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小說學會2017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揭曉,25部作品上榜。其中長篇榜5部作品,《收穫》刊載的佔據其中4席。
作為國內最早的年度小說排行榜,中國小說學會的年度排行榜已持續進行了18屆,每年在一月初揭曉榜單。本屆入圍的小說240餘部,經過21位評委的遴選和討論,最終評出25部上榜作品。
一、 長篇小說
1、劉 慶:《唇典》, 《收穫》2017長篇專號(春卷),作家出版社2017年7月
2、魯 敏:《奔月》,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10月
3、張 翎:《勞燕》,《收穫》2017年第2期,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7月
4、石一楓:《心靈外史》,《收穫》2017年第3期
5、範 遷:《錦瑟》,《收穫》2017年長篇專號(秋卷)
二、 中篇小說
1、王安憶:《向西,向西,向南》,《鐘山》2017年第1期
2、陳 倉:《摩擦取火》,《芒種》2017年第9期
3、孫 頻:《松林夜宴圖》,《收穫》2017年第4期
4、劉建東:《丹麥奶糖》,《人民文學》2017第1期
5、徐貴祥:《鮮花嶺上鮮花開》,《人民文學》2017年第8期
6、胡 遷:《大裂》,《西湖》2017年第6期
7、東 紫:《芝麻花開》,《人民文學》2017第5期
8、張學東:《蛇吻》,《十月》2017年第6期
9、張悅然:《大喬小喬》,《收穫》2017年第2期
10、曾曉文:《金塵》,《江南》2017年第4期
三、短篇小說
1、葉兆言:《滯留於屋簷的雨滴》,《江南》2017年第3期
2、畢飛宇:《兩瓶酒》,《人民文學》2017年第11期
3、鍾求是:《街上的耳朵》,《收穫》2017年第3期
4、萬瑪才旦:《氣球》,《花城》2017年第1期
5、李延青:《匠人》,《當代》2017年第2期
6、朱 輝:《七層寶塔》,《鐘山》2017年第4期
7、南 翔:《檀香插》,《芙蓉》2017年第2期
8、貝西西:《誰是李俏》,《雨花》2017年第11期
9、趙紅都:《英式下午茶》,《莽原》2017年第2期
10、葉 舟:《兄弟我》,《十月》2017年第4期
對於本屆榜首作品《唇典》,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王春林認為,這是一部少見的從藝術上和思想上都具有史詩性的作品,是2017年最重要的一部長篇,也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長篇小說上的收穫之一。小說對歷史有著深刻的思考,對人性進行了深度挖掘,對東北近現代史的敘述是很好的樣本。
據了解,劉慶的《唇典》創作歷時十餘年,首發於2017年《收穫》長篇(春卷),並於7月份由作家出版社全本發行。滿鬥是一個命定的薩滿,但他卻要用一生來拒絕成為一個薩滿的命運……
劉慶專訪
(《成都商報》記者陳謀)
「我從未想過這部書會耗費我十年的時間」
問:這本書寫了多久?
劉慶:《唇典》寫下第一行的時間是2005年2月18日22:03分,我在2015年9月3日上午10:26分寫完最後一行。《唇典》的創作竟然歷時十年。我從未想過這部書會耗費我十年的時間。
問:書名為什麼叫《唇典》?
劉慶:2000年12月26日,我在日記裡寫下了「唇典」兩個字。我覺得這兩個字會成為一本好書的名字,為了這個書名我興奮了好久。唇典的原義是東北土匪的「黑話」,比如「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之類,但我將其引申為口口相傳,唇典——口口相傳的民族史,民間史,既貼切又傳神。我一定要讓真正的「唇典」發揚光大,使其源遠流長。
問:《唇典》的故事開始於 1910年的東北,結束於世紀末,跨度百年。這基於什麼樣的考慮?是一開始就有野心,要在更大的視野裡寫出「東北史」嗎?
劉慶:小說時間的設定從寫下第一句的時候就開始了,要想寫東北的歷史從1910年寫起也最合適。1910年,是清朝的最後一年,此後,滿文將在中國大地上消失。
如果我們把東北這片黑土地賦予一種人格力量,這個人的命運最曲折,最跌宕起伏、最剛烈也最壯烈,最屈辱也最複雜,最富深情也最粗獷。你生長在這片土地上,能用自己的視角去感受到這片土地的體溫和情感的千迴百轉。
問:你平日在報社的事務工作已經很忙,如何有精力堅持寫完這部作品?
劉慶:許多朋友看過我的生活狀態,他們說,無法想像我怎麼能寫成一部數十多萬字的書。是啊,除了對文學的熱愛和堅持,還有什麼理由呢?我希望《唇典》是幸運的那一粒種子,能夠種進人心,茁壯成長。我說過,一部書就像一個人,《唇典》的寫作不是斷斷續續地寫了十年,而是持續了十年的寫作,我們在一起生活了十年。我感謝所有鼓勵過我和幫助過我的朋友和老師們。
近10年中國小說學會年度長篇小說排行榜榜首
2017年 劉慶《唇典》
2016年 賈平凹《極花》
2015年 陳彥:《裝臺》
2014年 劉醒龍《蟠虺》
2013年 蘇童《黃雀記》
2012年 金宇澄《繁花》
2011年 嚴歌苓《陸犯焉識》
2010年 楊爭光《少年張衝六章》
2009年 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
2008年 嚴歌苓《小姨多鶴》
1/8零點起——1/10十二點期間,凡是同時訂閱2018年《收穫》雙月刊和《收穫》長篇專號四卷的讀者,將贈送《收穫》60周年福袋一隻。限額30隻,早到早得。
掃描二維碼進入《收穫》微店,在《收穫》微店訂閱和購買,微店負責發送
2017年《收穫》長篇專號(冬卷)目錄
雪夜 / 楊林
評論:狂人、K與Z / 申霞豔
靈的編年史 / 霍香結
評論:小說的末法時代或早期風格 / 黃德海
IT童話 / 張辛欣
評論:機器成人和人成機器 / 李偉長
疼痛吧指頭 / 普玄
評論:披肝瀝膽說普玄 / 邱華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