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論青春期心理輔導

2020-10-03 冉冉長沙


一、青春期與青春期心理輔導概論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表示青春期是學生人生發展的必經階段,這一階段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與性發育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從幼稚的個體走向成熟完整的人的過渡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個體的生理髮育基本完成;心理及智力發育逐漸完善、成熟;性情緒、性情感體驗逐步生成;自我個性、人生觀與價值觀也將基本奠定。

   青春期輔導就是要在這一成長的關鍵期理解、引導與幫助青少年,幫助他們應對種種壓力與挑戰。運用心理輔導的理論與技術,通過小組輔導、個別輔導、心理輔導課程、家庭心理輔導及學校綜合活動等形式,使青少年形成積極的自我認識、自我接納與自我調節,完成自我同一性發展,促進心理健康與人格的和諧發展,為青少年的健康發展與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常見青春期心理問題分析

   青春期輔導需要從理解青春期常見的心理問題出發,主要體現在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平衡與不成熟帶來的內心衝突上。

   1.身體發育帶來的焦慮心理。

   一是個體性發育時間差異的壓力。身體發育的變化具有極大的個體差異性。早熟的女孩可能8歲(二年級)就開始發育,10歲(四年級)就達到初潮。而發育晚的女孩可能11~12歲(五年級)才開始發育,15~16歲(高一年級)達到初潮。也就是說當發育早的女孩已經結束了青春期的發育高峰,可能發育晚的女孩還沒有開始。男孩也同樣如此。作為一種成人化的象徵,青少年會好奇也會互相比較生殖器的發育程度,打探彼此月經是否來潮或是否出現遺精。晚發育的青少年,會對自己的發育時間與發育進度產生深深的焦慮與擔憂:我為什麼發育得這麼慢、我是不是不正常、我會不會永遠矮小、我的月經什麼時候來……同樣,早發育的青少年(尤其是女孩),也會迎來困擾,同伴們可能會給其取上帶有性色彩的綽號。

   二是過度關注體像的心理。隨著青春期自我意識的不斷增長,青少年開始關注自我以及過度關注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但在激素水平及荷爾蒙的變化下,青少年會出現一些體像上的發展尷尬,如青春痘問題、身高問題、體重問題、聲音變化問題、第二性徵出現問題等。過度關注體像發展的青少年則容易出現自卑、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因此,青少年期的自我評價普遍低於兒童期與成人期。

   2.性別角色認同帶來的迷茫心理。

   心理學研究將性別角色類型劃分為:雙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未顯示明顯性別類型)四種類型。兒童及青少年的性別角色發展是一個變化發展並逐漸趨於穩定的過程,直接影響青少年的整體發展。

   龔茜的關於我國中學生的性別角色發展現狀調查中顯示,初中與高中學生的未分化、雙性化比例各約佔三成(未分化略高於雙性化性別),顯著高於男性化和女性化。

   雙性化的性別角色認同,具有較高的自尊、較少的心理疾病、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是最為理性的性別發展模式。但調查中未分化性居於四種類型的首位,它是最不穩定與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的一種類型,卻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越來越多元的價值取向使青少年擴大了自由選擇的權利,也帶來了新的困惑和衝突。部分青少年完成了這種性別角色認同,走向更有力的雙性化角色。而另一些青少年則顯得迷茫,在性別同一性發展上產生遲緩,推遲對性別的信念,這也反映了自我意識的薄弱。同時,在性取向與性認同的選擇上(排除先天基因的影響),一些青少年在不良環境、社會輿論、傳媒及獵奇心態的驅使下,傾向於非主流文化,甚至產生性別認同混亂的心理。

   3.青春期情感帶來的困惑心理。

   青春期情感表現出複雜的特點,並存在極大的個體差異性。既有在中學階段兩性戀愛只存在於想像的情況,也有性行為上初試雲雨的個案。2018年,上海地區1800名中學生的調研中(《上海市青少年性傳播疾病早期預防策略的研究項目》),17.0%的初中生表示談過戀愛,最親密的接觸方式多表現為擁抱和拉手。高中生比例為34.5%,多為接吻和擁抱。性行為,初中生發生比例為1.7%,高中生為2.3%。

   青春期情感困惑主要表現有:盲目戀愛心理、情感受挫後不理智心理、性恐懼與性衝動心理。

   王亞平等人的調查顯示,中學生戀愛動機中,真正出於愛情因素而戀愛的中學生僅佔7.2%。大多青春期戀愛的盲目性表現突出,其中戀與愛的成分偏少,情感宣洩、流露與表達的成分偏多。以遊戲型戀愛、友情型戀愛、短期型戀愛為主要表現形式。

   青春期的心理特點表現為多重矛盾性、獨立性與依賴性、成人感與幼稚感、開放性與封閉性、渴求感與壓抑感、自製性與衝動性,情緒容易出現兩級化,情感體驗尤為強烈。因此,在面對青春期情感時,他們容易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往往不能很好的處理情感問題,產生諸多情感困惑——暗戀、失戀、多角戀愛、不理智性行為等。這一時期,又是他們發展自我同一性的關鍵時刻,如果被情感問題困擾與受挫,容易引發自我懷疑與自我否定,產生自卑與自毀情緒。青春期的「閉鎖心理」,又會使得心理壓力過大卻無法發洩,嚴重時產生輕生心理。

   恐懼是青春期異性交往中存在的一種較普遍的心理反應。青少年在異性面前表現出一定的不安和拘謹,是正常的反應。但有些青少年卻表現出過度的緊張和恐懼,嚴重的甚至害怕看到異性,只要有異性在場,或與異性目光接觸,就會局促不安、心慌意亂。在現實生活中,一些青少年如果在早期的生活經歷中,遭受過性騷擾與性侵犯等,則會引發對於性的恐懼心理,形成心理障礙。

   性衝動也是青春期不可迴避的心理表現。處於青春期的男女非常容易衝動,而且常常不考慮後果。在同異性的交往中,他們很難完全從性本能的衝動中解脫出來,聽到會激發性興奮的語言,看到或觸到異性的性感部位,甚至聞到異性身體散發的氣味,都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衝動。這本身並不是下流無恥的事情,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就可能導致過度手淫、思想沉淪、侵犯性的性衝動(行為過激、語言粗俗下流、性騷擾等)。    4.自我發展帶來的叛逆心理。

   青春期的叛逆心理表現為對家庭、學校,甚至社會的牴觸、反向情緒。他們會批判或否定父母、學校教育及教育制度、社會現象及制度。過度關注負面事件,或消極看待社會事物。這即是青少年批判性思維能力發展的表現,也是性發育與成熟帶來的身心需求。發展心理學奠基人何林渥斯在1928年就提出,青春期「若能擺脫家庭成為自由而獨立的人就好了」。叛逆心理是一種擺脫權威成為獨立人的內在衝動。加之,傳統教育與青少年不同的價值觀、社會輿論媒體多元價值的引導,也加劇了叛逆心理與行為的發生。

   三、青春期輔導的目標

   一個人性觀念的形成與他對於自我、他人(班級與家庭)、社會與自然的理解息息相關。因此,我們以性教育為核心,試圖從自我認識、班級與家庭(他人)意識、社會性道德與倫理及自然生命四個維度,參照發達國家的經驗和現階段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來設定青春期輔導的目標。

   小學低年段:認識自己的性別,遵守社會基本性別規範。了解家庭生活故事,感受父母的愛與家庭的重要性。認識生命的起源,了解生命的獨特性與珍貴性。學會與同學、老師友好相處。學習如何對待陌生人與提高防範意識。

   小學中高年段:認識青春期生理知識,了解自身身體變化的情況和有關問題,並懂得正確認識和對待這些生理變化。認識青春期初期的心理發展,懂得如何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健康狀態,養成良好的心理衛生習慣。進行恰當而廣泛的異性交往,尊重異性,互相欣賞,建立和維持良好的異性同伴關係。提高防禦性侵害的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

   初中年段:認識青春期生理知識與心理發展,消除性不安心理,學會正確認識與疏解青春期煩惱,並懂得必要時求助;了解性道德、性倫理與性法制觀念。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情緒體驗與表達,學習有效情緒管理與調控。倡導恰當而廣泛的異性交往與尊重平等的兩性社會觀念。建立對自己行為負責與自我控制的觀念,把握與異性的交往尺度。提高應對處理與屏蔽不良性信息的能力。積極引導與教師及父母進行溝通,正確面對逆反情緒。防禦性侵害與自我保護。

   高中年段:認識性心理的發展,掌握對待與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的性煩惱的方法,必要時懂得求助。理解人的性的多面性和個人差別,形成健康積極的婚戀觀,建立正確的性道德、性倫理與性法制觀念,進而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理念。了解自我生殖保健,明白性病、毒品與墮胎等的危害及其他與性有關的社會問題。學習避孕知識,重視貞操觀念。提高抵禦社會不良性信息的能力。防禦性侵害與自我保護。

   四、青春期輔導的策略

   由於青少年在個體發育及心智成熟度上的嚴重差異以及青春期話題本身的敏感性與私密性,青春期輔導可以採用多樣化的輔導方式來實現。包括心理輔導課程、校園心理輔導活動、課堂心理輔導、個別輔導、團體輔導、家庭及社區教育等形式,需要輔導者根據不同的青春期學段發展目標與學生的個體情況,決定適用的範圍。

   而青少年叛逆、閉鎖、複雜矛盾的心理卻可能使青春期輔導變得更加困難。要實施一個有效的,被青少年接受的輔導,就需要注重青少年的輔導差異性,具體表現在:

   1.輔導者需要建立和諧的輔導關係。

   青春期的輔導者必須與青少年建立一種和諧的輔導關係。其中,尊重青少年的想法是異常重要的。澳大利亞心理學者凱思琳·熱爾達與大衛·熱爾達在《青少年心理輔導》一書中提出,青少年輔導者需要具備5點個人特質:對年輕人的發展過程有完整的了解;能夠聯結自己的內在青少年;能夠鼓勵和尊重個性化;正面評價;能夠很容易地與青少年溝通並產生共情。

   2.朋輩輔導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同伴影響力顯著超過父母與教師。青少年更願意在遇到困難時尋求同伴的幫助。而同伴的一言一行也容易成為他們內心矛盾困擾的源頭。因此,在學校中形成朋輩輔導的氛圍與隊伍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建立青少年心理社團,使青少年更容易從同伴身邊獲得青春期的輔導知識,通過心理沙龍、心理劇、藝術性表達、心理活動宣傳月、心理測試等方式,從同伴處學習並增進自我認識與自我調節能力。輔導者更多的起到培訓、組織、引導與協調的角色。

   3.採用青少年的溝通方式。

   德國波恩大學心理研究學者Seiffge-Krenke與Rotenberg的研究表明,青少年通常採用如下溝通方式:正面的評價他人的外觀,包括外貌、行為、裝飾和物品。使用直接的封閉性問題來獲取信息;表露自身的信息並假設他人也會自我表露;肯定他人的觀點;適當使用讚美;直接表達喜歡或不喜歡。在他人講述故事時,配合併誇大他人的情感表達;經常離題,後又返回;主導談話主導權;給予並接受建議。在青春期的輔導中,輔導員適度回到自己內在的青少年,採用他們的溝通方式會使輔導更加順利。

相關焦點

  •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論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指出在語文教學之中,課外閱讀屬於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由於教材當中的素材不一定可以對學生需求加以滿足,所以課外閱讀就變成初中閱讀的延伸以及拓展。
  •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論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奠基石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表示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的潛在教育。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提醒,要想讓幼兒具備正確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就需要家長在家庭生活中表現出正確的行為動作,做到以身作則,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監督,從而更好的教育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指出家庭是孩子培養品德教育的主要場所。
  •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論中小學作文教學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指出作文教學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語文素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作文水平裡。因為作文訓練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認知能力、思辨能力、想像力等等能力的有效方法。
  •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論優化童話教學 呵護童心童趣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表示在長期的教學觀察與實踐中發現,目前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存在著諸多「誤區」,導致童話的「教」與「學」無法達到和諧互動、教學相長的最佳境界。在文章中,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嘗試針對以上四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一一論述,力求與廣大教師共同避開童話教學的「舊誤區」,開闢童話教學的「新天地」。誠然,童話中蘊含著豐富的育人因素,教師可以通過童話教學,使學生明白很多的道理。
  •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淺談企業商業道德的重要性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表示商業道德和人品道德一樣,兩者都必須保持高標準。道德規範指判斷善和惡、正當和不正當、正義和非正義、榮和辱、誠實和虛偽、權利和義務等道德準則。
  •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談聽故事學歷史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指出中學生處於發展階段,因此這一階段培養其良好的學習意識有利於提高自主思維能力。轉變傳統枯燥、單調的教學模式,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認為利用故事填補課堂縫隙,激發寬鬆愉悅的氣氛,讓學習更加簡單。一、故事化教學的優勢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表示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分析年齡結構不難發現,初中階段孩子心理仍處於較為叛逆的階段,個性化思維與好奇心都比較強烈,對於固化知識的學習服從意識不強,但是對自己喜歡、關注的事物則會表現出更加細緻的需求。
  •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公司治理究竟是什麼
    如果概括 「公司治理是什麼」的問題,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這事實上是為什麼很多來自經濟學(研究企業理論)、金融學(公司財務的投融資問題)、會計(上市公司的盈餘管理,會計操縱)、人力資源管理(股權激勵和經理人薪酬激勵設計)、法律(投資者權益的法律保護和股權紛爭的法律救濟)背景的學者都聲稱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公司治理背後的原因。因而公司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門交叉學科。
  •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激活興趣,提高高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指出20世紀初很多權威學者說過:興趣是教育過程必須藉助的「保險絲」,興趣是兒童成長的「指示器」。可見,激活興趣對於學習是多麼重要。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表示那麼,如何在高年級作文訓練中激活興趣,提高寫作能力呢?
  •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淺談如何培養孩子的個人行為修養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表示外在的學習和內在的修養兼併,才能塑造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自身修養,今天就來跟大家淺談一下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個人行為修養。首先,培養孩子的自身修養,需要家長的自身就有良好的修養。家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那還談什麼教育孩子。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反之亦是。作為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其次,家長要多學習。
  •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表示個人行為修養應注意自己的談吐與行為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表示修養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們在生活中慢慢學習、慢慢體驗。注意自己的談吐與行為,逐漸養成優雅的姿態,成為一個有魅力的人。
  • 青島巾幗力量淺談商業宣傳如何藉助媒介
    青島巾幗力量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表示要想把內容傳遞好,離不開合適的媒介,藉助媒介豐富性理論可以發現,公司與成員之間的連接方式非常豐富,有制度、郵件、內刊平臺、社交網絡、日常會、經營會、年會等,甚至產品本身也是,但是千萬不要忘了,這些連接方式必須要有其存在的意義。
  • 紹初教育集團:開設「1+1」心理課程 加強學生青春期健康教育
    近日,紹初教育集團119班的心理輔導課上,同學們群情激昂。該校專職心理教師徐晶宇通過一個暖身遊戲讓全班學生在輕鬆、愉悅的環境裡開啟心理團輔課,通過認識自我、學會學習、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社會適應以及生涯規劃等六個方面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同伴交往、自我情緒調控等方面的能力。
  • 深圳市一帆心理諮詢有限公司:心理諮詢不是高級陪聊
    不管這話出自誰口,深圳市一帆心理諮詢有限公司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這完全是對心理諮詢的一種誤解,雖然心理諮詢確實是通過談話的方式去治癒患者,但跟我們印象裡的聊天確實天差地別。首先心理諮詢是有理論依據的,其次心理諮詢師都需要通過專業考核,具備專業能力。
  • 黔西南心理諮詢教育_貴陽鑫鑫思維訓練學校
    黔西南心理諮詢教育, 楊達 湖南智擇優教育籤約心理專家,國家級心理諮詢師,講師、職業指導師,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5年,有較豐富的心理諮詢工作經驗。盛熠 湖南智擇優教育籤約心理專家 個人介紹: 大學本科心理學畢業,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和心理研究12年,現任湖南智擇優教育心理諮詢專家。
  • 信件諮詢在心理輔導中的運用
    信件諮詢是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之一。信件諮詢是指以通信的方式進行諮詢,輔導教師根據學生來信描述的情況或提出的問題,以通信方式進行解答、疏導與教育。許多學校設有心理諮詢信箱,並且給信箱親切地起名為「知心姐姐信箱」「悄悄話信箱」等。學生寫了諮詢信件,就會期待答覆。所以學校的諮詢信箱必須定期開啟,輔導教師要定期回答學生的問題。
  • ​福州巾幗志願者展現社會治理「她力量」
    (晉安區婦聯供圖)  福州新聞網12月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李白蕾)進社區開展早教指導,到學校開辦青春期心理講座,進公園宣傳愛河護河,到鄉村幫助婦女售賣土貨……一年來,市婦聯積極組織巾幗志願者立足社區面向家庭,發揮女性優勢,在社會治理中展現「半邊天」風採。
  • 以人為本,情系學生 | 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中心
    有顏值 有擔當有活力 有魄力溫婉負責 知識淵博她們是「四川省五一巾幗標兵崗」她們就是科大學子心中的領路人團隊介紹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中心多年來秉承「以人為本,情系學生」的理念,將育心—育德—育人有機結合,確立了「諮詢、服務、教育、專業支持」的職能定位,構建了「5+3」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學校心理教育工作日新月異。
  • 初中生心理//建議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採用權威型的教養方式
    其實青春期並不是我們臆想中的令人困擾和充滿麻煩,當然也不是沒有壓力的時期,如果我們觀察人一生的發展和調適,青春期及其變壞帶來的影響並不比絕大多數人所經歷的一般事件所產生的影響更顯著,對於一些年幼的青少年來說,通往青春期的道路是充滿暴風雨的,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非如此,人一生中的每一個階段都存在壓力或者問題,讀大學面臨學業壓力、工作壓力、談婚論嫁的壓力、生存壓力等等
  • 心理輔導、心理諮詢、心理治療的聯繫與區別,及其工作內容
    吳舞典教授比較了輔導與教育、諮詢、心理治療的概念,他指出,這四個術語的目的都是為了助人成長或解決問題,其功能於性質頗有重疊,但是在範圍(服務對象)和程度上有所差別。可以由圖1-1和圖1-2兩個圖表示。由圖1-1和圖1-2可見,就服務對象而言,顯然教育的對象最廣,包括所有發展中的學生,輔導次之,諮詢又次之,心理治療則僅限於有嚴重適應問題者。
  • 眉山市盛大教育諮詢有限公司
    消費日報網訊(四川報導)2020 年9月,今日關注欄目組走訪了眉山市盛大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據悉該公司於2017年7主要從事中、小學教育問題、公考、普通話、教師資格證等相關項目的諮詢、輔導服務,教育諮詢服務;組織策劃文化交流活動;文化藝術教育諮詢服務;遠程教育推廣使用;企業營銷策劃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