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烹飪大師改良魯菜「九轉大腸」 致力傳承創新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同期】中國魯菜烹飪大師 胡付華

  魯菜的特點呢就是選料講究,你比如我們這個九轉大腸呢,這一份菜的(原料)就是(需要)三頭豬,每一頭豬上,我們就選擇三到四塊的這種粗細均勻的,這種食材。

  【解說】改刀套腸、點火燒油、煮炸爆煨……隨著餐飲行業堂食逐漸復甦,濟南魯菜經典名吃九轉大腸點單率不斷攀升。4月26日,記者在濟南魯菜館老牌坊看到,從藝30餘年的魯菜大師胡付華在廚房內不斷穿梭指揮、烹製菜餚,十分忙碌。

  【解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年僅18歲的胡付華開始跟隨山東當地老師傅學習廚藝,經歷了5年基本功的學習之後,終於贏得了上灶實踐的機會。

  【同期】中國魯菜烹飪大師 胡付華

  因為當時這個老師呢就對我要求,必須把所有的大料(中藥調味品)嘗一個遍,這樣呢才能加深以後對食材的了解,(現在)無論是做什麼菜,只要是一品嘗,就能品嘗出來缺哪種味道。當時在練切土豆絲的時候呢,每天切一大盆的土豆,(直到)達到這種像火柴杆一樣的這種標準。

  【解說】胡付華告訴記者,在他剛開始學習廚藝時,魯菜十分輝煌。作為八大菜系之首、北方菜的代表,是老百姓下館子招待賓朋的不二之選。但隨著近年來部分廚藝傳承的缺失,人們養生觀念的增強及川菜、粵菜的進駐,魯菜受到衝擊。為改變許多人心中對於魯菜黑乎乎、油乎乎、黏糊糊的印象,胡付華一直致力於魯菜的傳承與創新。

  【同期】中國魯菜烹飪大師 胡付華

  隨著現代人飲食養生理念的這種提高,對生活的這種追求,所以說魯菜也開始慢慢地去進行一些改良創新,融入其他菜系的一些精髓,進行一個融合。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根。

  【解說】當天,胡付華現場烹製了一道改良創新後的九轉大腸。他說,九轉大腸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成品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而這「五味」當中,他均做了不同程度的改良,並在菜品中加入了黃瓜、山藥等養生食材,輔以盤飾,最終成為備受大眾喜愛的「九轉大腸」。

  【同期】中國魯菜烹飪大師 胡付華

  所謂「九轉」,就是精煉細燒。傳統的呢是用白糖炒糖色,後來經過改良以後我們改良用冰糖。酸,傳統的魯菜用了一些白醋,我們改良以後又加入了大紅浙醋。這個苦味呢,我們是取自於砂仁和肉桂面,這個砂仁呢,它的功效是起到一個開胃、理氣的作用,你像那個肉桂,它還能起到一個養顏美容的功效。這個辣呢,我們是用胡椒粉,加入一些小幹辣椒。鹹,當然這是一個基礎。

  郝學娟 濟南報導

責任編輯:【葉攀】

相關焦點

  • 我心中的國寶菜丨魯菜經典,濟南名菜,九轉大腸,在家裡學做……
    魯菜,被列為八大菜系之首,菜系中有許多享譽國內外的名菜,其中的一道九轉大腸,就是我心目中的國寶菜。那些年裡的故事魯菜,是我最喜歡的菜系之一,本就喜食肥腸的我,更是對九轉大腸這道經典魯菜備愛有加。九轉大腸的魅力所在具說,九轉大腸是清朝光緒初年,由濟南九華樓酒樓店主首創,是山東十大經典名菜之一。九轉大腸的成菜色澤紅潤透亮,質地柔韌軟嫩,酸、甜、香、辣、鹹五味俱有,肥而不膩,酸而不衝,甜而不尖,香而不亢,辣而不急,鹹而不過,味美適口,久食不厭。
  • 它是出了濟南很難吃到的一道美味——魯菜名菜「九轉大腸」
    例如,對豬大腸的態度,在國人中就是明顯分為兩派:愛之和鄙視之。愛的人視其為無可替代的美味,食之回味無窮;鄙視的人視其為禁忌,避之如洪水猛獸。我是「愛之」一派的,我一向認為,那些討厭吃豬大腸的人只是心理作用造成的,不敢去嘗試,一旦嘗試過,應該沒有人能抵抗得了它的美味誘惑。
  • 魯菜大師給你支個招
    老字號魯菜館是最佳選擇李建國是首批中國烹飪大師、濟南市烹飪協會會長,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濟南老字號魯菜館萃華樓的傳承人。李建國師承其父李長久,從不到18歲開始學藝,至今已在烹飪界摸爬滾打44年,對各種魯菜信手拈來,也對濟南的各種魯菜館非常熟悉。 「濟南號稱魯菜的不少,但能做好的並不多。」
  • 山東十大名菜 去山東旅遊必吃的魯菜代表菜
    MAIGOO小編為你整理了山東十大名菜,分別是九轉大腸、爆炒腰花、糖醋鯉魚、蔥燒海參、油爆雙脆、四喜丸子等山東經典代表菜,而魯菜代表菜如爆炒腰花、博山豆腐箱、蔥燒海參、九轉大腸、孔府一品鍋等更是被評為「中國菜」之「山東十大名菜」,來山東旅遊,這些山東特色菜一定要吃哦,一起來看看吧。
  • 來濟南這家餐廳不能錯過,創始人是正宗魯菜烹飪大師
    濟南有這麼一個地方,用記憶中的老濟南的味道喚醒了來這裡食客最初的記憶,它的名字就是閆府私房菜,在這裡你可以品嘗到魯菜的精髓,其中爆炒腰花,檳榔腰花,私房腰穗兒,這三種以腰子做成的菜最為出名,也是他們家的招牌菜。
  • 喜歡吃肥腸的你 來試試這道魯菜九轉大腸
    飯桌上一道道平時不常見的大菜,都會在當天集中「出動」。這其中有每年必備打卡的雞鴨魚肉,也有一些製作繁瑣、成本過高的單品。九轉大腸作為魯菜十大代表菜之一,每年都會出現在年夜飯的餐桌上,並搶佔C位。近年來,在成都的山東人越來越多,為了能夠吃到一口家鄉的美味,常有山東人滿街小巷尋找「熟悉的味道」。在順城大街上的「山東老家」的九轉大腸味道正宗,每天要賣出60多份,廚師長王瑞松介紹了這道硬菜的做法。
  • 這就是山東|魯菜大師韓建民再收新徒
    魯菜是中國的八大菜系之一,韓門的弟子們,就是傳承韓建民先生魯菜的傳人。韓建民,快言快語,風風火火,幽默風趣中不失嚴謹認真肯,吃苦、愛琢磨是他的一貫作風。作為魯菜傳承者,他在山東乃至全國餐飲界聞名遐邇曾,榮獲「中華金廚獎」「中國魯菜大師金鼎獎」「魯菜發展傑出貢獻獎」等多個獎項。
  • 魯菜文化節盛大開幕,魯菜大師齊聚福山!
    為進一步提升福山魯菜品牌,弘揚魯菜文化,叫響「魯菜之鄉」城市名片,推動促進福山餐飲業和旅遊業的又好又快發展,近日由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福山區人民政府指導舉辦的魯菜文化節系列活動在福山火爆開啟。國內知名魯菜大師齊聚福山,為福山魯菜振興發展箴言獻策,共話魯菜傳承和創新發展大計。福山魯菜文化節包括福山區民間美食大賽、福山魯菜大師峰會兩大主題活動。
  • 為什麼魯菜是八大菜系之首?魯菜都有什麼菜?魯菜大師如是說
    魯菜成為八大菜系之首無外乎以下四種原因:1.地理環境優越:這裡不得不先提到烹飪中最重要的一款調味料「鹽」,眾所周知,鹽是百味之首,食材在鹽的調和下才演變成美食。山東半島坐享魚鹽之利,早先漁民首先在這裡捕魚,煮海為鹽。
  • 九轉大腸,像道家「九鍊金丹」一樣精工細作
    九轉大腸是山東省漢族傳統名菜,屬於魯菜系。此菜是清朝光緒初年,濟南九華林酒樓店主首創,開始名為"紅燒大腸",後經過多次改進,紅燒大腸味道進一步提高。許多著名人士在該店設宴時均備"紅燒大腸"一菜。一些文人雅士食後,感到此菜確實與眾不同,別有滋味,為取悅店家喜"九"之癖,並稱讚廚師製作此菜像道家"九鍊金丹"一樣精工細作,便將其更名為"九轉大腸"。現代人又根據相關工藝製作出了純粹由素食製作的九轉大腸,也就是素九轉大腸。九轉大腸"出於清光緒初年,由濟南"九華樓"酒店首創,九華樓是濟南富商杜氏和邰氏所開。杜氏是一巨商,在濟南設有9家店鋪,酒店是其中之一。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魯菜
    魯菜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魯菜古老、凝重、深厚、嚴謹,如一位出自詩禮之鄉的學者般富有深厚的內涵。中國儒家鼻組孔子是山東人,也正是他那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對魯菜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眾味飄香的各大菜系中,魯菜獨佔鰲頭。
  • 【屈浩烹校 大匠傳承】中和新國菜高級研修班之龍城山西太原站,明天開課啦!
    新國菜是集天下美食之大成,運用傳統及現代烹飪之技藝,詮釋美食的新境界!    中和新國菜的定位:集天下美味之大成,堅持以中餐的烹飪技法烹製菜品,用中國文化體現烹飪,有傳統、不守舊、有創新、不離宗。
  • 山東美食全解:魯菜憑什麼成為中國八大菜系之首?
    在秦朝(公元前221至207年)和漢朝(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時期,魯菜的食材變得更加豐富。在北魏時期(公元386年– 534年),魯菜的烹飪技巧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唐朝(公元618-907年)和宋朝(公元420-479年),魯菜的烹飪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 魯菜:八大菜系之首,曾經是那麼的輝煌,如今怎麼沒落了呢
    「魯菜」可能很多人對它並不了解,但是它是八大菜系之首,也是其它菜系的祖師爺,燜、扒、烹、炸、燴、爆、炒等技法的制定者,中國菜的基礎,其他菜系的技法都是魯菜的延續,都在這個基礎上創新,所以魯菜在八大菜系中居首位,是當之無愧的。食在中國,火在山東。
  • 山東最有名的4道魯菜,最後一種很多人都沒聽說過
    大家都知道我國有八大菜系,分別是魯菜、川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魯菜正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其實有很多菜系都是起源於魯菜的,因為魯菜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很受歡迎了。隨著時代的變化,年輕的人都開始喜歡上吃重口味的菜餚,因此魯菜就開始慢慢從很多人的餐桌上消失了。但是魯菜作為經典菜系,在山東還是依舊很受歡迎,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山東最受歡迎的四道魯菜,很多人都沒聽說過。
  • 王家味:耐人尋味的魯菜,您愛吃的菜全都在
    魯菜傳承王家味魯菜館的掌門人王建先生介紹說:「王家味的經營理念是傳承,傳承經典魯菜的烹飪技藝,傳承傳統的烹飪理念」。燕鮑翅參王建先生自幼酷愛烹飪藝術,是魯菜大師顏景祥門下弟子,也是家族中從事廚師行業的第四代傳人。
  • 煙臺文旅雲:端午節國家級烹飪大師胡波教您宅家做魯菜
    國家級烹飪大師胡波在端午節到來之即,煙臺旅遊飯店雲推廣直播活動將於2020年6月23日10:00上午在"煙臺工匠"——國家級烹飪大師胡波的引領下,走進國家「金葉級」綠色飯店鳳凰山賓館,在2個小時的直播中,我們將有機會聆聽大師成長的故事
  • 「小福童杯」第六屆全國飯店業職業技能競賽(山東賽區) 暨2016「金德杯」煙臺市經典魯菜烹飪大賽成功舉辦
    ,傳承魯菜技藝,推動「中國魯菜之都」品牌建設,集中展示煙臺市榮獲「中國魯菜之都」以來魯菜發展成果,6月21日,由中國飯店協會、山東省烹飪協會、煙臺市商務局、總工會、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旅遊局聯合主辦,山東省城市服務技術學院、煙臺海博魯菜研究中心、煙臺眾德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煙臺市金德酒店配套有限公司承辦,煙臺市芝罘區餐飲業協會、萊山區餐飲行業協會、開發區烹飪餐飲業協會、福山區烹飪協會協辦的「小福童杯
  • 煙大學子三下鄉:復興魯菜文化,傳承中華文明
    採訪的最後,對於本地魯菜近幾年來人才不足、創新不足等問題也深有體會。她表示,魯菜的發展必須要進行創新。不但要創新,還要在傳統的基礎之上創新,「人生就像烹製一道菜品,有了目標,有了計劃,才有無窮的可能。唯有如此,才能在傳承魯菜技藝的同時,傳承地道的、原汁原味的魯菜文化。」鏗鏘話語鼓舞隊員們堅定目標,勇於突破。
  • 好客山東歡迎你之那些不得不說的經典魯菜
    魯菜,是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其發源地為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的自髮型菜系(相對於淮揚、川、粵等影響型菜系而言) ,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