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提醒」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差,很多家長已中招,希望沒有你

2020-10-16 好孕

文\好孕姐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有的家長希望孩子少走彎路,就急於把自己一生的經驗傳授給孩子,每天忍不住在孩子身邊絮絮叨叨地提醒他,不厭其煩。但是,家長沒有意識到,你的「語重心長」,可能出力不討好,正在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差。

前段時間,鄰居向我吐露她的苦惱,家裡孩子太不自覺,做什麼事情都要讓她提醒。比如,每天孩子起床,她要提醒孩子,今天是什麼天氣,要不要穿厚衣服、拿雨傘等等;孩子寫作業,她要提醒孩子,腰板坐直、別駝背、注意審題等等。鄰居說,如果她沒有提醒孩子到位,孩子好像就丟三落四、忘東忘西,太讓人操心。

「過度提醒」:家長對孩子生活的過度幹涉

雖然,鄰居一直在說她家孩子不讓人省心,但是我們從她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到她家孩子正在被「過度提醒」。鄰居擔心孩子做不好,不停地提醒孩子,別忘記做這,別忘記做那,孩子習慣了依賴家長,所以看起來不夠獨立、自覺。

「過度提醒」用美國知名教育工作者朱莉·李斯科特的話解釋,就是對於子女的生活,家長表現出過度指導、過度保護、過度介入的傾向。家長「過度提醒」孩子,固然是因為愛孩子,希望孩子做事情提高效率、少出錯。但是,家長作為孩子的人生導師,對孩子的幫助只能點到為止,過度地幹涉,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差。

「過度提醒」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差

家長把自己變成孩子的「鬧鐘」,無時無刻地提醒孩子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看起來好像是很偉大,每天圍繞著孩子團團轉,為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保駕護航。但是,孩子整天在父母的監督下生活,並不利於他的成長。

①孩子做事情會失去自主性

在家長眼裡,孩子年齡小,很多事情需要督促。所以,孩子吃飯、穿衣、寫作業,家長都忍不住提醒。但仔細想想,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主動做的事情也不少,孩子會探索家裡的每一個角落,他也會天然對身邊的東西感興趣,拿過來當玩具。孩子自己都會研究、會探索。

家長「過度提醒孩子」,提醒孩子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家長就成為了孩子的行為準則,指導著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做事情就會失去自主性,事事都依賴家長。

②孩子缺乏靠實踐獲得經驗的機會

家長活了幾十年,不管是學習上還是工作上,都有大把大把的經驗。但是,家長實踐得出來的經驗,並不能直接轉化為孩子的經驗。孩子還是需要自己去經歷、去體驗。當孩子親身體驗過人世間的冷暖和挫折,他才能長教訓,將來少走彎路。家長「過度提醒」孩子,孩子缺乏實踐獲得經驗的機會,即便他懂得很多道理,也只會紙上談兵。

③孩子的思維會被限制

孩子就像「白紙」一樣,他的可塑性很強,未來有無限的可能。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適時地給孩子幫助,給予孩子指引,不去限制孩子的成長發展。如果家長「過度提醒」孩子,告訴孩子哪條路能走,哪條路不能走,會讓孩子以為人生就像試題一樣,有標準答案,只需按照家長的想法,按部就班地走即可。孩子的思維被限制,人生越走越窄,可能就限制他將來的成就。

教育孩子如何避免「過度提醒」?

從人生經驗上來說,家長過的橋,比孩子走過的路都多。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就是孩子的老師,可以給孩子有價值的建議,所以難免忍不住多提醒孩子兩句。但是,過度提醒孩子有害無益。生活中,家長不想「過度提醒」孩子,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①教育孩子點到即止,不要重複。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的適當提醒很有必要。當孩子有困惑需要幫助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地施予援手,但是家長在給出明確的指導後,確定孩子已經了解了家長提供的想法,點到即止即可,不要一句話反反覆覆地嘮叨。

②適當地放手,允許孩子試錯。家長雖然不捨得孩子受苦,但是有的時候,孩子需要吃點苦頭,承受一點挫折,才能長記性,主動糾正自己的言行。所以,家長教育孩子,要懂得放手,適當地讓孩子走一點彎路,孩子成長的速度可能會更快。

【話題討論:你對家裡孩子「過度提醒」了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父母越幫忙,孩子越累」的4件事,很多人中招,希望沒有你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有些家長也許會覺得自己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去上學了,而且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那樣孩子一定能成才。其實,家長們不僅要重視物質的投入,更要注重精神層面的培育。這4件事,父母越幫忙,孩子越受累!
  • 孩子怎麼越來越笨?可能是家長做錯了三件事情,你家中招了嗎?
    孩子怎麼越來越笨?可能是家長做錯了三件事情,你家中招了嗎?、不知道有沒有家長有這樣的認知,就是發現自己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僅沒有變得更聰明,反而越來越笨了。如果你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有可能是你在平時的教育的時候做錯了三件事情,如果這三件事情你中招了,孩子不僅不會進步,還會慢慢的開始退步。
  • 父母陪伴的3個「坑」 正在毀掉孩子的潛力,希望你沒中招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優秀孩子是優質教育的成果,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產物。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教養方式,但所有父母都有一個共同點:當我們回頭看養育孩子的過程時,都想要糾正過去犯下的一些錯誤。父母陪伴的3個「坑」 正在毀掉孩子的潛力,希望你沒中招!
  • 家長有這四種行為,會讓孩子成績越來越差,別再做了
    行為一:過度攀比大部分家長都不是從事教育行業的,從孩子的各科分數中判斷不出他們的學習好壞,因此往往都喜歡從孩子的排名來判斷。並且,排名還方便了家長將自家孩子與其他的同學進行對比。這些家長想的是「有壓力才有動力」,讓孩子知道了自己不如別人,他們才會想著努力。但如果對比一旦過了度,反而不利於學習。如果父母過度的強調孩子與別人的差距,那麼在他們的眼中,家長就是一再的否定自己,沒有見到自己的努力。
  • 你有過度提醒孩子嗎,萬事如果太過度就是害了他,別不信哦
    :第一,就是會增加對家長的依賴程度,孩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家長去提醒,自己不知道該做還是不該做,久而久之就會失去主動的能力,變成了依賴大人和只會服從的孩子,這樣的性格在以後出社會後很容易成為一個非常沒有主見的人。
  • 孩子變得越來越粗心,家長光靠提醒沒有效果,要了解孩子心理動機
    老劉整天就像唐僧一樣,在孩子旁邊念念叨叨地,提醒孩子要認真點,別忘了點小數點,別忘了拿書本,可是效果甚微。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地暴露出各種各樣的缺點和毛病以及壞習慣,這是一個成長的必經過程,是不可避免的。身為家長的我們不可太過急躁,當發現孩子出現某些缺點和毛病後,先要切身的了解孩子的這些缺點和毛病形成的原因才好。
  • 孩子不是父母附屬品,父母的過度幹預,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
    但是最近小紅媽媽卻發現小紅和自己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惡劣,不聽話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這導致小紅媽媽感到非常煩惱。1.讓孩子無法得到鍛鍊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遭受挫折,為了能夠避免他們遭受挫折會直接傳授自己的生活經驗,幫助他們規避一些困難。但是如果父母對孩子的保護太過於嚴密反而會錯過鍛鍊的機會,在他們長大成人之後應對各種困難的能力會變得非常差。
  • 家長不經意間的習慣,會讓孩子越來越笨,你家中招了嗎
    長期的負面暗示有些家長總是會在孩子沒有滿足你預期的時候就氣急敗壞的把「笨」字掛在嘴邊上,要不然就是你怎麼這麼笨,你看看誰誰誰家的孩子等等,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接受這種心理暗示,變得畏縮不前,不敢去嘗試。負面的暗示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積極的暗示則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 為啥「戴眼鏡」的孩子越來越多?這3個原因很關鍵,你中招了嗎?
    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我們在接孩子放學時會發現,班裡很多同學都戴上了眼鏡,而隨著孩子年紀的逐漸增長,孩子們戴眼鏡的比例也越來越高。為啥「戴眼鏡」的孩子越來越多?有數據表明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位,小學生的近視率近4成,而學業更繁重的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已經佔到了總數的7成,2018年近視人群就已達6億。
  • 警惕「飯桌教育」,不然真的會毀了孩子一生,很多家長中招了
    文/阿慧媽媽談育兒教育孩子有很多講究,要分場合分時間,但很多父母都是「飯桌教育」,在吃飯的時候,喜歡教育孩子,這樣是不對的,吃飯本應該是快樂輕鬆,父母應該利用這個時機,拉近和孩子的關係,如果此時教育孩子,不僅沒有效果,還會有很大的危害。
  • 家長很愛孩子,娃和父母的距離卻越來越遠?以下4點你是不是中招
    家長很愛孩子,娃和父母的距離卻越來越遠?以下4點你是不是中招做父母的總是不容易,要負擔起一個家的責任,還要養兒育女。母親十月懷胎生下寶寶,又要養又要教,從寶寶爬行,到寶寶蹣跚學步,到寶寶跌跌撞撞的走路,再到孩子會跑會跳,他的成長的每一步更像是家長的血淚史。可是儘管如此,兒女不孝的事情我們從來不會覺得新鮮,良好的教育希望家長從不嘮叨的媽媽做起。
  • 家長的這些行為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孩子在家長的無數次的批評指責中慢慢的就失去了信心,變得越來越自卑內向。3 有家庭暴力的家庭很多父母不會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行為,比如: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或者大打出手。如果伴隨著家庭暴力的場景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也可能會讓孩子的脾氣變得暴躁,他會覺得暴力能解決一切問題。
  • 孩子沒朋友,會變得越來越孤僻,家長的過度幹涉是原因之一
    閨蜜的臉略略紅了一下,說:那你在下面等著吧,待會他寫完作業就會下來的。我們還沒走到五樓,閨蜜兒子就飛奔下來了,被閨蜜一把抓住,強行帶回家。那天,閨蜜兒子沒有下樓,但是,他不時會偷偷瞟一眼樓下。我不理解閨蜜的做法。她說:小孩子,要什麼朋友啊,那個小男孩的父母不太好,會帶壞我兒子的。還是讓他自己在家學習的好。
  • 家長對孩子有偏見?不想讓孩子越來越差,家長就要懂得改正
    這一天他的偏見感又逐漸增強了,於是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他立刻把孩子叫到了自己的屋子裡,然後對孩子狠狠的呵斥道:「你的學習成績太差了,你能不能給我好好的學習,下次爭取給我考一個第1名回來?」這些家長也認為,只有自己對孩子有偏見,孩子才能更有動力地去努力。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雖說有效,可也存在著許多的影響,使孩子無法面對失敗,更會使孩子變得沒有動力,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失敗者。
  • 3歲女童突然說「我看到兩個媽媽…」 越來越多孩子中招,很多爸媽卻...
    進入暑假之後,浙二眼科中心斜視與小兒眼科專科的副主任醫師湯霞靖尤其忙,「很多人以為斜視都是天生的,其實後天引起斜視的原因也有很多。譬如成人因為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過久,也可能誘發急性的內斜視,現在這種情況在小朋友中也越來越多,這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的。」
  • 家長老師沒有教,孩子卻會了,你家娃中招了嗎?
    哦,現在的孩子簡直太可愛了。但是有時也會影響班級的學習氛圍,所以很多班級老師都是不允許學生上課轉筆的。3校服上面畫畫這件事情應該很常見吧青春期,叛逆期的到來,有一些孩子們可能有了喜歡的小明星,就會偷偷地寫在自己的校服上,如果老師沒有發現,那下一個孩子就也會開始模仿了,接了就會有第三個第四個,那麼膽子大的,就會開始畫圖案,也有艾菲爾鐵塔,小貓咪,
  • 過度寵溺孩子,會導致孩子變得自私,這該怎麼辦?
    而長大以後,爸爸媽媽又會用成年人的方式來教會我們道理。但是隨著生產力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父母給予孩子的愛的方式開始發生了變化,因為他們對孩子過度的寵溺常常導致孩子變得特別的自私,只知道考慮自己的感受。我們都知道孩子如果從小就養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的話,那麼對於孩子未來的成長是百害無一利的。所以父母必須幫助孩子改掉這種陋習,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
  • 孩子注意力越來越差!家長有沒有檢討過自己?
    孩子注意力越來越差一旁的老師耐心地觀察著他,童童本不是特別有耐心的孩子,可這樣玩玩具吸引了老師,但是老師卻沒有打擾童童。 有時候,你會發現,孩子會出現「非常專注地反覆做一件事」,這也被稱為「重複練習」。每次完成那種體驗之後,他們就像完成某種重大的任務一樣,充滿了喜悅和滿足。
  • 孩子性格變得越來越暴躁,只因家長晚接孩子?家長要多注意
    其實孩子在小的時候性格都是比較好的,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孩子的性格也會發生一定變化,有的孩子性格會非常溫順,然而有的孩子卻變得越來越暴躁,沒事就會發各種脾氣。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很多家長可能會直接去安慰孩子,但家長會發現孩子的情緒反而變得越來越不好,這也給家長帶來了很多困擾,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都那麼聽話,為什麼自家的孩子卻變成這樣?
  • 養育男孩的4個錯誤做法,會讓他永遠長不大!希望你沒中招
    很多家長會用自己的思維來要求孩子,希望孩子達到自己理想的狀態,特別是一些調皮的男孩子父母特別希望自家兒子能像某某家女兒一樣乖巧懂事、不闖禍。所以漸漸地小博的情緒越來越暴躁,可是父母卻覺得是他的脾氣太差了,缺少父母擁抱的男孩子自控力長不大。很多父母跟小博的家長一樣,把擁抱都給了女兒,認為男孩子長大就應該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沒必要粘粘乎乎的,可是恰恰相反,男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發展比女孩子慢,更需要父母的擁抱。父母多給男孩子一點擁抱,你會發現可以更好地幫助他緩解情緒,而且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培養自控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