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164篇)高中第一課,為什麼是毛澤東詩詞?——讀毛詩之一

2021-02-08 齊天母

我曾無數次提問我的學生: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課,為什麼是詩?為什麼是毛詩?為什麼是《沁園春·長沙》?

我曾無數次向學生推薦毛澤東詩詞,無數次引領一年級新生誦讀、思考、感悟:遠方的詩歌,和,近處的人生。

少年情懷都是詩。詩意勃發的青蔥歲月,激情盎然的青春旅程,怎能不從詩歌開始?!

生活不止考試做題,還有詩和遠方。高中語文第一課,又怎能不指向詩和遠方?!

讀詩,要讀好詩。最好的詩,一定能讓無數讀者產生情感的共鳴和思想的啟迪,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最好的詩,一定如日月經天,照徹了黑暗無垠的歷史長空;一定如江河流地,激蕩出流光溢彩的文化奇觀。最好的詩,一定是詩人用生命而不是用文字迸發出的生命火花,是行走的足跡在人生中留下的光輝印記,是自由不羈的靈魂在高傲地飛翔,是人類精神所能達到的美學境界所閃爍的極光……

毛澤東的詩詞,正是這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好詩,是偉大的大軍事家、大哲學家、大詩人,以波瀾壯闊的人生創製的,最壯麗的詩篇。

讀毛詩,讀「獨立寒秋」的時代孤寂,讀「湘江北去」的歷史潮流,讀「橘子洲頭」的卓絕身姿,讀「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壯麗河山,讀「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蓬勃生命,讀「萬類霜天競自由」的雄闊視野,讀「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凌雲壯志,讀「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青春歲月,讀「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澎湃激情,讀「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豪邁襟懷,讀「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宏偉氣魄,讀一代偉人睥睨世界、吞吐宇宙的生命偉力……

讀毛詩,讀「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的宇宙視野,讀「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偉大抱負,讀「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的雄姿英發,讀「可上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英雄氣概,讀「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勇往直前,讀「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的,讀「人間正道是滄桑」的樂觀堅定,讀「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的從容自信,讀「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豐功偉績,讀一個巨人屹立世界之巔發出的,震古爍今的吶喊……

讀毛詩,讀一段百侶曾遊的崢嶸歲月、一腔改天換地的拿雲心事、一派中流擊水的革命豪情、一個昂揚奮發的生命姿態、一種壯麗豪邁的人生景觀,讀一代偉人的人生傳奇如歷史畫卷般徐徐展開;讀一位歷史的偉人、時代的巨人、詩歌的王者、歷史的創造者、新中國的締造者,他的詩歌中充溢著的萬千「氣」概:偉大的志氣、沖天的鬥氣、蓋世的霸氣、充沛的豪氣、無畏的勇氣、飛揚的意氣、超群的才氣、天生的運氣,讀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王者之氣:氣貫長虹、氣壯山河、氣沖斗牛、氣象萬千、器宇軒昂、盪氣迴腸、浩然正氣、書生意氣……

讀毛詩,不止是讀文字、讀節奏、讀韻律、讀情感,不止是讀秋景的壯美、語言的精煉、作詩的技巧,而是讀江山如此多嬌、青年風華正茂、人生如此美好、值得為此奮鬥拼搏;讀毛詩,不是為了做一個詩人,而是為了使人脫離現實的卑俗,使靈魂的飛翔和詩意的棲居成為可能;讀毛詩,讀出人生之「大」、生命之「大」:大襟懷、大視野、大選擇、大擔當、大責任、大苦難、大寂寞、大孤獨、大曲折、大勇氣、大犧牲、大奉獻、大智慧、大手筆、大格局……

所以,親愛的孩子,若問我為何讀詩,為何讀毛澤東詩詞。

因為,他的詩,帶我們登上了生命的最高處,看到了最壯

美的風景。

因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我多麼想——

你仰望星空,在浩淼的宇宙中思考並領悟,生命的來處和歸處;

你腳踏實地,用行走的足跡在人生中書寫,生命的平凡和壯麗。

你眼中有光,足以照亮最迷茫的青春、最黑暗的歧路,信念永不熄滅;

你心中有夢,敢於面對最慘澹的現實、最孤寂的行程,激情永不消褪;

你腳下有路,穿越千山萬水、千難萬險、千磨萬擊,始終踏歌而行。

以探索者的勇氣,不畏不懼,讓無悔的青春綻放璀璨奪目的光芒;

以奮鬥者的姿態,不氣不餒,把堅毅的背影變成生命獨特的風景;

以跋涉者的足跡,不驕不躁,以晶瑩的汗水澆灌不凋的青春花蕾。

你的人生,是你親手寫下的文章,寫在人生的每一段旅程上;

你的生命,有你親手塗抹的色彩,又會變成怎樣的繽紛華章。

若不能,用驚天動地的豐功偉業來創造,人生的鴻篇巨製;

也不能,以流芳千古的錦繡詩篇來成就,生命的永垂不朽;

那就以,永不停止的行走,去求索人生的更高意義;

還要以,詩意盎然的存在,來詮釋生命的無限美好。

——這就是一個青年,必須讀詩的,最高理由;

    也是第一堂課,我最想帶你去看的,風景。(1790字)



相關焦點

  • 汪建新:有關毛澤東詩詞的若干「之最」
    1915年夏,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學生集資刊印《明恥篇》,揭露日本覬覦中國以及袁世凱賣國的罪行。毛澤東在該冊子封面上憤然題寫《四言詩·〈明恥篇〉題志》:「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語言簡練,鏗鏘有力,報國之志躍然紙上。這是迄今所見最早的一幅毛澤東詩詞手跡。
  • 詩詞 | 「詩神」毛澤東霸氣詩詞集錦
    中國的 詩 起源於先秦時代,鼎盛於唐代。中國的 詞 起源於隋唐時期,流行於宋代。幾千年的中華歷史中,湧現出了一大批詩詞好手,個個在自己的時代獨領風騷數百年,可謂一時風光無二。比如詩仙李太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佛王維,詩傑王博,詩將辛棄疾,詩魔詩王白居易,詩豪劉禹錫,詩奴賈島,詩囚孟郊,詩骨陳子昂,詩狂賀知章等等。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杜甫《解悶十二首》詩云:「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清代詩人袁枚《遣興》寫道:「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毛澤東對自己的詩作既當真,又較真,總是本著對藝術負責,對自己負責,對讀者負責的態度,一改再改,精益求精。
  • 毛澤東詩詞記憶:第一首正式發表作品為《長徵》
    「一唱雄雞天下白。」讓我們從毛澤東詩詞開啟我們的70年文學之旅。  一  據多種資料表明,毛澤東第一次口頭和書面發表的都是同一首詩——《七律·長徵》。1935年10月初,毛澤東率領紅一方面軍翻過六盤山來到甘肅通渭,在城東一所小學校裡召開副排長以上幹部會,毛澤東在會上講解了長徵的意義之後,興致頗高地朗誦了這首詩。而據斯諾在《復始之旅》(1958年版)一書中講,1936年10月他在陝西保安採訪毛澤東時,「他(毛澤東——引者注)為我親筆抄下了他作的關於紅軍長徵的一首詩。在他的譯員的幫助下,我當場用英文意譯了出來」。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偉岸人格
    一、毛澤東詩詞概述 汪教授通過對十個問題的提問和回答,對毛澤東詩詞進行了概述性的梳理。他為什麼能寫詩?毛澤東的知識底蘊和文化修養非常的厚重,他一生酷愛學習,終身與書為伴,特別是他還具有非常深厚的古典詩詞的修養,閱讀了大量的詩詞,所以毛澤東有生活又有底蘊,能寫詩,就很好理解了;他喜歡什麼樣的詩?
  • 從毛澤東詩詞感悟偉人家風
    他跪守在慈母靈前,揮淚寫下了一生中最長的一首詩《四言詩.祭母文》。這是一篇念頌母親的絕唱。毛澤東將自己的痛苦、悲傷、思念、悔恨、感恩之心表達得淋漓盡致。寫好《祭母文》後,他意猶未盡,又寫了兩副輓聯。第一副輓聯為:「春風南岸留暉遠,秋雨韶山灑淚多。」第二副輓聯為:「疾革尚呼兒,無限關懷,萬端遺恨皆需補;長生新學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處尋?」
  • 毛澤東詩詞中的赤橙黃綠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赤橙黃綠 色彩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把大自然裝點得五彩繽紛,煥發出無窮魅力和生動氣韻。詩詞中的色彩讓語言文字充滿形象感,使抽象的情感具體化、物態化,表達著詩人的精神意念。「人面桃花相映紅」之「紅」令人遐想,「春風又綠江南岸」之「綠」令人神往,「黑雲壓城城欲摧」之「黑」令人恐怖。獨領風騷的毛澤東妙手著詩詞,神筆繪畫卷。
  • 毛澤東詩詞與中國故事
    毛澤東與斯諾進行了數十次徹夜長談,破例對斯諾詳細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還把《七律·長徵》抄贈給斯諾。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長徵」一章寫道:「我把毛澤東主席關於這一六千英裡的長徵的舊體詩附在這裡作為尾聲,他是一個既能領導遠徵又能寫詩的叛逆。」《紅星照耀中國》一問世便風靡全球,毛澤東通過談話和詩作,向世界講述了中國革命故事,開啟了中國共產黨「公共外交」的大門。 此後,外國記者紛至沓來。
  • 汪建新:感悟毛澤東詩詞
    毛澤東藏書中留有閱讀印記的,包括圈畫和批註,涉及1180首詩,378首詞,12首曲,20首賦,詩詞曲賦總計1590首,429位詩人。這一數字顯然是不完全的統計結果。毛澤東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兼有深厚的人文修養,能填詞作詩自當在情理之中。 毛澤東閱讀了大量的詩詞作品。他喜歡讀蘇東坡、辛棄疾,他不太喜歡讀杜甫、白居易,說「杜甫的詩哭哭啼啼的」。
  • 汪建新:從毛澤東詩詞感悟長徵
    一是毛澤東長徵時期的詩詞創作;二是毛澤東長徵時期的心境狀態;三是毛澤東長徵詩詞的主要內容;四是毛澤東長徵詩詞的藝術魅力。 我先談第一個問題,毛澤東在長徵時期的詩詞創作。 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戰略家,同時他還是一個獨領風騷的偉大詩人。
  • 小學課本詩詞129首,高中必背詩增至72篇,如何讓孩子學好詩詞?
    他叫王恆屹,今年才5歲,就已經識得3000多字,會背580餘首詩。他不僅僅只是&34;了詩詞,還會根據自己的理解說出詩詞背後的含意。讓我們看一看他有多優秀。在《經典詠流傳》中,主持人隨便翻到一頁,說個開頭,王恆屹立馬就說出下一句,對答如流。
  • 汪建新:感悟毛澤東修改詩詞的藝術和境界
    毛澤東修改詩詞存在兩種情況,一是修改別人的作品,二是修改自己的作品。在一些毛澤東詩詞鑑賞的書中,編入了由別人作品修改而來的作品。比如,1910年,毛澤東離開韶山外出求學時寫的《七絕·呈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首詩一說是日本人西鄉隆盛寫的,一說是日本僧人月性寫的,毛澤東把原詩中的「男兒」改成「孩兒」,把「死不還」改成「誓不還」。
  • 毛澤東詩詞中的喜怒哀樂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喜怒哀樂 陸機《文賦》曰:「詩緣情而綺靡。」白居易《與元九書》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詩詞之美,美在深情。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中「問世間情為何物」一句,迷倒了無數人,也難住了無數人。毛澤東一生讀詩、解詩、論詩、賦詩,箇中必有一個「情」字,深邃、豐富、厚重。毛澤東詩詞究竟抒發了一些怎樣的感情?
  • 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天下情懷
    很高興我們一起來欣賞毛澤東詩詞。今天我想解讀一下毛澤東詩詞中的天下情懷。 1912年秋天,毛澤東在長沙省立湖南省圖書館看到了一幅《世界坤輿大地圖》。這是毛澤東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給了他強烈的心靈震撼:世界如此之大,世界上的事、中國的事是太值得研究了,他由此感到自己身上肩負有神聖的歷史使命。毛澤東開始將人生追求同全民族、全人類的命運聯繫在一起。
  • 「我們能從毛澤東詩詞中汲取很多正能量」
    汪建新說,不同的人都可以從毛澤東詩詞中得到感悟和啟發,領導幹部可以感悟出為政之道,老百姓可以從毛澤東詩詞來感悟怎麼做人、怎麼做事,學習為人之道、處世之道。 汪建新認為,毛澤東詩詞值得我們反覆細細品讀,因為它是一種文化,可以傳承。解讀毛澤東詩詞,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和認識歷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史、成長史;解讀毛澤東詩詞,能夠幫助我們提氣,我們能夠從中汲取到很多正能量。
  • 這些詩詞是毛澤東親自圈選的
    毛澤東主席手書 1958年4月24日 《沁園春·雪》《七律·長徵》《清平樂·六盤山》……這些名聞海內外的經典詩詞,出自毛澤東主席之手。 贊杜甫楊慎 薦兩大才女 《詩詞若干首——唐宋明朝詩人詠四川》一書,雖然川人社分別在1977年和1979年出版過兩次,但他們的樣書室已經遍尋不著了,年輕的編輯馮珺好不容易在舊書網上花高價買回一本。書不厚,毛澤東主席還親自題寫了書名,是他最擅長的行草,遒勁剛健。
  • 葉君健回憶翻譯毛澤東詩詞
    他也是第一位把毛澤東詩詞,毛澤東著作翻譯成外文在國外出版,惟一用十多種文字翻譯作品的翻譯家。  為對外刊物而譯  葉君健先生的夫人苑茵回憶:葉君健是《中國文學》英法文版的負責人。從毛澤東的18首詩詞首次發表,葉君健主動提出翻譯成英文在《中國文學》上發表,並為此而奔走組織,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的極其困難的處境中,葉君健仍舊一如既往,組織隨後的英文翻譯。
  • 芙蓉國裡盡朝暉,毛澤東詩詞中的湖南
    詩詞景點:第一師範 此詩寫於1957年5月11日,最早發表在1958年1月1日湖南師範學院院刊《湖南師院》。是毛澤東寫給當時的湖南長沙第十中學語文教員李淑一的。 詩中「驕楊」指毛澤東夫人楊開慧,系當時湖南第一師範教員楊昌濟的女兒,毛澤東於第一師範求學時兩人相識相戀。 《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裡盡朝暉。
  • 毛澤東詩詞中的十百千萬
    用數詞潤色韻調辭彩 毛澤東詩詞博大精深,文採精妙絕倫。毛澤東對數字精雕細琢,使其和其他意象渾然一體,融入了濃鬱的情感因素,也為毛澤東詩詞增色添彩。 「汽笛一聲腸已斷」,「一」表達對楊開慧的深情眷戀。「屈指行程二萬」,「二」表現紅軍不畏艱險的浩氣。「三軍過後盡開顏」,「三」抒髮長徵勝利的暢快。
  • 臧克家翻譯毛澤東詩詞 傾盡畢生精力做《鑑賞》
    上圖:毛澤東主席1962年4月24日給臧克家先生的信  下圖:毛澤東手書《沁園春·雪》  毛澤東與《詩刊》創刊號  1956年11月17日這一天,我的父親臧克家寫下了他人生中第一篇毛澤東詩詞賞析文章  臧克家與《毛澤東詩詞講解》  為了幫助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年人學習、理解毛澤東詩詞,1957年10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父親臧克家與周振甫先生合著的、全國第一本講解注釋毛澤東詩詞的《毛主席詩詞十八首講解》。郭沫若先生為該書題寫了書名。在這本書中,父親根據毛主席召見時的囑託,在全國首先正式將「臘」字改為了「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