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實驗

2021-02-25 三倉心理學界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社會情境中人(們)的心理與行為規律的科學。 在客觀揭示人的社會心理現象與心理影響機制及規律方面,實驗發揮著 舉足輕重的獨特作用,成為社會心理學的科學研究與學科發展不可或缺 的工具與方法。社會心理學家一直以來採用實驗等手段與技術,探討人 們如何認識自我、知覺與評價他人,人際關係及交往,群體接觸與互動, 他人與社會對個體心理與行為的影響等問題。但是,在傳統的社會心理 學教學中,學生對社會心理學經典實驗的理解大多限於社會心理學家的 有趣故事和內容梗概,缺乏對實驗的設計思想與具體操作過程等細節的 了解與理解。鑑於此,為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理念,我們認為 有必要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對實驗的理論基礎和問題淵源了解的基 礎上,通過學生親自動腦動手操作實踐,感受社會心理學實驗巧妙設計 思想的魅力,在體驗實驗操作中探索未知奧秘的樂趣,同時激發他們參 與實踐的興趣。為達此教學目的,編寫一本社會心理學實驗指導書對相 應的實驗進行詳細介紹與演示,對學生的實踐操作加以引導和規範就顯 得尤為必要。因此,本書適用於高校教師對心理學專業的學生進行社會 心理學實驗指導,以期為學生的科學研究思維的培養、實驗操作能力的 增強以及科學研究興趣的激發助一臂之力。

本書包括兩大部分,共 12 章。第一部分為理論闡述部分,包括第一章 到第三章。其中,第一章為緒論,主要對社會心理學實驗的發展、實驗的思想、 實驗的作用與意義等進行了介紹;第二章為社會心理學實驗的基本原理與 方法,對實驗的核心變量、額外變量控制以及心理學實驗設計的主要類型 等進行了簡要闡釋;第三章為社會心理學實驗的操作與倫理,對實驗操作 流程、實驗報告撰寫和相關倫理問題等進行了說明。第二部分為實驗介紹 部分,從第四章到第十二章,包括個人知覺、人際關係、群體心理和社會影響四方面的內容,共 8 個主題,每個主題按照基礎型、綜合型和研究型 的實驗性質層級遞進,對 29 個社會心理學實驗進行介紹。具體而言,第四 章為社會認知,包括認知失調、印象形成、基本歸因錯誤、面孔吸引力的 感知等 4 個實驗;第五章為人際吸引,包括外表對人際吸引的影響研究、 愛情心理的研究、社會測量法的使用等 3 個實驗;第六章為助人與人際侵 犯,包括施比受更有福、觀察學習、媒體對攻擊性的影響等 3 個實驗;第 七章為刻板印象與偏見,包括刻板印象內容模型、內隱性別刻板印象的測量、 觀點採擇對偏見的影響、反刻板印象信息對刻板印象的作用等 4 個實驗; 第八章為競爭與合作,包括小組競爭與合作、博弈中的競爭與合作、願意 與什麼樣的人合作等 3 個實驗;第九章為群際關係與群體心理,包括內群 體偏好、交叉分類改善群際關係、群體極化 3 個實驗;第十章為社會影響, 包括從眾實驗、少數派影響、社會助長與抑制 3 個實驗;第十一章為態度 改變與說服,包括行為與態度一致性、態度差異與宣傳者可信性對態度改 變的影響、恐懼訴求對態度改變的影響等 3 個實驗;第十二章為文化心理, 包括自我構念情景激活,文化與歸因差異,水稻理論等 3 個實驗。

每個實驗介紹的編寫體例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背景知識。導引與介紹核心概念及相關的社會心理與生活現象等。

2. 科學問題。說明實驗欲解決的關鍵問題。


3. 變量與假設。介紹實驗中涉及的自變量與因變量等核心變量以及研究假設。

4. 實驗準備。對實驗材料如問卷、量表、儀器等及具體操作準備加以說明。

5. 程序與步驟。介紹實驗所採用的方法和整個實驗流程。


6. 結果與實驗報告要求。對實驗的結果分析進行簡要說明,並對實驗報告的具體要求和建議加以說明。

7. 實驗範例。對與此實驗相關的經典實驗或其他範式、案例等加以介紹。

8. 參考文獻與推薦閱讀。引用實驗介紹中所涉及的主要參考文獻,並推薦與實驗有關的比較重要的文獻。

9. 思考題。啟發學生對所做實驗加以深入思考。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力求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 系統全面性。本書對社會心理學的經典實驗的理論基礎、背景知識、核心概念、首次應用、操作描述等進行了系統詳細的說明,並且與時俱進 地將社會心理學的新實驗範式和應用進行了補充介紹。

2. 操作實踐性。本書突顯操作這一實驗最鮮明的特點,以學生為操作 主體對實驗具體流程、自變量、因變量和實驗刺激材料等進行了詳細說明 與介紹。除了讓學生進行傳統的實驗室實驗,還包括調查測量、現場研究 等實踐環節。

3. 層次遞進性。本書依據社會心理學中「社會中人」在人際互動和社 會化發展進程中「自我→人際→群際→社會」的邏輯思路,進行整個實驗 板塊的結構設計,表現出一定的層次性。在每個板塊中,各個實驗之間又 根據基礎型、綜合型和研究型進行編排設計,體現出遞進性特點。

4. 思考啟發性。本書在對經典實驗進行介紹的同時,也對實驗設計中 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並對與實驗有關的其他應用加以拓展,有利 於學生的思考,並且啟發學生在對基礎實驗進行了解的基礎上,進行自己 的實驗設計和實踐活動。

本書雖然由溫芳芳、佐斌編著,也凝聚著華中師範大學佐斌工作室成 員的辛勤勞動與集體智慧。代濤濤、吳漾、施菁青、朱雯琪、王萌、宋莉薇、 蔡馥、吳月鵬、卞寧、王苗、徐同潔、趙苗苗、譚開樺、嚴磊、馮軻、王詠霞、 宋靜靜、李妍等參與了資料收集與部分章節內容初稿的撰寫,孫山、代濤 濤、譚瀟和謝志傑等先後協助進行了統稿與校對修改方面的工作。在這裡, 我們對以上「佐派」參與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對本書存在的錯誤 和不足之處,我們懇請讀者予以指正。

編者 2016 年 6 月 22 日於桂子山 

推薦閱讀

著 作 信 息


書名:社會心理學實驗 

作者:溫芳芳  佐斌  編著

定價:47.00(本書7折包郵,如需購買,文後有小編微信二維碼,請加微信並備註購書)

ISBN 978-7-5192-3964-0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 一、社會心理學實驗的發展歷程

◎ 二、實驗的思想

◎ 三、實驗的作用與意義

第二章 社會心理學實驗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 一、核心變量

◎ 二、對額外變量的控制

◎ 三、心理學實驗設計的主要類型

第三章 社會心理學實驗的操作與倫理


◎ 一、實驗操作流程

◎ 二、實驗報告的撰寫

◎ 三、實驗的倫理問題

第四章 社會認知


◎ 一、實驗 1 認知失調

◎ 二、實驗 2 印象形成

◎ 三、實驗 3 基本歸因錯誤

◎ 四、實驗 4 面孔吸引力的感知 

第五章 人際吸引


◎ 一、實驗 5 外表對人際吸引的影響研究

◎ 二、實驗 6 愛情心理的匹配效應

◎ 三、實驗 7 級人際關係的同伴提名測量

第六章 助人與人際侵犯


◎ 一、實驗 8 施比受更有福

◎ 二、實驗 9 觀察學習

◎ 三、實驗 10 媒體對攻擊性的影響


第七章 刻板印象與偏見


◎ 一、實驗 11 刻板印象內容模型

◎ 二、實驗 12 內隱性別刻板印象的測量

◎ 三、實驗 13 觀點採擇對偏見的影響

◎ 四、實驗 14 反刻板印象信息對刻板印象的作用

第八章 競爭與合作


◎ 一、實驗 15 小組競爭與合作

◎ 二、實驗 16 博弈中的競爭與合作

◎ 三、實驗 17 我們更願意與什麼樣的人合作

第九章 群際關係與群體心理


◎ 一、實驗 18 內群體偏好

◎ 二、實驗 19 如何改善群際關係

◎ 三、實驗 20 群體極化


第十章 社會影響


◎ 一、實驗 21 從眾

◎ 二、實驗 22 少數派影響的測量

◎ 三、實驗 23 社會助長與抑制

第十一章 態度改變與說服 


◎ 一、實驗 24 行為與態度一致性

◎ 二、實驗 25 態度差異與宣傳者可信性對態度改變的影響

◎ 三、實驗 26 恐懼訴求對態度改變的影響

第十二章 文化心理實驗


◎ 一、實驗 27 自我構念的情境激活

◎ 二、實驗 28 文化與歸因差異

◎ 三、實驗 29 水稻理論


主要參考文獻

-  本文內容來自網 -

不代表三倉心理學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                                              

薈萃心理學各領域新進展、新動態


 聯繫電話:  400-090-9995

 地址: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湖校區

 投稿 / 合作 : 1492845772@qq.com

相關焦點

  • 《社會心理學》讀書筆記(一)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的一門交叉學科,與社會學相比社會心理學更側重於用實驗的方法對個體進行研究,與人格心理學相比,社會心理學對個體之間的差異關注較少,而側重於研究不同個體之間如何相互看待和彼此影響。
  • 我所理解的社會心理學
    所以最早的社會心理學實驗被追溯到1898年,崔普利特(Norman Triplett)發現讓人自己繞魚線的時間和有人在旁邊競爭著繞魚線的時間完全不同。現在看,這不是個廢話麼?當然不是。因為沒人會去思考這個問題,崔普利特也是看球時發現球隊在不同情況下發揮不近相同才產生這種想法的。
  • 社會心理學概述(心理諮詢師)
    社會心理學社會會(3) 群體層面—群體凝聚力、群體心理氛圍、群體相互作用、群體社會影響等。(4) 社會層面—風俗、時尚、階層、民族心理特徵、國民性等。霍蘭德(美國學者 1976年)認為,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1)沒有成熟的理論;(2)主要研究人性根據哲學思辨及社會準則來認識社會行為。
  • 社會心理學讀書筆記(1)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與社會的交互作用,即研究我們如何創造和改變環境,環境又如何反過來塑造我們的性格,影響我們的行為。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是社會問題中「人心」的作用,關注的是在社會環境,社會關係中「人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即人們怎麼去思考、感受和行動。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們如何看待他人(社會思維),如何互相影響(社會影響),如何與他人互相關聯(社會關係)的科學。
  • 《社會心理學》有感
    最近閱讀了戴維·邁爾斯所著《社會心理學》,心中頗有感慨。有關社會心理學的概念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我們周圍情境影響力的科學,尤其關注我們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響他人。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的一門交叉學科,與社會學相比社會心理學更側重於用實驗的方法對個體進行研究,與人格心理學相比,社會心理學對個體之間的差異關注較少,而側重於研究不同個體之間如何相互看待和彼此影響。
  • 社會心理學讀書筆記(2)
    社會心理學是常識嗎?●社會心理學提出了似乎顯而易見的結論,因此它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實驗研究表明,只有在事實揭曉之後才顯「得顯而易見」。●後見之明偏差(我早就知道了現象)常導致人們過高評價自己的判斷與預測。
  • 關於社會心理學的10個基本事實
    社會心理學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課題,它對人們在群體中的行為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許多情況下,一些著名的實驗結果會與我們的想法相矛盾。以下是關於社會心理學的10個基本事實:其他人在場會對一個人的行為產生強大的影響。當一些人目睹某件事,例如一個事故發生時,在場的人越多,就越不可能有人上前幫忙。這就是所謂的旁觀者效應。
  • 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除了我們在講到社會心理學簡史的時候提到的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之外,心理學在二十世紀還發展出了一系列其他的理論,這些理論有的與社會心理學有關,有的則與社會心理學無關。下面我們就列舉幾種與社會心理學有關的理論,看看這些理論是如何解釋人類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的。
  • 社會心理學知識點匯總
    1. 1908年,美國社會學羅斯的著作《社會心理學》,英國心理學家麥孤獨的著作《社會心理學導論》先後出版,標誌著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2.F.H.奧爾波特認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的社會行為和社會意識的科學。3.
  • 【學點心理學】關於社會心理學的10個事實
    社會心理學是門令人著迷的學科,主要研究集體行為。在很多情況下,一些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實驗,與我們的認知背道而馳。 關於社會心理學的10個事實 1.他人的在場會對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當許多人目睹諸如事故之類的事情時,在場的人越多
  • 2018年自考《社會心理學(一)》考試題及答案
    2018年自考《社會心理學(一)》考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幹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10分)1.通俗心理學的關鍵是(  )。每小題2分,共10分)1.社會心理學成為一門實驗科學的標誌是(  )。A.開始運用實驗 B.依靠生活經驗 C.從描述現象轉向揭示和利用規律 D.不再依賴神秘的觀念 E.用數量分析補充對現象的質量分析2.態度形成的條件是(  )。 收藏心理諮詢師站!
  • 「學點心理學」關於社會心理學的10個事實
    社會心理學是門令人著迷的學科,主要研究集體行為。在很多情況下,一些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實驗,與我們的認知背道而馳。關於社會心理學的10個事實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在他著名的服從實驗中發現,當實驗者命令時,人們願意向另一個人傳遞潛在的致命電擊。3.順從性的需求導致人們與團隊合作即使在他們認為團隊錯了時,大多數人也會與團隊行為保持一致。
  • 電子書下載|《社會心理學》戴維·邁爾斯
    半島書店一個電子書免費下載的公眾號內容簡介社會心理學(第8版)中文版被美國700多所大學/學院心理系所採用,是這一領域的主導教材,已經成為評價其他教材的標準。社會心理學(第8版)中文版將基礎研究與實踐應用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以富有邏輯性的組織結構引領學生了解人們是如何思索、影響他人並與他人建立聯繫的。是人們了解自身、了解社會、了解自己與社會之間關係的*的指導性書籍。作者簡介戴維·邁爾斯是密西根霍普學院心理學教授,被學生評為「最傑出的教授」。
  • 2018年自考《社會心理學(二)》作業題三
    2018年自考《社會心理學(二)》作業題三一、單項選擇練習題1. 目前通行的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主要是建構於什麼理論的基本框架之上:A. 精神分析理論     B. 社會學習理論    C. 生理解剖理論    D. 符號互動理論2.
  • 2020年自考《社會心理學(二)》真題練習題
    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2020年自考《社會心理學(二)》真題練習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 每天3分鐘,8天帶你學完社會心理學,第1天,概述
    導語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什麼鬼?「達爾文的進化論」催生了社會心理學?此次,將開始介紹心理諮詢師的社會心理學知識部分。第一節概述主要介紹了社會心理學的定義和研究範圍、社會心理學簡史、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以及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流派。
  • 成人高等學校心理學專業核心課程《社會心理學》複習題一
    成人高等學校心理學專業核心課程《社會心理學》複習題一A、親密 B、浪漫 C、喜歡 D、迷戀3、洛倫茲除了提出動物的四種基本本能外,還提出了( )的概念,對於社會心理學的影響很大。
  • 社會心理學學習總結一
    3、他們都關注人們如何彼此看待和影響,而這就是社會心理學所關注的問題。社會心理學家們研究態度與信念,從終於獨立,愛與恨。4、我們對朋友的無禮作何反應,取決於我們把朋友的無禮行為歸咎於他的敵意,還是歸咎於他糟糕的心情。5、我們如何構建這個世界,如何構建我們自己,這非常關鍵。
  • 斯坦福監獄實驗是「騙局」?!就連果殼網也曾經掉坑裡
    社會心理學的經典實驗,無論是斯坦福監獄實驗,還是米爾格拉姆的電擊實驗,從一開始在學界裡面都充滿爭議,爭議局限在方法學範疇。對不起,這是科學的常識,而這個常識在心理學裡更為普遍。科學的要義是可證偽性,而證偽的前提就是質疑,有質疑當然有爭議,沒有質疑和爭議,科學就沒有發展。何況社會心理學與自然科學不同,研究得出的往往不是因果結論,而是相關結論,每一個實驗結論都受到錯綜複雜多維的因素影響。
  • 社會心理學閱讀筆記:群體對攻擊行為的影響
    社會心理學家對實驗情境和日常世界中的攻擊進行了研究,發現兩種情況下的結果表現驚人一致,並且得出攻擊的增強可能由以下因素預測:• 男演員• 匿名• 攻擊性或A型人格• 被激怒• 酗酒• 武器的存在• 觀看暴力• 群體互動Ref: 《社會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