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國人的心目中是一種特別的存在,神聖而又莊嚴,有人為它起早貪黑、有人為他瘋瘋癲癲,今天的故事主人公曹湘凡為了高考不但與妻子離了婚,還賠進去了自己20年的青春,被人稱之為」高考狂人「、」當代範進「。
曹湘凡於1968年出生於湖南省常德市,家裡有兄妹6人,曹是老三,曹自小喜歡讀書,甚是用功,15歲時成為了村裡唯一一個考上高中的孩子,家裡人為他高興自豪,曹心裡暗自發誓一定要考上本科揚門耀祖,從那時開始他就對大學有一種深深的執念。
1987年曹第一次參加高考,但成績只有397分,比錄取線低了足足有60分,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復讀,但令人悲傷的是在1988年第二次高考中他只考了372分,還是走不起,於是他再一次選擇了復讀。
家境本就不好,如此般折騰,父母有些吃不消了,曹的很多初中同學都已成家立業,曹在第二次復讀時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村裡很多人都說他沒大學生的命還非要往裡擠,1989年他第三次高考完,成績還沒出來曹就病倒了,醫院診斷為壓力過大,需要休養。
第三次高考成績出來了,350分,親戚家人都勸曹放棄吧,不上大學也可以很好的過一輩子,曹蒙在被子裡一語不發,他周圍那些沒上過高中的老同學幾乎都是在打工,感覺一輩子能看到頭,這不是曹想要的生活。
但現實往往就是這麼殘酷,曹的父母明確表示不再給他提供經濟支持了,想要復讀自己看著辦吧。和家裡人鬧了矛盾後曹一氣之下去了廣州打工,在廣州的四年裡曹什麼活都幹,建築工地、流水線、裝修工、各種苦力……平時有空他就會去中山大學轉轉,身上沾著一身泥漿,拖著一雙爛拖鞋,中山大學的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曹背的滾瓜爛熟,大學裡的一切讓曹流連忘返。
在深圳打工期間曹認識了一個打工妹,很快發展成了情侶關係,1997年他把女孩帶回了家,這次回家他有兩件事要做,一是成親,二是報名參加高考。
曹結婚時的對聯是自己寫的,「受冷落坐冷板凳冷眼看世界,扮熱臉搶熱門熱雨撒江山」,橫批「一鼓作氣」,婚後他便投入了高考的複習中,重新打磨自己早已生鏽的筆鋒。
他這次高考成績終於是過了專科線,考上了湖南電大,但當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寄來後曹傻眼了,一年的學費要7000元,家境窘迫的曹被迫放棄了這次機會。
為了支持丈夫的高考夢,妻子於是繼續去深圳打工給曹提供經濟支持,曹就在老家呆著好好學習,於是曹又是一年的備戰,1998年他參加了全國成人高考,最後被北京大學的國際政治學專業錄取。
但就在這時曹和妻子的感情出現了危機,母親又在同一時間因為重病而住了院,面對感情危機和家庭變故曹選擇了向北大申請推遲一年入學,但他一年後還是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了去北大學習的機會。
之後曹的人生又會怎樣發展呢?明天同一時間更新,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