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煤炭、木材、龍蝦和葡萄酒在內的對華出口不利消息疊加起來,澳大利亞人的小心臟似乎已經承受不起了。澳洲著名的葡萄酒企業的股票已經累計下跌47%以上,澳洲的漁民把他們捕獲的巖龍蝦以成本價30澳元的價格銷售,但即便如此也很難在澳洲本土港口賣掉。澳大利亞政府人士承諾,將為漁民開發同樣擁有近14億人口的印度市場,然而印度人更喜歡吃魚而不是龍蝦,更重要的是在澳洲龍蝦的出口價格昂貴,在印度市場就成了奢侈品。澳大利亞漁民和葡萄酒商希望「政治風雨」趕快過去,讓所有的一切回到正常軌道。
路透社12月7日稱,中國當天起暫停受理澳洲Meramist Pty Ltd公司啟運的輸華牛肉產品進口申報,未提供理由。此前,中國已經暫停多家澳洲牛肉生產企業的進口,原因包括標識和健康證等問題。除了牛肉製品外,中方還對澳大利亞的大麥和紅酒加徵關稅,同時停止了澳大利亞海鮮、木材和煤炭的進口。中國海關總署12月7日發布通知稱,因多處海關檢測出林木害蟲,已經從12月3日起暫停進口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出產的原木。這是繼暫停進口昆士蘭州和維多利亞州出產的原木之後又一措施。這些措施是為防止有害生物傳入,保護農林生產和生態安全。
中國方面從11月28日開始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制裁。澳大利亞農業部長承認,中國的制裁將會對澳洲葡萄酒業造成毀滅性打擊,但他認為中方的措施是沒根據的,不合理的,不符合相關精神和規則。澳農業部長還引用英國前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的話回應稱「我們不會轉彎」。很明顯,澳大利亞農業部對上述制裁不服氣,還要一條道走到黑。好吧,12月10日更大的懲罰「靴子落地」。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調查機關初步認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英國媒體稱,作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出口商品,煤炭在澳大利亞對外貿易中佔據重要地位。煤炭出口每年為澳大利亞帶來超過530億澳元的收入,僅次於鐵礦石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在2019年,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煤炭價值170億澳元,約為澳煤出口量的30%(包括冶金煤和動力煤)。然而現在,共有82艘船攜帶價值驚人的11億澳元的煤炭被困在中國港口外的海域中。與此同時,印尼與中國籤署了價值約為15億美元的煤炭供應合同。還有包括澳大利亞盟國在內的競爭者覬覦澳煤留下的空缺。《澳大利亞人》報導,加拿大煤礦商意圖趁中澳關係不佳之機,搶奪澳煤在華市場份額。
面對當前危急的局面和灰暗的前景,澳大利亞莫裡森政府面臨國內政治勢力和出口企業、漁民團體的指責和重壓。澳大利亞工黨領袖、眾議院反對黨領袖阿爾巴內塞,直接向莫裡森政府發難,稱其要為中澳關係破裂負責。《澳洲金融評論》12月8日的文章指出,澳洲並非區域內唯一與華有矛盾的國家,但是日本和印尼都非常注意對華保持良好關係。而澳洲總理莫裡森則充當川普的亞太轄區「副警長」。為了短期的掌聲而糟蹋最重要的(對華)關係,這是糟糕的政治,也是糟糕的政府。莫裡森政府對這個極複雜問題的處理是笨拙地,暴露出戰略上的無能。如今,(中國要殺雞儆猴)我們就是那隻被宰的雞。
幾乎所有的分析都承認,澳大利亞的煤炭、海鮮、葡萄酒等,中國都可以找到替代供應商。除了加拿大積極參與澳煤的競爭之外,歐洲和秘魯的葡萄酒被認為是呼聲最高的贏家。至於澳洲龍蝦和海鮮,一則重要消息足以令澳大利亞心理防線崩潰。中國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籤訂的漁業協議,該漁場距離澳大利亞大陸大約200公裡。澳大利亞媒體向莫裡森政府呼籲稱,「中國將在澳大利亞家門口建造2億澳元的漁業項目,可能會影響澳大利亞的國家戰略利益」。澳大利亞網民表示:莫裡森為取悅美國挑起了一場爭鬥,輸了,40年的外交成果幾乎被破壞得無法修復。如果澳大利亞不能及時回頭,將對雙邊貿易關係構成不可逆的損害。我們只能奉勸「回頭吧,莫裡森副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