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會計制度預算會計報表之預算收入支出表

2021-02-19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

小編按:

會政預01表預算收入支出表,反映單位在某一會計年度內各項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收支差額的情況。屬於年度報表,一年一編。此表是全口徑預算收支表,要與會政預03表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區別,後者僅指財政撥款一塊,本表財政撥款預算收入與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中的本年財政撥款收入行數據要保持一致。

此表我們根據相應收支科目本年累計發生數填報即可,沒有什麼難度,注意單位性質是行政還是事業選擇對應的行政支出或事業支出,還有一些收支科目僅限事業單位使用,不要犯低級邏輯錯誤。

預算收入支出表編制說明

一、「本年數」欄反映各項目的本年實際發生數。「上年數」欄反映各項目上年度的實際發生數,根據上年度預算收入支出表中「本年數」欄內所列數字填列。

如果本年度預算收入支出表規定的項目的名稱和內容同上年度不一致,對上年度預算收入支出表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照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將調整後金額填入本年度預算收入支出表的「上年數」欄。

二、填列方法

1.本年預算收入

(1)本年預算收入:反映單位本年預算收入總額。根據本表中「財政撥款預算收入」、「事業預算收入」、「上級補助預算收入」、「附屬單位上繳預算收入」、「經營預算收入」、「債務預算收入」、「非同級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投資預算收益」、「其他預算收入」項目金額的合計數填列。

(2)財政撥款預算收入:反映單位本年從同級政府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財政撥款。根據「財政撥款預算收入」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政府性基金收入:反映單位本年取得的財政撥款收入中屬於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的金額。根據「財政撥款預算收入」相關明細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3)事業預算收入:反映事業單位本年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預算收入。根據「事業預算收入」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4)上級補助預算收入:反映事業單位本年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補助預算收入。根據「上級補助預算收入」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5)附屬單位上繳預算收入:反映事業單位本年收到的獨立核算的附屬單位按照有關規定上繳的預算收入。根據「附屬單位上繳預算收入」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6)經營預算收入:反映事業單位本年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預算收入。根據「經營預算收入」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7)債務預算收入:反映事業單位本年按照規定從金融機構等借入的、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債務預算收入。根據「債務預算收入」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8)非同級財政撥款預算收入:反映單位本年從非同級政府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撥款。根據「非同級財政撥款預算收入」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9)投資預算收益:反映事業單位本年取得的按規定納入單位預算管理的投資收益。根據「投資預算收益」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10)其他預算收入:反映單位本年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納入單位預算管理的各項預算收入。根據「其他預算收入」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利息預算收入:反映單位本年取得的利息預算收入。根據「其他預算收入」科目的明細記錄分析填列。如單設「利息預算收入」科目的,則根據「利息預算收入」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捐贈預算收入:反映單位本年取得的捐贈預算收入。根據「其他預算收入」科目明細帳記錄分析填列。如單設「捐贈預算收入」科目,根據「捐贈預算收入」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租金預算收入:反映單位本年取得的租金預算收入。根據「其他預算收入」科目明細帳記錄分析填列。如單設「租金預算收入」科目則根據「租金預算收入」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2.本年預算支出

(11)本年預算支出:反映單位本年預算支出總額。根據本表中「行政支出」、「事業支出」、「經營支出」、「上繳上級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投資支出」、「債務還本支出」和「其他支出」項目金額的合計數填列。

(12)行政支出:反映行政單位本年履行職責實際發生的支出。根據「行政支出」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13)事業支出:反映事業單位本年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發生的支出。根據「事業支出」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14)經營支出:反映事業單位本年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根據「經營支出」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15)上繳上級支出:反映事業單位本年按照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的規定上繳上級單位的支出。根據「上繳上級支出」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16)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反映事業單位本年用財政撥款收入之外的收入對附屬單位補助發生的支出。根據「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17)投資支出:反映事業單位本年以貨幣資金對外投資發生的支出。根據「投資支出」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18)債務還本支出:反映事業單位本年償還自身承擔的納入預算管理的從金融機構舉借的債務本金的支出。根據「債務還本支出」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19)其他支出:反映單位本年除以上支出以外的各項支出。根據「其他支出」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利息支出:反映單位本年發生的利息支出。根據「其他支出」科目明細帳記錄分析填列。如單設「利息支出」科目的,根據「利息支出」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捐贈支出:反映單位本年發生的捐贈支出。本項目應當根據「其他支出」科目明細帳記錄分析填列。如單設「捐贈支出」科目則根據「捐贈支出」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填列。

3.本年預算收支差額

(20)本年預算收支差額:反映單位本年各項預算收支相抵後的差額。根據本表中「本期預算收入」項目金額減去「本期預算支出」項目金額後的金額填列;如相減後金額為負數,以「-」號填列。

相關焦點

  • 政府會計制度預算會計報表之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
    小編按:會政預03表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反映單位本年財政撥款預算資金收入、支出及相關變動的具體情況,預算會計3張報表都屬於年報,大家開心了吧?!本表僅指財政撥款預算的收支情況,並要求對項目支出按各項目明細進行列示,應與「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餘」等科目帳面餘額保持一致。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的「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除「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外的其他支出。
  • 《政府會計制度》—預算會計支出科目都會用了嗎?
    《政府會計制度》中的預算會計支出科目和收入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需要複習《政府會計制度》—預算會計收入科目的,請點擊《政府會計制度》中預算會計收入科目大盤點(總結乾貨)在核算範圍的確定方面,和收入一樣
  • 政府會計制度之預算會計6201上級補助預算收入
    本科目應當按照發放補助單位、補助項目、《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支出功能分類科目」的項級科目等進行明細核算。上級補助預算收入中如有專項資金收入,還應按照具體項目進行明細核算。年末結轉後本科目無餘額。政府會計制度之4201 上級補助收入主要會計業務
  • 政府會計 || 收入支出明細表分析政府會計收入支出明細表分析
    2020年預算會計收入支出情況,結餘為120,532.70元,大家從這張表中是否可以看出單位的一些核算問題,在此,我們從政府會計核算的角度,根據該單位的收入支出情況來分析該單位的實際存在問題供大家參考和借鑑。
  • ...就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記者問
    本部分內容是《制度》的核心內容。  第四部分為報表格式,主要規定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的格式,其中,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淨資產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及報表附註,預算會計報表包括預算收入支出表、預算結轉結餘變動表和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  第五部分為報表編制說明,主要規定了第四部分列出的7張報表的編制說明,以及報表附註應披露的內容。
  • 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有機融合
    軍隊、已納入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單位和執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社會團體,不適用本準則。」由此可見,我國現行的政府會計體系所規範的會計主體非常廣泛。但是各級政府財政部門沒有在規範之列,而是單獨由《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2015年修訂)規範。這一點也可以從財政部門會計要素與其他部門和單位會計要素的差異看出來。
  • 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印發《政府會計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記者問
    第二部分為會計科目名稱和編號,主要列出了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兩類科目表,共計103個一級會計科目,其中,財務會計下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和費用五個要素共77個一級科目,預算會計下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餘三個要素共26個一級科目。  第三部分為會計科目使用說明,主要對103個一級會計科目的核算內容、明細核算要求、主要帳務處理等進行詳細規定。
  • 政府會計丨收入支出明細表分析
    上表是某事業單位2020年預算會計收入支出情況,結餘為120,532.70元,大家從這張表中是否可以看出單位的一些核算問題,在此,我們從政府會計核算的角度,根據該單位的收入支出情況來分析該單位的實際存在問題供大家參考和借鑑
  • 政府和非營利組織會計的環境、特徵與預算會計改革
    財務管理的對象包括稅收的徵收、其它收入、購買貨物或服務付款、借款和償付債務等。運行良好的政府對各項業務活動都進行精確地預算或適當地計劃,財務會計制度對經適當授權的交易的執行情況進行記錄。為此,政府須建立成本會計制度進行成本核算,使政府經濟。高效地運行。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高級目標是幫助政府解除受託責任。
  • 政府會計案例解析:預算會計科目新舊銜接實例詳解
    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實施採用「雙功能」(財務會計+預算會計)模式,但目前部門和單位仍有不少會計人員,審計部門及事務所的審計師們,因原有專業背景之故,在預算會計科目做新舊銜接時,缺乏對增減事項的邏輯認識,也缺乏對銜接檢驗的過程。再次希望本文有助於單位做好政府會計的新舊銜接及其他相關工作。
  • 政府會計實務丨為什麼發生預付帳款時,預算會計要確認支出,而發生其他收款的應收及付款項時,預算會計不一定確認支出?
    新舊制度銜接已經完成,各單位能夠按照新制度核算實際的經濟業務和事項,整體運行平穩。各級財政部門和單位高度重視,創新培訓形式,確保準則制度培訓質量,組建專家團隊,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力量,全面梳理業務,著力規範相關管理問題。我們廣大的財務人員也積極努力,加強對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學習、探討,不斷提升對單位經濟業務和事項政府會計規範核算的掌控能力。
  • 財政部印發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
    財務報表的編制主要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以單位財務會計核算生成的數據為準;預算會計報表的編制主要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以單位預算會計核算生成的數據為準。財務報表由會計報表及其附註構成。會計報表一般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和淨資產變動表。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編制現金流量表。預算會計報表至少包括預算收入支出表、預算結轉結餘變動表和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
  • 財政部就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問
    第二部分為會計科目名稱和編號,主要列出了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兩類科目表,共計103個一級會計科目,其中,財務會計下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和費用五個要素共77個一級科目,預算會計下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餘三個要素共26個一級科目。  第三部分為會計科目使用說明,主要對103個一級會計科目的核算內容、明細核算要求、主要帳務處理等進行詳細規定。
  • 政府會計制度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適度分離相互銜接怎麼理解才正確
    作為非官方的政府會計政策研究員,對於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這個大事的各種政策文件研究,力求清晰而明了,為大家解疑答惑,自身需要對政策適時的學習,日日的進步,需要每日都問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了麼?我的每日三省就是:今天我學習了麼?今天我進步了麼?今天我虛度光陰了麼?
  • 中國政府會計改革與政府成本會計系統建設
    如目前的預算會計系統中,除了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餘,還有一項固定資產,這裡的固定資產是指支出的同時形成的固定資產,但這個並不是代表財務狀況的固定資產,有些債務在我們的會計系統中也沒有被作為債務進行反映,如中央級發債、地方發債和事業單位債務,在會計系統中沒有一致的處理標準,有的作為債務,而有的卻被歸屬為債務收入,整個會計系統當中對資產和負債的反映是不完整的。
  • 「本年盈餘」與「預算結餘」差異調節表的科目餘額驗證實例
    本年盈餘與預算結餘的差異金額=本年盈餘-本年預算結餘=(收入-費用)-(預算收入-預算支出)=(收入-預算收入)-(費用-預算支出)「適度分離」是指適度分離政府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功能、決算報告和財務報告功能,全面反映政府會計主體的預算執行信息和財務信息。具體表現在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政府會計科目設置要實現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雙重功能。
  • 會計相關知識學習筆記——政府會計(概述)
    政府會計應當實現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雙重功能。預算會計應準確完整反映政府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餘等預算執行信息,財務會計應全面準確反映政府的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費用等財務信息。2、「雙基礎」。預算會計實行收付實現制,國務院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財務會計實行權責發生制。3、「雙報告」。
  • 實務探討 || 政府會計制度下工資業務帳務處理
    20 1 9 年《政府會計制度》在各行政事業單位正式實施,新會計制度實行「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的會計核算模式, 預算會計實行收付實現制, 財務會計實行權責發生制, 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實行「 平行記帳」,由於確認支出、收入的時點不同以及會計職業判斷的不同, 無形中增加了帳務處理的難度, 較為明顯的是工資業務及扣款的帳務處理。
  • 初級會計實務2020_必練習題_第08章_01_政府會計概述
    第 10 題:多選題(本題1分) 下列各項中,屬於政府預算會計要素的有( )。A.預算收入 B.預算支出 C.預算結餘 D.淨資產【正確答案】:ABC【解析】選項D屬於政府財務會計要素。第 11 題:多選題(本題1分) 下列各項中,屬於政府資產計量屬性的有( )。
  • 財政部:健全政府會計制度 準確反映負債等信息
    該負責人表示,健全完善政府會計制度,預算會計科目應準確完整反映政府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餘等預算執行信息,財務會計科目應全面準確反映政府的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費用等財務信息。條件成熟時,推行政府成本會計,規定政府運行成本歸集和分攤方法等,反映政府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支出和機關運行成本等財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