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脫鉤」?先問問美國企業幹不幹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國際觀察:中美「脫鉤」?先問問美國企業幹不幹

近年來,「脫鉤」成為美國某些政客談及中美關係的高頻詞,一些人動輒就想把「邪火」燒到別人家門口。6月18日,美國總統川普又在推特上聲稱,美方保留與中國完全「脫鉤」的政策選項。有美國媒體稱這是「川普近來就美中關係發表的最嚴厲的表態」。「嘴仗」一時爽,但在現實層面中美「脫鉤」究竟有多少可行性?市場反應恐怕讓美國的「脫鉤」想法變得艱難。

政治力量難以改變中國供應鏈重要地位

貨櫃貨運量是觀察世界經濟的重要「窗口」。全球貨物貿易80%的運輸經由港口實現。受新冠疫情影響,雖然遠洋航運業成本翻倍,但許多美國企業仍渴望更快地獲得來自中國的貨物。

彭博社在6月28日的文章中指出,就在川普要求與中國「脫鉤」之際,許多美國企業希望獲得更多的中國貨物。以貨櫃貨運船梅琳娜號(Melina)為例,6月24日它從深圳附近的港口出發,裝載著美國家庭需要的產品,將於7月6日在洛杉磯靠岸。一周後,一艘更大的貨船還將再走一次相同路線。

梅琳娜號的運營者是世界上最大的貨櫃航運公司之一——以色列的以星(ZIM)綜合航運服務有限公司。它和檀香山美森(Matson)輪船有限公司,以及法國貨櫃運輸巨頭飛海運集團(CMA CGM SA)都在中美之間運營航運業務。文章稱,這種聯繫表明,川普想實現世界兩大經濟體「完全脫鉤」,十分困難。

文中還提到了在美國有120家門店的「鄉村國王」(Rural King)百貨商店。疫情期間,美國許多傳統零售商面臨紙巾、洗手液等產品短缺。但是多虧了與中國及亞洲商家的緊密關係和靈活的供應鏈,Rural King多數商品仍有庫存,成了其國際物流經理希斯·皮特曼口中的「幸運兒」。皮特曼說,難以想像的是,Rural King在疫情中一天能賣出300個蹦床。對他來說很好的一件事情是,他在中國有100到200個供貨商。

正如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何偉文所說,經濟上,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中國,「脫鉤」中國幾乎做不到;政治上,產業鏈不會因美國政治力量而強行改變。它會帶來破壞,但是改變不了經濟規律。最後反過來殃及美國自己,會給美國高科技產業帶來巨大打擊。

疫情和貿易戰都無法阻止美企進軍中國市場

對美國企業來說,世界上的確找不到第二個中國。

去年8月,川普曾命令美國在華企業遷回美國。幾天後,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好市多在華首店便於上海開業。今年4月22日,投資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的乙烯項目在惠州開工。5月19日,霍尼韋爾公司新興市場總部暨武漢創新中心成立。5月20日《華爾街日報》刊文指出「新冠疫情和貿易緊張都無法阻止美企進軍中國各市場」。

中國美國商會5月30日發布的年度白皮書顯示,三分之一美國在華企業計劃將在華投資規模擴大10%以上。4月份發布的中國美國商會和上海美國商會聯合民調顯示,在全球收入超過5億美元的25家在華美國企業中,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其業務產生了影響,但約70%的企業沒有搬遷計劃。

美國政客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扼殺政策也是自損。英國《經濟學人》說,「對華為的禁令,可能導致半導體產業全部搬離美國」。因為美國半導體公司技術開發和總公司在美國,但生產多在境外。根據《經濟學人》模型,差不多美國半導體也全走了,與中國「脫鉤」美國的代價將很高。美國經濟學家戴維.戈德曼在5月25日《亞洲時報》發表文章,提出問題「誰『脫鉤』誰,我們是不是搞反了?」, 文章認為美國思考如何與中國「脫鉤」,實際上是亞洲和美國「脫鉤」。

事實上,川普和美國都需要中國。後疫情時期,中國復甦快於美國的市場預期,也進一步加強了美國企業擴大在華投資的信心。6月27日,雅虎財經發表標題為《為什麼說中國在疫情後會比美國強大》的文章。文中說,中國和美國為抗疫的花費都不少。但是中國的錢花在了醫學研究上,還有對密切接觸者的追蹤、醫院建設和設備投入。這些花費都可以被看作一種投資。

摩根·斯坦利的經濟學家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一個GDP有所增長的經濟體,而在下一個十年,中國的中產和上中產階級數量仍將繼續增長。「中國將比美國復甦更快」,文章說,美國應先清理乾淨自己的屋子。

相關焦點

  • 中美經濟「脫鉤」不現實
    美國政府與中國經濟脫鉤理由,一是說「佔了美國便宜」中國經濟才發展很快,甚至美國「再造了中國」,經濟脫鉤就避免了中國繼續「佔便宜」;二是認為中國從美國主導的經濟秩序中受益更多,「退群」「棄約」,推翻秩序,不讓中國再受益;三是對華貿易戰結果不如意,又無力正常競爭,就試圖從全球經濟循環中把中國「擠出去」。但事實上川普的真實目的更為複雜。
  • 中美脫鉤無所謂!魏佳寧: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要不得,中美不能脫鉤
    大家好,歡迎來到運哥嘚吧嘚最近一階段大家都能看到中美關係是日益緊張,美國不少政治人物不斷地喊出中美完全脫鉤的這個言論。因為中國的商品物美價廉,如果中美完全脫鉤,尤其是貿易上脫鉤。那麼美國的通脹就會上來,而且美國的經濟倘若完全脫離中國,不僅會導致美國本土企業的生產成本增高,企業負擔變重,長期來看美國會失去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會導致潛在的失業危機,進而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這話說得沒錯,就是中美完全脫鉤之後,乍一看中國的商品賣不到美國了,但是你美國的東西不也賣不到中國了嗎?
  • 中美脫鉤後的世界狂想曲
    最近,美國總統在採訪中突然冒出一句,「「我們可以切斷與中國的所有關係。」,「中美脫鉤論」一下子成了世界的熱搜。  媒體上能讀到的大部分觀點大部分都是「中美脫鉤很難」。專家們的焦慮溢於紙面,衝塞於字裡行間。可能大家心裡都還沒準備好「沒有美國」的日子,沒有麥當勞和星巴克的日子,生活怎麼辦?
  • 如何應對美國總統川普所說的中美完全脫鉤
    5月14日,美國總統川普接受福克斯電視臺節目採訪時說,美國可以與中國斷絕整個關係,美國還可以從中美脫鉤中節省大把的美金。此言一出,世界譁然。很多人認為,這回只是川普又一次展現他的不靠譜,這是在疫情和經濟雙重壓力下,川普急火攻心、走火入魔而已。
  • 美國駐華大使離任記者會上表態:我不支持中美脫鉤
    「我不支持中美脫鉤。」9月17日,在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的離任記者會上,這位即將於下月初卸任返美的大使就中美關係釋放了明確的信號。布蘭斯塔德澎湃新聞記者 史含偉 圖一段時間以來,炒作中美之間對抗甚至脫鉤似乎成為美國一小撮政客出於一己私利的慣用手段。他們表示中美之間脫鉤並不會讓美國利益受損或者中方將有相對更大損失。
  • 中美技術「脫鉤」,對美國有什麼影響?
    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人工智慧晶片創新主題論壇」在7月10日於上海正式召開,清華大學微納電子學系主任魏少軍教授在「世紀大變局下的中國晶片產業應對之道」演講中提到了一個很新穎的角度:中美技術「脫鉤」,對美國有什麼影響?
  • 美財長又提中美經濟「脫鉤」 換了個說法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當下,「脫鉤」一詞頻繁出現在川普政府關於中美關係的描述中。本周二,美國對中美所謂「脫鉤」又有了新說法。  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周二(23日),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在一場由彭博(Bloomberg)和景順(Invesco)贊助的活動中聲稱,如果美國企業不能在中國經濟中公平競爭,中美經濟將會「脫鉤」。
  • 中美脫鉤,正在進行中.....
    "中美脫鉤"是眼下一個熱門的話題,有人認為這是很可能的,有人認為這不過是政客的"選舉語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現實中正在發生什麼,再分析一下,如果美國已經決定脫鉤
  • 鄭永年:美國與中國脫鉤,意味著與整個東亞產業鏈重組,成本太大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近日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時認為,美國要與中國全面脫鉤是很困難的,對美國經濟傷害巨大。中國是東亞產業鏈的樞紐,與中國脫鉤的同時,意味著美國與整個東亞產業鏈的重組,這個成本可想而知。中美間分歧顯著增加國是直通車:您怎麼看中美關係的現狀和趨勢?
  • 看好中國,中美「脫鉤」不切實際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原標題:北美觀察丨專家:看好中國發展 中美「脫鉤」不切實際正在舉行的中國兩會也受到美國學者的普遍關注,近日,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疫情防控成效顯著,讓經濟逐步穩健恢復,中美兩國也需要在更多領域加強合作
  • 美媒:中美兩國如同「雙胞胎」,妄想「脫鉤」簡直愚蠢
    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從去年開始似乎就變得緊張了。之前中美關係發展一直不錯,在各領域積極合作,兩國人民也都因此受益。美國媒體不看好中美經濟「脫鉤」從去年開始美國不斷對中國「下手」,先是貿易戰,隨後在疫情期間對中國「甩鍋」,打壓中國企業,幹涉臺灣地區發展等等。日前更是想要「孤立」中國,經濟方面與中國「脫鉤」。
  • 中美摩擦持續升級,技術脫鉤已不可避免,雙方誰的影響更大?
    隨著中美在各方面的摩擦升級,有一個觀點一直被提起,就是中美脫鉤。從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脫鉤的呼聲越來越高。作為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要是出現經濟和技術脫鉤,那會是什麼情況?其實,中美完全脫鉤不太可能,但是有部分脫鉤的可能。
  • 中美科技脫鉤:中國最需要警惕的行業-虎嗅網
    本文從專利互持的角度,分析中美兩國技術關聯的總體態勢和演變趨勢,區分了中國高度、中度和低度依賴美國技術的三大類產業,並提出科技脫鉤的可能與應對思路。但應看到,這種轉折目前只是剛剛開始,基礎仍不牢固。美國經過多年積累,在各行業仍有顯著技術優勢。在這一關鍵時點,如果中美科技脫鉤,短期內很可能會延緩或阻礙中國創新能力的持續反轉。從更大範圍和更長期限看,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科技脫鉤是囚徒困境,將對全球相關產業鏈布局和技術進步帶來巨大的不利影響。要客觀認識到,全球化時代各國技術相互依存是必然趨勢。
  • 「美國和中國完全『脫鉤』是不可能的」
    「美國和中國完全『脫鉤』是不可能的。」「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我們希望以積極和建設性的方式與中國消費者接觸。」「多邊主義是外交實踐的成功經驗。」我認為,中美之間沒有根本的矛盾。隨著中國繼續在全球經濟中崛起,美中需要達成妥協,使兩國繁榮。我不認為中國是美國的敵人。應該說,中國人民是美國人民的好朋友。然後,我們需要一種良好的外交手段來處理我們的分歧。我們有差異,有很大的不同。
  • 被提名的美新國務卿表態:中美不能脫鉤!
    中美存在競爭布林肯9月份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中國對美國構成的挑戰正逐步擴大,已經是美國在經濟、軍事和外交上的最大挑戰。布林肯的政策是重視美國與盟友合作,以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來集體遏制中國。目前在美國的政壇上,兩黨對於中國問題的看法上態度一致,就是視中國為極大挑戰,要堅決遏制中國發展。美國認為中國對美國掌控國際規則造成了阻礙,意識形態和基本利益的不同使中國不會按照美國的規則來處理事務。美國的軍事霸權和美元霸權使全球大多數國家都在按照美國的意志行動,只有中國和俄羅斯除外。
  • 新華時評:小口罩,打臉美政客「脫鉤論」
    「脫鉤論」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  時不時,美國一些政客總喜歡打幾把「中國牌」,有時是為了掩蓋自己無能犯錯而「甩鍋」,有時是為了討好某些利益團體而炒作「脫鉤論」。最近,蓬佩奧等人把這兩件事擱一塊幹了。  以「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為榮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期就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向中國「潑髒水」,指責中國「可能」隱瞞疫情。另一邊廂,以納瓦羅為代表的白宮「師爺」團,則竭盡所能鼓吹美資撤離中國,煽動「脫鉤論」。  儘管「脫鉤論」甚囂塵上,訂單卻不會說謊。
  • 中美「脫鉤」可能性多大?疫情和貿易戰,無阻美企進軍中國市場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近段時間,中美之間全面「脫鉤」,成為媒體的關鍵詞會之一。此前,川普對外表示稱,美國正在考慮是否要與中方「脫鉤」。對於川普的說法,美國媒體表示,這但是事實上從現實的情況來看,經濟全球一體化,國與國之間環環相扣,中美「脫鉤」是很難實現的一個議題。政治力量改變不了經濟規律貨櫃貨運是一種新型、先進的現代化運輸,使用這種方式隕石,效率高、速度快。其運輸量的大小,是衡量一個國家貿易的重要衡量點。
  • 德媒:美國和中國正在脫鉤,歐盟該如何在中美間平衡
    ,為了避免中國的迅速發展對自己產生影響,美國不僅出臺了多項政策對中國進行打壓,同時還在經濟等領域和中國進行「脫鉤」,面對這一情況,此前德國媒體也已經做出了報導,並且發表了對於目前局面的看法。
  • 中美脫鉤對誰都沒好處
    文/局座召忠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14日報導,美中雙邊貿易額4月份增至近400億美元,較3月份增長近43%,再度超越美墨和美加貿易額。《在全球貿易前景黯淡的情況下中國為美國帶來曙光》(圖源:《華爾街日報》)6月15日,@Mr-唐Jun問我:局座,想聽你預測一下,如果是拜登當選,美政策對中國是否有改善?貿易戰會不會停止?或者好轉?
  • 中美溝通橋梁垮塌,「脫鉤」成定局?
    中美「溝通橋梁」徹底垮塌,「脫鉤」勢在必行!近段時間以來,中美關係持續面臨一項又一項巨大考驗,這其中美國自然是主動「脫鉤」的一方,中方近年來在多領域取得的成績已經成了中方的「原罪」,美國在國際地位遭到威脅的同時,必然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也就是說,美國對中方的打擊將會是全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