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後,都有一些學生因為發揮的不好,或者沒考上好學校而選擇復讀。一般學生復讀一兩年就夠了,但總有些偏執的人,考不上理想的大學,會復讀很多次,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位,復讀9年,參加了10次高考才找到了理想的大學。
吳善柳是廣西欽州人,他的高考之路可是非常的傳奇。2001年他首次參加高考,成績不錯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但入學3年後他感覺這不是他想要的,在都快畢業的情況下選擇退學復讀。
第一次能考上北京交通大學這樣的211工程高校,成績自然不差,他復讀後成績總體來講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先後曾被北京師範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錄取,甚至有一年還被北京大學錄取了。
但是,他依然選擇了復讀,直到2014年,參加第十次高考的他已經32歲了,這次高考他成了欽州市的理科狀元。這次他報考了清華大學,被清華大學電氣工程和自動化專業錄取,終於結束了10年高考生涯。
可能很多人想問:10次高考,考上那麼多名校都不去,考入北京大學還不去,他是瘋了嗎?
2018年,36歲的他拿到了清華大學的雙學士學位,順利畢業,但它並沒有做對口專業相關工作,而是選擇去了鄭州市第四中學,在「錢學森實驗班」擔任了一名數學老師。
當然,因為多次成功地參加高考經歷,押題特別準,當中學老師後,他成了學校的活招牌,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慕名前來他教的班級。
可能很多人為他9次復讀考進名校都不去感覺不值,有點浪費機會和時間。但現在的他毫無疑問是成功的,他用10年高考,造就了一種另類的成功。
有人說,能成功的人,要麼是瘋子,要麼是偏執狂,吳善柳在我們看來就是」偏執的瘋子「,至少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樣,一條路走到黑不說,還十分努力,不甘心將就,只想堅持自己的理想。
除了吳善柳,偏執的人還有不少,如俞敏洪復讀三年最終考取北京大學,最後成功了;又如馬雲,經歷了兩次高考落榜,第三次高考才被杭州師範大學錄取。成功的人的確有不少都是「偏執的瘋子」,失敗並不能影響他們的理想和鬥志。
當然了,堅持理想固然值得讓人欽佩,但堅持理想也是需要代價的,如果你不能承受偏執的代價,靈活轉變也是非常可取的,畢竟有人復讀很多年依然考不上理想院校。
如有執著於高考,連續16年屢敗屢戰堅持不斷的「最牛高考釘子戶」——梁實,有已年過花甲只為證明高考不難的「高考老頑童」——鞠大爺,有進入耄耋之年仍奮戰於考場的「高考狂人」——汪俠。
路是自己選擇的,別人無權幹涉,但要不要去堅持理想,還要看自己能不能承受得了失敗的代價。如果你的孩子想堅持自己理想,你會支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