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羊爸爸話育兒
分享美食技巧、育兒乾貨!
最近,北方進入三伏天,悶熱潮溼,寶寶出門玩一圈,頭髮、衣服都能溼透,整個人像剛洗過澡。
這個時候,媽媽們很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各年齡段寶寶如何科學的補水?說到補水,我們就必需先了解寶寶是否缺水,才能適當的補充,那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缺水呢?
從這三個方面判斷寶寶是否缺水,是否需要補充水分:
一是看寶寶24小時內的排尿次數,通常來說,寶寶一天排尿在6次或以上,說明身體是不缺水的,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
如果寶寶超過4小時都沒有排尿(非夜間睡眠等),就要警惕寶寶有出現脫水的可能。嚴重脫水時,要及時就醫,輕微脫水,可以喝一些清淡的蘋果汁或者米湯緩解。
二是看寶寶尿液的顏色,如果尿液清亮透明,或者稍微有一些淡黃色,都屬於正常顏色,表示身體並不需要補水。如果寶寶尿液顏色非常黃,而且伴有一些氣味,表示已經缺水了,需要補水。
三是看寶寶的狀態,小月齡的寶寶如果渴了,可能會開始哭鬧,有想喝奶的表現;大一些的寶寶,可能會用言語或者動作表示出來,比如指著水杯等。媽媽們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表現、語言和情緒,判斷寶寶是不是像你傳達口渴的信號。
這3點適用於所有年齡段寶寶,需要說明的是針對6個月以下的寶寶,不論是何種餵養方式,一般情況,都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但是這並不是絕對的,如果寶寶因為嘔吐、腹瀉或者包裹過嚴導致出汗過多,身體也可能會缺水,這種情況可以用喝奶的方式給寶寶補充水分,而不建議喝「純水」。
寶寶每天需要補充多少水分呢?沒有絕對的量化
其實,每個寶寶的身體情況和所處環境不同,所以,每天需要的水量是沒有絕對量化的。比如同樣的一個寶寶,夏天和冬天需要的補水量不同,而不同的寶寶,出汗多和出汗少需要的補水量也不同。
所以,還是要根據上面提到的3點,學會動態的判斷寶寶是否缺水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寶寶出現缺水,能及時的給寶寶補充水分,儘量保證寶寶排出的水分和攝入的水分相對,寶寶的身體就會健康,沒有必要糾結精確的量化值。
夏日補水品種那麼多,哪些更適合寶寶夏日喝呢?
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建議大家把煮沸的、清潔的自來水作為常規飲用水,自來水是最適合寶寶和成人的飲用水。
除了飲用自來水,綠豆湯、鮮榨果汁、加糖的液體等,都是夏日裡經常喝到的,適合寶寶嗎?
綠豆湯:不加糖,而且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是可以喝的。
鮮榨果汁:相對來說,如果寶寶已經具備了咀嚼的能力,還是建議吃水果而不是喝鮮榨果汁,為什麼呢?
因為吃水果不僅能 補充水分,還能攝入充分的纖維素,並且吃的時候可以讓咀嚼能力得到鍛鍊。
另外,寶寶的腸道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善,直接給寶寶喝果汁,容易導致寶寶腹瀉或便秘。給寶寶喝果汁時,建議將果汁與水的按比例稀釋,可以按照1:2甚至是1:3的比例稀釋。
加糖的液體:包括飲料、調製乳等都不建議寶寶食用,糖分過高,不利於身體健康。特別是礦物質飲料(運動型飲料),是絕不能給寶寶喝的,礦物質過高,會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
給寶寶補充水分時,喝水的容器也很重要,適合寶寶年齡段及吮吸能力的用具,寶寶才能喝的舒服,這也是寶寶是否喜歡喝水的重要因素。
0-6月齡寶寶:奶瓶就可以。
6月齡以後寶寶:鴨嘴杯——吸管杯——敞口杯。
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經歷完整的過渡階段,根據寶寶的適應能力,有的寶寶會跳過其中的一個環節,直接過渡到下一個,媽媽們還是要根據寶寶自身的發育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