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文學排行榜2017上半年榜:蘇童、王安憶等折桂

2020-12-27 澎湃新聞

火熱的文學之夏,由《收穫》文學雜誌和長江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的2017《收穫》文學排行榜上半年榜於7月31日在上海揭曉。

這份排行榜分為短篇小說榜、中篇小說榜、長篇小說榜和(長篇)非虛構作品榜,蘇童的短篇小說《瑪多娜生意》、王安憶的中篇小說《向西向西向南》、石一楓的長篇小說《心靈外史》和周曉楓的非虛構作品《離歌》分列上述四個組別的榜首。

「這次榜單的初選、複選和投票歷經近兩個月,評委不僅有程德培、謝有順、宗仁發、王春林、張莉、黃德海、項靜、張定浩、金理等文學評論家,有穆濤、吳玄、顧建平等知名文學編輯家,還特別邀請到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蘇煒加盟並擔任了中短篇小說組的評委會主任,」《收穫》雜誌主編程永新在榜單揭曉發布會上介紹,評委選擇上特意兼顧了不同年齡層次的人選。

蘇童

對於蘇童的《瑪多娜生意》,擔任排行榜中篇小說組、短篇小說組評委會主任的蘇煒評價其是世相浮世繪。「在眾多現實題材的中、短篇作品中,這篇作品的筆墨顯得更流利、寫出世俗的某種華麗。」

王安憶

蘇煒認為王安憶的《向西向西向南》保持了她一貫的綿密、細碎敘述風格,筆墨純熟。最難得的是這部作品題材的當下性。

石一楓

石一楓以作品《心靈外史》摘奪了排行榜上半年長篇小說榜的桂冠。該組作品評委會主任、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王春林認為:「石一楓以如此一部具有心靈衝擊力的優秀長篇小說關注、思考並表現了國人的精神信仰問題。」

周曉楓

周曉楓憑藉《離歌》斬獲了排行榜上半年非虛構作品的榜首,王春林表示,能夠把一篇悼亡文字寫出如此一種深刻的思想深度來,是周曉楓《離歌》最值得肯定的地方。「作者以犀利的筆觸對一位現代知識分子足稱複雜的精神世界作深入的剖析,差不多條分縷析到了體無完膚的地步。讀來既催人淚下又發人深省。」

據介紹,此次進入排行榜候選名單的長篇小說有十篇(公開發表於正式文學期刊或由出版社出版,出版日期在2017年1月~6月間,下同)、非虛構長篇作品十一部、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各十五部。

程永新笑言,《收穫》對文學作品的熱愛和要求堪稱極致,「從7月下旬陸續發來的打分表看,評委們將不少作品的分數尾數精確到了五分甚至一分,仔細研讀和反覆斟酌,可見大家對候選作品的品質多麼較真。」

如今各種文學排行榜不在少數,《收穫》文學排行榜創辦於2016年底,作為《收穫》文學雜誌創刊60年以來首次主辦的文學榜單評選活動,以其文學性、經典性和獨立性,甫一問世便獲得較大社會影響和學術關注。與長江文藝出版社聯袂推出的《2016收穫文學排行榜作品選》短篇卷與中篇卷上市後也獲得大量讀者歡迎。

為了提升文學影響力,《收穫》對排行榜也做了一些調整。一是在評選周期上,將文學榜的評選分為上半年與下半年兩個周期;二是在原長篇、中篇和短篇小說三個組別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非虛構作品組。

「改變評選周期是為了更加從容和細緻地閱讀作品、甄選作品,使得年底的總榜單更加公正、客觀、權威。如無意外,入選上半年榜的作品將直接進入年終榜,但必須與下半年榜的作品匯總後,經重新投票,以決定每部作品在年終榜上的排位。增加非虛構作品組,則是為了可以以更寬闊的文學理解來包涵和捕捉時代精品。」

揭榜後,《收穫》雜誌還正式對外宣布,啟動作品轉載代理業務。

程永新介紹,《收穫》最近公布了最新的《投稿須知》和《轉載須知》,「如果作者向我們投稿,那麼就需要授權給《收穫》作品轉載及報酬支付事宜與他方協商,授權期限為壹年,在授權期限內,不應自行、也不應授權第三方,與他方就作品轉載及報酬支付事宜進行協商。其他第三方想要轉載《收穫》上發表的作品,需要獲得《收穫》的書面許可,」程永新解釋,設置新的投稿、轉載須知,是為了維護文學原創和作者權益。

「還有一些細節要求,我們都發布在了這兩項須知上。過往由於對原創作品保護的範圍不夠細緻,出現了許多版權問題,對作者的作者的傷害很大,現在必須要規範起來。我想在中國文學市場上,《收穫》對作者的保護與熱愛是毋庸置疑的,既然開了這個頭,我們有信心在國人心中慢慢形成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識。。」

程永新表示,未來《收穫》雜誌還將通過影視改編、有聲開發等手段盡力開發文學作品的衍生價值。

附:2017收穫文學排行榜上半年榜單

短篇小說榜前五名

1.蘇童《瑪多娜生意》(《作家》2017.1)

2.艾瑪《白耳夜鷺》(《收穫》2017.2)

3.萬瑪才旦 《氣球》(《花城》2017.1)

4.張楚《人人都有一口漂亮的牙齒》(《江南》2017.3)

5.周嘉寧《去崇明島上看一看》(《上海文學》2017.3)

中篇小說榜前五名

1.王安憶《向西向西向南》(《鐘山》2017.1)

2.張悅然《大喬小喬》(《收穫》2017.2)

3.胡遷《大裂》(《西湖》2017.6)

4.方方《花滿月》(《北京文學》2017.1)

5.須一瓜《有人來了》(《上海文學》2017.1)

長篇小說榜前五名

1. 石一楓《心靈外史》(《收穫》2017.3)

2. 哲貴《猛虎圖》(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7.1)

3. 嚴歌苓《芳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4)

4. 陳永和《光祿坊三號》(《收穫》長篇專號2017春卷)

5. 張翎《勞燕》(《收穫》2017.2)

5.(並列)範穩《重慶之眼》(《人民文學》2017.3)

非虛構作品榜前五名

1.周曉楓《離歌》(《十月》2017.2)

2.金宇澄《回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1)

3 袁凌《青苔不會消失》(中信出版社 2017.4)

4 黃燈《大地上的親人: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臺海出版社2017.3)

5 寧肯《中關村筆記》(《十月·長篇小說》2017.1)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17收穫文學排行榜上半年榜單揭曉 蘇童等領銜
    2017收穫文學排行榜上半年榜於7月31日在上海揭曉。這份排行榜分為短篇小說榜,中篇小說榜,長篇小說榜和(長篇)非虛構作品榜,蘇童的短篇小說《瑪多娜生意》、王安憶的中篇小說《向西向西向南》、石一楓的長篇小說《心靈外史》和周曉楓的非虛構作品《離歌》分列上述四個組別的榜首。
  • 2017收穫文學排行榜頒布,七零後佔長篇小說半壁江山
    近日,由《收穫》文學雜誌社與長江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的「2017收穫文學排行榜」發布。該系列榜單分為長篇小說、長篇非虛構、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四個榜,並提供了專家評選與讀者人氣投票兩份參考,由此將2017年最值得品讀、最值得關注的四十餘種華語原創文學作品呈現在公眾面前。
  • 2016「《收穫》文學排行榜」讀者票選啟動
    2016「《收穫》文學排行榜」讀者票選啟動《收穫》首次「辦榜」2017年是《收穫》創刊六十周年,《收穫》文學雜誌與長江文藝出版社、騰訊文化、鳳凰讀書聯袂合作,於2016年底隆重推出的「《收穫》文學排行榜」系列評選,是慶祝《收穫》一甲子誕辰的文學活動之一,也是《收穫》文學雜誌首次推出文學榜單。
  • 2017中國小說學會排行榜 | 長篇榜5部,《收穫》佔據4席
    其中長篇榜5部作品,《收穫》刊載的佔據其中4席。作為國內最早的年度小說排行榜,中國小說學會的年度排行榜已持續進行了18屆,每年在一月初揭曉榜單。本屆入圍的小說240餘部,經過21位評委的遴選和討論,最終評出25部上榜作品。
  • 這一年最值得品讀的文學作品有哪些?收穫文學排行榜出爐
    歲末將至,這一年,最值得品讀、最值得關注的華語原創文學作品都有哪些?12月24日,2019年收穫文學排行榜在安徽蚌埠龍子湖畔的古民居博覽園舉辦頒獎儀式。阿來的《雲中記》、萬方的《你和我》、田耳的《開屏術》和遲子建的《燉馬靴》分別摘得本年度長篇小說榜、長篇非虛構榜、中篇小說榜和短篇小說榜的榜首。
  • 《收穫》雜誌盤點年度文學「收穫」,文學排行榜為這個時代「排」出...
    「每年年末這麼多文學排行榜,如何體現出自己的個性?」由《收穫》雜誌主辦的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12月9日在安徽蚌埠中華古民居博覽園舉行頒獎儀式,揭曉了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非虛構前10名。在頒獎前舉辦的「行走的年代」《收穫》論壇上,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評論家何平提出了一個犀利的問題。
  • 2019年收穫文學排行榜頒出——溫暖的文字最能直抵人心
    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歲末將至,這一年,最值得品讀、最值得關注的華語原創文學作品都有哪些?12月24日,2019年收穫文學排行榜在安徽蚌埠龍子湖畔的古民居博覽園舉辦頒獎儀式。阿來的《雲中記》、萬方的《你和我》、田耳的《開屏術》和遲子建的《燉馬靴》分別摘得本年度長篇小說榜、長篇非虛構榜、中篇小說榜和短篇小說榜的榜首。
  • 堅守在文學現場,《收穫》文學排行榜發布
    12月24日,2019年收穫文學排行榜頒獎典禮在安徽蚌埠中華古民居博覽園舉行。2016年,《收穫》文學雜誌社推出 「收穫文學排行榜」。迄今為止,「收穫文學排行榜」已經成功舉辦四屆,以其文學性、經典性和獨立性引起矚目。
  • 長江文藝出版社和《收穫》雜誌社聯合主辦的年度文學榜發布
    由長江文藝出版社與《收穫》文學雜誌社聯合主辦的「2017收穫文學排行榜」系列新鮮發布。該系列榜單分為長篇小說、長篇非虛構、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四個榜,並提供了專家評選與讀者人氣投票兩份參考,由此將2017年最值得品讀、最值得關注的四十餘種華語原創文學作品呈現在公眾面前。
  • 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頒獎詞及作家獲獎感言
    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於12月9日在安徽蚌埠頒出,長篇非虛構、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四個分類榜單揭曉,以下為各榜單前三名頒獎詞和作家獲獎感言。
  • 蘇童:我不大可能得布克獎
    蘇童認為,中國作家獲得提名,更多的是布克獎的一種態度,他說:「這幾年,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西方世界也越來越多地關注中國,文學也不例外。我和王安憶的名字這一次在提名當中,可能只是西方文學界表達一個對中國文學關注的態度,或者姿態,真正能得獎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 《收穫》60周年紀念文存(珍藏版)出版
    南都訊 記者黃茜 發自北京 為紀念《收穫》雜誌創刊60周年,1月11日,由上海九久讀書人與《收穫》雜誌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共同主辦的《收穫》60周年紀念文存(珍藏版)新書推介會在2018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行。
  • 王春林|一個人的小說排行榜(2017年度)
    周榮池《李光榮下鄉記》,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年5月版42、郝汝椿《合盛元票號》,北嶽文藝出版社2017年4月版43、閻雪君《天是爹來地是娘》,中國金融出版社2017年5月版中篇小說1、王安憶《向西,向西,向南》,《鐘山》雜誌2017年第1期2、石一楓《借命而生》,《十月》2017年第6期
  • 【重磅新書】《2015中國文學排行榜》系列
    年度文學排行榜系列已成為百花洲文藝出版社的出版名片,每年持續推出,旨在梳理每年度的文學創作實績,做當代文學創作發展的記錄者與見證人。199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在《青年文學》工作多年。曾任《人民文學》雜誌社副主編,現為魯迅文學院副院長。內容簡介:《2015年中國詩歌排行榜》由魯迅文學院副院長、著名作家邱華棟選編,遴選2015年發表在期刊、網站、博客、微博、微信等多種媒介選編具有代表性的優秀詩作,較為全面地反映了2015年我國詩歌創作的面貌。
  • 心水一些古風文~2017網絡小說排行榜匯總 官方前十名 推薦書單
    不過依然可以從裡面挑出了言情、玄幻、武俠等,某些明顯的古風文在具體簡介裡也有說明,暫時算作同類推薦吧~至少還算是能分清古代和現代:P2017榜單2017年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下半年榜(已完結)——《孺子帝》 作者:冰臨神下 首發日期:
  • 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深圳站攜手蘇童,與年輕一代暢聊經典文學
    此次,華為閱讀邀請茅盾文學獎與魯迅文學獎雙料得主、中國當代文學小說創作的先鋒派代表人物蘇童,與朋友們一同暢聊經典文學,提倡通過數字閱讀感悟經典文學作品的魅力。蘇童現場解答了讀者的困惑:「經典文學和流行文學都是一條文學路上的兩個同伴,不應該把兩者對立看待。經典文學的確有很多嚴肅作品,像《尤利西斯》最吸引人的就是其大量燒腦的知識、宗教知識;但也有像《唐吉坷德》這樣讀起來輕鬆的作品,它們有各自的精彩。」蘇童呼籲大家正視流行文學與經典文學的關係,靜心閱讀,嘗試瀏覽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給精神世界帶來更豐富的體驗。
  • 中國文學正融入世界文學體系
    此外幾家法國出版社分別出版了陸文夫、韓少功、汪曾祺、張辛欣、張潔、張賢亮、張抗抗、蘇童、餘華、韓少功、李銳、王朔等作家的中長篇作品法語版。上世紀九十年代,《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黃土地》《霸王別姬》等根據小說改編的中國電影在歐洲熱映,對中國文學的翻譯出版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裡,中國文學把黃土地上的紅燈籠和改革開放以後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呈現在西方人面前,令他們應接不暇。
  • 王安憶《紀實與虛構》獲紐曼華語文學獎
    評委會表示,授予王安憶該獎項是因為她多年來一直在寫作上突破自我,每篇文學作品都不重複。紐曼華語文學獎的五名評審早在今年初選出了五名提名人選。經過三輪投票,決定出最終得獎者。評委會主席格裡斯說:「5名候選人都是有著很大成就的作家,但王安憶憑藉其非凡的文學功底,在三輪淘汰制投票後最終獲勝。」
  • 蘇童、阿來談退稿丨寫作課
    80年代有一句著名的話,作家王蒙告訴文學青年「不要擠在文學這條羊腸小道上」。在那文學狂熱的年代,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蘇童所在班級的40多個同學,有十幾個人都在或公開或秘密地投稿,同學們發表作品的消息不斷傳來,今天有同學在人民日報副版發表文章,明天有個說文章在《新疆文學》發表,這些消息成為蘇童寫作的動力,他每天都在寫,一天五首詩歌,四處找刊物通訊地址往全國各地發,希望能夠發表。
  • 2017上半年最暢銷電子書排行榜TOP10
    7月25日,亞馬遜中國發布2017年年中圖書暢銷榜、新書榜以及閱讀城市榜。因受同名電視劇熱播的影響,《人民的名義》也得以大賣。數據顯示,原著圖書《人民的名義》在同名電視劇播出後3個月的銷量與播出前3個月的銷量相比,電子書增長了24倍,使得該書分別位居上半年紙書暢銷榜第八位和電子圖書暢銷榜首位。在亞馬遜中國連續第四年發布的最愛閱讀城市榜中,合肥、鄭州、長春位列前三甲,其中合肥、鄭州已連續兩年蟬聯該榜單的冠亞軍,該榜單是根據亞馬遜中國網站上2017年上半年各城市圖書的銷量在該城市所有產品總銷量中的佔比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