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月餅是中秋佳節的專屬美食,也是孩子們最喜歡吃得一種食品,但月餅吃多了會積食,怎麼辦呢?
小區育兒群裡最近熱鬧起來,因為國慶中秋假期馬上就要到了,大家都張羅給孩子吃月餅的事。
天天媽語音回覆說:「中秋節就要來了,娃又吵吵要吃月餅了。」
晶晶媽語音回覆說:「哪裡是想吃月餅啊,就是想吃糖了唄,我那小小牙都吃壞了。」
齊齊媽語音回覆說:「今年,我打算換個花樣啊,讓孩子和我一起做月餅,讓孩子當個手工做做。」
菁菁媽又是帶有總結性的發言:「孩子愛吃甜食不是天生的,也是後天養成的口味習慣。月餅好吃,吃多了積食,聰明的父母妙招多。」
因為月餅裡還有糖,帶糖的甜食月餅是很多孩子最喜歡的食品。說起孩子喜歡甜食是有原因的。
原因一:本能反應,因為孩子在出生後,吃的第一口母乳其實就帶有甜味,所以就產生了一種本能的反應。
原因二:吃甜食後興奮,因為甜食會帶給人體充足的能量供應,吃了甜食之後,身體裡的能量會得到提升,身體所有的器官組織會得到充足的能量供應。孩子愛動不愛靜,運動消耗能量多,再加上孩子長身體時會消耗大量能量,甜食就成為孩子的必選食品。
原因三:孩子在吃了甜食之後,甜食也會刺激神經系統產生更多快樂因子——多巴胺,由此引起孩子對糖的渴望。
積食,通俗的理解就是吃多了,食物停滯在孩子的胃腸道中,不消化也排不出。月餅屬於高糖、高油脂,高熱量的食品,吃得過多會因為短時間給身體提供多量能量,引起上火積食症狀;月餅吃著甜膩,進入身體難以迅速消化,吃太多會導致體內食物堆積,消化不了引起積食;月餅是烘焙食品,烘焙食品雖然香甜,但都有共性,易產生熱量;月餅餡中多含有堅果、果仁如瓜子、花生等,這些堅果炒貨吃多了也是不容易消化的。
常聽俗語說「一口月餅半斤油」,這是種誇張的說法,意思是月餅是高油食品。曾有營養學實驗結果顯示:50g的蛋黃月餅含有的油脂為14g。一般家庭的1勺油大概是是5g,這等同於吃一個月餅,就相當於喝掉了3勺油。油膩食品本身就難於消化。
對於常見的「無糖月餅」,父母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根據國家《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通則》規定,對「無糖」的要求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g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超過0.5g。所以,父母應該明白「無糖月餅」只是糖的含量少而已,不能因此望文生義,因為無糖就給孩子多吃,引起孩子積食上火。
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孩子對美食沒有興趣,或者孩子飯量,奶量忽然減少很多。接下來就是看孩子舌苔。正常情況下,孩子舌頭是粉紅色的,上面的舌苔是薄薄的一層霜。如果孩子鼻梁兩側發青、舌苔增厚,那就是積食。如果孩子打嗝,聞到有酸臭味。屁多,再嚴重出現咳嗽,發熱情況,晚上睡不踏實,磨牙,肚子硬邦邦的。那就是積食了。
孩子享用月餅美食,聰明的父母想讓孩子安心吃,有以下妙招。
月餅有選擇地吃:五仁餡的月餅儘量別給孩子吃,五仁月餅是中國最傳統的一種月餅,常用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蓮蓉、紅小豆、棗泥等材料作餡。這種月餅糖的含量高一些,此外,五仁餡的月餅裡面花生仁,如果孩子嚼不碎卡到喉嚨,容易導致危險狀況發生。
最適合孩子吃得是蛋黃月餅,和其他月餅比,蛋黃月餅是比較好消化的一種月餅。除此之外,在蛋黃月餅中的蛋黃當中,還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很利於孩子健康。
月餅要選對時間吃:人體上午的消化能力比較強,所以給孩子吃月餅最好選在上午或者中午吃,睡前禁吃月餅。
月餅要定量吃:給小孩子吃月餅,以4兩重的月餅為例,每次不得超過一個的五分之一,同時,要減少當天的主食及油脂的攝入量,別吃多了。
月餅不能邊吃邊玩:月餅屬於油性甜點,不易咀嚼,孩子邊吃邊玩很容易被月餅「卡住」。年齡小的孩子咀嚼食物的能力不足,在吃月餅時,父母可以把月餅切成小塊,同時給孩子配上一小碗米湯或者是水,邊吃邊喝。
結語:一般過節的時候也是孩子積食問題高發的時候,那些該吃哪些不該吃,父母務必要懂,才能給孩子把好關。
我是為娃學畫,我始終堅信初生的嬰兒好似一張白紙,一方未開墾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練「畫功」,才能為娃畫出一條人生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