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當下,「脫鉤」一詞頻繁出現在川普政府關於中美關係的描述中。本周二,美國對中美所謂「脫鉤」又有了新說法。
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周二(23日),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在一場由彭博(Bloomberg)和景順(Invesco)贊助的活動中聲稱,如果美國企業不能在中國經濟中公平競爭,中美經濟將會「脫鉤」。
姆努欽說,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中國「龐大且正在壯大的中產階級」對美國企業和美國工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但如果我們不能在公平的基礎上參與競爭,那麼你就會看到脫鉤趨勢愈發明顯」。
上個月川普在接受福克斯電視臺採訪時,曾叫囂美國可以切斷與中國的所有關係(cut the whole relationship),還宣稱這樣做可以節省5000億美元。
然而此言一出,道瓊工業指數在30分鐘內暴跌450點。
本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坦言中美「脫鉤」不現實,他表示「脫鉤」是個複雜的問題,他認為「中美脫鉤」是多年前制定的政策,但目前看來並不合理。
此外,針對年初籤署的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姆努欽表示自己「完全信任」中國會履行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條款。
同日,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也表示,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至今仍然非常完整,而且中國在部分領域上取得具建設進展。
儘管如此,美國國內仍有政客試圖拿經貿協議向中方施壓。
本周一,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曾「語出驚人」,聲稱中美貿易協定已經「終結」(over),但此舉立即造成資本市場恐慌,道瓊指數期貨急跌約400點,在納瓦羅「澄清」其言論被「嚴重斷章取義」後,指數才開始反彈。當晚川普也發推回應稱,中美貿易協議「完好無損」。
本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強調,「應創造條件和氛圍,排除幹擾,共同落實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今年以來,儘管中美關係波折不斷,美國政客不斷炒作所謂「脫鉤」言論,但兩國貿易額在經歷了短暫下跌後,實際上正在穩步回升。
美國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的數據顯示,4月份美國對華出口額增至86億美元,高於2月份創下的近十年低點68億美元;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額則從3月份的198億美元,猛增至4月份的311億美元。
與此同時,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4月美國對華大豆出口增至423891噸,較3月份208505噸增加超過一倍。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今年3月,美國商會對在中國的美國公司進行了調查,有70%以上的公司表示,受疫情影響,他們還沒有計劃將生產和供應鏈業務轉移到中國境外。報導稱,美國公司在中國的許多生產都針對本地市場。即使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美國公司仍在中國投資了約140億美元用於新工廠建設及其他項目,這其中包括特斯拉公司在上海附近的新工廠。
在今年兩會前夕的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所謂中美「脫鉤」論,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郭衛民曾表示,人類始終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脫鉤」不是一張好藥方。各國應該加強團結、加強合作,協調政策立場,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防止世界經濟陷入衰退。
在當天的活動中,姆努欽還提及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法案,他希望國會兩院能夠在7月份通過下一個援助法案。他表示下一個法案將針對美國最需要幫助的企業,並儘快讓更多人重返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