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會計制度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適度分離相互銜接怎麼理解才正確

2020-12-16 財稅中原

原創版權轉載請註明作者元常富

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適度分離相互銜接怎麼理解才是正確的?其實兩套核算體系之間並無直接關聯關係完全分離又沒有什麼直接銜接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曾參勤奮好學,深得孔子的喜愛,同學問他為什麼進步那麼快。曾參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問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力?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實的地方?先生教的學是否學好?如果發現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

作為非官方的政府會計政策研究員,對於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這個大事的各種政策文件研究,力求清晰而明了,為大家解疑答惑,自身需要對政策適時的學習,日日的進步,需要每日都問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了麼?

我的每日三省就是:今天我學習了麼?今天我進步了麼?今天我虛度光陰了麼?滿打滿算人生不過三萬天,每日24小時,吃飯、睡覺、娛樂、鍛鍊加發呆用去一大半,人生三萬天能幹點事的時間加起來不過一萬五千天。再減去其他用時,預計真正能幹事的時間不會超過一萬天。折算成小時就是24萬小時,人生苦短,抓緊胡搞還是抓緊過好每一分鐘,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標準。

好了,感慨完人生,學習進步的緊迫感和時間是賽跑關係,每日三省吾身,今日要反省的是我學到了什麼,進步那些。今天咱研究下政府會計制度的兩個核算體系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培訓的時候,反覆講到的一個事就是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雙核算體系是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偉大創新,兩個體系構成了雙基礎實現雙功能,兩套體系是適度分離相互銜接的關係,注意關鍵詞:適度分離、相互銜接。很多人不理解這個東西,時常有人來問我。這兩個之間產生的差異又是怎麼回事?

元老師是個熱心人,既然有人問就要給個明確合理有通俗的答案,對文件細緻研究後得出點小小心得,不知道是否適合大家需要。同時呢,我這個磚家還動不動就給專家們扔個大磚頭,有關專家要是不小心被砸到了只能說聲抱歉了。

通讀政府會計制度各種文件,我有這麼幾個心得與大家共勉。

1、所謂適度分離,通讀之後發現其實是完全分離,根本兩個體系就是各說各話、各算各帳,啥關係都沒有,雙平行記帳很多情況下都是重複記帳,倒是有很多地方造成很多差異。

2、所謂相互銜接,其實就完全沒有什麼銜接可言,通篇看到的只有一個本期預算結餘與本期盈餘差異調節表是這兩個核算體系之間有關聯的東西。至於那個平行記帳,憑證上實際上關係不是太大。還是各算各的憑證。

3、平行記帳,兩個核算體系核算方式不一樣,財務的權責發生制與預算的收付實現制,兩遍記錄同一事項交叉的地方需要平行記帳,很多與款項收付無關的事,只有財務會計記帳沒有預算啥事。改革也確實確立了以更加科學的財務會計為記帳實際依據,實實在在的說就是增加了財務會計核算體系。

現在看到的文件還比較有限,現在各地都在忙著做決算報表,也許2019年的年終報表會體現出兩個核算體系之間互相勾稽的取數關係,至少現在看到的政府會計制度中相關報表除了那個差異調節表似乎沒看到其他地方,若是有更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交流。

相關焦點

  • ...就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記者問
    立足當前行政事業單位核算現狀,充分繼承現行制度中合理的、共性的內容。同時,為滿足政府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適度分離並相互銜接的核算需要,在會計科目設置和報表體系設計上力求創新。另外,在相關資產科目的核算內容和帳務處理說明中,充分吸收2016年以來財政部印發的6項政府會計具體準則的創新與變化。  (三)充分協調原則。
  • 政府會計案例解析:預算會計科目新舊銜接實例詳解
    引言:本文以行政單位實例詳細地解析預算會計新舊科目銜接的過程,及檢驗銜接是否正確,該例對事業單位、行業事業單位理解新舊銜接的邏輯和做法也有借鑑作用。本文之所以要把簡單例子進行細緻地解析,旨在幫助那些有習慣性財務會計思維的會計人員/審計人員能更好地理解預算會計的目標和邏輯。
  • 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印發《政府會計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記者問
    在政府會計核算標準體系中,基本準則屬於「概念框架」,統馭政府會計具體準則和政府會計制度的制定;具體準則主要規定政府發生的經濟業務或事項的會計處理原則,應用指南主要對具體準則的實際應用作出操作性規定;會計制度主要規定政府會計科目及其使用說明、報表格式及其編制說明等。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相互補充,共同規範政府會計主體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
  • 會計相關知識學習筆記——政府會計(概述)
    按照政府會計主體不同,政府會計制度主要由政府財政會計制度和政府單位會計制度組成。2017年財政部制定發布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以下簡稱《政府會計制度》),2018年又印發了11項新舊制度銜接規定和7個特殊行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補充規定,新舊銜接規定和補充規定也是政府會計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
  • 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有機融合
    《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定政府會計由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構成(第三條),而政府預算會計要素包括預算收入、預算支出與預算結餘(第十八條),政府財務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和費用(第二十六條)。而《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2015年修訂)規定的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和支出。由此可見,財政總預算會計兼有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性質。
  • 政府會計制度落地在即 浪潮PS行政事業版財務管理軟體發布
    新制度實施在即,會計信息系統亟待「升級換代」 政府新會計制度是《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的一項重點工作,是國家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實施績效管理、防範地方債務風險的關鍵舉措,對於提高政府會計信息質量、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和預算管理水平、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支撐作用,在我國政府會計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 政府會計制度學習心得之財務會計的新舊銜接
    政府會計制度學習最近總和做會計研究的人聊天,一般他們總分兩類,所謂理論派和實務派,而且涇渭分明。談到具體的問題的時候也是,從理論的角度應該怎麼辦,從實務的角度應該怎麼辦?很多網友覺得新舊銜接無從下手,那我今天也入鄉隨俗,用大白話談談如何做財務會計的新舊銜接:一、基本規則基本規則在財政部印發的《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與《XX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裡都有,主要動作有:1.編制老帳科目餘額表;2.建新帳;3.登記新帳期初餘額(具體分成直接登記、補充登記、計算登記)
  • 河南省財政廳就全面實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答記者問
    黨的十九大報告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再次強調要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在完善政府預算會計功能的同時,強化政府財務會計功能,確保資產、負債等信息完整記錄和反映,能夠全面清晰反映政府財務信息與預算執行信息,有利於政府開展信用評級、改進政府績效監督考核和防範財政風險,有利於健全預算管理基礎,對於建立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現代財政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 戴柏華:認真學習貫徹《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加快推進政府會計改革,建立健全政府會計核算標準,是夯實預算管理基礎、確保預算管理相關制度落地生根的基礎性保障。因此,深化預算管理各項改革,必須加快推進政府會計改革,逐步建立以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核算為基礎,以編制和報告政府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等報表為核心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為開展政府信用評級、加強資產負債管理、防範財政風險等提供支持,促進政府財務管理水平提高和財政經濟可持續發展。
  • 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銜接34號文幾個問題的學習理解
    根據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可以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資產只包括接受捐贈的庫存物品、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無法確定成本的盤盈庫存物品、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對於已經計入預算支出尚未支付財政資金的金額,我們在預算會計銜接時仍應按照銜接規定對涉及的「財政撥款結轉」、「非財政撥款結轉」及「資金結存」相關科目餘額進行調增處理。新制度未設置「應付福利費」科目,單位按規定發生福利費開支時,應當在計提標準內據實計入費用(同時計入預算支出)。
  • 政府和非營利組織會計的環境、特徵與預算會計改革
    財務管理的對象包括稅收的徵收、其它收入、購買貨物或服務付款、借款和償付債務等。運行良好的政府對各項業務活動都進行精確地預算或適當地計劃,財務會計制度對經適當授權的交易的執行情況進行記錄。為此,政府須建立成本會計制度進行成本核算,使政府經濟。高效地運行。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高級目標是幫助政府解除受託責任。
  • 劉用銓:閒談政府會計學習心得體會
    我認為這種錯誤說法的根源就在於沒有正確地認識政府會計資產與企業會計資產的區別——政府會計主體的資產除了強調「經濟利益」,更強調「服務潛力」。政府修建了市政道路等公共基礎設施,才有能力向社會公眾提供公共運輸出行等公共服務,所以,從「服務潛力」核心特徵來分析,市政道路等公共基礎設施應當確認資產,毋庸置疑。這個例子說明了政府會計不可以簡單地照搬照抄企業會計方法。
  • 中國政府會計改革與政府成本會計系統建設
    從2012年開始中國政府會計建設進入到了第二階段。這一階段,財政部在充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於2012年和2013年公布實施了相關的會計核算制度,發布並執行事業、行政和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以預算會計為主,同時考慮了部分財務會計,為建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做好了相應準備。  2015年,我國的政府會計建設開啟了新的篇章,政府會計改革進入第三階段。
  • 實務探討 || 政府會計制度下工資業務帳務處理
    通過以上帳務處理可以看出, 財務會計按權責發生制計提相關費用時, 預算會計不做帳務處理。待實際發生資金收支時, 預算會計才做帳務處理。預算會計預算收人和支出分為多個時點確認, 相比舊制度帳務處理複雜得多。
  •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制定《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有關問題答...
    《基本準則》確立了政府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適度分離又相互銜接的政府會計體系,要求政府會計主體同時提供決算報告和財務報告,能夠全面、清晰反映政府預算執行信息和財務狀況,顯著提升財政透明度,滿足權力機關、社會公眾等對政府財政財務信息全面性、準確性和及時性的需求,從而有利於進一步規範政府行為和提高政府決策能力,促進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問:制定《基本準則》遵循了哪些原則?
  • 政府會計|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關注的政府會計學習要點
    會計恆等式(按字面意思理解就行了):預算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結餘;最後出具的報告叫:政府決算報告;在這裡與政府財務報告作對比,財務報告的會計要素是「收入」、「費用」、「淨資產」、「資產」和「負債」;會計恆等式為:資產-負債=淨資產;注意:沒有利潤相關的恆等式!政府部門不能賺取利潤!
  • 財政部印發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
    單位應當根據政府會計準則(包括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規定的原則和本制度的要求,對其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或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單位對基本建設投資應當按照本制度規定統一進行會計核算,不再單獨建帳,但是應當按項目單獨核算,並保證項目資料完整。單位會計核算應當具備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雙重功能,實現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適度分離並相互銜接,全面、清晰反映單位財務信息和預算執行信息。
  • 財政部就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問
    在政府會計核算標準體系中,基本準則屬於「概念框架」,統馭政府會計具體準則和政府會計制度的制定;具體準則主要規定政府發生的經濟業務或事項的會計處理原則,應用指南主要對具體準則的實際應用作出操作性規定;會計制度主要規定政府會計科目及其使用說明、報表格式及其編制說明等。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相互補充,共同規範政府會計主體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
  • 「本年盈餘」與「預算結餘」差異調節表的科目餘額驗證實例
    那我們如何理解適度分離?又如何驗證相互銜接呢?政府會計制度構建了前所未有的「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適度分離並相互銜接」的會計核算模式,即平行記帳模式。本年盈餘與預算結餘的差異金額=本年盈餘-本年預算結餘=(收入-費用)-(預算收入-預算支出)=(收入-預算收入)-(費用-預算支出)「適度分離」是指適度分離政府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功能、決算報告和財務報告功能,全面反映政府會計主體的預算執行信息和財務信息。具體表現在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政府會計科目設置要實現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雙重功能。
  • 關於進一步做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新舊銜接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
    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為了確保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全國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全面有效實施,夯實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部門決算報告和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報告的核算基礎,現就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新舊銜接有關問題以及加強行政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單位)資產核算工作的要求通知如下:一、關於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新舊銜接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