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句子翻譯是中考必考點,雖不完全考查課內,但重要的點在課內,它有一定的標準,遵循的原則和基本的方法。
一.翻譯的標準——信、達、雅
1.信:忠於原文,準確無誤。
2.達:通順暢達,符合現代漢語語法及用語習慣。
3.雅:文筆優美,符合原文的語言風格和藝術水準。
二.翻譯的原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1.直譯: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句式特點與風格力求和原文一致。
2.意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減,詞語的位置和句式可變化。
三.翻譯的方法——留、刪、換、調、補
1.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特定詞彙,如國號、年號、地名、書名、人名、物名、官職及其他專有名詞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2刪:刪去無實在意義的詞,不譯。凡是古漢語中的發語詞,在句子結構上起標作用的助詞和湊足音節的助詞等虛詞,因在現代漢語沒有詞能代替,故翻譯時無須譯出,可刪去。
3.換:用現代漢語雙音詞替換古代漢語單音詞。
4.調:調整語序,使其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尤其在翻譯文言文倒裝句時,應把古漢語倒裝句式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使之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才能使譯句通順。
5.補:補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文言文翻譯小口訣:
通讀全文,領會大意;句不離文,詞不離句;聯想推敲,辨別仔細;字字落實,堅持直譯;專有名詞,不必翻譯;補充省略,調整語序;語句通順,忠實原意。
四.答題技巧
步驟:
1.悟詞義。從句子中的關鍵實詞入手。確定其意義。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等現象。
2.辨用法。再從句子中的虛詞入手,從語句的上下文關係中,確定其意義和用法,初步把握字詞之間的銜接和連貫。
3.觀句式。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點,特別要掌握好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賓語前置句。而這些句式一般說來都有語言標誌,因此可通過對這些語言標誌的識別,來判斷它們是屬於哪種句式特點。
4.整語言。將經過確定的詞義。依據其在特定語句中的關係。整合成通順的話。
**規避錯誤做法:關鍵詞落實不到位,省略成分未補充,代詞指代不準確,望文生義太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