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報告劇創作並不簡單,喊口號、貼標籤的做法如何避免?

2020-12-11 騰訊網

電視指南:隨著主流受眾的年輕化,使得他們的審美和喜好也有相應的要求。作為時代報告劇,既要傳遞深刻思想內涵,又要兼顧作品的藝術性與趣味性,其實並不簡單。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

文/朝明

從《最美逆行者》《在一起》到前不久收官的《石頭開花》,時代報告劇成為今年電視劇市場一道特殊的風景線,《最美逆行者》《在一起》以抗疫為題材,《石頭開花》聚焦十個典型脫貧工作難題,這三部作品由國家廣電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牽頭,打破制播常規,集結最強創作陣容,以「前所未有的即時性」在央視、衛視等平臺播出。

比如,《在一起》《石頭開花》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策劃指導,《最美逆行者》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在播出方面,最好的平臺、最好的時間段、最好的資源均向時代報告劇「傾斜」,多平臺協同播出。

《最美逆行者》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石頭開花》在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黃金檔播出,隨後在北京衛視、浙江衛視、湖南衛視、廣東衛視重播;《在一起》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廣東衛視黃金檔播出,北京衛視、湖南衛視次黃檔播出,同時在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上線,可謂盛況空前。

何謂時代報告劇?「時代」二字要求劇作及時地反映時代主題、時代精神,而「報告」則要求劇作以真人真事為基礎進行創作,同時還要彰顯紀實性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在今年2月召開的網上視頻會議中提出「時代報告劇」這一全新影視劇概念。一般而言,時代報告劇以現實生活為源泉,以真人真事為基礎進行藝術加工,及時反映時代主題、傳遞時代精神、講述時代故事。

比如《最美逆行者》《在一起》以抗疫一線真實事跡改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石頭開花》選取的十個真實的扶貧故事呈現著脫貧實景。可以說,時代報告劇以真實的紀實鏡頭和充滿戲劇性的藝術加工,為「電視劇報告文學」這一類型「打了新樣」。

最短時間集結最強力量,堪稱史無前例

時代報告劇緊扣當下背景,以較快速度創作、以真實故事為原型、以紀實風格為特色,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條件下在廣電總局等相關機構的協調下,最短時間集結了最強的攝製力量,從策劃、籌備、拍攝到製作完成並與觀眾見面,前後歷時半年左右,可謂刷新著國產電視劇創作拍攝的紀錄。

比如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策劃指導,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牽頭製作出品、幸福藍海等影視製作公司創作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於11月17日開播該劇歷時近9個月,完成了製作。

《最美逆行者》於9月17日晚登陸CCTV-1黃金檔。該劇的拍攝過程同樣體現了「中國速度」。5月份立項,8月初殺青。從立項、籌備、拍攝、後期到定檔播出,《最美逆行者》用時僅僅4個月。讓電視劇從 「過去時」變成了 「現在完成時」和「正在進行時」 。

《在一起》於9月29日開播,該劇由國家廣電總局策劃組織指導,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耀客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這部劇於2月17日提出策劃、3月2日召開第一次項目策劃會、4月14日首個單元開機、8月18日10個單元全部殺青。

《在一起》實現了當年策劃、當年撰寫劇本、當年拍攝、當年播出,創作播出時間進程為 7個月。為加快拍攝進度,《在一起》劇組採取邊策劃、邊創作、邊拍攝的特殊創製模式;為加強全劇的整體性,劇組將採用包括剪輯、音樂在內的統一後期團隊來進行後期製作,形成統一的風格和氣質;為確保順利播出,劇組將按每個故事的完成程度及時送審、滾動修改、平行推進。

單元劇藝術形式開始流行

《最美逆行者》《在一起》《石頭開花》等時代報告劇均採用單元劇的創作模式。在敘事結構上,時代報告劇多圍繞一個重大主題,以單元敘事結構展開故事。可以說,時代報告劇與單元劇模式非常契合。

《在一起》分為《生命的拐點》《擺渡人》《同行》《救護者》《搜索:24小時》《火神山》《方艙》《我叫大連》《口罩》《武漢人》十個單元故事,全部取材於抗疫期間的真人真事,用單元劇模式敘事,致敬英雄。

耀客傳媒副總裁、製片人孫昊在回應《在一起》為何會選擇單元劇形式時表示,「時間緊、任務重」 ,內容決定形式,在時間緊任務重的前提下,通過一個大主題貫穿社會的不同面,是最合理的方法,單元劇如同「輕騎兵」,所具有的「短平快」也是最適合的創作法則。

《石頭開花》通過《青山不負人》《古村情》《七月的火把》《最後的土房》等十個故事單元展現脫貧工作的十大難題,將扶貧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艱苦奮鬥的感人故事呈現給觀眾。

《最美逆行者》用《逆行》《別來,無恙》《婆媳戰疫》《幸福社區》《一千公裡》《了不起的兔子叔叔》《同舟》組成系列劇,這七組故事風格各異。比如《逆行》偏新聞紀實性,通過湖北省總二院醫生、援鄂軍醫、公交司機等多組人物的抗「疫」速寫,營造出「危機來臨」時的緊張與壓迫,迅速將觀眾身臨其境般拉回年初那段時光。《婆媳戰疫》和《了不起的兔子叔叔》在敘事風格上則分別貼近家庭倫理劇和輕喜劇。

業內人士指出,為避免情節拖沓和人物關係生拉硬套,採取單元劇的形式來拍攝,還有一個好處是不兌水,所以節奏才緊湊。此外,近兩年短劇模式盛行的趨勢下,利用單元劇這一相對精緻短小的敘事模式,更容易在高包容度的大主題下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避免了主旋律題材篇幅過長以至劇情注水等不良製作現象的產生。

如何避免喊口號、貼標籤、同質化?

圍繞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目前已經開始拍攝或籌備拍攝的至少還有三部時代報告劇。

脫貧攻堅時代報告劇《脫貧先鋒》由農業農村部、國務院扶貧辦、廣電總局重點扶持,以國務院扶貧辦和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遴選的近年來在扶貧攻堅中湧現出的10個脫貧先鋒人物為原型,進行藝術創作,全面再現扶貧英雄的鮮活故事,該劇全劇20集,每個人物兩集為一個單元。

11月開機的獻禮建黨100周年時代報告劇《我們的新時代》由6個單元組成,以真實人物為原型,講述十八大以來不同地區的青年黨員在不同崗位上努力奮鬥的故事,該劇採用了拼盤式的結構方式,以新時代作為切入背景,以平凡小人物作為故事主角,從多個側面、多元切口展現新時代黨員的整體精神面貌。

《功勳》通過「國家敘事、時代表達」的藝術手法,用單元劇的敘述方式,根據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等9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真實事跡改編,預計將於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完成製作並與全國觀眾見面。

隨著主流受眾的年輕化,使得他們的審美和喜好也有相應的要求。作為時代報告劇,既要傳遞深刻思想內涵,又要兼顧作品的藝術性與趣味性,其實並不簡單。近日,廣電總局副局長朱詠雷在調研《功勳·屠呦呦》時強調,要深根於時代,紮根人民、紮根生活,在創新藝術手法方面努力探索,避免喊口號、貼標籤。

前不久,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爍一行赴電視劇《我們的新時代》之《因為有家》單元拍攝現場調研,在他看來,主旋律創作不是「貼標籤、喊口號」,要用「新語態、新人物、新狀態」來展現新時代的偉大實踐。

時代報告劇如何避免喊口號、貼標籤?在筆者看來,要想贏得觀眾口碑並能經受得住時間考驗而留存下來,其實更需要下真功夫。首先劇情對所選用的一些素材要有深入的挖掘,編創出來的故事既合情也要合理,不需要也做不到在一個作品中面面俱到地予以表現,可以用一個側面、一個角度來表現其內核。

其次,要塑造出具有這個時代特點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在人物描寫上摒棄人物形象扁平化和概念化,塑造人性化、真性情的平凡普通人物,只有緊湊的節奏感才能給人以強烈衝擊,只有角色性格鮮明才能富有說服力,讓人印象深刻。

歸根結底,時代報告劇創作要「接地氣」,不要「假大空」,貼近身邊人身邊事,要以大眾視角堅持作品深入生活,在群眾的生產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才能創作出反映時代要求和觀眾心聲的傳世之作。

歡迎關注抖音、快手帳號「傳媒內參-劇綜教教主」(ID:juzongjiao)帶你看綜說劇

掃描二維碼訂閱《電視指南》雜誌

國家廣電總局主管

(新用戶關注二維碼可留言獲取雜誌一本)

相關焦點

  • 時代報告劇如何「接地氣」
    何謂時代報告劇?「時代」二字要求劇作及時地反映時代主題、時代精神,而「報告」則要求劇作以真人真事為基礎進行創作,同時還要彰顯紀實性。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在今年2月召開的網上視頻會議中提出「時代報告劇」這一全新影視劇概念。一般而言,時代報告劇以現實生活為源泉,以真人真事為基礎進行藝術加工,及時反映時代主題、傳遞時代精神、講述時代故事。
  • 《抗疫戰歌——來自一線的報告》舞臺情景報告劇劇本創作完成
    5月27日上午,《抗疫戰歌—來自一線的報告》舞臺情景報告劇劇本評審會在省社會主義學院舉行,主創團隊以專題報告、詩歌朗誦、情景表演、歌曲演唱等多藝術融合形式作了生動的劇情匯報。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教育廳、省文旅廳、省衛健委、省文聯等相關部門領導及專家學者40餘人參加評審會。
  • 致敬平民英雄,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同名圖書月底出版
    圖說: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 官方圖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同名圖書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學林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講述了大時代中的小人物平凡而偉大的10個故事,收錄了編劇、導演、主演等主創們的創作心得,如實記錄鮮為人知的臺前幕後的故事。
  • 書寫戰「疫」群像,致敬平凡英雄——走進時代報告劇《在一起》
    一份使命還原真實 疫情百態防控戰「疫」 人間皆安幕後解讀 致敬英雄本期《國劇面對面》走進戰「疫」時代報告劇這是一部「時代報告劇」,意為以較快的創作速度和真實的故事原型,創作的紀實風格電視劇作品。該劇根據發生在戰「疫」期間的真實故事改編,傾情創作了十個單元故事,講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生的感人故事。
  • 揭秘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全明星陣容
    剛剛定檔於11月17日在各大衛視播出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讓家裡的大屏不再將就一個人。這其中有眾多頂級導演的實力加持,包括很早就為觀眾所熟知的李少紅、劉家成、滕華濤、餘淳,也包括近段時間上升勢頭迅猛的新生力量惠楷棟、徐宗政、劉洋。他們將從不同視角、維度為觀眾解讀脫貧攻堅的重點和難點。全明星陣容集體曝光後,原創團隊被網友親切地稱為導演「夢之隊」。
  • 孩子的說明書丨如何避免給孩子貼標籤?
    如何避免給孩子貼標籤」我家寶寶反應慢怎麼辦?、我家寶寶很聰明是個學霸、我家孩子上課調皮搗蛋不聽話怎麼辦?我家孩子不尊重爸媽怎麼辦?」。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或者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來說,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我們今天從幾個方面闡述一些看法。
  • 首部抗疫「報告劇」《在一起》啟動,張黎沈嚴六六等加盟
    首部全面反映抗疫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今日正式宣布啟動。該劇計劃籌拍20集,每2集1個獨立故事,每個故事分別由一位編劇和一位導演主創, 編劇六六、秦雯、高璇、任寶茹、馮驥,導演張黎、安建、沈嚴等已加入該劇的創作。3月8日,編劇六六從上海出發,前往武漢實地採訪。
  • 中國人熱衷於「喊口號」 喊得越響的反越難落實
    國人對口號的熱愛,恐怕很少有國家能出其右,有人這麼評價我們的口號:口號這東西就像是大年三十或者是初一、十五放的鞭炮,為的是熱鬧一陣子。你要是把它當作一種能夠實現的承諾,你就是自尋煩惱了,看看那些我們喊過的口號,卻是如此,官員財產公布喊了17年,仍然難產;加大教育投入喊了15年,上學越來越貴;醫改喊了10年,看病越來越貴。
  • 怎麼辦才能避免給孩子「貼標籤」呢?
    我們總不自覺的給孩子「貼標籤」,什麼是貼標籤呢?「貼標籤」就是用幾個關鍵詞去形容寶寶在你心中的形象,寶寶在兩周左右開始出現第一個叛逆期,會出現各種讓你頭疼的問題,你就會不由自主的給寶寶「貼標籤」。比如寶寶在遇到問題時,你是這樣對他說的:「你是個壞孩子,會打人。」「這孩子就是這樣,不愛說話、內向膽小」「你可真笨啊!」等等。
  • 對話《今夜星辰》導演傅勇凡:主旋律不是喊口號 有血有肉讓人信服
    而主旋律電影也絕不是喊口號,「我們塑造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真實的鮮活的有家國情懷的民族英雄,自然會信服和被感染。」基於這樣一個大概念,我們排這部戲,是希望給更多的觀眾,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看看那一代人如何克服一切困難,不怕犧牲,無懼艱難,無私奉獻,鑄就了"兩彈一星"的豐碑。新安:我們應該從這部劇,從這些英雄身上找到自信。傅勇凡:我們今天需要文化自信,我們這樣一個時代的文化自信又如何建立,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課題。
  • 《王牌》殺青現場喊錯口號,肖戰露大白牙超開心,黃景瑜有領導力
    在此次殺青的大合照時,肖戰和黃景瑜等人都在現場,並且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儀式。從畫面中可以看到,肖戰和黃景瑜等人手拿鮮花,站在眾人的中間,看起來大家心情都非常不錯。經歷了100多天的努力創作,確實能看到大家辛勤的付出,也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本來大家在喊口號,誰知道喊錯了,只說了「殺青快樂」,然而並沒有把《王牌部隊》說出來。
  • 如今的深圳喊什麼口號比較貼切?
    如今的深圳喊什麼口號好點?深圳最新平均房價突破八萬元一平方,深圳還有底氣喊「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句口號嗎?2013年的深圳街頭廣告牌深圳特區成立40年來,每隔一段時間都有反映城市精神的口號,有的口號甚至聞名全國。
  • 經驗分享全是喊口號?理解什麼是乾貨,讓業務專家不再講有用廢話
    現在人們越來越追求結果導向,當我們考慮事情的結果的時候,發現這麼做遠遠不夠,這裡面有一個巨大的難題,真正經常做經驗分享的小夥伴一定會遇到,那就是經驗分享中我們宣傳的「乾貨十足」,其實幹貨並不多,你經常連續舉辦經驗分享,就會發現,即使有些過去是乾貨,聽多了也讓聽眾覺得是喊口號。所以真正的挑戰是怎麼讓經驗分享避免喊口號,真正做到乾貨十足。
  • 英華書院學生校內唱「港獨」歌喊「港獨」口號,香港教育侷促校方...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麗媛】香港傳統名校英華書院學生在校園唱「港獨」歌曲、喊「港獨」口號。據香港文匯網報導,香港教育局今日(19日)表示,已就事件聯絡有關學校,要求嚴肅跟進,包括與家長保持緊密溝通,以及按校本訓輔機制跟進學生問題,並向教育局交報告。
  •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三月三》:綠色小水電站將大山照亮
    據江蘇衛視頻道《新聞眼》報導:11月26日晚,由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牽頭製作出品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將迎來收官篇《三月三》單元。這個單元由李少紅執導,白客、黃璐主演。劇中,白客飾演的扶貧書記申甬一心撲在桃來村綠色小水電站項目上,就是為了兌現「讓銀河落九天,將大山照亮」的諾言。
  • 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盛大開播 有家就有福臨門
    近日,首部抗疫時代報告劇《在一起》錄製了盛大的開播盛典,數十位明星演繹白衣執甲的醫務工作者,《在一起》部分主演、編劇、導演等來到武漢----這座疫情期間具有特殊意義的城市,匯聚洪山體育館----曾經最早開設、最晚關閉的方艙醫院
  • 小朋友如何進行詩歌創作?來聽聽詩人怎麼說
    小朋友如何發現生活中的詩意?如何進行詩歌創作?不妨聽聽詩人怎麼說。12月6日,「好好說話 天天讀詩」2020東莞小詩人沙龍在市文化館連開兩場——萬江專場及「文化館日」專場,反響熱烈。當天正逢首屆全國公共文化和旅遊產品雲上採購大會交流展示活動和第三屆東莞文化館日系列活動同步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嘉賓、專家學者,走進東莞小詩人沙龍活動現場觀摩、指導,詳細了解小詩人沙龍的創意和運作情況,並對小詩人沙龍立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發孩子們創意寫作能力的目標定位,以及「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做法表示讚賞,對項目「以文化人」「入心入腦、塑魂養魄」「有品質、高賦能」的追求給予充分肯定
  • 這5個奧特曼變身時都喊口號,你還記得是什麼嗎?
    奧特曼變身的時候喊口號的不少,有人甚至舍了命地喊。就像下面這五位吧,有的口號太拗口,讓人實在記不住。要說喊口號最賣力氣的,當屬蓋亞奧特曼人間體「高山我夢」,扯著嗓子大叫蓋亞,簡直是聲音直衝雲霄啊。話說這種口號太直白了,請看下面這個花樣喊口號的。捷德奧特曼,一個由黑暗走出來的奧特戰士,父親貝利亞是大反派,一出生就被親爹給拋棄了。他的人間體喊口號大家應該記得吧,還拽起了英文,最後再來一句「雞鬥」,你這是在逗我嗎?事實上捷德奧特曼並不算貝利亞的兒子,他只是用貝利亞的基因克隆出來的而已,也難怪父子之間沒有感情呢。
  • 「快樂教育」的口號喊早了,歐美小精英們都在私立學校吃苦呢
    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口號喊得響,另一方面中高考任務壓得重,家長一邊大喊「學生太累」,回家以後偷偷的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這「負」該怎麼減,學應該怎麼上,讓全社會都陷入了迷茫當中。就像你對一個小孩子講大道理根本不起作用一樣,只需要簡單地告訴他如何做就可以。比如我們用做實驗的方法講解物理知識,小孩子很喜歡實驗的過程,等你開始給他們講物理原理的時候他們就會興趣缺缺,心不在焉。你讓他記下來公式的時候,他開始牴觸。而且知識的記憶就是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重複本來就是枯燥乏味的,毫無樂趣可言。
  • 高考標語不再說教喊口號 重在關愛學生(圖)
    標語重在關愛學生   不再冷漠地喊口號,也不見了「高考還有多少天」之類的恐怖倒計時。一些學校的高考標語中,無不透露出對學生的關愛。   在育才中學,記者看到不少標語都是對學生的溫馨提醒。例如,「不為失敗找理由,要為成功找方法」,「細節決定成敗,細心贏得未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