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內部員工的潛力和找到外部人才一樣重要

2021-02-20 潘貴早

在獵頭和專業HR的驅使下,各公司正在多種平臺上打著人才仗。那麼,如何挖掘內部人員的潛力?

首先,吸引那些具備你所需要的技能的人才是一種戰爭。

許多僱主都在同一個有著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數據科學家以及具有廣受歡迎的技能的其他人才的人力資源市場中尋找他們所需的人才。另外,由於科技本身改變太快,也很難知道一個有著你想要的能力的人是否能持續不斷地做出有價值的貢獻。

即使你招聘的不是科技人才,如今的工作場所都是流動的。在任何一個行業都很難找到能夠適應商業變化速度及情況的人才。


留住已有的人才也是一場戰爭。

想要一直留住工作表現良好的員工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因為不同的員工有不同的動力與期望。也許他們不會表現出任何要離開的跡象,但就是出其不意地就跳槽了。Udemy最近的調查發現「未來3-6個月內準備跳槽」的員工中有近2/3的人(61%)是因為「工作乏味(而想要跳槽)」。

在Udemy,我們的員工總數每周都在上漲。總部設在舊金山給予了我們接觸到一大批合格應聘者的便利,但是同時也意味著我們需要和矽谷那些倍受歡迎的大公司競爭。我們的「員工成功團隊(Employee Success team)」竭力確保每一位員工參與公司業務,但是我們同時也鼓勵員工向我們分享他們未來的職業規劃,並告訴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有創意、夠靈活,更重要的是能夠坦誠相待。當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說她想做運營時,當然最後她真的做到了,似乎將她留在她已經表現得極其出色的崗位上才是明智的選擇,但是這樣做的結果是我們會失去一名極具才華的員工。

與之相反的是,我們讓員工在內部輪轉崗位的效果很好。我們留住了出色的人才,有野心的員工可以追尋自己的激情,同時新員工可以在前輩的幫助下輕鬆度過過渡期,從而有更好的在職體驗。

當然,我們仍然需要實現商業目標,所需具備的技能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你的人才管理團隊始終可以做些什麼來保持「讓員工按照自己的選擇發展」和「確保員工擁有他們應有的能力」之間的平衡。

展開交流

首先要做的就是創造一個員工可以放心地表達自己對現職位的不滿或者是想要有新的成長機會的環境。在我的公司,我們摒棄了傳統的表現評價方式而採取了「Udemy交談」。「Udemy交談」為經理及其直系下屬提供了關於職業發展的連續對話的平臺。他們可以一起探討出能讓員工參與到他們感興趣的項目而不會在其他地方出現裂痕的職業發展計劃。

混合

如果你還認為只有大諮詢公司才會有輪崗的話,那就再想想吧。像如今很多公司一樣,Udemy是一個高度矩陣化的組織,大多數的項目都需要跨功能的團隊合作完成。

事實上,讓一個人做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的工作並不冒險也不奇怪,而且如果員工喜歡這種工作並且做得好的話,我們就可以考慮做更長期的職位調整。我們也鼓勵員工每個月交換一次座位,將自己暴露在其他感興趣的商業領域。

為他們的成功築基

培訓是內部招聘是否成功的另外一項關鍵指標。我們力爭可以招聘到喜歡學習新東西的員工。為員工提供高質量的學習資源,包括其他領域和職能的交叉培訓,這樣做意味著你在為員工的長期職業發展做投資,而不僅僅是把他們看作停滯的資源。

就這一點就可以留住本來想跳槽的有志向的專業人才。我們的另外一項調查,2016工作場合厭倦研究(Workplace Boredom Study),顯示出超過80%的員工認為「如果在工作時被給以機會學習新的技能會使我對自己的工作更感興趣且更有歸屬感。」

真實的成功故事

上面提到的有志向的想做運營的產品經理只是Udemy調度已有員工填補職位空缺的一個案例。上周,我們的教師社區經理加入到了我們的企業銷售團隊,社區經理的那個職位由支持部門的一位員工填補。

還有一名員工在兩年內從銷售發展部門去到了支持部門,又轉到了商業發展部門。他是一個機智又充滿好奇心的人,喜歡嘗試各種新鮮事物。由於他在很多事上都做得很好,我們很樂意讓他自己決定最合適的地方。

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來自我團隊裡想要往其他領域發展的一個姑娘,她剛開始是我們的一名法律助理,而她的成就震驚了我們所有人。她現在在支持部門工作,但同時,她在Udemy上學習數據分析課程並在我們的季度數據分析項目中兼職。如果她有興趣的話,之後可以在數據部門成為全職工作者。

給以員工選擇不同的職位的自由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次勝利。

版權聲明:

文中內容來自人力資源分享。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總經理觀點。如原作者如不願意本公眾號使用相關素材,請及時後臺通知,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予以處理。

文章均來自網絡,版權當屬原作者,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若未標明來源,敬請諒解!

特別提醒:如果你想每天都獲得最新的成功資訊,請立即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怎麼關注我們:長按指紋或趕快打開微信二維碼掃一掃

認識潘貴早,人生更美好;

要把產品賣得好,就找潘貴早!

潘貴早寄語:啟迪人生,分享智慧,功德無量,隨喜轉載!
怎麼分享給朋友:點擊右上角後,選擇"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看此文用時  · 秒,轉發只需1秒呦

相關焦點

  • 有能力不如有潛力?這些才是真正的高潛人才
    1 評估高潛力人才的四種指標 最重要的一步是選對人。正如亞馬遜CEO貝索斯在1998年所說:「制定人才聘用高標準,現在是、將來也是公司成功最關鍵的要素。」那麼在評估求職者和員工時,如何衡量其潛力呢?
  • 有能力不如有潛力——21世紀人才新標準
    30年來,我一直評估和跟蹤高管業績。基於實戰經驗和深入研究,我確認:潛力是能夠預測各級職位人選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論初級、C級管理者還是董事會成員都是如此。當下商海變幻莫測,國際市場對精英人才的爭奪越來越激烈,企業及其領導者必須進入識別人才的全新時代。我們對人才的評價標準已由體力、智力、經驗和能力,轉變為潛力。
  • 挖掘報告文學的內生性潛力
    挖掘報告文學的內生性潛力——關於報告文學的載體、傳播及其接受報告文學的創作,有著年輕的生命肌理和成長活力,在傳遞信息上追求真實,體現著作家的現實關懷、理性判斷和社會情懷,在新聞性與文學性的同體合抱中彰顯出思想高度、精神深度和藝術美感,從而漸漸被廣大讀者和文學界青睞
  • 目標管理:把外部控制為內部激勵,讓員工參與制訂目標來激勵員工
    因為績效目標管理法不僅是一種績效評估方法(當員工參與目標的設定過程時,它是一種激勵手段)、還具有一種強制性,要求目標的達成必須是員工的技術、知識和態度綜合作用的結果,表是某企業目標管理考核表,目標應包括部門所有崗位的指標。
  • 面對輿論風波,蘇寧內部員工都是怎樣面對的
    儘管外界議論紛紛,但蘇寧內部工作卻有條不紊,近期其董事長張近東召開內部專題會,對30年收官、年底衝刺、股權激勵等工作展開了重點部署,他表示近期外部的失實報導和炒作渲染在一定程度上幹擾了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他要求全體員工聚焦工作、保持定力,「不被外部雜音所幹擾,用行動做出有力回應」。
  • 如何構建積極主動的內部員工推薦招聘模式?
    這種員工推薦招聘方式雖然也能夠為公司招聘員工,但員工關係網中的很多優秀的潛在招聘對象卻很難從中浮現出來。那麼什麼樣的員工推薦招聘方式才能更好地幫助公司從員工的關係網中招聘到優秀的人才呢?答案是:積極主動的內部員工推薦招聘模式。
  • 內部公平和外部公平,才能實現薪酬體系的有效性
    文:刁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關注我,以全新的視角為你解讀企業績效管理  一個有效的薪酬體系的兩個保證——內部公平和外部公平
  • 如何區分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習動機的分類中內部動機、外部動機是心理學部分考察的一個重要知識點。此部分考察形式主要以事例反選的方式出現,由於部分考生對該知識點理解不到位,以至於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會出現混淆的情況。本文在此對其在整個心理學部分中的知識點做出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 為什麼領導都是空降,而不是內部員工提拔?老員工告訴你背後原因
    但是在中國的職場上存在著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公司的領導都是空降,而不是從內部選拔。員工是最期盼能夠被提拔的,但是公司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為什麼領導都是空降,而不從內部員工提拔?1.如果不能,就算提拔了其他員工不服氣,在工作上也不會配合。如果要從員工內部選拔領導,不用說,肯定是有能力、人際關係又好的員工,員工都喜歡他,就會造成這個員工和其他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慢慢的就能讓他形成自己的圈子可以拉幫結派。如果說一旦當了領導的員工與公司與了衝突,扇動下屬,就會對公司造成損失。但如果從外部空降的領導,就很難去結黨。
  • Hive內部表和外部表
    一:內部表和外部表的區別創建表時使用關鍵字external創建的表就是外部表,沒有使用該關鍵字創建的表就是內部表。刪除表時(drop table)內部表會刪除hdfs對應路徑,而外部表不會刪除hdfs對應的路徑, 刪除表無論是內部表和外部表都會刪除元數據(metastore.TBLS、metastore.COLUMNS_V2)二:location關鍵字用於指定hdfs路徑,如果不指定則使用默認的路徑,默認路徑規則為/<hive.metastore.warehouse.dir
  • 給醫院HR支招,五個步驟找到核心好員工
    但是許多人一到招聘現場就大失所望,因為該企業的招聘現場只有幾個普通的人事部門員工。這些應聘者大呼上當。企業非但沒有招聘到優秀的人才,反而給企業的外部形象造成了極其不良的影響。這家企業為了招聘到優秀的人才,所開出的薪酬不可謂不多,給予的職位也不可謂不高,但最終不但沒有完成招聘計劃,反而損害了企業的對外形象,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作為家長,怎麼合理運用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
    孩子的內部動機,要遠遠比外部動機更重要,特別是不合理的外部獎勵,往往會削弱內部動機,為孩子的成長增添阻礙。(詳見上一篇)但是作為一名家長,怎麼樣去激發孩子的內部動機呢?這是一個難題,在這裡,我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跟大家做一個探討。首先,外部動機是引發內部動機的重要誘因。內部動機不會憑空產生,它一定需要一個誘因,而這個誘因就應該是外部動機。
  • 如何建立企業內部獵頭模式
    作為一名獵頭,它必須像獵犬一樣具備對人才信息的敏感嗅覺,能隨時嗅覺到人才信息,如當他與朋友一起聊天時,也許朋友無意中提到同行業某個重要人物的姓名,在他的腦中馬上會把這個人與公司招聘的職位匹配一遍。2、主動性。一般會用到獵頭來招聘的職位,都是通過傳統招聘渠道難招到的職位。
  • 內部傾軋是否能帶動外部發展?
    現在很多高校學生用內捲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類似於養蠱、互相傾軋之意。」內捲化最早來自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農業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作者提出,農民在人口壓力下不斷增加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勞動投入,以獲得較高的產量。然而,勞動的超密集投入並未帶來產出的成比例增長,出現了單位勞動邊際報酬的遞減。    看釋詞有這樣的疑惑,內部傾軋能否帶動外部發展?
  • 敵在本能寺| 美國內部越撕裂,越需要一個外部敵人
    所以,人才和居民所站的立場是不同的,價值觀當然也應該不同,但是,輿論和筆桿子,是在人才手裡的,居民手上並沒有,所以長期以來,居民把人才的價值觀,當成了自己的價值觀。人才要跟著資本流動,要全球尋找價值窪地投資,需要的自然是國際主義價值觀,諸如人人平權此類,這樣他們到別國做生意,才能要求被平等甚至超國民對待。
  • 高潛力人才通常這樣識別
    在不同的環境和背景中,高潛力人才往往都具備準確的判斷力和強大的適應、執行力,他們比周圍人表現更出色,因此一直是HR們追逐的目標。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高潛力人才呢?HR如何在面試中評估一個人的潛力大小?要解答你的疑問,只需要記住這5個衡量維度。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自身的成長,每一個有潛力的員工對企業來說都是一筆財富。
  • 這家重回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如何實現內部「良將如潮」?
    我們常常與高潛人才、頂尖人才一起工作,組織將他們視為實現組織目標的得力幹將。頂尖人才是組織轉型和發展的關鍵,但你可曾想過組織內部其實臥虎藏龍?對於那些在嚴格的核心人才衡量標準下的「漏網之魚」,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審視他們,會怎麼樣?如果組織的頂尖人才庫有大量新鮮血液輸入,組織會在多大程度上變得更加創新、高效、強大、穩固?
  • 專訪Wacom副總裁:和漫威一起挖掘中國漫畫人才
    新浪數碼 於澤數碼市場如此繁榮的今天,實際上你很難找到一個領域還存在單個擁有絕對領先優勢的企業和產品,而今天專訪的Wacom品牌或許就是少數之一。成立36年以來Wacom始終專注於數位板和感應數位筆專業市場,在全球擁有300多項專利,可以說在專業數位化筆輸入創意細分市場是毋庸置疑的「一哥」。
  • 人才招聘的十大法則
    實踐證明,下述一些法則會協助你招聘和保持企業所需要的優秀人才:一、建立和充實企業的人才庫在企業選聘新員工時,自己找上門或看到報紙、網絡的招聘廣告後打電話應聘的這二類候選人中,一般情況下是缺乏優秀人才的。最佳的人才往往都已擁有一份工作,甚至還沒有必要去尋求新的職位。
  • 企業目前推行績效面臨的瓶頸:外部環境的困擾、內部機制不健全
    企業外部環境的幹擾,主要體現在對於企業能夠獲取的資源方面。一個企業能夠從外部獲得的資源越豐富,績效管理實施起來就會越順利,反之,種種在環境的掣肘下,績效管理就像是陷入泥潭一樣。這就要求企業家具有很高的專業素質,或者企業內有具備這種素質的人才,才能幫助企業規避外部風險。同時,企業要保證資源冗餘。也就是說,有可能在某段時間內企業的發展好,賺錢多,但是企業家不要一味地追求擴大生產,把所有資金都投入到擴建上,而是應該留有部分資產來應對可能發生的外部困擾,這是後續要和大家溝通的資金預算與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