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扇形魚刺卡喉  專家妙手解危

2020-12-19 儋州市政..

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近日,海南西部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程芃憑藉嫻熟的內鏡操作技術,為一名患者取出卡在咽喉部約1.5cm長的扇形魚刺,成功幫助患者轉危為安,避免了手術風險。

據了解,該名患者系就餐時不慎吞入魚刺,導致卡喉。在深感喉部疼痛難忍後,患者曾兩次前往本市某綜合醫院進行了相關檢查,但由於魚刺卡在距門齒15cm食道入口處,操作十分困難,且周邊黏膜已出現水腫和潰爛,醫生未能及時取出魚刺,並建議其進行手術治療。

考慮到手術治療的風險和費用,該患者並未採取手術治療方式,轉而來到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尋求幫助。在該院耳鼻咽喉頭頸科主任昂傑和消化內科主任程芃等專家的會診討論後,決定由程芃主任操作內鏡幫助患者取出咽喉部魚刺。經過前期一系列準備措施,程芃主任操作內鏡成功取出了卡在患者咽喉部的魚刺,患者症狀當即緩解,恢復了數天後便痊癒出院。

據程芃介紹,內鏡取物是經人體自然腔道實施的內鏡手術,與傳統開刀手術相比,內鏡手術不留任何手術疤痕,術後恢復快,病人承擔的痛苦少。但內鏡手術對術者的操作技術要求非常高,往往需要對內鏡操作有著豐富經驗的醫生才能夠實施。(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覃凱  通訊員毛華豐  符秀麗  編輯王競

相關焦點

  • 喉嚨卡魚刺怎麼辦 魚刺卡喉這些偏方千萬別信
    魚是很多朋友都愛食用的,但是吃魚有一點不好的便是,與此容易卡到喉嚨,有些朋友不知道魚刺卡喉怎麼辦,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喉嚨卡魚刺怎麼辦、異物入喉怎麼處理,希望大家看完之後都能有正確的解決方法。喉嚨卡魚刺怎麼辦當發現喉嚨卡住魚刺時,我們可以同過下面這些方法來解決。
  • 一晚上15個急診患者13個魚刺卡喉
    原標題:一晚上15個急診患者13個魚刺卡喉 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收治了一例誤吞魚刺導致食道穿孔的患者,這位患者拖了十天才來就診,經緊急手術後才撿回一條命。記者從中大醫院了解到,近期卡魚刺的患者特別多,最多的一晚上,15個急診患者有13個是誤吞魚刺的。
  • 杭州一壯年男子被魚刺卡喉 搶救三天仍不幸離世
    2 丈夫吃紅燒鯽魚時,魚刺卡喉。3 妻子用筷子檢查丈夫喉嚨口,無果。4 全家人繼續吃飯、聊天。5 晚上11點,全家人睡覺。6 凌晨一點,妻子發現丈夫窒息。急送醫院。7 醫生檢查發現,患者喉頭嚴重水腫。行氣管插管。 急救一小時後,恢復心跳。但因窒息嚴重,腦死亡沒能恢復。8 在ICU觀察三天後,終告不治。
  • 魚刺卡喉喝白醋管用嗎?
    吃魚時不小心被魚刺卡喉的現象,估計很多人都經歷過,魚刺卡喉喝白醋這種偏方幾乎已經成為普通人的第一反應了。那么喝白醋究竟管用嗎?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酸性液體可以溶解魚刺中的鈣鹽,讓堅硬的魚骨變得柔軟,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也可以在實驗室通過試驗證明。
  • 男子吃飯魚刺卡喉,強吞飯糰咽下刺穿食管
    男子吃飯魚刺卡喉,強吞飯糰咽下刺穿食管 2019-12-12 13:53:45   一根魚刺驚動10個學科30位專家  武漢晚報訊(記者伍偉 通訊員鄒亞琴)中年男子魚刺卡喉後強吞飯糰,誰料魚刺刺穿食管,一頭扎進了胸主動脈,生命危在旦夕。
  • 魚刺卡喉 硬吞下去當心要人命
    魚刺卡喉 硬吞下去當心要人命區醫院今年接診魚刺卡喉患者約1700例,有個別患者死亡,醫生提醒:處理魚刺別盲目用土方法就會把小小魚刺吐出來;有的人可能馬上吃飯、吃菜、吃包子……想把魚刺壓住,殊不知,這樣做適得其反,反而加重病情,只好到醫院求醫。
  • 大半夜被狗咬傷、魚刺卡喉怎麼辦?南京開設24小時動物咬傷門診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夏季,被動物咬傷的患者逐漸增多。過去,患者處理傷口要去醫院,接種疫苗得去疾控中心,免不了來回奔波。近日,南京明基醫院首開24小時動物咬傷門診,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 「魚刺卡喉」越來越多 醫生稱可能和川菜館有關
    記者昨天從溫醫附二院病案統計處了解到,僅該院耳鼻喉科去年共為患者拔出了6244根魚刺,平均每天接診17名「魚刺病人」。市人民醫院有關統計數據顯示,該院急診室平均每晚要接診12名要求拔魚刺的患者。卡喉「元兇」多為鯽魚、黑魚溫醫附二院病案統計處有關工作人員說,異物卡喉的病人中,九成是被魚刺所傷,其餘的是被硬幣、假牙以及各種金屬硬物卡住喉嚨。
  • 微信朋友圈熱傳魚刺卡喉9個偏方 專家不忍直視:那是謠傳
    近日,姜先生向杭網議事廳反映,他在某媒體的官方微信上看到了一條「魚刺卡喉的九個偏方」,帖子的內容神乎其神。可惜,專家告訴記者,這9條方法裡,只有一條「及時就醫」最為靠譜,值得借鑑。    「老漁民的9個偏方」說 把大蒜塞進鼻孔 可以治療魚刺卡喉?
  • 魚刺卡喉嘗試「土辦法」的男子險喪命!
    患者韋某回憶起被魚刺卡喉的那一幕,仍心有餘悸。一根小小的魚刺,讓他險些喪命。10月9日,患者經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及時有效救治後最終脫離危險,避免了悲劇發生。 9月29日,患者和家人圍坐一起共進美餐時,突然覺得喉嚨裡面有異物卡住了,原來是一時沒有注意,把魚刺吃進去了。
  • 魚刺卡喉殞命事件發生多例 小偏方要慎用
    溫州網訊 一根細小的魚刺,如果鯁在食道第二狹窄處,殺傷力不亞於一把刺向心臟的匕首。日前,市區52歲鄭女士被卡喉的魚刺傷及心臟主動脈,經開胸手術才保住了一命。昨日據溫州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透露,2月以來醫院已接診30餘例魚刺鯁喉患者,絕大多數患者在五官科或胃鏡下都可以順利取出魚刺,也有患者習慣性地用吞咽飯糰等方式將鯁在食道口的魚刺推送至第二狹窄處,刺傷了近心臟的大血管或氣管,造成險情。  魚刺「卡喉」殞命事件已發生多例  日前,鄭女士在一頓晚餐中,被一根魚刺鯁住了喉嚨。
  • 男子魚刺卡喉致喉頭腫脹 窒息死亡
    日前,杭州一位中年男子張先生魚刺卡喉,睡到半夜因喉頭水腫導致嚴重窒息。雖經多天搶救,依然沒能救回來。生活中,魚刺卡喉時有發生,為什麼張先生碰到的魚刺竟那麼兇險?至離世,魚刺沒能拔出。  延伸  為何小小魚刺這麼兇險?  愛吃魚的人或許都有過魚刺卡喉的經歷,但很少有人會將其與死亡相關聯。  那麼,為何一根細細的魚刺,會有致命的威力呢?
  • 呼吸道疾病、魚刺卡喉 節假日這些疾病最纏人
    「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佔了1/6左右,老慢支加重的患者一下子多了起來,科室一口氣接診好幾個患者,現在還有三個老慢支患者住在急診病房。」邵逸夫醫院急診科夏幫博醫生說。住在杭州景芳三區的王老太,今年89歲,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已經十幾年,目前仍住在病房裡。每逢秋冬季節,她就會反覆發病,咳嗽起來特別難熬。
  • 魚刺卡喉,卻動用CT,給食管「開窗」、安放支架……你還敢大意嗎?
    最終,胸外科的專家經過幾番討論,主刀醫生反覆比對了老張的CT片,定位魚刺可能穿出食管的位置,小心切開食管壁、黏膜、黏膜下層、肌層……雖說確定了大致位置,但經食管「開窗」進入縱隔找一根魚刺,無異於大海撈針。幸運的是就在一刀切入食管肌層時,膿液忽然流出,這意味著魚剌就在附近的膿腔裡。於是乘勝追擊,擴大切口,吸盡膿液,仔細探查縱隔,魚刺總算被找到並取出。
  • 魚刺卡喉咽口飯 小心食道穿孔
    吃魚不小心魚刺卡喉怎麼辦?很多人想咽一口飯把魚刺帶下去,但這種做法卻是錯誤的,成都大學附屬醫院醫生提醒,如果異物誤入食管後要立即就醫,切忌用飯糰、韭菜、饅頭等強行下咽,以免延誤治療,增加併發症和手術困難。
  • 廣州一男子魚刺卡喉後未就醫,3天後死亡,魚刺卡喉應該怎麼做?
    每年臨床上因為魚刺卡喉的案例比比皆是,魚刺雖然看起來很小不足以威脅生命,但如果魚刺誤入內臟等部位,甚至直接穿入主動脈,那麼就會有生命危險。廣州45歲的陳先生晚上回家後,喝了一大碗魚湯,結果一不小心魚刺卡到了喉嚨裡,陳先生第一反應是喝點醋吃點米飯闖闖就下去了,可誰知魚刺不僅沒出來,還越卡越深。
  • 廣州男子魚刺卡喉拖延3天不幸身亡!魚刺卡喉千萬不能這樣做
    魚刺卡喉有什麼危害?魚刺卡在喉嚨咽喉部位會感覺到刺痛和明顯的異物感,如果魚刺刺到咽部的黏膜,會導致充血、水腫,甚至會誘發咳嗽。另外魚刺卡喉還可能引起反射性喉痙攣和異物阻塞而導致呼吸困難,這個過程中還可能會伴有不同程度的聲音嘶啞、喘鳴以及喉痛等症狀;假設異物比較大,嵌在聲門上,更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窒息死亡。吃饅頭、咽飯糰吞魚刺靠譜嗎?
  • 被魚刺卡喉一個月,年輕小夥直接進ICU!專家:警惕這些症狀
    32歲的阿華(化名)平時身體不差沒想到因為一個魚刺差點丟了命!被魚刺卡喉一個月年輕小夥直接進ICU「這是怎麼了?」面對醫生的詢問,家屬趕忙說道,「1個月前吃魚的時候,卡了刺。」「怎麼拖到現在?」得知患者的緊急情況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葉進火速趕到,「需立馬切開引流。」▲葉進主任醫師講述患者情況緊隨而來的CT檢查,也證實了葉進主任醫師的判斷。來不及多想,患者被第一時間送進手術室。
  • 杭州男子因魚刺卡喉死亡 喝醋吞飯這些土方都錯的
    市人民醫院有關統計數據顯示,該院急診室平均每晚要接診12名要求拔魚刺的患者。  卡喉「元兇」多為鯽魚、黑魚  溫醫附二院病案統計處有關工作人員說,異物卡喉的病人中,九成是被魚刺所傷,其餘的是被硬幣、假牙以及各種金屬硬物卡住喉嚨。  據市人民醫院統計,接診「魚刺病人」的高峰期是在晚上8時以後,遠多於白天。
  • 生活|魚刺卡喉別再折騰,及時就醫才是正確做法
    魚刺卡喉相信許多人都經歷過不僅難受而且危險大部分人在誤吞了魚刺以後都會先嘗試一遍>因為自行處理不當而讓小小的魚刺變成了大問題12月12日中午,焦女士一家在外就餐,期間,她的家人不慎被魚刺卡喉,非常難受,她急忙將家人送到附近一家小型醫院救治,但未將魚刺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