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裡出現的小吃,這些可以在杭州找到同款

2020-12-20 錢江晚報

時隔4年,《舌尖上中的中國3》終於在今年續上了,首集開播選在初四接灶神的這天也可以說是很有心了。

不過,或許是觀眾期待太高,或許這一季開頭表現確實不盡如人意,開播3集豆瓣評分已經跌破7分(要知道,前兩季都是8分以上的口碑,標註人數更是好幾萬人,舌尖1更是被尊為神壇,接近十一萬人標註,贏得9.3的神片評價)。

各方評論裡更是瀰漫著森森的失望——

就是超級可愛的我啊:今年的舌尖上的中國看得我沒有以前的那種食慾也不知道為啥

賣酒羅小二:看到第三集真覺疲勞了[思考]

21QTX:第三季第一集:賣鍋;第四集:中藥宣傳片[笑而不語]

閒著沒事發呆:我們對於舌尖第三季的期待過高,除了美食之外的高大上場景多了,缺少第一、二季的人文溫暖和感動,雖然只播幾集都是總覺得在看商業推薦片。

更有網友爆料,第3集中,還錯將大口黑鱸(美國加州鱸)當成花鱸。此言一出,輿論譁然——

但是,so what?

舌尖的轉化率還是照樣槓槓滴。

《舌尖3》第1集播出當天,主角之一章丘鐵鍋就斷貨了

第2集播出沒多久,裡面出現的小吃就依次上了熱搜,

要不說論帶貨能力我只服舌尖呢?

為了方便廣大吃貨覓食,吃貨妹子花了一個上午,將前四集都擼了一遍,發現裡面不少吃的都能在杭州找到同款哦——

逍遙鎮胡辣湯

首先登場的當然是逍遙鎮的胡辣湯啦,就是在咱們杭州實地拍攝的。就是這家位於杭州城北祥園路205號的逍遙湯府,「看著完全不起眼,但是濃香的味道吸引著每一個路過的河南人。」據說這家店主要是做夜宵生意的,晚上12點開始營業。吃貨特地跑去看了下,這兩天,他們一直都沒有開門。據說過了正月十五才開。

雖然很多杭州人都對舌尖導演千裡迢迢來杭州拍胡辣湯深表不解,不過人主創說了,「一碗胡辣湯看似簡單,卻不僅體現了河南人的情懷和河南人的性格,更代表了中原人味蕾深處鄉思的最深厚記憶。」

說起河南美食,妹子忍不住想推薦另一家神店,據說杭城至少有6000多名計程車司機是TA的粉絲,不僅食材都是從河南當地來了,一盤番茄炒蛋更是要放6個雞蛋來炒……詳情戳這裡(當然這是題外話)。

那麼哪裡可以吃到胡辣湯?

正宗逍遙鎮胡辣湯

地址: 甘長路附近

正宗河南逍遙鎮胡辣湯

地址: 東信大道608號附近

曾氏西安名小吃(龍湖時代天街店)

地址: 金沙湖CBD龍湖時代天街4樓

豬肚雞

昨天播出的第4集我大浙江又一個寶地出鏡了——仙居,篇幅幾乎要佔掉總時長的1/3,地位穩穩的!

艾葉豆腐、老酒燉雞子、採荷蓮子……看妹子第一時間整理的第(仙)四(居)集(篇)掃盲攻略——《厲害了!昨晚,這些仙居美食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雖然,藥膳可能對年輕人來說並不是特別有吸引力啊,不過眼尖的妹子還是發現了其中的美味——豬肚雞!鮮切的豬肚配上仙居三黃雞,大冬天喝上這麼一碗,想想都覺得全身溫暖!

那麼杭州哪裡可以吃到豬肚雞?

撈王鍋物料理(嘉裡中心店)

地址:延安路353號杭州嘉裡中心3幢4層

撈神湯物料理

地址:延安路湖濱銀泰in 77 C區3樓302

騰衝稀豆粉

這種豌豆做成的吃食,是雲南人餐桌上最尋常不過的早餐,然而想要做的好吃卻也不容易,磨漿、上漿、熬漿……一步都馬虎不得。

說實話看到稀豆粉配上油辣子、小米辣、香菜、檸檬等等佐料單吃的畫面,我並不是很想吃,但是看到把油條泡進去的畫面,莫名的很有食慾是怎麼肥四。

把稀豆粉在竹筒上攤開曬乾,再入油鍋炸,是不是很像油炸豆腐皮?中華飲食果然觸類旁通啊!

哪裡可以吃到稀豆粉?

泰香雲南餐廳

地址:長浜路1128號2幢119室

汕頭魚飯

問一下周圍去過潮汕的朋友,汕頭的夜宵裡魚飯一定是忘不了的,各式各樣醃過的海魚擺在草編笸籮裡,在燈光的照射下魚身閃閃發光,真的是讓選擇恐懼症吃貨痛並快樂的一幕。

挑好了魚飯,清蒸之後就可以食用,雖然經過醃製,卻仍舊可以吃到魚肉本身的鮮甜,蘸一點普寧豆醬,配上炸普寧豆腐,吃過之後就懂了為何汕頭人如此熱衷食夜糜。

之前杭州唯一一家能吃到魚飯的東富酒家年後也關門停業了,目前杭州暫時吃不到,但是高鐵去潮汕也就5小時的事兒,真想去吃那就走起吧!以及如果你知道杭州哪裡還能吃到魚飯,就快快哉文末告訴我們吧,妹子惦記這口好久了!

樂山串串香

最有爭議的莫過於這一集中關於串串和麻辣燙的討論了。片子裡是這樣說的,樂山串串起源於夾絲豆腐,又衍生出麻辣燙。我四川的小夥伴紛紛表示不服啊,串串是串串,麻辣燙是麻辣燙,怎麼能混為一談?

夾絲豆腐△

作為一個北方人,一提到麻辣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楊國福(( ω )),看了之後發現四川的麻辣燙果然還是很不一樣啊!這難道不是熱鍋串串嗎?

吃的時候還有不同的料碟,一共三種:蘸料幹碟、全味幹碟、油碟,沒得商量,沒得選擇。這樣的配置倒是讓我想起了籤子火鍋。

哪裡可以吃到籤子火鍋呢?

十一街么雞籤子火鍋

地址:中山南路468號

天津煎餅果子

「喲喲切克鬧,煎餅果子來一套!一個雞蛋一塊錢!喜歡脆的多放面!辣椒腐乳小蔥花!鐵板鐵鏟小木刷!藥藥!切克鬧!放點面醬些許甜!趁熱吃了似神仙!」

沒想到這麼接地氣兒的小吃,擱以前都是給下了戲的角兒準備的夜宵。作為一個青島人,阿徐嚴肅表示煎餅果子跟山東煎餅不是一回事,不是!

哪裡可以吃到煎餅果子呢?

青春派包角布(國大店)

地址:延安路609號國大城市廣場負2層

以及還有小夥伴提供情報說

工大小和山小區門口的美食街上

有一個賣煎餅果子的小攤位,味道還不錯

但是時間太久名字和地址都不可考,如果有人知道具體地址

海蠣煎

大二時候跑去廈門玩,躲過了鼓浪嶼的豬肉鋪和中山路的黃則和,沒能躲得過海蠣煎的美味,連著3天從曾安厝跑去局口橫巷的小攤吃大份海蠣煎,想起來也是一本滿足。

哪裡可以吃到海蠣煎?

艋岬灣岸食肆臺灣精緻料理

地址:朝暉路211號2樓

其餘這些小吃嘛,杭州可就難尋咯,但還是一併放上來,過過眼癮吧~

石花菜涼粉

插一句:作為一個青島人,我真的不能接受甜的石花菜涼粉,在青島石花菜涼粉都是加醋加蒜泥醬油香菜拌起來當下酒菜吃的啊!

面線糊

去福建時候最遺憾的就是最後一天吃得太撐以至於吃不下面線糊了,下次去一定要補上!

汕頭魚丸

聽說現在汕頭魚丸某寶上有真空包裝的,不知道的滋味如何,決定攛掇大p買一包驗驗毒哈哈哈哈,我太機智了!

西安水盆羊肉

港真,我在西安吃到的水盆羊肉還真不是這個樣子的,湯色比這個清爽的多,羊肉也絕不只有3片!配白吉饃挺好吃,但最好還是從馬路上賣石子饃的大爺那裡買倆熱乎的饃就著吃,賊香!

相關焦點

  • 杭州「最日常」的小吃,價格實惠,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杭州西湖說起杭州,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水光瀲灩晴方好」的西湖,還是靜謐莊重的靈隱寺,亦或是「綠楊陰裏白沙堤」的錢塘湖?這些令人稱快的美景似乎已經成為了杭州的代名詞,每當去杭州旅行,人們必定會去這三個地方打卡,證明自己來過。其實人們在追求這些熱門景點的同時,忽略了杭州的特色傳統美食。杭州美食同樣是不容錯過的精彩。
  • 舌尖3裡的泰鬥叉燒包!
    最近後知後覺的開始補漏舌尖3就喜歡那種一邊吐槽一邊移不開眼的被虐感唯獨粵式點心這短短5分鐘>三更半夜硬是把我的饞癮給勾了出來經過幾天地毯式搜索終於給我找到了舌尖3裡同款泰鬥—勳叔指導出品的叉燒包看完舌尖3,立刻成為勳叔的自來水泰鬥正品,在這裡才能吃到93歲的勳叔早已收山,但要問全廣州哪裡還能吃到泰鬥出品的
  • 《舌尖3》自製「中藥口紅」被罵慘 網友:導演怕不是微商
    《舌尖上的中國3》已經開播了,大家看了感覺如何?跟你翹首以盼的舌尖系列還是同樣的味道嗎?的確,自大年初四開播後,這部讓觀眾等了3年多的「國民美食下飯片」引發了不少爭議,例如,只見器具不見美食、出現常識性錯誤,炫技等等。
  • 《舌尖2》本周五開播 杭州小籠包將專集出現
    浙江在線04月16日訊吃貨們,本周五晚上,請自備乾糧,準時守在電視機前,因為《舌尖2》終於要來了。  昨天,《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在北京舉行了首映禮。從現場發布的三段長片段來看,《舌尖2》在繼承了第一季對於美食和文化的精準把握之外,還加入了果殼味的解說詞和武俠片的即視感。看完片段,記者們都喊餓了。
  • 泉州這些美食上了《舌尖上的中國3》
    讓萬千吃貨期待的《舌尖3》時隔4年暖心回歸,在許多人胡吃海喝的春節假期裡,依然看餓了一幫觀眾。對於能吃愛吃懂吃的泉州人來說,這麼美味的紀錄片裡,怎能少了泉州美食的蹤影?繼蘿蔔飯登上《舌尖2》後,在昨晚播出的《舌尖3》第二集中,泉州人熟悉的再不能熟悉的兩大小吃,石花膏和面線糊再一次讓全國人民流下口水。
  • 《舌尖3》裡天津的「網紅」煎餅果子為什麼這麼火?煎餅果子的這些...
    5塊5一套的基本價,老主顧普遍反映「挺良心」,不過紀錄片中出現的「3塊8」也成了話題。紅姐解釋,當時「舌尖」團隊來拍確實有過那個價格,「改了一陣了,餜子餜箅都在漲,年前已經漲了一個多月,從8毛到1塊,我們沒敢多調,跟著加了兩毛。
  • 《舌尖上的中國3》拍河南美食胡辣湯卻選擇在杭州拍,原因很尷尬
    胡辣湯可是很多小夥伴從小到大早餐必吃的美食,最近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3》也把這道美食搬上了熒幕,很多人在感慨之餘發現,胡辣湯命名起源於河南,為什麼舌尖上的中國卻要在杭州拍攝呢?其實拍攝紀錄片是一個細緻活,選材的時候要兼顧很多別的因素,不能光因為這個食物好吃就把它列為候選,之前兩季的舌尖就曾經想過拍攝胡辣湯,但是後來放棄了,因為這種食物不好做、也不好拍。
  • 《舌尖》裡誇上天的麵館,本地人怎麼評價?
    如今這家舌尖上的麵店每天還沒到中午,門口就排起了長隊。假期裡,阿布就有一個朋友來杭州玩,第一個指名要吃《舌尖 2》裡的菊英,死活要去排隊 ……結果嘛,點了一碗片兒川和拌川。才吃了兩口臉上的興奮勁兒就過去了:拌川有點油膩,片兒川吃起來也很一般。杭州的面都這樣嘛?
  • 開封美食遊,盤點舌尖上的開封小吃
    推薦一處小吃城可以一站吃遍開封老字號小吃。開封的「上河小吃城」,位於開封龍庭景區附近,逛完景區吃小吃距離正好。上河小吃城有近百個小吃攤位,囊括了開封各路知名小吃。就餐環境寬敞大方,雖是在室內,攤位的外觀仍保留著仿古建築風格,讓我略感驚訝的是很少見有小吃城的桌椅也是採用深紅色木製桌椅,踏實穩當的質感,也像是中原人的憨厚。
  • 舌尖上的天津小吃:一塊傳統點心的網際網路思維
    而大年初四,坐在電腦前看「舌尖3」第一集的時候,這個在廣東從事IT行業近20年的80後小夥子默默算了算,距離自家食物出現的第六集「點心」播出,還有5天。紅姐煎餅餜子播出第二天出攤玉泉路排起長龍的新聞楊明也看到了,對於未來幾天可以想見的火爆場景,楊明一再提醒自己要沉下心。
  • 首開杭州 成都高鐵!這條最好吃的高鐵線路,可以拍成一部「舌尖上的...
    蔥包檜兒一般成對吃,小攤上會準備甜、辣兩種醬,大口咬下,甜味裡混著一絲辣意,滿足感油然而升! 鮮肉小籠包|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它的當家點心——鮮肉小籠包,皮薄餡大、肉汁鮮美,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配一碟醋,咬破一個小口,將湯汁吸入口中,淡淡的醋味穿過麵皮,讓人慾罷不能。 杭州醬鴨| 欲罷不能的秘制醬貨
  • 以前的舌尖能把人看餓,現在的舌尖要把人看吐了...
    是的,這個口紅出現在舌尖3的第四集。節目裡出現了一個美國華裔女學生鄭陽陽,她從小移民紐約,幾年前,她覺得自己和家人的身體都不太好,於是開始嘗試進補,但方法沒找對,身體反而越補越差......為了掌握科學的養生知識,她便從紐約飛到北京,跑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去學中醫。
  • 1988德善同款!開在超市裡,用盆吃的拌飯,終於讓我找到了……
    (文末有福利) /////// 作為韓劇《請回答1988》的忠實粉絲 終於讓團長找到了同款拌飯
  • 浙江美食推薦之「舌尖上的杭州」,最不能錯過的杭州5大美食
    浙江杭州不僅是個風景秀麗的地方,更有著歷史悠久的飲食文化,一直以來,杭州有著「天堂美食之府」、「魚米之鄉」、等美譽,由此可見那裡的美食資源肯定甚是豐富,今兒小編就給大家安利一下去到杭州必吃的幾樣美食,浙江美食推薦之「舌尖上的杭州」,最不能錯過的杭州5大美食。
  • 杭州十大特色美食小吃,你都吃過了嗎?
    小吃,濃縮一地風土人情,成為別致的地方民俗符號,體現著當地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杭州小吃花式品種繁多,特色歲時節令,各有時鮮美味。杭州十大特色美食小吃,你都吃過了嗎?1、片兒川去過杭州的應該沒有人沒吃過片兒川吧,在杭州的眾多美食當中,麵食是「最日常」的小吃,而片兒川是「最具名聲」的湯麵小吃,還上過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片兒"的意思是無論豬肉還是筍,都必須切成薄薄的片狀,"川"音同"氽",意思是把東西放進沸水煮一煮。
  • 杭州城市煙火:龍翔裡小吃街匯聚各地必吃美食,夜宵時間的好去處
    坐標:杭州湖濱路步行街龍翔橋地鐵站出口,龍翔裡小吃街。這次我們如約而至,來兌現我們上期的諾言,給大家分享西湖風景區湖濱路步行街最熱鬧、人流量最大、美食小吃最多的步行街龍翔裡小吃街。,整個製作過程都是向顧客開放的,你可以自己親自監督。
  • 舌尖上的《長安十二時辰》「雷佳音同款」火晶柿子火了
    舌尖上的《長安十二時辰》「雷佳音同款」火晶柿子火了 原標題:   近日,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迎來大結局,劇中雷佳音所飾演的主角張小敬憑藉「讓人有胃口」的「吃相」帶火了包括水盆羊肉在內的不少西安當地美食。
  • 《舌尖上的中國》來泉拍攝 面線糊潤餅等小吃入選
    《舌尖上的中國》來泉州拍攝 面線糊潤餅等小吃入選早報訊(記者杜妮娜 傅恆)一碗鮮香四溢的面線糊,不僅僅是一種小吃,還代表著家的味道。近日,中央電視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攝製組來泉拍攝面線糊、潤餅、牛排等泉州名小吃,不久將在CCTV9播出。【拍攝】草根面線糊小店 被央視選中去年,央視播出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讓節目中出現的中國美食徹底「火」了一把。
  • 不只有雷峰塔,浙江杭州這條鮮有遊客的旅行線路,遇見地道杭州風情
    這條路線中覆蓋了不少被列入中國重點文保單位的地方,它們都是中國極其珍貴的遺存,同時也是見證者杭州歷史的旅遊景點,因此非常推薦喜歡人文旅行愛好者。這條路線中小馬還會推薦一些比較值得一試的小吃,比如蔥包燴,片兒川等一些比較特色的杭州風味美食,相信吃貨一定會有驚喜。
  • 《舌尖3》再多花一點精力,就會發現,涼糕原來不是本地小吃
    《舌尖上的中國》講的是美食,話的是真情,沒錯,許多人看也是圖新鮮,看看別的地方怎麼吃,學學這菜法,在透過菜餚體悟人生。作為能在黃金時間播出的節目,我認為,舌尖上的中國其實也擔任著教育的責任。但是不能搞錯啊,張三的帽子帶在李四的頭上,地方名小吃和其他地方流傳帶過來的小吃,是不一樣的。我不奢望在以後涼糕這種宜賓地方小吃還能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登上電視屏幕與全國人民見面。但是好難過,以後那些大江南北的人,那些無緣到四川宜賓親自考察的人,大概只會認為涼糕是一種發源於四川樂山的小吃,要蘸沙質紅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