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館前常務副館長李榮勝撰寫的《國學是什麼——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的國學基本知識》一書,日前由華夏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這是第一本系統闡述國學是什麼的綜合之書,也是第一本全面告訴中國人應該知道哪些國學基本知識的普及之書。全書四部卅三章,將博大精深的國學全方位呈現在讀者面前。總論部分首先回答了何為國學。作者開宗明義,指出國學即是中國人自己創造的本土文化。何為真正的國學?書中答道:「是中國人對自己本源文化的認同與堅守,是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之後,分別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對國學進行定義,並且介紹了國學中的基本知識。最後,作者在結束語部分高度評價國學,認為它是「中華民族統一了數千年的文化基礎」。
作者認為:「廣義定義的國學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總和,就是鑄就中華民族性格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國學應該包括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字和語言、《易經》和哲學、科學和技術、文學和藝術、孔子和儒學、老莊和道教、佛學和佛教、民族和民俗、國家和史學,至少九個方面的傳統文化。」「狹義定義的國學就是儒學,是由孔子創立、由孟子和眾多學者共同完成的一種不斷完善人性和社會倫理的學說,是指導人由野蠻走向文明的百科全書,產生於春秋戰國時代的儒學最終成為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主流文化。」作者認為,儒學的精華都蘊藏在「四書五經」之中。作者深入淺出地逐一介紹了這九本書。作者呼籲:不要總是批判自己的祖宗了,他們為我們創造了6000年的文明。只要拋棄掉對今天沒有用的那些封建主義糟粕,我們就能從博大精深中的國學中找到曾使中國領先世界2000多年的文化精華,來引導我們今天的中華崛起。
該書印製精美,圖文並茂,300餘頁近30萬字的內容。該書結構前後呼應,詳略得當,要言不煩,渾然一體。在行文方面,舉重若輕,旁徵博引,信手拈來,遊刃有餘。書中不但向讀者展示了國學的價值,還展示了國學的缺失、社會的缺失,以此來引起人們的反思。我們的文化缺少了什麼?在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我們又遺失了些什麼?這些,我們應該要怎樣去彌補?這是每個中國人都該思考的問題。相信讀完該書時,讀者會對國學有一個更為全面、系統和準確的了解,會被這精粹的文化所震撼,會因為自己是中華兒女的一員而備感驕傲和自豪。
該書是李榮勝潛心研究國學多年的心得結晶,也是他長年治學的又一力作。該書最初是作為中國現代文學館向中外參觀者普及國學知識而起草的一份講稿,後經整理、充實和凝練,遂成專著付梓出版。他深切希望,該書的出版能夠讓社會增加一分誠信與淨化,能夠讓人們的心靈增加一分高尚與寧靜。
該書一經面世,便好評如潮,讚譽有加。有學者認為,該書已不是一本單純的國學知識普及書籍,而是一部字裡行間充滿了學者情懷的人文作品。還有人指出,該書講的不光是國學,還是中華民族之魂。
李榮勝是共和國同齡人,中共黨員。1969年參加工作後,長期在文化領域工作。曾任首都鋼鐵公司長篇小說創作組組長,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作家出版社編輯、副社長、副編審,中國作協機關服務局局長,中國作協辦公廳副主任,中國現代文學館常務副館長,中國作協第六、七屆全委會委員。1973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面對今天高速發展卻又浮躁喧囂的社會狀態,作者以他多年對中國文化的深刻思考而堅信:法律可以讓人不敢做壞事;制度可以讓人不能做壞事;只有文化可以讓人不願意做壞事。(王南)
文章來源: 人民網
責任編輯:連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