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癌症又一利器:冷凍消融療法

2020-12-22 騰訊網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45歲的麥子生活在成都,平常下班後喜歡約著票友們唱唱川劇,喝喝茶,她清亮的嗓子向來被票友們稱讚可媲美專業級演員,然而,2018年的春季,她總是感覺到面部肌肉出現一陣陣的麻木,這也直接導致她張口受限,且出現了吞咽障礙,並伴有時常的耳聾耳鳴,在和票友們唱川劇時,經常唱著唱著就卡頓了,這讓麥子完全不能忍,趕緊去了醫院就診,最終的診斷結果為她從來沒聽說過的翼顎窩腫瘤。

一談到腫瘤,麥子最先想到的是「癌」,緊接著想到的是電視劇裡癌症患者放化療後副作用引起的大把大把掉頭髮的慘景,她給自己做了最壞的心理建設。但後來主治醫生告訴她,考慮到該腫瘤的特殊性,用常規的手術治療方式較為困難,可採用冷凍消融治療的方式,「冷凍消融」——這又是一個麥子沒聽過的概念,她最終接受了醫生的建議,與她之前設想的需長時間躺在冰冷的手術室不同,整個治療過程也就才一個多小時,且整個過程中,除了感覺體內有種涼涼的感覺,她沒有任何痛感,並能和醫生交流自如,手術結束後,她竟然自己走回了病房,麥子懷疑是不是被醫生忽悠了,這種治療方式和打了一針有什麼區別,然而,幾個月後,麥子回歸了票友隊,又再次開嗓唱起了她鍾愛的川劇。

麥子不知道的是,在距離成都超兩千公裡之外的上海,導向醫療創始人常兆華(也是微創醫療創始人)只要一有空就帶著他的研發團隊一股腦兒地泡在實驗室裡,鑽研麥子用到的治療方式——冷凍消融,如何通過更多技術層面的提升讓這種治療方式變得更成熟,從而能治療更多癌症患者,而也正是常兆華,先後主導開發出了三代冷凍消融系統,並成功地將其用於肝癌、肺癌、前列腺癌、腎癌、及乳腺癌等疾病的微創傷治療。

歷經三代 從液氮到氬氦刀再到氮氣

24歲那年,常兆華在上海理工大學機械學院動力工程專業一路攻讀到博士,他決定赴美深造,這一次,主攻的是生命科學。

在攻讀紐約州立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學位期間,常兆華曾出任一家上市公司研發負責人,主導研發出了世界第一臺液氮製冷的冷凍消融設備,該產品利用液氮沸點低的特點,其冷凍後的融化,特別是緩慢自然融化可使細胞內的小冰晶聚集成大冰晶,從而使癌細胞遭到破壞。該設備一經臨床推出就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在若干年後的慶生聚會時,很多當時參與臨床試驗的前列腺器患者一個個和常兆華握手致謝,以這種最簡單和直接的方式由衷地表達著謝意。不過,液氮製冷的局限性也顯而易見,比如液氮系統的冷凍和復溫響應時間慢,這也直接造成冷凍時降溫速率慢、復溫時升溫速率慢,冰球生長速率慢,導致消融效果不夠理想、手術時間大幅延長。

常兆華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突破液氮冷凍消融的軟肋,1996年,常兆華作為研發副總裁加入美國另一家上市公司Endocare,主導研發成功第二代冷凍消融產品——氬氦刀。

氬氦刀於1998年獲得原國家食藥監批准後進入中國市場,在導向醫療靶向刀研發上市之前,一直由美國和以色列的氬氦刀佔領國內冷凍消融市場。多例臨床數據表明,氬氦冷凍消融療法可以有效地治療肺癌、肝癌、腦腫癌、乳腺癌等實體腫瘤。但弊端同樣明顯,其製冷量小,操作繁瑣,氬氣和氦氣屬於可獲得性比較低的稀有氣體,不僅製備過程複雜,且成本較高,運輸較為困難,因此,氬氦刀進入中國十幾年一直無法全面普及。

基本適用於全部實體瘤 不損傷正常細胞

常兆華經歷了第一代液氮製冷和第二代氬氦氣製冷的研發歷程,一直在尋找更便捷更有效的製冷媒介,2004年,常兆華在國內正式創辦導向醫療(位於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經多年研究,最終成功研發出以氮氣為氣源的冷凍消融系統(靶向刀),採用的超低溫預冷節流技術,是業界較先採用常規工業標準氮氣作為氣源,突破了原有液氮製冷的不足,兼具-178°C超低溫冷凍、快速復溫、微創傷恢復快、治療費用低、住院時間短和免疫增強等多重效能的高科技醫療系統。

也正是在導向醫療一步步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國內癌症的高發趨勢正在變得越來越不容樂觀。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8年癌症報告顯示(由於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一般滯後3年,該數據為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收集匯總全國腫瘤登記處2014年登記資料),2014年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萬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而到了2019的年癌症報告(發布數據為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收集匯總全國腫瘤登記處2015年登記資料),則變成了2015年惡性腫瘤發病約393萬人,死亡約234萬人。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與歷史數據相比,癌症負擔呈持續上升態勢,近10多年來,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

癌症,已然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大殺手」。

癌症的治療方式相應地也變得越來越先進和多樣化,過去,癌症治療主要以手術、放療和化療為主,現在,則增加了質子重離子治療、免疫細胞治療(美國FDA已批准分別來自諾華和吉利德kite的兩種CAR-T藥物上市,主要針對血液瘤)、基因治療,以及盡近兩年大火的PD-1/PD-L1單抗免疫治療(國內現已有五款PD-1單抗藥物獲批上述,兩款為進口,三款為國產,同時,還有一款進口PD-L1獲批上市),從大的分類來講,生物性靶向治療、化學性靶向治療、物理性靶向治療正在共同更好地幫助人類抗擊癌症。

「患者可供選擇治療方式的多樣化也讓我們終於等來了一個好時機,」導向醫療研發副總裁袁建國在接受醫谷記者採訪時表示,「患者對現在的治療方式開始強調微創,而在以前,患者對於微創沒有概念,現在,有的患者甚至會直接告訴醫生,針對自身腫瘤,除了手術和放化療,能否選擇一些其他的介入靶向治療方式。」這也讓冷凍消融治療迎來了發展機會。

據導向醫療高級研發經理徐彬凱向醫谷記者介紹,在冷凍消融治療剛被引入國內時,其還是屬於一種輔助性治療方式,主要用於開放性和腹腔鏡手術,醫生和患者的知曉度都非常低,自然就談不上接受度。

2014年,導向醫療低溫冷凍消融系統(靶向刀,以下簡稱導向醫療靶向刀)通過原國家食藥監註冊批准後進入市場,這也是當今全球首款唯一一款使用常規工業標準氮氣作為冷媒而獲得超高「冷凍力」,是一種歸屬為物理靶向治療的微創治療設備。

據了解,導向醫療靶向刀由兩部分組成,即冷凍治療系統和一次性冷凍消融針,實現「靶向」、「微創」、「免疫」治療於一體的一種新型癌症治療方法。

導向醫療靶向刀

「靶向」: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癌症治療觀念正在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即由經驗科學向循證醫學、由細胞攻擊模式向靶向性治療模式轉變。應用靶向技術向腫瘤區域精確的「靶向治療」是腫瘤研究的熱點。導向醫療的靶向刀是一種適應證甚廣的消融治療技術,具有靶向區高精度溫度實時反饋系統,消融針自帶測溫功能,精準控制冷凍功率,冷凍區域僅在刀尖1cm-3cm的區域形成-178°C的低溫,猶如以腫瘤區域為靶向做到精準消融,而在刀尖的其它位置維持體溫,是真正的冷凍靶向。

導向醫療靶向刀治療過程

「微創」:導向醫療產品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在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將特製的冷凍消融針引入人體,通過冷凍等物理方式對體內腫瘤組織進行局部治療。冷凍消融針刀頭直徑僅1.5mm,經皮穿刺,創口和創傷小,患者手術後即可下床行走,真正實現了微創傷治療方式。

「免疫」:治療過程中,醫生在影像引導下直接將冷凍消融針靶向插入癌瘤組織,將癌瘤組織冷卻至-178℃左右,在癌細胞內迅速降溫,形成胞內冰晶,導致組織內腫瘤細胞脫水和破裂,並破壞腫瘤內小血管而致缺氧,滅活腫瘤細胞,且不損傷腫瘤以外的正常組織。而死亡的腫瘤組織可作為抗原,促進機體發生抗腫瘤免疫反應。同時,治療區域內冷凍消融針的升溫速度、時間、溫度以及冰球大小等完全可控,以達到適形治療。整個手術過程簡單易操作,患者並無明顯痛感,術後併發症可控,恢復較快。

談及產品適用於哪些癌種,袁建國表示:「從理論上講,只要是實體瘤,穿刺的冷凍部位不會傷及大血管,重要神經和臨近臟器者,患者凝血功能功能不算差,均可使用這種治療方式,且不受腫瘤性質的限制,如肺癌、肝癌、前列腺癌、腎癌、乳腺癌、牙齦癌、骨腫瘤等,哪怕對於腫瘤直徑較大或者晚期的癌症病人均適用。」

零下178度更大範圍殺死癌細胞 治療成本降低

在採訪過程中,徐彬凱向醫谷記者反覆提到,導向醫療靶向刀只使用氮氣作為冷媒,這是在製冷技術和同步測溫以及復溫方面的最大突破,氮氣不僅易獲得,運輸方便,極大降低患者的治療成本,如果是單針治療,一般治療價格為2萬-3萬,且整個治療過程均採用同種氣源,也便於醫生操作,減少治療時間,「氮氣作為冷媒,更為重要的是,其能實現更低的溫度-178℃,比氬氦刀能低10度左右,更低的溫度也意味著形成的冰球會更大,能更大範圍地殺死癌細胞,實現區域治療。」

另外,徐彬凱還提到,較於現在用得比較多的射頻、微波熱消融,冷凍消融依然有著多重優勢,其使用部位和患者不受限制,熱消融不能用於表淺和神經敏感的部位進行治療,且不適用於耐熱性差的患者,冷凍消融則沒有這些「忌諱」;能在術中監控形成消融邊界,由於不同的生物特性,熱消融凝固型壞死,使之形成的消融邊界和正常組織邊界不清,導致醫生只能用憑經驗來進行治療,而冷凍消融形成的冰球則有很清晰的邊界,這就可以讓醫生很清晰地判斷治療消融的邊界在哪裡,有助於臨床上規範統一的標準;冷凍消融只需採用局麻即可,不必像有的熱消融要採用全麻;可與PD-1/PD-L1單抗免疫治療進行聯合治療,現已有國外學者研究證明,二者聯合,臨床效果良好。

然而,即使有多重優勢作為支撐,由於上市時間並不算太長,冷凍消融治療在醫生和患者中的普及度並不高,可不可以像現在很多藥企聯手醫院以患教的形式進行科普和推廣。對此,袁建國指出:「常兆華博士還是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術沉澱上,把產品做得更好更成熟,『酒香不怕巷子深』。同時,也要看到,業內對冷凍消融的認可度也已越來越高,此前,冷凍消融治療就已被列入NCCN指南,並被納入美國醫保,國外和國內每年也會舉辦冷凍治療會議,我們相信隨著業界認可度的提升,會相應的有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患者接受這種治療方式。」

在採訪的最後,袁建國還表示:「癌症還並未被人類完全攻克,因此沒有任何一種療法可以包打天下,需要多種治療方式進行雙管甚至多管齊下,導向醫療靶向刀作為抗擊癌症的一種治療方式,還將在聯合其他多種治療方式進行嘗試和探索,並將在5G物聯網時代的浪潮下,加入更多智能化的東西,使其不僅是一種治療方式,而是能進行術前規劃、術中消融範圍評估、術後風險預估的一個系統化、平臺化的技術解決方案。也期望有一天,產品能夠進入醫保,提升其在患者中的可支付性和可及性。」

文 |醫谷 史士雲

相關焦點

  • 照樣切除腫瘤——冷凍消融手術
    癌症的治療,總體上正朝著給身體更小負擔的低侵入性方向前進,近來射頻消融、立體定向放療以及氬氦冷凍消融,已經被列入美國 NCCN 2013年版第二版的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指南,肝癌指南。   越來越多的醫院及相關科室醫生都在臨床採用這些腫瘤治療技術治療各類腫瘤患者。
  • Technology:冷凍消融術和納米抗癌藥物聯合療法或可摧毀癌症幹細胞
    2014年3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冷凍消融術是一種依靠外部能量,常用語治療包括癌症在內的一系列疾病的微創傷手術,該技術是通過將患者機體的病變組織冷凍至零下溫度來促使病變組織產生不可逆的損傷,因其具有完美的美容效果而且可以保持組織不形成明顯的疤痕
  • 冷凍治療癌症有點「冷」
    與手術化療放療「老三樣」相比,創傷小花錢少還可醫保報銷  幾根針刺入腫瘤,導入氦氣,針尖周圍的溫度迅速下降到零下140攝氏度,超低溫快速將腫瘤凍死;然後再導入氬氣,將針尖周圍的溫度恢復到20多攝氏度,避免傷及周圍正常器官組織——這樣治療癌症,不需要麻醉,不需要動大手術,但是因為少有人知道,儘管已經進入醫保
  • 冷凍療法:NBA球員維持狀態的秘密
    早在2000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冷凍療法可以暫時緩解類風溼關節炎的疼痛。還有研究發現,冷凍療法可以減少劇烈運動的受傷風險。2.減輕體重:冷凍療法本身不會導致體重減輕,但理論上,寒冷迫使身體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提供足夠能量保持溫暖。一些研究表明,3-5分鐘的寒冷可以增加一整天的新陳代謝,最終人們不再感到寒冷,因為他們的新陳代謝隨著低溫而調整和增加。
  • 冷凍球囊消融治療心房顫動患者安全有效
    冷凍球囊消融治療心房顫動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1:11:16 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Oussama M. Wazni團隊研究了冷凍球囊消融治療心房顫動的效果。
  • 冷凍療法能有效治療肺癌
    日本慶應大學川村雅文講師日前介紹,用特殊裝置冷凍已擴散的肺癌病灶療效顯著,而且可以通過局部麻醉反覆治療。  據《朝日新聞》電子版報導,從2002年秋天開始,冷凍療法已用於治療癌症的臨床研究。
  • 四川腫瘤醫院選擇廣州復大醫院:專家講解不同消融治癌技術
    這三者算得上消融界的三大利器,每一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適應症,今天就讓我們通過三個病例了解一下這三項技術的方方面面(百度搜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三種消融技術微波消融目前最多應用在肝上,它的速率很快,消融時間很短,消融範圍也可以比較大,而且它不會影響血小板,應用於肝上的時候,效果要優於冷凍消融。冷凍消融  低溫凍死腫瘤這一例患者是肺癌,這個病人已經有了淋巴結的轉移,經過化療之後,原發與轉移灶都已經消失了,只剩下肺上這個腫瘤還存在,沒有再縮小。
  • 腿部軟組織肉瘤氬氦刀冷凍消融
    氬氦刀冷凍消融特點 · 氬氦刀冷凍消融創傷小,只需局麻 ·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疼痛、出血等常見併發症會降到更低
  • 你聽說過微波療法嗎?部分癌症患者可用!
    #癌症解決方案#在癌症治療方面,主要的治療手段為手術、放療、化療及靶向治療四大類,但是對於患者的整體康復,一般都需要多方面的綜合治療來進行相互的配合,其中可能有的我們並不熟悉與了解,今天帶大家認識下其中的微波治療。
  • 第一附屬醫院李小梅成功實施國內首例冷凍消融手術
    第一附屬醫院李小梅成功實施國內首例冷凍消融手術  清華新聞網4月28日電(通訊員 江 河) 4月23日,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中心小兒科主任李小梅教授為一頑固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患兒成功實施冷凍消融手術。
  • 粒細胞抗癌療法:免疫細胞新技術,癌症患者新曙光
    將具有免疫刺激功能的細胞或有內在抗腫瘤活性的細胞輸注癌症患者體內的療法便稱之為細胞免疫療法。常見的細胞免疫療法包括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療法、樹突狀細胞(DC)療法、API生物免疫治療、DC+CIK細胞療法、自然殺傷細胞(NK)療法、DC-T細胞療法等。
  • 新技術 | 高唐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房顫冷凍消融技術
    新技術 | 高唐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房顫冷凍消融技術 2020-12-21 1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硼中子俘獲療法被稱為「癌症第五療法」,癌症治療難題被攻克了?
    這個裝備的誕生意味著我國的癌症患者也有望開始接受國際上領先水平的癌症BNCT療法治療。BNCT治療,癌症的「第五種療法」?據媒體報導,BNCT被譽為繼化療、放療、靶向療法、免疫療法之後癌症的「第五療法」,可以精準打擊癌細胞,治療效果超過靶向和免疫療法,而且副作用小,一切看上去似乎都無可挑剔,難不成癌症治療難題被攻克了?BNCT到底是什麼?
  • 肝癌患者做冷凍消融手術需要多少錢?
    那麼,肝癌患者做冷凍手術需要多少錢呢?肝癌冷凍消融1.肝癌冷凍術前檢查費用在做手術之前,醫生都會對患者的身體和病情進行一些檢查,檢查病情主要是分析該患者是否已經到了需要做手術的情況了一般來說,肝癌患者做一次冷凍消融手術的消費,正常情況下只需要兩三萬,但由於各個地區的消費不同,所以具體還要問當地就診醫院。
  • 低溫冷凍消融手術系統獲批上市 打破國外廠商壟斷局面
    來自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的消息,食藥監總局經審查,批准了海傑亞(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創新產品「低溫冷凍手術系統」和「一次性使用無菌冷凍消融針」註冊。該產品上市有利於進一步打破腫瘤低溫冷凍消融市場被國外廠商壟斷的局面,大幅降低腫瘤低溫冷凍消融治療成本,同時推動腫瘤微創治療相關產業的發展。
  • 微波消融技術治腫瘤 不開刀費用更低
    微波消融術是手術、化學療法、放射療法之外治療癌症的方法。相較於傳統的外科手術,微波消融技術治腫瘤,費用更低,病人恢復期短,還能降低癌症復發風險。在最大程度上打擊了腫瘤組織這個敵人的同時,也最大程度的保護了我們不想損壞的其他器官組織。
  • 冷凍消融一線治療心房顫動的預後優於藥物治療
    冷凍消融一線治療心房顫動的預後優於藥物治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1:08:11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Jason G. Andrade團隊比較了冷凍消融或藥物治療心房顫動的預後。
  • 廣州冷凍手術治療專家,冷凍治療專家
    廣州冷凍手術治療專家,冷凍治療專家 時間:2020-09-10 11:54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廣州冷凍手術治療專家那個好呢?雖然現在的冷凍技術應用的很廣泛,但是能做好冷凍技術的專家卻不多見啊,現在國內做冷凍手術治療腫瘤不錯的專家當屬牛立志專家教授了。
  • 氬氦刀冷凍消融治療腎腫瘤常見問題—上海九院泌尿外科徐斌教授
    也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對腎腫瘤冷凍消融術有一定的了解。我們在國內較早開展腎腫瘤冷凍消融術,技術成熟且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現就許多腎腫瘤患者關心的一些問題做個總結:一、所有腎腫瘤患者都需要手術切除治療嗎?手術切除並不是腎癌唯一的治療方式。
  • 研製出癌症「特洛伊木馬」療法
    據美國《紐約時報》6月28日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特洛伊木馬」療法來對抗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