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潤」在三明的這些故事,你都知道嗎?

2021-02-08 三明新周報

數學家陳景潤先生,傾其畢生心血攻克世界三大數學猜想之一的「哥德巴赫猜想」中「1+2」,創造了離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1」只有一步之遙的輝煌,被國際數學界譽為「陳氏定理」,他的研究成果至今仍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陳景潤少年時代在三明生活和求學,三明留下了他求索的足跡。離開三明後,陳景潤仍心系三明,關心三明少年兒童的成長。近年來,三明製作、出版了關於陳景潤事跡的動畫片和兒童文學作品;地方志為陳景潤立傳,城市綠道設立「景潤亭」;2014年,其就讀過的三元區實驗小學更名為「三明市陳景潤實驗小學」。

陳景潤贈送《哥德巴赫猜想》

陳景潤的小學畢業證書

三明市陳景潤實驗小學校園內的「哥德巴赫猜想」浮雕(曹建平 攝)

陳景潤1941年隨父母從福州內遷到三明,轉學插班就讀於三元縣三民鎮中心學校(三元區實驗小學前身)至1944年7月畢業,1945年2月至1947年1月就讀於三元縣立初級中學(三明—中前身)。陳景潤少年時期在三元生活、學習6年時光。

上個世紀80年代,陳景潤研究「哥猜」和其他數學問題的成就,使他成為當時全社會的傳奇人物,並因此獲得英雄般的讚譽和榮耀後,依然不忘三明這塊哺育過他成長的地方,關心著三明,關心著三明青少年一代的成長,而三明人民亦滿懷深情地關心陳景潤。

1984年《三明報》重新創刊後,報社給陳景潤寫了一封信,介紹了三明的可喜變化並隨信寄出了三明報社編印的《三明之光》(一)。他收到信件後看到小時候曾經學習生活過的三明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非常高興,立即於繁忙工作之餘,欣然揮筆寫下熱情洋溢讚美三明的詩篇《鋪基樹礎 創立新風》,寄贈三明報社。1984年10月16日《三明報》在頭版最顯眼的位置並加按語的形式,刊登了陳景潤一生中唯一的詩作:

三明三明,勤勞人民。從小到大,以至無窮。

三明三明,講究文明。輔基樹礎,創立新風。

三明三明,山清水明。資源豐富,氣候宜人。

三明三明,前途光明。胸懷四化,葉茂花紅。——一九八四年十月五日於北京

這首詩不加修飾,質樸無華,字裡行間充滿對三明的深情厚愛。

陳景潤不僅關心著三明,也關心著三明青少年一代的成長。陳景潤及其親人早就與三明結下了不解之緣。陳景潤姐姐陳瑞珍早年在三明任教過,陳景潤妹妹陳景星、妹夫黃春水、外甥女黃宏都在三明工作。1992年8月黃宏與宋力到北京看望舅舅陳景潤時,轉達了三明市實驗小學(三明市三元區實驗小學前身)領導對他的親切問候。陳景潤非常高興,頻頻點頭。那時,他因帕金森綜合症的折磨,幾乎不能說話了,還含糊不清地說「謝謝、謝謝!」宋力告知小學母校現狀後,陳景潤示意身邊工作人員拿出印著「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公用箋」的紙張,用十分僵硬的手艱難地在紙上寫道「希望三明實驗小學同學們努力學習,天天向上。陳景潤於北京1992年8月16日」。又讓人拿出自己和邵品琮合著的《哥德巴赫猜想》在扉頁上再次題詞,寫完示意秘書蓋上他的章,讓宋力、黃宏帶給三明小學母校。兩份題詞耗時約半個小時,寫完後,頭上、手上都是汗。

1992年12月,母校小學師生探訪陳景潤

位於三明城市綠道三元段文筆驛站斜對面的景潤亭

2013年10月,三元建區30周年暨紀念陳景潤誕辰80周年之陳景潤文化周活動在三明舉行。陳景潤夫人由昆、兒子陳由偉以及外甥宋力、宋成等親屬到現場參加活動。

同時,經徵求由昆女士的意見,三元區人民政府決定將「三明市三元區實驗小學」正式更名為「三明市陳景潤實驗小學」,並舉行了命名授牌儀式。

在三元區紅印山1號「省級文化示範基地,」由昆與陳由偉為三明市首部原創高清手繪十三集共169分鐘的動畫連續劇《少年陳景潤》籤名,舉行首映式,當天起由三明電視臺陸續播出。

動畫片《少年陳景潤》,講述抗日戰爭時期,福建省政府內遷,陳景潤隨父來到三元度過少年時期。在三元期間,少年陳景潤認識了同齡的小玉、胖虎、喜子和約瑟夫等人。因為家貧的緣故,起初他和小朋友並不能很好相處,但是由於他在數學領域的天賦以及他正直、聰明、樂於助人的特質,在與小朋友共同經歷了巧拆孔明鎖、智走華容道、抗日捐款、愛心補課等事件後,得到同伴的擁戴,收穫了友誼、獲得了成長。不僅為後來成為舉世囑目的數學家埋下良好的根基。而且在展現當地學生學習風氣的同時也宣揚了當地的人文氣息和城市精神文明。

《少年陳景潤》動畫連續劇一上市就獲得好評,曾榮獲2012年廈門動漫節「金海豚」入圍獎,2012年全國科蕾獎入圍獎等,並於2014年3月起在央視少兒頻道播出。

將陳景潤的求索精神和人格力量傳承惠及下一代,也期盼景潤精神傳播延伸到家庭中與社會上去,2013年三元區實驗小學組織人員上圖書館,跑新華書店,查閱報刊,請陳景潤親人幫助,夜以繼日編寫傳紀,創作兒童文學作品《陳景潤故事》。經過二年的試用、充實、圖文並茂的《陳景潤故事》一書,終於在三明正式出版問世了。這本書既是學校給孩子們的一份珍貴禮物,也是校本課程教材。

如今,一跨進三元區青年路42號的三明市陳景潤實驗小學大門,就能一眼看到著名數學家、校友陳景潤的巨大浮雕,大氣磅礴;三明市城市綠道文筆環線綠道邊命名的「景開萬象,潤澤一心」「皇冠頂上摘珠譽稱山鬥,數塔端尖折掛名貫中西」的景潤亭,巍然屹立;沙溪河畔,麒麟山下,明風園內,三明唯一的現代名人——陳景潤工作照,栩栩如生;三明市檔案館內珍藏的「陳景潤與三明」的檔案照片,屬於「鎮館之寶」級別;《三明市志(1993-2005》版,三明市地方編纂委員會在其中為陳景潤立傳。

這些遺存與展示,讓景潤風範永存三明!(林向暉 林樹菁)

相關焦點

  • 下面是一些陳景潤的簡單介紹
    眾所周知,陳景潤是中國著名數學家。通過了解陳景潤簡介得知,陳景潤生於1933年,卒於1996年,享年63歲。 有關陳景潤小時候的故事有很多,但是很少有故事提及陳景潤在三明的求學過程。即使翻閱有關陳景潤簡介資料,裡面也只提及了陳景潤的求學歷程。
  • 數學家的故事:陳景潤
    誰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輪到他理髮了。理髮員叔叔大聲地叫:「三十八號!誰是三十八號?快來理髮!」你想想,陳景潤正在圖書館裡看書,他能聽見理髮員叔叔喊三十八號嗎?過了好些時間,陳景潤在圖書館裡,把不懂的東西弄懂了,這才高高興興地往理髮店走去。可是他路過外文閱覽室,有各式各樣的新書,可好看啦。又跑進去看起書來了,一直看到太陽下山了,他才想起理髮的事兒來。
  • 再逛一次三明一中,才發現它是這般模樣
    畢業於三明一中的我從未關注過學校的歷史,直到後來再次踏進校園才知道,原來三明一中有這麼多的歷史故事。三元人見到這位所長都親妮稱呼他為「電話伯」,他舉家遷來三元時,他的兒子才讀小學五年級,就在原三民鎮中心小學(原實驗小學前身),這位小學生,就是以後成了世界著名數學家的陳景潤。陳景潤小學畢業後,考入了三元初中(三明一中的前身)。
  • 吳苾雯: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陳景潤
    陳景潤將昨天晚上發生的事都告訴了他,說:「他們要我去住院,我不想去,誰知道以後還會不回來運動呢……」 李尚傑勸他說:「你病得不輕,你應該去住院,象這樣經常發燒,長期拖下去是不行的,不管怎樣,先將病治好了再說。」 毛主席的指示,在科學院象炸開了鍋,激起強烈反響。
  • 這些三明故事久久流傳
    1996年5月至2002年6月,習近平同志先後11次到三明市調研,深入三明的12個縣市區141個點。從鋼鐵工廠到千畝果園,從產業園區到農戶家裡,習近平同志遍訪三明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20多年來,三明人一直牢記習近平同志的重要囑託,做好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各項工作,建設一個山清水秀、人民幸福的三明。(故事一)一碗擂茶: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 【鏡頭】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的邱彩立家,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懸掛著一張珍貴的照片,記錄的是習近平同志當年正在跟鄉親們一起喝擂茶的情景。
  • 這些三明故事久久流傳……
    1996年5月至2002年6月,習近平同志先後11次到三明市調研,深入三明的12個縣市區141個點。從鋼鐵工廠到千畝果園,從產業園區到農戶家裡,習近平同志遍訪三明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
  • 小學生講述陳景潤的故事
    本報長沙訊 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作者徐遲及其主人公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曾感動和激勵了億萬中國人。3月31日上午,紀念徐遲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發表40周年及全國科學大會召開40周年活動在長沙湖南省音樂廳舉行。
  • 由故事啟發的數學家,他就是陳景潤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事被滯留家鄉。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於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學課。
  • 數學手抄報:關於陳景潤的小故事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事被滯留家鄉。
  • 現場直擊三明市區小學開學第一天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叫醒沉睡的大地,新的一天就要開始啦,今天(8月30日)三明開學季啟動來,小編帶你看看各學校的「小神獸」們歸籠!三明學院附屬小學三明市陳景潤實驗小學三明市陳景潤實驗小學又迎來了一批小可愛,他們帶著對爸爸媽媽的眷戀,帶著對新環境的期待,走進了學校,開始了全新的學習生活,在這裡有親切溫柔的老師,在這裡有好多驚喜等待他們發現和經歷。
  • 「花掉一天等於浪費24個小時」,陳景潤的成長故事給孩子的啟示
    書,在我手中一頁一頁慢慢地翻過,少年陳景潤克服一切困難忘我學習的身影愈來愈清晰。在他身上體現出來的一個「鑽」字深深刻在我的心底。他對數學的好奇、喜歡已經逐漸變成痴迷,那時的他並不清楚數學到底有多大用處,更不知道數學的研究將會成為他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他就是懷著對數學濃厚的興趣探索著、探索著……
  • 陳景潤兒子也學數學,昨天回廈大被問:你爸輔導過你數學嗎?
    昨天,陳景潤的兒子陳由偉回到他父親曾經學習和工作的廈大。他今年38歲,開了家醫療公司。什麼?你不知道陳景潤是誰?陳景潤1996年去世時,他15歲,是陳景潤唯一的兒子。一度刻意迴避數學不過,陳由偉學數學的自豪感歷經一段曲折。陳由偉說,人有兩種,一種是非常願意成為父母的樣子,但是,我屬於另外一種。小時候,他最煩人家問他:你是陳景潤的兒子,你數學應該特好吧?你喜歡數學嗎?華羅庚數學競賽,你得獎了嗎?你報數學班了嗎?
  • 這些三明故事久久流傳……_新聞中心_中國網
    1996年5月至2002年6月,習近平同志先後11次到三明市調研,深入三明的12個縣市區141個點。從鋼鐵工廠到千畝果園,從產業園區到農戶家裡,習近平同志遍訪三明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20多年來,三明人一直牢記習近平同志的重要囑託,做好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各項工作,建設一個山清水秀、人民幸福的三明。(故事一)一碗擂茶: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鏡頭】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的邱彩立家,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懸掛著一張珍貴的照片,記錄的是習近平同志當年正在跟鄉親們一起喝擂茶的情景。
  • 名人故事:數學之星陳景潤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數學>正文名人故事:數學之星陳景潤 2011-09-06 15:40 來源:中國兒童資源網
  • 要嫁就嫁知識分子:數學大師陳景潤證明「1+2」的故事
    只見來人兇神惡煞,拿出別在腰間的皮帶開始抽打他,邊抽邊揭露他的「罪行」:「你為什麼要搞什麼哥德巴赫猜想?你這個寄生蟲,你是想跟外國人跑,你是賣國!」瘦弱的陳景潤一下子被激怒了,十分堅定的說出:「我是愛國的,是為國爭光的。
  • 記憶裡的陳景潤——專訪陳景潤的中學老師陳蔭慈老先生
    要談陳景潤,英華中學是避不開的。從英華中學的懵懂學生,到英華中學的資深教師,我的大半輩子都與英華中學有關。陳景潤和我之間的淵源,也在英華中學締結,我與他既是「表兄弟」似的親戚關係,也是「吾為師,彼為生」的師生關係。
  • 今日緬懷「數學巨人」陳景潤:他的成就僅僅源於一個故事!
    1957年9月,由於華羅庚教授的重視,陳景潤調入了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任研究實習員,之後轉入了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所工作。多年來,陳景潤孜孜不倦地致力於數學研究,有著超人的勤奮和頑強的毅力,廢寢忘食,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在遭受疾病折磨的時候也沒有停止過自己的追求,為數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 新書推薦丨科學家的故事·《數學怪人》陳景潤
    《數學怪人》講述了我國當代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的成長故事我國當代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的成長故事從一個瘦小普通的「醜小鴨」,變成「撼動了群山」震驚世界的偉大數學家,陳景潤在63年的人生中最專注的只有一件事情:數學。
  • 由昆:陳景潤45歲時的初戀,被「威脅」結婚,下輩子還要嫁陳景潤
    01有一次由昆查房的時候,陳景潤問她:「你愛人也是軍人嗎?」由昆說:「我沒有愛人。」陳景潤跑去跟她道歉,說不好意思,我們還是一起繼續學英語吧。由昆覺得有些彆扭,但是在陳景潤的堅持下,兩人還是繼續在一起學習。直到有一天,陳景潤對由昆說:我知道我們在一塊對你不公平,但是我想過了,不跟你在一起的話,我就一輩子不結婚了。
  • 紀念陳景潤先生誕辰85周年:陳景潤妻子、獨子的往事回憶
    1996年3月19日下午陳景潤在北京醫院去世,年僅63歲。1977年8月,《人民畫報》刊登了題為《對數學理論研究的新貢獻》的報導。幾個月後,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讓國人知道了陳景潤的名字,也使他成為20世紀七八十年代年輕人最崇敬的偶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