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啟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7年來 142人捐器官救了370名患者

2020-12-23 瀟湘晨報

記者昨日從市紅十字會獲悉,自2013年我市啟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以來,截至目前共有142人成功捐獻器官,使370名患者重燃生命之火。

7年來,我市142人捐獻器官救了370名患者

記者從市紅十字會了解到,我市自2013年7月啟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以來,2013年成功捐獻人體器官2例,2014年20例,2015年26例,2016年25例,2017年19例,2018年14例,2019年31例,2020年至今成功捐獻5例捐獻器官15個,其中肝臟5個、腎臟10個。7年來,總計142人捐獻器官370個,其中肝腎居多,使370名患者獲救。

目前我市唯一一家可以進行器官捐獻和移植的醫院是國藥東風總醫院,可開展肝、腎器官的移植。

器官捐獻採用雙盲政策,保證捐贈雙方隱私,器官的調配和審查過程公開透明。

獻愛心,讓需要幫助的人重燃生命之火

市紅十字會曾聯合市衛健委、市創文辦發出「『心』隨我動 生命如花 向陽而生 爭當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髓』我同行 點滴愛心 大愛無疆 爭當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血』脈相連 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 爭當無償獻血捐獻志願者」倡議,倡議市民加入到無償獻血、器官捐獻和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隊伍中來。

市紅十字會在《致人體器官捐獻者及家屬的感謝信》中說:「每一位器官捐獻者,是您們在生命的盡頭,用自己的愛心和奉獻去溫暖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重燃生命之火,託起了瀕臨絕望家庭生的希望;每一位器官捐獻者的親屬,是您們忍受著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用博愛之心,讓親人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得以延續;正是因為有了您們的參與和貢獻,提高了生命質量,挽救了破碎家庭,推動了醫學事業的發展和進步,弘揚了中華民族優良美德,體現了人道、博愛、奉獻的崇高精神,彰顯了人性的光輝。」

器官捐獻基本條件和流程

記者從市紅十字會了解到,可捐獻的人體器官包括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腺等。

器官捐獻並無絕對年齡限制,主要視捐獻器官及組織的可用性而定。原則上,有關器官或組織功能良好,沒有感染愛滋病或其他嚴重傳染病,沒有癌症 (除原發性腦腫瘤)者,一般都適合捐獻器官。

捐獻流程為: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官網(http://www.china-organdonation.org.cn),或湖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官網(http://www.hbqgjx.com),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登記表列印複印均有效);或者到所在地紅十字會填寫登記,也可郵寄。郵寄地址:十堰市柳林路25號,郵編:442000,十堰市紅十字會收。諮詢電話:8682758(正常上班時間)。

【來源:十堰廣播電視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捐愛女器官救5人 器官捐贈的條件
    26日,湖南11歲女孩小宇隨家人來四川探親,不幸在汶川高速發生車禍,被確診為腦死亡。家人決定捐出小宇的兩枚眼角膜、雙腎、肝臟……5名患者將因此獲得新生,「她在天有靈也會欣慰的。」相關新聞:17歲少女長跑意外離世 器官捐獻救5人  什麼是人體器官捐獻  人體器官捐獻就是當一個人去世後,基於個人生前的意願或家屬的同意,以無償捐贈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贈給瀕臨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讓他們的生命得以延續。
  •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啟動—首場活動在成都清源社區舉辦
    為進一步推進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普及器官捐獻知識,傳播器官捐獻理念,營造全社會支持參與人體器官捐獻的良好氛圍,在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之際,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於近日發起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活動,首場活動在四川成都清源社區順利舉辦。
  • 器官捐獻該怎麼捐?想要了解器官捐獻的朋友看過來
    其實不然,現在有器官移植需求的人很多,但器官捐獻的數量還遠遠不足,所以有些需要移植的患者只能採取其他姑息性的治療手段來暫時艱難維持或在漫長的等待中失去生命。(我院2020年6月就接診了一名肝腫瘤患者,由於難以取得肝源進行異體肝移植,我院全面綜合評估後為其進行了離體肝臟切除+自體肝移植,這在山西省屬於首例,是不是很厲害!)
  • 全國人大代表支月英:亟待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
    全國人大代表、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支月英同時也是紅十字志願者,她在今年的代表提案中說,2013年《江西省遺體捐獻條例》頒布施行,成為全國第一批出臺專門的地方性捐獻條例的省份,條例施行6年來,江西省對捐獻事業的社會知曉率、認同率、參與率明顯增強,自願無償捐獻人數呈幾何倍數增長,已由立法前每年全省遺體器官捐獻不足50例,猛增到2019年的249例,其中器官捐獻
  • 24歲女孩離世父母捐其器官救6人 他們還說:要感謝接受女兒器官的人
    24歲女孩離世父母捐其器官救6人 他們還說:要感謝接受女兒器官的人時間:2020-10-04 14:50   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4歲女孩離世父母捐其器官救6人 他們還說:要感謝接受女兒器官的人 2019年10月,沈倩和父母在解放碑合影。
  • 人體器官捐獻了解一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培訓班在肇慶市順利...
    為進一步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發展,12月8日上午,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與我局聯合主辦的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培訓班(肇慶站)在我市順利舉辦。活動開班儀式上,市衛生健康局四級調研員陳偉雄提出三點要求:一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方面的技術先進,能夠保證肇慶市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要求全市各級各類醫院醫護工作人員要遵紀守法,依法依規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不得向省劃定區域外的OPO轉介潛在捐獻者的相關信息。
  • 53歲癌症患者捐器官遺體
    核心提示: 「能捐的我都捐,要那麼多沒啥用,我活著幸福,死了也幸福!」18年前郭雙根見義勇為,落下終身殘疾。今年年初他查出淋巴癌,堅持捐獻器官遺體,昨天,郭雙根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 有的人走了,卻仍然活著!這位麗江首例人體器官捐獻者,捐出了自己的...
    讀本君從麗江市紅十字會得知,今年10月,小和自願捐獻出自己的1枚肝臟和2枚腎臟,挽救了4名生命垂危的患者,也因此成為麗江市首例人體器官捐獻者。 應急救護、人道救助和獻血、捐獻造血幹細胞、捐獻遺體和人體器官「三救三獻」工作,推動全市紅十字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 絕症女子重現電影《七磅》 死後將器官捐給5人
    劉爽 攝 (資料片)本報濟南7月5日訊 (記者 劉爽) 5日,記者從省紅十字會獲悉,白血病女孩孫紅蕾身後捐獻的兩個腎臟、一個肝臟和兩隻眼角膜已分別由省內三家具有資質的醫院移植給等待救治的5名重症患者。這也成為我省實現的第五例人體器官捐獻。25歲的高唐女孩孫紅蕾於2009年12月初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 讓生命延續,癌症患者能捐獻器官嗎?—抗癌管家
    2015年1月16日,姚貝娜成為第694位眼角膜捐獻者。她的眼角膜,幫助多人再次看見世界的美麗,而她將以另外一種方式永遠活在人們的心裡。 53歲的賀明,肺癌晚期,四年跑完61場馬拉松。他在絕境中奔跑的瘦弱模樣,卻如同一道光芒,點亮無數陌生人的黑暗。離世前,他反覆交代家人要捐獻遺體。從此,世界上有兩個人因為賀明而重見光明。
  • 小夥車禍去世 家人捐其器官救5人
    小夥車禍去世 家人捐其器官救5人 家人:捐器官希望能延續他的生命12月10日,天氣寒冷,夏邑縣桑堌鄉蔣樓村氣氛凝重,該村年僅33歲的劉向陽因車禍去世,雙腎、肝臟、心臟捐獻給了5名患者。「兒子從小就喜歡幫助別人,他這麼年輕就結束生命,把他的器官進行捐贈,希望能延續他的生命。」劉長領夫妻萌發了無償捐獻兒子器官的念頭。經過商議,家人們一致同意了這個想法,劉長領撥通了浙江省紅十字會的電話表達捐獻意願。劉向陽的妻子程亞梅認真地看完器官捐獻意願書後,一句話都沒說,用顫抖著的手堅定地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 溫州已有111人捐獻人體器官 每個數字背後都是生命的接力
    面對親人的離去,全家人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捐獻他的肝、腎等器官,給其他急需的重症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據介紹,劉先生捐獻的器官,至少救助了5位重症患者。  截至目前,我市實現人體器官捐獻人數已有111人。在每一個增加的數字背後,都是一場感人的生命接力。他們走了,但仿佛從未離開過,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在延續著生命。  「溫州是道德高地,在器官捐獻中,出現了很多感人的事例。」
  • 南平市今年實現7例器官捐獻 歷年來捐獻最多
    記者昨日從南平市紅十字會獲悉,2020年,南平市實現7例人體器官捐獻,挽救了24名患者的生命,為8名患者帶去了光明。今年是南平市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以來,實現捐獻最多的一年。  器官移植是生命的接力,在每一個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體內,都蘊含著另一個生命的光輝和使命。近年來,南平市各級紅十字會廣泛宣傳普及器官捐獻知識,傳播器官捐獻理念。
  • 中秋團圓時刻重慶24歲女孩離世 父母捐出其器官救6人
    悲痛之餘,父母幫她捐獻了肝臟、腎臟、角膜和遺體,讓6人重獲新生。工作人員填寫捐獻志願登記表。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10月1日,國慶遇上中秋,很多人在這一天闔家團聚。中午時分,在重醫大附二院江南院區,56歲的沈應才在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上替女兒沈倩籤下姓名,並鄭重地按下手印。在這中秋團圓的特別時刻,年僅24歲的她,用大愛照亮他人的世界。
  • 「我也要捐獻器官,感恩社會」
    她是一名尿毒症患者。因為受益他人捐出的腎臟,她逐漸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懷著這份感恩之心,她到當地紅十字會登記:今後願意捐出自己的器官。6月12日,在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舉行的中國器官捐獻日主題宣傳活動上,29歲的女孩鍾義杉,講述了自己的不幸與幸運。  2016年3月,鍾義杉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發現,自己竟然得了尿毒症。
  • 廣東55人通過考核 成首批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
    南都訊 記者萬蜜 實習生邱慧君 近日,廣東省衛生廳官網發布《關於做好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簡稱《通知》),正式公布了6家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 rgan Procurem entO rganizations,以下簡稱O PO )名單,還公布首批通過考核的55
  • 器官捐獻常見的26個問題
    答 捐獻的器官用於挽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捐獻的眼角膜用於救治角膜病失明患者,捐獻的組織經加工後用於治療相關疾病的患者,捐獻的遺體用於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 問 7、人體捐獻有年齡限制嗎?
  • 無償捐獻的器官,為什麼移植卻要幾十萬?器官究竟是怎麼分配的?
    我國2007年頒布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中有條例明確規定:器官捐獻一定要遵從本人的意願,遵循自願、無償原則,禁止買賣。器官捐獻是生命的饋贈,是人與人之間至誠至愛的最高境界,如果用商品交換原則,則會使這意義變得低俗。
  • 廣東腦瘤女童離世父母捐其器官 廣西2名患者受益
    遺憾的是,今年9月底,小雯雯病情惡化,其父母10月1日來到廣東紅十字會器官捐獻辦公室,找到李勁東主任,表示願意捐出小雯雯的器官、組織及遺體。  2  尋找患者  兩名患者幸運找到腎源  然而,捐獻器官要找到合適的配型才行。
  • 祭拜了老友 她立馬籤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
    祭拜完老友 她立即籤了捐獻協議這一天,是66歲的向澤潤第一次來拜訪,她帶來一束淡黃色小雛菊,輕輕放在捐獻者紀念碑前。3000多個名字當中,有一個是她深愛的人:「田貽明」。 2018年,老伴和她一起籤了人體器官捐獻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