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職稱高的教師,教學質量並不一定比職稱低的老師好!

2020-12-09 於老師談一切

在不少學校有這麼一種現象,一些職稱高的教師,教學質量並不一定比職稱低的老師好!

當然,評估教學質量好壞,不能單純以學生的考分論英雄,但學生的考分卻是決定他們未來的關鍵!在同等條件下,可以把學生考分帶得高的老師,不單純是個人勤奮的問題,更是一個綜合能力的體現:課堂學生的管控,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學習積極性的調動,知識點的準確把握,課後作業的安排,日常的複習檢測等一系列綜合作用的結果!也希望以後的職稱,不要玩什麼一評定終身,最好是帶一屆學生搞一次評定!讓榮譽、待遇確實發揮正確的導向作用,讓那些投機耍滑的人精(評上職稱要麼不帶課,要麼混日子)無處遁形!

相關焦點

  • 取消教師職稱評定!按教齡晉升職稱!這才能讓老師們安心做教育
    有些教師到退休,仍然是中級職稱,甚至初級職稱的也大有人在,教師們經常吐槽:評個職稱太難了!在中國,大家希望教師們都終生從教,但現在的高級指標基本上被教育局和學校領導佔據,普通教師要評上高級非常困難,原因到底在哪裡?有能力也不一定能評上。被佔用的指標剝奪了其它教師的評選權力,評選上的高級教師又不從事教學工作,教師都在盼望:普通教師的高級出路在哪裡?
  • 教師職稱不取消?對老師的影響都有哪些?
    教師職稱評定應該是促進教師工作的一種舉措,應該讓教師心中高興,但現在卻成了教師的痛,每年有那麼多教師承受職稱評定之痛,是對教師隊伍團結的破壞,是對教師整體素質提高的阻礙,更是對教師心理的一種傷害。說得不好聽點評上高級的不一定比評不上中級的工作好,不一定比人家貢獻大。評上的得不到尊重,評不上的不能增加工資。
  • 職稱怎麼「評」出好老師
    學校在職稱評審上所制定的方案導向作用非常重要,比如北海學校考慮到班主任壓力特別大,老師們爭當班主任的積極性比較低,在方案中實行班主任優先;考慮到跨校流動有一定困難,方案中會設計一定的加分項目;考慮到師德的關鍵性,會把師德考核作為前置條件等。學校通過評價方案引導教師敢於奉獻、勇於創新等,讓能幹、肯幹、付出多的老師,真正能夠有收穫,效果是非常明顯的。評出的優秀老師大家心服口服。
  • 教師職稱高低能代表這個老師就是好老師嗎?
    最近學校的職稱評定剛剛結束,一些我印象中非常認真負責,教學成果顯著的老師沒有評上高級教師,但是一些我覺得教學水平一般的老師,反而評上了高級教師。後來才知道這個後勤阿姨來頭可不小,人家可是數學高級教師。我很好奇為什麼學校會把一個高級教師調離一線工作崗位,讓她去做後勤工作。後來才知道,人家已經在後勤幹了好幾年了,是我們學校校長的老婆。家長今年學校的職稱評定,讓我不僅產生疑問,職稱高的老師一定是教學水平好,認真負責對的好老師嗎?可能不見得,別說高級教師的評定了。
  • 取消教師職稱評定!按教齡直接晉升才是老師安心教育的好辦法
    根據1等獎質量情況,再推薦到市裡參賽……這種獎勵腐敗嗎?全學年根據「德、能、勤、績」量化打分。其中師德有班子成員、老師、學生、家長打分,再有:任教科目全縣排名前1/2……符合條件者,從高分到低分一條龍排序,擇優上報優秀(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優秀校長、優秀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縣級以上榮譽,這些腐敗嗎?
  • 教師評職稱,這麼難、這麼痛?!
    一些老師已經符合了條件,摩拳擦掌地準備評職稱,可是一年也不一定能等來一個名額。 更有老師反映:「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評職稱更難,要論資排輩,這個退休,那個補上,只能等著。」 「俺也不去想高級職稱了,前邊一群人排隊呢!」山東「80後」教師李虹「樂天知命」,「沒有名額啊,論資排輩,幹得再好,晉級還是沒有希望!
  • 一份中小學教師晉升中高級職稱賦分表,看出職稱與教學的關係……
    沒關係:一、1.教學質量好差與職稱無關係,論文是可以花錢買的(查處了很多賣論文的機構吧);2.榮譽、優秀是領導決定的;班主任沒關係幹不上;3.義務教育提倡素質教育,成績不排名,尤其是小學,現在小學教師幾乎分不清高低,鄉鎮沒有學科競賽,沒有升學考試,統考成績不公開,論文是偷買的
  • 教師職稱為什麼得不到認可?網友:因為教師職稱不代表教學能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才的專業化要求越來越高,現在很多的職業都需要職稱證書:教師有教師職稱,工程師有工程師職稱。但是卻有老師提出質疑,為什麼其他的行業支撐能夠代表著技術含量,而我們教師的支撐卻不能夠體現教師的教學水平呢
  • 破解教師職稱制度難題:調整工資結構,淡化職稱工資
    對於長期執教的老教師給予告慰薪金可以,但不要和專業能力混為一談。2,不評職稱,容易滋長一些人不勞而獲的心理。職稱還是應該評的,否則,那些成天不努力,只在網上幹叫喚的人,會耍得更心安理得。教學效果、教學質量才是標準,重點不應當放在教學上嗎?有老師困惑:有些人天天想著發論文,搞課題,竟然課都不用備,照樣評高級。現在評職稱不是看教學質量,而是看你能發多少篇論文,搞了多少課題。真是搞不懂!4,業績不突顯。
  • 什麼是教師職稱?教齡成為晉升職稱的關鍵,職稱對教師而言很重要
    研究生畢業後數人都會選擇考公務員或者成為教師這兩種工作,畢竟這兩種工作被很多人都稱呼為「金飯碗」,素來有工資高,福利待遇好的明顯優勢。因此,不愧是我們國家的「金飯碗」工作,如此好的待遇,怎麼不會受到國民的喜愛呢?教師職稱究竟是什麼?相信很多人在報名中學的時候,都會看到學校的招生簡章,這之中就會專門介紹學校老師的內容,有些老師的稱謂是高級教師,還有的教師被稱為一級教師,這些稱謂就代表的是教師的職稱。
  • 評上高級職稱就"撤退"?教師職稱評審擔憂
    聽說很多老師通過職稱評審後拿到高級職稱就開始變得放鬆起來,慢慢的退出了一線教學,拿著比較高的工資,在學校混著。那些偷懶耍滑的老師都很少,評上高級職稱的也少,可能有的通過關係什麼的拿到高級職稱,但是最後也不能得到認可,那麼那些拿到高級職稱的老師退出一線的也只有一小部分,可能是由於個人精力,也可能是因為個人的身體健康情況的原因。目前的現狀就是很多人湧入教師的隊伍之中,特別是師範、非師範的畢業生通過教師公招考試進入教師隊伍,他們的湧入可以說是為教師隊伍增添新的活力,成為一線教學的主力軍。
  • 職稱的意義是什麼?中小學教師職稱痛點
    更高職稱等級的老師為什麼和低等級老師的要求是一樣的、是不是應該有更高的要求標準?04 從工資角度看,中小學老師職稱的意義是什麼?一、如果是為了吸引優秀人才進入老師隊伍,無需職稱,直接提高老師工資待遇即可。如北京、深圳、上海等大城市的一些中學可以招聘到清華北大研究生,內地能幾所學校能招到?區別不就是工資更高嗎?
  • 所教學科與教師資格證不符,三種途徑仍可晉升高級職稱
    學校領導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只能讓一些老師們從事非自己擅長的學科,於是就出現了「英語老師教數學、語文老師教物理……」的現象,這種現象在農村學校還非常突出。一線老師不能從事自己擅長的專業,對自己本人有很大影響,尤其是在晉升職稱的時候。例如,英語專業的老師取得的數學科目優質課證書在晉升職稱時是不能用的。
  • 教師在職稱評審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結果三拿著你的資料,相比其他學科的資料都還要多和厚,心裡也很是滿足,但是業績多是美好的,評定的現實的是骨感的,不是你多就一定分高,其他文化考試科目有一些特殊的加分是體育老師無法享受到的,比如命題等,這個加分比較高,那體育老師不具備的,最後只能再等等,看著一大堆的證書,成為自己成長的足跡,期待著還是有那麼一天......
  • 教師喜提9萬年終獎,老師歡呼:好消息都來了,評職稱也容易了
    提高教師待遇這個問題談了很多年,近些年來,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教師待遇確實提上去了,並且令很多行業自愧不如。去年深圳某些中小學招聘教師開出的工資少則年薪30萬,多則達50萬,相比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的教師2000元/月的收入,他們之間存在的差距簡直十萬八千裡。
  • 教師職稱評聘要回歸本真
    褚宏啟:我們應當把本校培養多少特級教師作為評價學校工作績效的一個重要指標,而不是只重從外地引進而不重從本校培養。只從外部引進人才是不夠的,這對其他地區的教育是一種傷害。因此,我們一定要立足本校本土,否則「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本地的和尚就沒動力了」。特別是花重金引進的特級教師如果教學能力不高,會在本校老師中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 職稱,決定教師工資高低
    職稱,對一線教師來說,至關重要,因為職稱對工資的影響,實在太大,一般來說,教師職稱高,工資高;職稱低,工資低。但職稱是不是決定教師工資高低的主要因素?這要看怎麼對比.不同地區的教師,職稱高的教師,工資並不一定高;同地區的教師,年高的老師工資肯定比年輕老師工資高;同地區教齡差不多的教師,職稱才是決定工資高低的最主要因素。一、不同地區的教師,地區經濟決定工資高低。
  • 教齡25年老教師棄評副高職稱!教師職稱評定何時取消?
    曾老師說:「這些年,除了做好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我幾乎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自己孩子身上。現在看來,值!」 曾老師說了一個同事的故事。他的同事陳老師,一直做班主任,一直是學校的老黃牛,也終於晉升了副高職稱,工資比曾老師高了八九百。但陳老師幾乎沒空管自己的孩子,孩子跟他也不親,而且逐漸厭學了。
  • 不按職稱發工資真的好?民辦學校弱化職稱,教師為什麼紛紛離職?
    教師職稱評定,的確存在許多不合理、不科學的地方,比如中高職稱的比例幾十年不變,致使職稱評定過程中滋生許多腐敗現象,職稱申評對於許多教師的業務能力提升還是能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說,職稱評定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為了解決鄉村教師評職稱難的問題,教育主管部門相繼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緩解了職稱評定的「堰塞湖」現象。
  • 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利弊之說
    3、職稱評審制度是工作過程中的加油站。職稱評審的考核細則概全多方面,師德標準,工作態度,教研能力,教學水平等方面促進教師不僅僅是搞好教書工作,而是加強個人思想建設,提高教學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等方面迫使教師不得不努力上進,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