空進行偵察。
  • 北京軍博館邀請美軍參觀U2殘骸,細數解放軍5次擊落U2過程
    1962年9月9日,伴隨著薩姆2飛彈的一聲長嘯,我人民空軍地空飛彈部隊成功擊落在江西上空偵察飛行的U2高空偵察機。U2又來了U2外號蛟龍夫人,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生產的一種單座單發動機的高空偵察機。服役時間是1956年,至今已經服役60多年了,是一款不折不扣的老爺機。
  • 解放軍唯一一位大校營長,三年擊落三架U2高空偵察機
    當時國民黨政府為了尋求美援,答應了美國人的請求,並秘密成立了34地空偵察機中隊和35高空偵察機中隊,也就是所謂的黑蝙蝠部隊和黑貓部隊。這兩支部隊中,最難對付的就是黑貓中隊。 1960年到1962年,美軍先後向這支部隊提供了四架U2高空偵察機,這種高空偵察機性能十分先進,直到現在都還在使用,這種高空偵察機能在20000米以上的高空飛行,能夠攜帶高解析度照相機侵入他國領空進行偵查。這架飛機剛研製成功的不要說中國,就連蘇聯都拿他沒有辦法。從1958年3月開始,黑貓中隊頻繁的派U2高空偵察機到中國領空進行偵查,由於當時中國的戰鬥機飛行高度有限,拿U2高空偵察機毫無辦法。
  • 美軍U2高空偵察機到底是何方神聖,早在上世紀就被我軍屢次擊落
    對於美軍U2高空偵察機,我想大家都應當非常熟悉了。上世紀50、60年代,就是這貨仗著自己飛得高,以為我們拿它沒辦法就屢次侵犯我國領空,偵察我國腹地。當我們的飛彈騰空飛起之時,就讓這貨嘗到了苦頭,全世界被擊落的U2高空偵察機一共有7架,我們就擊落了其中的五架,從此U2偵察機不敢再來。美軍的U2高空偵察機1956年服役,由洛克希德公司研製,是一型單座單發高空偵察機,又被稱為蛟龍夫人或黑寡婦。
  • 543部隊往事:巧妙設伏,擊落美軍U2高空偵察機
    這是一款偵察機,它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研發的專門搜集情報的飛行器——大名鼎鼎的U-2高空偵察機,綽號蛟龍夫人。對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的人們來說,U-2的設計極具科幻感,流線型的機身,神秘的黑色塗裝,超過機身兩倍長度的機翼,仿如天外來客。
  • 中國擊落U2偵察機揭秘:轟炸機誘敵 五次擊落U2
    上世紀50年代,美國給臺灣的一種RB-57型偵察機從超高空深入大陸偵察,那時,解放軍的兵器還無法在這樣的高度上作戰。  當時的作戰報告這樣描述:殲擊機緊急起飛攔截,儘管飛行員拼死把飛機上升到極限,仍舊相差2000米高度。50年代,航空兵頻繁起落,四處追殺那些膽大妄為的空中間諜,而美國給臺灣的RB-57型高空偵察機卻不斷改進,越飛越高。
  • 揭秘神秘部隊:國產飛彈如何擊落U-2偵察機?
    這支部隊成立後轉戰南北,先後擊落U-偵察機5架。自此以後,美蔣的U-2高空偵察機再也沒敢侵擾中國大陸。 「竹竿」捅下敵機 1966年,應中央指示,上海防空部隊組建地空飛彈14營。部隊成立伊始,無論人員還是兵器,都尚處於磨合期,想要進行有效打擊,絕非易事。
  • 上世紀60年代,蘇聯是如何擊落美軍U-2高空偵察機的?
    上世紀60年代,蘇聯是如何擊落美軍U-2高空偵察機的?根據U-2的飛行員鮑爾斯於1970年寫了一本書《越界飛行》的書,他說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被擊落了。神秘之處就在於當時蘇聯的防空飛彈和戰鬥機是否能飛行到U-2偵察機的高度,因此不具備打下來的可能性。
  • U2偵察機被擊落15架,似乎輕鬆拿下不是問題,經過升級卻增加難度
    偵察機作為軍隊用於進行空中偵察以及獲取情報的飛機,隨著時代發展已經成為軍隊中不可或缺的一款裝備。畢竟未來戰爭中千變萬化,想要在短時間之內獲得準確的情報,除了使用衛星偵察就需要動用高空偵察機。其中以美制偵察機最為先進,雖然曾經被擊落過,但如果從技術角度來看,想要輕鬆擊落美制偵察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60年代,這個25歲河北小夥,是如何打下2架美制U2偵察機的?
    60年代,這個25歲的25歲河北小夥,打下2架美制U2偵察機,是如何打下2架美制U2偵察機?他就是韓澤民,打下飛機的韓澤民直接授予了一等功。U2偵察機U2偵察機,被稱為蛟龍夫人,它可以不分晝夜地21336米高空執行全天候偵察任務,在五六十年代時被美國作為主要的偵查工具,冷戰時期,對蘇聯進行了多達24次的偵查,但是只是被擊落過一次。
  • 1967年:中國首次擊落U2偵察機
    被人民空軍使用國產飛機擊落的美國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殘骸。  4月29日 空軍航空兵中隊長張金堂駕駛瀋陽飛機廠研製的殲6Ⅰ飛機在廣西南寧上空擊落1架美國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  4月  歷時9個月的空投原子彈模型試驗任務圓滿完成,西安飛行試驗研究所、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等航空工業單位參加了試驗,共飛行30多個起落,解決了定原子彈外形、定原子彈彈型係數、精確測定艙內投放軌跡和測試艙外投放軌跡等重要課題。
  • 大陸一共擊落了五架U2偵察機,飛機上的飛行員各自什麼結局?
    U2偵察機是高空偵察機中的佼佼者,這種飛機因為善於高空飛行而被廣泛裝備於美國空軍。上世紀60年代,臺灣專門成立了一個組織,名字叫黑貓中隊。黑貓中隊的主要任務就是駕駛U2偵察機偵察機前往大陸偵察。雖然U2偵察機性能出色,但是大陸依然擊落過五架U2偵察機。那麼,這五架U2偵察機被擊落後,飛機上的飛行員各自的結局怎麼樣?
  • 曾經被中國擊落5架,U2偵察機服役超60餘年,再次改進偷窺還不止
    U-2S高空偵察機是一款具備27400米升限的機型,其展弦比的設計就是為了獲得高空稀薄大氣下的飛行能力,U-2S具備的高空飛行能力在當時是戰鬥機所無法達到的高度,因此很長時間U-2S高空偵察機是如入無人之境,不過在蘇聯擊落了首架U-2S之後,美國就開始有所警覺。
  • 他曾兩度擊落美國U2偵察機,被記一等功,事後卻隱瞞41年不敢說
    而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西方列強尤其是美國,為了偷拍我國軍事部署,經常會派偵察機入侵偵查,這對我國的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脅。當然,我國的空軍、雷達探測技術也一直在高速發展,從當初的看不見、摸不著到如今的看得清、打得準,敵人的飛機再也不敢肆無忌憚了。我們今天要聊的這位英雄,就曾先後擊落2架美軍U2偵察機,而這段傳奇故事卻被他隱瞞了41年,這又是為何?
  • 大陸一共擊落了五架U2偵察機,飛機上的飛機員各自什麼結局?
    來源: 公羊昭君侃侃娛樂 舉報   U-2偵擦機,是洛克希德公司在美國政府的要求下特製的高空偵察機
  • 罕見U-2高空偵察機,25000米高空的間諜,我軍曾擊落5架同型戰機
    可以說他國的戰鬥機想攔截U-2高空偵察機是難上加難。U-2高空偵察機在設計上採用了全金屬懸臂中單翼,使用洛克希德公司的專門翼型。機身為細長的圓截面全金屬半硬殼薄規格蒙皮結構。懸臂全金屬結構尾翼為正常布局。U-2高空偵察機機身細長,採用獨特的雙主輪自行車起落架,主輪與尾輪均向前收入機身。這款飛機也是在起降過程中對地面機務要求最高的機型。
  • 帶有神秘色彩的U2偵察機曾經分別被蘇聯和我國擊落過
    U2偵察機是洛克希德航空器公司的核心部門,綽號為臭鼬工廠應美國政府要求為特定的目的製造的偵察機,代號為「蛟龍夫人」。是一種單座單發動機的高空偵察機。最初由中央情報局飛行使用,後來被美國空軍和海軍使用。由於這架飛機的高度保密性質,該飛機並沒有獲得傳統的軍用飛機名稱,而是被指定為「U」代表的實用性。
  • 插著導尿管開飛機你沒見過吧:U2偵察機被我軍飛彈擊落時就這樣飛
    美國的U-2高空偵察機通常在20公裡的高度執行偵察飛行任務,在這個高度上,氧氣極為稀薄,氣壓也極低,人體的血液都幾乎要沸騰。所以,駕駛U-2高空偵察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飛行員在接受飛行任務之前的12小時,需要要封閉備航。
  • 美媒:中國有能力擊落U2偵查機,但這次是國際空域,擊落後果嚴重
    微博中還寫道,熟悉軍史的人都知道,歷史上我人民空軍曾多次擊落過U-2型高空偵察機。當年(1962年),年輕的中國空軍地導部隊就接連擊落5架U-2偵查機,震驚世界,成為全球擊落此型號偵察機最多的國家。也就是那時候的中國就有能力擊落U-2偵查機,更何況現在。
  • 蘇聯擊落U2偵察機,讓美國顏面掃地,飛行員被俘後遭遇了什麼?
    消息如下:蘇聯防空部隊在蘇聯中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附近擊落一架綽號「黑寡婦」的美軍U-2高空偵察機。美國感到震驚,因為按照蘇聯空軍的實力和他們擁有的飛彈,他們根本沒有能力擊落在3.3萬米高空飛行的U-2。但蘇聯向媒體展示的U-2殘骸卻讓他們不得不相信。蘇聯的這一舉動無疑加劇了冷戰的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