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版權轉載請註明作者元常富
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適度分離相互銜接怎麼理解才是正確的?其實兩套核算體系之間並無直接關聯關係完全分離又沒有什麼直接銜接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曾參勤奮好學,深得孔子的喜愛,同學問他為什麼進步那麼快。曾參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問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力?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實的地方?先生教的學是否學好?如果發現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
作為非官方的政府會計政策研究員,對於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這個大事的各種政策文件研究,力求清晰而明了,為大家解疑答惑,自身需要對政策適時的學習,日日的進步,需要每日都問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了麼?
我的每日三省就是:今天我學習了麼?今天我進步了麼?今天我虛度光陰了麼?滿打滿算人生不過三萬天,每日24小時,吃飯、睡覺、娛樂、鍛鍊加發呆用去一大半,人生三萬天能幹點事的時間加起來不過一萬五千天。再減去其他用時,預計真正能幹事的時間不會超過一萬天。折算成小時就是24萬小時,人生苦短,抓緊胡搞還是抓緊過好每一分鐘,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標準。
好了,感慨完人生,學習進步的緊迫感和時間是賽跑關係,每日三省吾身,今日要反省的是我學到了什麼,進步那些。今天咱研究下政府會計制度的兩個核算體系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培訓的時候,反覆講到的一個事就是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雙核算體系是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偉大創新,兩個體系構成了雙基礎實現雙功能,兩套體系是適度分離相互銜接的關係,注意關鍵詞:適度分離、相互銜接。很多人不理解這個東西,時常有人來問我。這兩個之間產生的差異又是怎麼回事?
元老師是個熱心人,既然有人問就要給個明確合理有通俗的答案,對文件細緻研究後得出點小小心得,不知道是否適合大家需要。同時呢,我這個磚家還動不動就給專家們扔個大磚頭,有關專家要是不小心被砸到了只能說聲抱歉了。
通讀政府會計制度各種文件,我有這麼幾個心得與大家共勉。
1、所謂適度分離,通讀之後發現其實是完全分離,根本兩個體系就是各說各話、各算各帳,啥關係都沒有,雙平行記帳很多情況下都是重複記帳,倒是有很多地方造成很多差異。
2、所謂相互銜接,其實就完全沒有什麼銜接可言,通篇看到的只有一個本期預算結餘與本期盈餘差異調節表是這兩個核算體系之間有關聯的東西。至於那個平行記帳,憑證上實際上關係不是太大。還是各算各的憑證。
3、平行記帳,兩個核算體系核算方式不一樣,財務的權責發生制與預算的收付實現制,兩遍記錄同一事項交叉的地方需要平行記帳,很多與款項收付無關的事,只有財務會計記帳沒有預算啥事。改革也確實確立了以更加科學的財務會計為記帳實際依據,實實在在的說就是增加了財務會計核算體系。
現在看到的文件還比較有限,現在各地都在忙著做決算報表,也許2019年的年終報表會體現出兩個核算體系之間互相勾稽的取數關係,至少現在看到的政府會計制度中相關報表除了那個差異調節表似乎沒看到其他地方,若是有更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