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教育品牌,教育人關心的4個話題「曉IP實驗室」

2020-12-14 曉IP實驗室

近日在一次教育品牌沙龍中,與幾位業內資深人士暢談教育品牌,將沙龍中曉IP實驗室的觀點整理成文,供交流探討。

話題 01:

教育品牌為什麼紛紛推出卡通IP?

曉IP:這種現象叫做「品牌IP化」,即用特定的IP形象代表品牌,並將IP形象應用於課程內容、產品包裝、市場物料、線下活動、周邊禮品等環節中,對外展現高度統一、富有親和力及識別度的品牌形象。

教育品牌紛紛採取「品牌IP化」策略,原因可濃縮為五點:

1、提高品牌親和力

品牌親和力可以有效拉近用戶心理距離,是吸引新用戶和留存老用戶的無形抓手。優質卡通IP必然是具備很強的親和力,將其融入品牌,可以高效提升品牌親和力。

2、提高品牌識別度

優質卡通IP必然具備很強的識別度,將其融入品牌,讓品牌更好認!更易記!

3、提高品牌統一性

用戶對教育品牌的認知往往是「散亂」的,分散在課程、教材、老師、課室、價格等,用卡通IP代表品牌,用戶認知聚焦到該卡通IP上,容易形成統一品牌認知。從品牌方的角度說就是對外輸出統一品牌形象。

4、提高品牌延展性

眾所周知,LOGO是品牌的象徵符號,然而為了適應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傳播特性,品牌需要打造延展性更高的超級符號。卡通IP延展性非常廣,可以靈活適應到跨媒體多元化的傳播中。

5、提升用戶體驗

優質的卡通IP往往擁有一個有趣的世界觀設定,將其應用到課程內容、產品包裝、市場活動等,孩子沉浸其中,與喜歡的卡通IP一起學習,一起闖關冒險,一起打怪升級,收穫知識,收穫驚喜,收穫成就感…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

話題 02:

「品牌」與「IP」是什麼關係?

曉IP:

「品牌」誕生於工業時代,象徵以企業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側重於「我是誰」。

「IP」誕生於網際網路時代,象徵以用戶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側重於「用戶需要什麼」。

兩者的關係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如果品牌是你的臉,讓用戶記住你,那麼IP就是你的雙手,讓你緊緊地握住用戶的手,與用戶發生情感連接。

我們認為C端教育企業,既要「讓人記住的臉」,又要「可以握住用戶的雙手」,所以我們將「品牌」與「IP」合在一起,建立了教育品牌IP運營體系。

話題 03:

為什麼真人IP要推出同名卡通IP?

在泛教育領域,少部分有前瞻性的真人IP推出了同名卡通IP,例如凱叔和秋葉大叔。

▲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以「秋葉大叔」為例:

「秋葉」原本擁有兩個主要的品牌符號:「秋葉」商標及秋葉大叔本人,在粉絲社群中,這兩個品牌符號早已深入人心。

然而,移動網際網路瞬息萬變,用戶的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在變,品牌的傳播形式和傳播媒介也在變,原先的兩個品牌符號難以完全滿足當今跨媒介多元化的傳播需求,「秋葉」需要一個延展性更廣、適用性更強的品牌符號。

於是,秋葉大叔委託曉IP實驗室,打造第三個品牌符號「秋葉IP」。「秋葉IP」既是真人的延續,又是高識別度的品牌符號,呈現形式多元化,例如:人偶、表情包、動畫、漫畫、面具、頭罩、禮品等,讓原創內容的展現形式更加豐富,更具網感。

真人IP、商標、卡通IP,三者構成秋葉的品牌IP鐵三角。

▲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在運營過程中,真人IP要注重曝光「場合」,例如,我觀察到一些真人IP,原本以分享乾貨建立人設,卻因為頻繁發送促銷信息,而削弱自身人設,稀釋用戶認知,得不償失。較好的處理方式是:真人IP專注在分享乾貨的「場合」,而促銷「場合」就由卡通IP分擔。

話題 04:

教育公司如何做品牌建設?

曉IP:

關於「品牌建設」,有三個認知要點:

品牌建設是一套持續迭代的體系;品牌建設可拆分為三個層面:MI(理念),BI(行為),VI(視覺);品牌建設應該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分階段、有針對性地開展;例如:對於幾大在線教育品牌,現階段的「品牌建設」重點是提高全民知名度(從而促進潛在客戶的轉化),所以需要大密度、多維度地做品牌類廣告。而對於初創教育品牌而言,「品牌建設」的重點就不是砸錢做廣告了,而是起一個識別度高、容易念、可註冊商標的品牌名稱,提取教育理念1.0版本,建立一套基本的行為準則,以及設計一套有品牌感的視覺形象。

關於作者

周佳曉:曉IP實驗室創始人,91教育首席增長官,專注教育品牌IP研究與實踐

相關焦點

  • Review 2020-曉IP實驗室
    在教育產業的生態中,曉IP實驗室屬於品牌服務商,為教育商家提供品牌IP解決方案。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來襲,教育行業加速變化,教育機構有倒閉,有冬眠,有養精蓄銳,也有彎道超車。以下從教育品牌服務商的角度,說說2020年我們的經歷,以及所看到的教育行業。
  • 教學空間升級,新東方IP主題課室點亮孩子探索之路「曉IP實驗室」
    今年4月初,曉IP實驗室收到新東方委託,打造低幼年齡段的IP主題課室,該項目歷時3個月,成果得到多方好評,本文記錄項目過程中的思考要點。年初疫情籠罩,眾多線下教育機構倒閉,線下教育圈子人心惶惶,當時收到新東方的委託,猶如迎來一股春風。
  • 「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 伊藤穰一:通向未來的實驗室
    從數據到語境,網際網路媒體的發展助推著人工智慧的飛躍,當提及關於人類適應性話題時,「媒體未來之問」成為我們這個時代重新定義的
  • 曉教育集團新使命/新教育理念正式發布
    大李老師在致辭中講到,教育的使命就是引發成長動力,作為曉教育人,要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才(知人善教),要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學習(激發興趣),要讓每個孩子獲得受益終身的能力(塑造能力),曉教育要做有品質有溫度的教育。
  • 從「有用」到「有趣」,知乎「新知大學」顛覆場景營銷
    再如比如另類的「知識補給站」,提供有關於各個領域話題的熱門書籍,之所以叫做補給,顧名思義,是補充現有知識體系中欠缺的東西,比如學習技巧、就業方向、個人情感等方面的問題,旨在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解決校園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問題。
  • 專訪關心則亂:從《知否》到《星漢》,IP改編的「聚散」之道
    內心的責任感讓她無法成為隨心所欲的作者,於是停更半年後,她又開啟了「填坑」之路。用她的話來說:「創作《知否》前三分之一是熱情驅動,中間三分之一是耐性維持,最後三分之一是責任堅持。」2、「古言」創作,逆向創新喜歡「古言」創作的關心則亂,有一個「四大女主」計劃,即一個庶女、一個嫡女、一個天之嬌女、一個卑微女子。
  • 打造「STEAM 實驗室」,教育科技初創公司「Tech Shiksha」獲 1300...
    「Tech Shiksha」官網教育科技初創公司「Tech Shiksha」近日宣布,完成了 1300 萬盧比的融資,由來自孟買天使網絡的 24 位投資者投資。「Tech Shiksha」是孟買的一家初創公司,2014 年由 IIT-Bombay 校友 Amit Modi 創立。此外,「Tech Shiksha」還被教育風險基金 Edupreneur Village 選為「印度十大教育科技初創企業」。
  • 「魔法少女小圓」推出惡魔化曉美焰盒蛋及靈核套組
    「魔法少女小圓」推出惡魔化曉美焰盒蛋及靈核套組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善用「網絡爆紅營銷」,Gucci創新品牌形象、引爆話題
    【67運營解讀】在網絡上爆紅的內容經常如同病毒般廣泛傳遞,但我們經常不了解其「網絡爆紅」(迷因Meme)是如何被用於營銷。藉由掌握其用法來為自身品牌打造下一波趨勢。這些爆紅元素被稱為「網絡爆紅」(迷因Meme),具有強大的傳播力。看見這些傳播熱潮的威力,有些企業開始結合這些爆紅元素,在社交媒體引爆話題,讓品牌在社交中快速曝光。然而,想用「網絡爆紅」來玩營銷,必須先掌握新一代閱聽人的特質,才能成功在社交間引爆話題。1.什麼是「網絡爆紅營銷」(迷因Meme Marketing)?
  • 創投日報|YC中國首個Demoday結束;「粒米」以科技防臭襪切入內衣...
    「掌橋科研」為六維聯合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旗下項目,目前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作者:姜菁玲)「訂個廳」:網際網路宴席會務場地預訂平臺「訂個廳」成立於2018年8月,定位網際網路宴席會務場地預訂平臺。(作者:詠儀)消費&文娛項目報導:「維咔」:飲料品牌「維咔」是一個創新型功能性飲料品牌。
  • 一年賺2億的公眾號「GQ實驗室」,是怎麼讓你喜歡上看廣告的?
    「GQ 實驗室」做到了。 對於公眾號來說,收入是存在天花板的。通常大號天花板是年收入 3000 ~ 5000 萬,它卻打破了這個邊界,並不斷刷新記錄。 不同於傳統自媒體,「GQ 實驗室」孵化於時尚雜誌《智族 GQ》,在內容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部分看過的朋友表示,腦洞魔幻,畫風獨特,趣味性很強。
  • 噹噹創始人李國慶再創業,STEAM教育品牌「和日天創」用合作研發...
    STEAM 教育在今年上半年很受資本關注,STEAM教育品牌「玩創 Lab」、「幻爾科技」和「X SCHOOL 」都是近期獲千萬級人民幣融資的玩家。今天要介紹的 STEAM 教育品牌「和日天創」,由氣象大數據服務商「和日天官」孵化,是一家K12 STEAM教育內容供應商,由噹噹創始人李國慶出任董事長。據悉,和日天創和和日天官近日獲 600 萬美元天使輪融資,由雲石資本、宿遷國略領投,天使投資人吳雲、張效誠跟投。為什麼要現在入局STEAM教育?
  • 「早期教育」-「產品」破局現在,「品牌」傳承未來!你也可以
    基於生存和競爭的角度,早教機構必須更加深入的研究孩子和家長的需求和想法,研究國家的教育政策,研究行業形勢和同業情況後,制定出自己獨特的有競爭力的經營模式。那麼,本期話題,咱們就從經營的角度來聊兩個核心問題:如何打造「產品」和「品牌」。教育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
  • 機器學習博士自曝:實驗室「閹割」我的創造力,勸你別讀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我博士第五年在讀,但我不建議你來讀博士,因為這是個騙局……」一位外國網友在Reddit上發帖這麼說,他自述研究方向是機器學習。Reddit樓主所說的「騙局」,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很多博士面臨的困境。地獄難度的博士生涯,原因是導師故意卡畢業,用學位、工作機會等等東西將學生劫持為「人質」。這一點,相信不少有博士經歷的人都有體會。
  • 為了讓你在微信裡「稍後閱讀」,他們做了款小程序 | 曉組織 #21
    為了讓你在微信裡「稍後閱讀」,他們做了款小程序 | 曉組織 #21 知曉程序註:「曉組織」
  • 招聘|只想「鑑」你,人海相依
    教育人的相遇,是一次心與心之間的碰撞。不是單純的情投意合,不是無趣的成績至上。 「鑑」一個優秀的教育人,首先是「鑑」品行。不是空洞地愛孩子,對教育有足夠的真心。 「鑑」一個優秀的教育人,其次是「鑑」能力。不止有教育的專業,對教育有多元的認識。明白團隊的力量,能創新、會溝通、願合作。 「鑑」一個優秀的教育人,最後是「鑑」人格。
  • 「造爆品」不如「造品牌」,「逐本」的下一步是「建設SPA級芳療...
    在品牌籌備的兩年中,「逐本」團隊走訪了多個國家的原料供應商,與來自保加利亞、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地區的供應商建立原料直採關係,在保證原料供應的質量和降低原料採購加價;代替傳統的ODM代工模式,品牌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獨立自研實驗室,由此砍掉 ODM 模式下200%-300%研發加價率,提高了產品的迭代速度。
  • 中國香港製造的「神仙水」 法律女強人創「古漢方」護膚品牌
    ——節錄自《信報財經月刊》12月號《數碼人幣殺到》李慧賢一生中有兩個得意事業,前半生她是一名事務律師,現在則經營自家護膚品牌JaneClare。前者令其名利雙收,後者耕耘17年仍未回本,卻成功研發出百分百香港製造、改良自古漢方的天然「神仙水」。
  • 「提高免疫力」話題正熱,「Heywell」把氣泡水做成保健飲料
    創立於2018年的氣泡水品牌「Heywell」即在其產品中加入「免疫力提升」屬性,使自己的產品更適應健康飲食和功能性飲料的消費潮流。「Heywell」氣泡水飲料添加適應原的功能性飲料「Heywell」的品牌定位明確,主打「不含轉基因成分,不含麩質,不含乳製品」和「適合素食主義者飲用」。主要產品成分為優質植物基,包括適應原,草藥,超級漿果和綠色咖啡豆中的有機咖啡因。
  • 在線教育品牌「集思學院」完成5000萬元A輪融資 繼續領跑背景提升賽道
    近日,在線教育品牌「集思學院」宣布已完成5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由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