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易簡財經
易簡財經
莎莎香港關店、Space NK 宣布退出中國市場……疫情下,老牌美妝集合店「退潮」,後浪迎來機會。
隨著美妝消費潮流更迭、本土美妝集合品牌在社交媒體上的興起,小紅書上的「網紅爆品」從日韓美妝到國內外小眾品牌,線下場景也逐漸多樣化,老牌渠道品牌絲芙蘭和屈臣氏近年來受到了美妝集合後浪的挑戰,多個新興美妝集合品牌正在改寫美妝零售的格局。
以一家名為話梅(HARMAY)的倉儲式美妝集合店為例,近幾年來,因其工業風的裝修、倉儲式的陳列方式,以及批售小樣的特點,迅速捲起一波「探店潮」,被稱為美妝界的「Costco」。
這個風格突出、特色鮮明的美妝集合品牌,在2019年12月6日由高瓴資本領投,完成了A輪融資,投後估值近5億元人民幣,受到了行業和資本的矚目。
儘管,場景體驗、品牌喜好方面的新需求正重塑美妝零售格局,但消費者對美妝零售的根本需求依然不變,品質保障和價格優勢仍是他們選擇美妝集合店時的首要考慮因素。在「走紅」的背後,關於話梅的估值、貨源和產品真偽、價格的質疑不斷。
走進這家小樣齊全、時不時會冒出幾款斷貨爆品的美妝集合店,消費者除了淘貨外,最為關心的問題還是:「是不是正品?貨從哪裡來?」
美妝界「Costco」估值存疑
2008年,話梅從淘寶起家,2013年成立北京話梅樂享科技有限公司至今,已發展成集代理商、線上店鋪、線下實體店為一體的美妝零售渠道商。
產品方面,話梅經營和代理的,多為傳統護膚品牌、國外小眾品牌,涉及護膚、彩妝、香氛等品類。
因為倉儲式的陳列方式、工業風的設計調性,加上自助式購物、小樣銷售策略更迎合年輕消費者群體,話梅很快成了網紅打卡點。
來源:HARMAY官網
2018年,話梅在上海和香港的兩家線下門店,平均毛利率均接近28%,整體營收達到2.8億元。相比之下,當年美妝零售巨頭絲芙蘭和屈臣氏的毛利率則分別為35%和19%,話梅正好處在中間段位。
相比起主打高端線的絲芙蘭和平民消費的屈臣氏而言,話梅在價格定位上難以突出競爭優勢,除了場景體驗,話梅還能憑何突圍而出?
因而,對於2019年獲得高瓴資本投資,估值近5億這個數據,不少業內人都表示質疑。畢竟,同為美妝集合品牌,2019年10月宣布融資1億美元的KK集團,在規模和供應鏈上都比話梅有優勢,而它實際上也只拿到了3000萬美元投資。
2020年初,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二、三月份,話梅的線下銷售額降到疫情前的五成以下。其估值勢必也受到影響。
貨源從何而來?
話梅店內產品品類繁多,很多在其他渠道賣斷貨的熱門產品,都出現在話梅的貨架上,同時貨源和真偽方面的質疑聲也源源不斷。
在貨源方面,曾有美妝KOL告訴媒體,她發現一些品牌的活動專屬限定產品,出現在了話梅的貨架上,這難免讓她對這批次產品的來源有所懷疑。話梅的員工則一再表示:「我們對所售產品的質量負責,如有問題可以無條件退換。」
時尚化妝品類供應鏈渠道有其獨特的潛在行規。第五大道奢侈品網CEO孫亞菲曾向媒體介紹,類似於海藍之謎、雅詩蘭黛之類的一線國際品牌,一般不會對集合店進行授權,此類品牌只會在旗下品牌在百貨店開設的專櫃、大型的免稅公司及絲芙蘭進行售賣。
因此,針對話梅此類集合店,只能通過其他渠道進行採購。
對於其他渠道的可能性,孫亞菲指出,有一些海外渠道也可能獲得品牌的直接授權,如大型百貨梅西百貨、Nordstrom的自營化妝品集合店,但這種平臺不太可能向中國線下的集合店進行銷售。
化妝品品牌還有少部分總代理及區域代理,但這些代理商會被品牌方直接管理,要求產品售賣的方式方法,並不被允許私自在電商、集合店或是其他小型平臺售賣。反觀話梅,作為擁有眾多一線品牌的集合店,從行業規則來看幾乎不可能存在品牌方的直接授權。
近日,在接受36氪採訪時,話梅合伙人鞠春茂坦言,在目前中國的商業環境下,大牌的授權比較難拿到,他們的經銷商體系很固定,不太容易打破。目前話梅的貨主要來自於專櫃和貿易商,獲得授權的200+品牌中也沒有一家大品牌,幾乎全是中小品牌。
不夠明朗的供應鏈,很容易讓市場質疑其產品是否為水貨。水貨指在某國家或地區,沒有經過原生產廠家所指定的銷售代理而進行銷售的產品。若出售水貨,則可能涉嫌走私、偷稅漏稅、侵權的行為。
在售賣的產品方面,打開多個社交網站,均可以看到對產品及貨源的評論和質疑。
來源:大眾點評網
來源:小紅書
來源:豆瓣
習慣於在不同線下實體店購物的美妝達人Kiki對媒體表示:「這裡的YSL星辰明彩筆200多元,但是找代購買大概要500元,我們肯定想用最少的錢買最好的化妝品,但是我們更加關心的是這個店賣的是不是正品。」
價格不夠「扛打」
在價格方面,消費者認為話梅價格看起來便宜,實際上多數產品跟專櫃價格沒差,有的甚至略貴。
來源:大眾點評
豆瓣
根據消費者的描述,我們整理了同一時期下,話梅與其它渠道的價格對比,在沒有促銷的情況下,通常話梅會比機場免稅店和代購賣得貴,比專櫃、大商超賣得便宜。若是專櫃和商超打折,那話梅的價格則比專櫃和商超要高。而如今商場和專櫃、品牌線上店打折已成常態,話梅在價格上絲毫沒有優勢。
2019年年底,北京商報記者比對話梅店內商品價格也發現,其價格並沒有比免稅店便宜。例如魅可MAC口紅在話梅裡售價為162元一支,而日上免稅的價格為125元一支,阿瑪尼臻致絲絨唇釉405色號在日上免稅的價格為200元一支,話梅店內價格為279元一支。
加上上文也提及的產品質量問題,更多消費者也傾向於專櫃購買,在產品保真的前提下,還能獲得不時的優惠。
歐舒丹品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雖然化妝品價格是全國統一價,但公司跟各大百貨會在商場店慶、周年慶等此類大型活動期間給予合作價,具體合作價在什麼範圍是不能透露的。
不少化妝品專櫃銷售直言,目前百貨商場專櫃的價格比話梅還有優勢,消費者其實花相對少的錢就能買到放心的產品。
而對於話梅主打的小樣策略,也有不少消費者不買單,吐槽小樣在專櫃本來是贈送的,而在話梅雖然品類多,但是日期不新鮮,價格也沒有優勢。
來源:大眾點評
此外,隨著國內消費升級,人們出境遊的頻次越來越多,一位王姓的女性消費者對記者表示,化妝品的價格確實是海外更加便宜一些,再加上化妝品可以保持很長時間,自己每次出國都會囤一些自己常用的品牌產品,若實在需要,自己熟知的代購也可以幫忙購買。
除了貨源不明、產品真偽存疑、價格不夠「扛打」,消費者普遍反映的,還有員工不夠專業,服務態度差。以及倉儲模式帶來的弊端,如產品擺放雜亂、貨架布灰等等。
來源:大眾點評
主觀的評價仍是次要的,最重要的一點依然是,目前話梅更多的只是從上遊的貿易商或者代理方那裡拿貨,這種「靠提升庫存周轉走量」難以維持且產生差異化,供應鏈的短板或將成為話梅最大的競爭隱患。
更多玩家入場
在美妝市場大爆發的這兩年,美妝集合店正如雨後春筍般浮現。前有LVMH集團旗下絲芙蘭的經驗作參考,使這一商業模式迎來風口。
這幾年,特別是去年,異軍突起的美妝集合店,除了話梅,還有THE COLORIST調色師、WOW COLOUR、完子心選、Little B等。
新入局者則更野心勃勃,2019年入場的本土美妝集合品牌THE COLORIST調色師,至今開店已100多家。從2020年1月至今,WOW COLOUR在全國範圍內開設門店已超100家,且均選址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和CBD區域。
不僅如此,它們也多受到資本青睞。
天眼查顯示,KKV背後的KK集團在過去五年時間內,已經完成共五輪累計超過 6 億元的融資。不過,《聯商網》在此前報導中指出:依靠資金跑馬圈地給美妝集合店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疫情影響期間。
來源:天眼查
智研諮詢發布的一份中國美妝行業發展趨勢報告中提到,到2022年,中國美妝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並預測在2023年,中國美妝行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5490億元左右。
可以預想到的事,潛力如此之大的市場,必定吸引更多的玩家入場。
話梅雖然憑藉其獨特店面風格和倉儲式營銷,率先嶄露頭角,但由於其更多面向高端市場,以及貨源和價格的優勢並不突出,所佔的市場份額很難與相對平價的美妝集合店對打。未來如何在保障資金鍊的同時,形成獨有的核心競爭力,也是話梅該好好思考和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