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認為拉麵是本民族食品,中國人不在乎文化佔有

2020-12-19 飲食部落

糧食的「文化撥款」已經進行了數百年。某些東西是從另一種文化或地區引入的,並被熱情地採用。後來一些食物被改名,或被創新,更有勝者被視為「屬於」自己的文化原創。這在東方菜系中最為常見,像麵條自從被發明以來,這種情況就時有發生。

拉麵是中國飲食文化中非常具有特色的美食,從早期人們發現北方地區更適合種植小麥開始,麵食食物就一直是北方中國人最為喜愛的食物,而這種手工拉麵也成為北方麵食中的經典。

對比中國拉麵在日本也有他們的拉麵:日式拉麵。但從烹飪根源上來看,日式拉麵借鑑了中國拉麵,不管是從烹飪還是從吃法上來看,雖然在某些地方不同,但依然有中式拉麵的影子。

但對一些日本人來說拉麵是本民族食品,對一些外國人來說中國人不在乎文化佔有。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曾經我們也分析過日本料理,包括日本的烹飪文化。日本美食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但前景並不光明,因為日本料理走了「捷徑」,一下子符合了現代審美,不管是食物外觀還是裝盤,都更接近與現代版的法國菜的精美表現,但在味道生,和烹飪方式是並沒有突破。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料理更受西方人喜愛的原因之一。但歸根結底日本料理就是現代美食烹飪,無歷史、無淵源。

像日本料理所宣稱的那樣「廚師十年才能切好一片壽司」這種謊言要不了多久就會被人識破,一份精美的飯糰,也不會有人再出高價買單。

再回到拉麵這個問題上,日本拉麵雖然也有和中式拉麵不同之處但歸根結底依然跳不出中式拉麵這個圈。

一開始在明治、大正、昭和時期有不少日本人在中國學習,其中一些人回去後仿照中式的拉麵,但他們缺少羊肉和牛肉,所以他們開始用日本容易獲得的資源,比如雞蛋、豬肉或者各種海鮮用來烹飪,在食材上區別了中式拉麵。

在近代日本人在拉麵烹飪上使用了後現代藝術氣息,通過精美的視覺效果,來吸引食客的食慾。這是非常成功的一點,但縱觀日本烹飪幾乎沒有他們自己獨有的發明,所有的一切不是借鑑就是偷竊。

比如日本咖喱借鑑了印度咖喱;日本料理中的天婦羅來自葡萄牙;味噌豆沙來自中國;生魚片早期中國漁民也會這樣做;烤肉串也來自中國;日本人吃的醬油和米飯也來自中國菜;泡菜借鑑了中國泡菜;就連日本人喜歡的涮涮鍋也借鑑了中國火鍋,這其實很尷尬。

再回到中國人不在乎文化佔有上,其實並不是我們不在乎,早期我們不在乎是因為那時候並沒有版權一說。再者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能留下來的都是瑰寶,對一些外國人來說簡直是天上掉餡兒餅,而我們也防不勝防。

像韓國人泡菜申遺、端午節申遺、印度象棋申遺,筷子申遺等等,總是讓我們防不勝防也讓我們覺得捧腹和警醒。

相關焦點

  • 日本拉麵,是一部悠久的食品文化史
    編者按:本書系《日本飲食文化:歷史與現實》的改寫本,詳細敘述了日本飲食的起源,描述了上古時代日本人的飲食生活、日本飲食文化的初期、日本料理的早期展開、日本料理的完成期、日本飲食的近代化變革、現代日本飲食生活、日本的酒文化和茶文化。
  • 為什麼日本文化與拉麵緊密相連?
    日本人的飲酒文化由來已久,大多數人都願意一醉方休。有時候貪杯的人們會豪飲到深夜,酩酊大醉之後通常只能面對兩個選擇,一是趕緊收攤去趕最後一班電車,另一個便是徹夜不歸等到第二天早上首班車發車後再回家。不論在這兩者之間做何選擇,很多日本人都願意在最後吃上一碗拉麵。日本某位生理學家曾對這種行為做過解釋:因為人們長時間飲酒,酒精麻痺了味覺,使人們對味道濃烈的食物產生了渴望。
  • 日本人覺得日本拉麵很普遍,認為中國沒有,日本專家:中國傳來的
    拉麵是中國北方城鄉獨具地方風味的一種傳統麵食,民間相傳因山東福山抻面馳名,有起源福山拉麵一說。後來演化成多種口味的著名美食如蘭州拉麵、山西拉麵、河南拉麵,龍鬚麵等。而且拉麵是中日兩國都很常見的食物,不僅名字一樣,面的樣子和吃法也很相似。
  • 拉麵明明是中國人發明,卻回頭去抄襲日本
    拉麵作為一種大眾食品,在日本非常流行。我們知道的一些比較著名的日式拉麵品牌有二條拉麵、和味拉麵、味千拉麵、一風堂、一蘭拉麵等等。這些品牌在商業運作上非常出色,有很多作為連鎖開到了中國。然而拉麵是貨真價實的中國發明。拉麵又叫甩面、扯麵、抻面,起源於中國北方,是民間源遠流長的傳統麵食。
  • 中國拉麵和日本拉麵有何不同?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最近,日本的月刊雜誌要製作拉麵專輯,邀請我寫一篇有關中國和拉麵的稿件。豚骨拉麵但這家雜誌不是專門的美食雜誌,只是一般的月刊雜誌,因此並不想要關於拉麵店的介紹和詳細味道的描述,而是希望我寫有關中日拉麵文化的比較和在中國吃過的拉麵的回憶等。
  • 誰說日本拉麵更高級?中國人:比這個,中國拉麵從來沒輸過
    昨天心血來潮在朋友圈問了下大家對日式麵條有什麼看法,有的人說「精緻」,有的人說「好吃」,有的人直接生氣得質問日式麵條哪裡高級了,問我是不是精日。我總結了一下,一般年輕的朋友會說日式麵條好吃,年級大一點的就會上升到愛國的角度。不過毋庸置疑的是,在國際上,日本拉麵卻是比中國拉麵有名的多。
  • 日本留學:為什麼鳴人這麼愛一樂拉麵?日本拉麵文化了解一下!
    說起日本,很多人都會想起拉麵,拉麵可以說是日本的代表性大眾美食。而火影忍者大家肯定不陌生吧!陪伴我們不知道走過了多少個青春歲月~在紐扣醬的心中,火影是最為經典的存在!雖然現在疾風傳已經完結了,但是火影在我們的心中永遠不會完結啊!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碗拉麵裡的日本文化與煙火氣
    拉麵一定要趁熱吃,吃得熱氣騰騰的。一碗好吃的拉麵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是溫吞吞的,它必須是剛做好,新鮮燙嘴。日本拉麵誕生於20世紀初,原本是工人、學生與夜店消費者的最愛……最後發展為成熟的正餐,不僅有熱情的粉絲,能夠激起日本人對故鄉的驕傲與思念之情,同時又能走在流行文化的尖端。
  • 一碗脫胎換骨的拉麵:日本深遠的拉麵文化
    作為速食泡麵的源起國,日本有著深遠的拉麵文化。尤其是150萬人口的福岡市,擁有2000多家拉麵店,其味道繁複高深,如同支撐著日本現代社會的一根中流砥柱,對於政治、文化與飲食方面的影響,已經遠遠不限於一碗湯麵的範疇。
  • 外國網友熱議:現在的日本人 對中國人的認知到底是怎樣的
    日本人對中國有怎樣的感情?就讓我們從外國網友在quora的回答找一下答案吧:* 從根本上說,日本人和中國人在彼此之間都滿懷偏見,但是我認為中國人在口頭上談論的比日本人還要積極,日本人對此則更加的含蓄。據我在日本的生活的經驗來說,大多數的日本人其實不恨中國人,他們只是簡單的把他們當作沒有文化的或者是原始社會的。日本人他們將中國視為威脅他們日本安全的潛在威脅。* 我是一個日本移民,在日本居住了15年了。雖然我說日本人一般不太關心國際政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對中國人民形成了一定的看法。
  • 原來中國才是日本拉麵的發源地!
    拉麵在日語中的發音為"ラーメン"(日語羅馬字:ramen),這個詞的來源有很多說法,但最多人認為是源自漢語的"拉麵"。而日本對拉麵最早的歷史記載是在1704年,當時有一位名為安積覺的歷史學家寫了一本"舜水朱式談綺"的書(估計這哥們兒應該也是朱舜水同志的鐵桿粉絲),書中首次提到了"中華面",以及水戶黃門曾經吃過類似烏龍麵的麵食。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拉麵:美食裡的文化與修煉
    雖然方便麵自發明伊始便被許多食客視為「垃圾食品」,但蘊含於其中的文化追求,卻還真與忍者有著種種的不謀而合。那麼,被漩渦鳴人所鍾愛的日式拉麵與方便麵之間有什麼聯繫,在歷史上又是如何登場的呢?故事的開端,依然在與日本一海之隔的中國。
  • 為什麼一些中國人特別推崇日本拉麵?真的有那麼好吃嗎?
    日本拉麵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令一些中國人推崇的日本拉麵,日本拉麵是100多年前從橫濱中華街傳入日本,現在經過日本人的改良創新成為具有日本風味的一道美食。日式擔擔麵還有一點可能是吸引很多中國人去吃拉麵的原因,日本人吃麵是需要發出很大的聲音,給人視覺聽覺上很好吃的樣子,我曾經也是被這聲音吸引,但是真正吃到嘴裡感覺還沒一碗扯麵來的實在,面少味道太單一
  • 【專訪】《拉麵》作者顧若鵬:「國民飲食」是一種被發明的傳統
    當時的日本人認為,培養日本人的強健體魄、實現民族自強,應該從全民吃肉開始。二戰以後,拉麵在種種機緣巧合中攀登上日本飲食王國的巔峰,並藉助日本流行文化的東風成為全球食客心目中日本料理的標誌性菜餚。日本人從中國學習了許多東西——從文字、法律到食品加工技術、宗教,所以他們一直糾結於如何處理與「老大哥」的關係。在1895年大清帝國陷入經濟困頓、日本開始在軍事上佔據上風後,日本人開始在東亞搶奪第一的位置。就食物的層面而言,我認為它反映的還是當時日本的上述兩種心態。當時很多日本人去中國旅行,一方面欽慕中國文化,另一方面又驚異地發現中國又髒又亂。這兩方面存在某種張力。
  • 「專訪」《拉麵》作者顧若鵬:「國民飲食」是一種被發明的傳統
    日本人吃肉的習慣,甚至要等到明治維新時期才普及開來。當時的日本人認為,培養日本人的強健體魄、實現民族自強,應該從全民吃肉開始。二戰以後,拉麵在種種機緣巧合中攀登上日本飲食王國的巔峰,並藉助日本流行文化的東風成為全球食客心目中日本料理的標誌性菜餚。所以拉麵是中國的發明還是日本的發明?
  • 日本拉麵文化——豚骨拉麵的靈魂和精髓你知曉嗎?
    豚骨拉麵是日式拉麵中的一種基本款,豚骨拉麵選用豬大骨和多種蔬菜、水果,長時間熬製出來的精華湯底,湯味濃鬱。再配上臥蛋和豬肉,真是想想就要流口水!說到日本拉麵的起源,其實最初是從中國流傳到日本去的。事實上,在日本的三大面,也就是烏龍麵,蕎麥麵,拉麵中,只有蕎麥麵勉強可以算是日本的傳統美食,而在中華料理中為人所熟知的拉麵,也正是現今日本拉麵的原型。豚骨拉麵的湯頭分為兩種:一種是白湯,另一種則是九州豚骨拉麵最為傳統的清湯。而說起來現在非常流行的白湯,這其實還起源自一個美麗的誤會。
  • 日本盛行的拉麵文化起源於哪?一家日本人開的中華料理店
    雖然說論美食中國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但是對於吃貨來說只要是自己以前沒吃過的,都值得去嘗試的。在眾多的國家中,日本是受到很多吃貨追捧的一個旅遊目的地。因為日本的文化都是源自中國,雖然文化傳到日本之後,就被日本本土化了。但是就是這份本土化才是吃貨們的所追求的。就像是豆腐,中國南北都吃豆腐,但是南北的做法各不一樣,光光豆腐所能做出的美味都不知道多少。豆腐傳到了日本,就給變種成雞蛋豆腐,魚豆腐等等。
  • 從拉麵到泡麵,中日韓歷史全在面裡-虎嗅網
    這似乎有點讓吃慣了刀削麵、陽春麵、蘭州拉麵和擔擔麵的我們有些無法接受。畢竟在中國人的認知中,中國才是麵條的發源地,而日本在一百五十年前還是一個以米為主食的國家。但事實俱在:不到兩個世紀時間裡,拉麵被日本人成功改良,作為軟實力向外推廣,迅速風靡全球。這不禁讓人好奇,拉麵日本化的過程是如何完成的?
  •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愛吃日式豚骨拉麵?
    近年日本國民美食拉麵成為外國遊客心愛的美食。尤其是「一蘭」、「一風堂」等以豚骨拉麵著稱的日本品牌深受中國遊客的喜愛。 日本豚骨拉麵登上「大眾點評」 有調查顯示,無論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大家都表示更喜歡吃日本豚骨味的拉麵。
  • 日本拉麵為啥也能叫拉麵?
    說起日本的代表性食物,除了壽司和天婦羅,拉麵也是少不了要提到的。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拉麵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 動漫《愛吃拉麵的小泉同學》日本的拉麵,源自於中國的湯麵,傳入日本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88年的室町時代,但直到明治時期開放港口,隨著中國人來日的數量增多,大量中餐館裡物美價廉的中式湯麵便得以快速在日本普及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