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達山啟動IPO:公司機制落後 有經銷商合作三次都鎩羽而歸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五穀財經

在統一企業中國旗下公司退出之後,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完達山乳業」)不僅更換了董事長,還啟動了IPO,這意味著又一家大型乳企試圖撬開資本市場的大門。

始建於1985年的完達山乳業,總部位於黑龍江省,隸屬於農墾系統,可生產奶粉、液態奶、飲料、豆製品、米麥製品及保健食品等,銷售網絡遍及全國。

根據完達山乳業官網提供的信息,2019年,公司結合發展實際制定了「雙百億」發展戰略目標,即到2025年實現收入100億元、上市後市值超100億元。

被飛鶴遠遠甩在身後

除了完達山乳業,同樣從黑龍江省走出來的乳企還有很多,比如飛鶴乳業、搖籃乳業、紅星食品、原生態牧業。

儘管已經過去了12年,但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依然有不少人記得,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當年那場風波之中,黑龍江省的本地乳企基本都經受住了考驗,並沒有檢出三聚氰胺,其中包括完達山乳業、飛鶴乳業,所以旗下嬰幼兒配方奶粉都是一流品質。

從體量來看,2008年的時候,飛鶴乳業還沒有辦法和完達山乳業媲美,在乳業圈裡,大家都曉得,飛鶴乳業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完達山乳業的「小弟」。

另外黑龍江還有一家乳企,就是搖籃乳業,其創始人萬春臨參與研發的嬰幼兒配方II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填補了中國無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空白。而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更是將萬春臨稱之為「師傅」。

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的飛鶴乳業,不僅成為中國奶粉市場的老大,2019年收入在137億元以上;同時,飛鶴乳業還成功登陸了H股,市值早已突破1000億元。

與之相比,完達山乳業則基本沒有什麼大的變化,由於完達山乳業並非公眾公司,其收入、利潤等財務指標,外界無法得知。

北大荒集團曾通過其官微發文介紹,2016年以來,完達山奶粉和液奶兩項業務佔總收入的比例均在40%左右,具備了「奶粉+液奶」雙主業運作的業務基礎。

預計到2025年,完達山奶粉業務實現收入46億元,其中嬰幼兒奶粉36億元,成人奶粉10億元;液奶業務實現收入55億元,其中內生增長45億元,外延併購成長10億元。

但據《五穀財經》了解,完達山乳業目前年收入在40億到50億元之間,與飛鶴乳業根本不在一個等量級上了。

「飛鶴、澳優之所以能夠崛起,成為H股的明星企業,就在於深耕嬰幼兒配方奶粉,順應了母嬰時代的發展潮流,並在渠道、營銷和配方上成功進行了差異化競爭,」一位奶粉企業人士告訴《五穀財經》,完達山乳業既有液奶,也有嬰幼兒配方奶粉,但是,嬰幼兒配方奶粉才是利潤「主力軍」,只可惜,完達山乳業並沒有將嬰幼兒配方奶粉做大做強,如今早已從一線品牌中「掉隊」了。

眾所周知,沒有好的奶源,就不可能生產出優質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而完達山乳業、飛鶴乳業、三元股份、光明乳業,則是中國甚至全球最先自建大量牧場的一批乳企。

「在國外,乳企基本沒有自己的牧場,而是從養殖戶手中收儲原奶,比如紐西蘭的恆天然、法國的索地雅;其他乳企則從恆天然這樣的大型企業手中購買基粉,之後通過乾粉工藝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比如因為烏龍事件而沒落的多美滋,」上述奶粉人士表示,還有一批小品牌,根本沒有能力自建、自控奶源,也只能外購大包粉,比如高培、紐貝滋、維愛佳,「完達山、三元、光明、飛鶴、旗幟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用購買大包粉,且基本都是採用鮮奶工藝,就是因為擁有自建、自控的奶源,而這樣的產品更有營養價值。」

雖然完達山乳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在品質上是一流的,可惜,由於公司機制較為落後,在行業中,市場份額並不高,甚至不少渠道、門店並不願意銷售完達山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

一位與完達山乳業合作過三次的奶粉經銷商,在五穀母嬰群裡吐槽,三次合作都是鎩羽而歸:「完達山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品質)真是不錯,但運營團隊存在問題,因為再好的產品,沒有好的運營團隊,也不行,客戶也不會買帳。」

持續發力大單品、高端品

近年來,完達山乳業之所以引起社會和媒體的關注,則是因為煙臺合資公司出現資金鍊斷鏈,並拖欠經銷商款項和員工工資,雖然從本質上來講,這與完達山乳業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卻損害了完達山乳業的聲譽。

有意思的是,煙臺合資公司風波之後,完達山乳業原董事長王景海便退出了,如今完達山乳業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則是王貴。

日前,王貴指出,在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農墾總局)的正確指導下,完達山乳業在這次疫情中展現出巨大韌性,應對疫情在新業態下催生並推動了許多營銷新模式的快速發展,並取得了良好效果,為完達山乳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王貴透露,從4月份的數據來看,前期一系列積極政策的效果顯著,全員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完達山乳業要抓住機遇,變危為機,加大直播帶貨、網紅分享、社區營銷、送貨到家等方式,進一步加快鋪市速度,形成銷售規模,搶佔市場份額。同時要著力研發競爭力強的高精尖產品,在打造大單品、高端品上持續發力。

另外,為了IPO,完達山乳業也在股權上進行變更,早在2019年12月,富建公司、崑山統一、武漢統一、成都統一分別與北大荒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北大荒投資」)及中國農墾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合夥,「中墾基金」)籤署了出售完達山乳業股份的相關法律文件。

5月13日,完達山乳業方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目前,統一股份轉讓事項已全部結束,交割也全部完成。

「完達山乳業從『統一系』剝離出來就是為進行IPO,當前中國乳業市場,無論從市場、渠道還是消費模式都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完達山若要長久發展就需要去衝刺IPO,這樣對其以後的抗風險能力、市場投入及資金鍊等方面都會有益處。」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稱。

完達山乳業方面則強調,今後,公司將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緊抓龍江振興、墾區建設「三大一航母」發展機遇,以實現「雙百億」發展戰略目標為核心內容,統籌推進抓改革、調結構、強管理,突出抓好市場開發和產品銷售,努力實現收入跨越式增長,開創完達山乳業改革發展嶄新局面。

相關焦點

  • 完達山啟動IPO:奶粉品質一流、公司機制落後 將持續發力大單品
    來源:五穀財經在統一企業中國旗下公司退出之後,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完達山乳業」)不僅更換了董事長,還啟動了IPO,這意味著又一家大型乳企試圖撬開資本市場的大門。儘管已經過去了12年,但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依然有不少人記得,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當年那場風波之中,黑龍江省的本地乳企基本都經受住了考驗,並沒有檢出三聚氰胺,其中包括完達山乳業、飛鶴乳業,所以旗下嬰幼兒配方奶粉都是一流品質。
  • 完達山啟動IPO:奶粉品質好、市場表現差,已被飛鶴甩在身後!
    來源:五穀講壇在統一企業中國旗下公司退出之後,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完達山乳業」)不僅更換了董事長,還啟動了IPO,這意味著又一家大型乳企試圖撬開資本市場的大門。儘管已經過去了12年,但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依然有不少人記得,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當年那場風波之中,黑龍江省的本地乳企基本都經受住了考驗,並沒有檢出三聚氰胺,其中包括完達山乳業、飛鶴乳業,所以旗下嬰幼兒配方奶粉都是一流品質。
  • 帶病闖關IPO:20年上市無果的完達山和北大荒贏面幾何?
    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完達山或完達山乳業)是黑龍江省大型乳企之一,控股股東為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大荒集團),最終實際控制人為國家財政部。目前,完達山已啟動了上市程序。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至今,完達山已四次衝擊上市,前三次均未實現。
  • 再次衝刺IPO之際,完達山奶粉又惹大事,這次北京捲入詐騙案!
    從門店上,這家食品店很有可能是主營完達山品牌產品的食品店。2.生產企業卻不是完達山?不過胡說有理通過企查查發現,黑龍江康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東中並未有完達山參股,只有三名自然人持股:段旭煌40%、鄭新民30%、郭陽30%。但是,胡說有理查詢還發現,鄭新民是黑龍江完達山豆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而該公司又是由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 ...鏈產業園;盒馬二次進軍植物肉;完達山乳業更名 |食品飲料企業動態
    (藍鯨財經)盒馬二次進軍植物肉:上線兩款速凍植物肉水餃。近日,盒馬APP在部分區域新上線兩款速凍植物肉水餃。這兩款產品來自正大集團旗下水餃品牌「暴走斑馬」,有香辣三鮮和鮮香薺菜兩種口味。這不是盒馬第一次上線植物肉產品,在今年7月,盒馬與美國植物肉品牌 「Beyond Meat」 達成合作,上線冷凍植物肉肉餅。
  • 「淘品牌」IPO徵程大多鎩羽而歸
    多家公司放棄A股上市,打算轉戰美股  昔日風光無限的淘品牌正失去往日的光彩,在今年雙十一網絡平臺的主流類目銷售排行榜中,絕大多數淘品牌已不見蹤影。這或許也能解釋,近年來淘品牌為何總在IPO徵程中鎩羽而歸。
  • 完達山乳臻牛初乳粉捲入詐騙案 480元一箱賣6400元
    擁有農墾背景的完達山在上世紀90年代,一度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然而,卻三次與上市之路失之交臂,在其即將開始第四次進軍「IPO」之時,其產品卻不幸捲入了詐騙案。專家認為,完達山的整體運營、整個風險管控內控體系存在很大的披紕漏,這對其未來上市審批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 完達山牛初乳蛋白多肽膠囊虛假宣傳被罰 完達山聲稱商標遭盜用
    完達山乳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完達山牌牛初乳膠囊並未經過完達山集團的品牌授權,完達山已經向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對福康生物科技公司的品牌侵權侵權行為進行了投訴,同時也已經向司法部門進行了訴訟。
  • 完達山「乳臻牛初乳粉」捲入「神藥」詐騙案:480元一箱賣6400元...
    中國網財經12月7日訊(記者 李靜)擁有農墾背景的完達山在上世紀90年代,一度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然而,卻三次與上市之路失之交臂,在其即將開始第四次進軍「IPO」之時,其產品卻不幸捲入了詐騙案。
  • 攜手共贏,勇攀高峰,完達山親蓓系列產品煥新上市
    王利強調:「親蓓是完達山開闢嬰童連鎖渠道的專屬產品,承擔著完達山開疆拓土、模式創新、渠道上移等戰略目的,是公司的核心產品之一。」他表示,完達山對親蓓系列新品的發展和市場秩序的維護尤為重視,作為合作夥伴的強大後盾,完達山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零容忍。完達山親蓓系列新品保證以品質先行,並囑咐合作夥伴放心經營。
  • 合資公司停產欠薪之後 完達山乳業董事長更換 統一將其股份賣出
    來源:五穀講壇煙臺完達山工業園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煙臺完達山」)歷經停產、欠薪和拖債之後,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完達山乳業」)董事長悄然更換了。據新京報等主流媒體報導,煙臺完達山拖欠的員工工資及大部分供應商貨款已經結清,拖欠的日配業務經銷商貨款也有望在年底前解決,但整個工廠仍處於停產狀態,尚有部分經銷商貨款及費用未結清。
  • 國臺酒業IPO:關聯交易「輸血」業績增長 經銷商直接入股利益糾葛複雜
    而公司第一大關聯交易商——天津帝泊洱生物茶連鎖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帝泊洱),則是國臺酒業實控人之一吳乃峰所控制的企業。蹊蹺的是,就在國臺酒業公開提交ipo申請之際,據天眼查顯示,天津帝泊洱於2020年5月25日申請簡易註銷。
  • 還在東北的完達山乳業已慢了「老鄉」飛鶴好幾步
    當時,農墾總局黨委召開會議,宣布免去王德勝完達山董事長職務;11月1日選出新董事長鄭新民,但由於鄭新民此前未在股東單位任職,因此沒有被選為公司董事。按照中國證監會頒布的116號文件,上市公司在擬發行股票公司在申報材料過會以後,如果公司發生影響到市場經營的重大人員變動,其申報材料將發回重新審。 此後,完達山乳業上市一事由此暫停。 2017年,又有完達山乳業上市的消息傳出。
  • 北大荒完達山乳業與江南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月8日,北大荒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江南大學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無錫舉行。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北大荒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貴,江南大學校長助理張光生出席籤約儀式。北大荒完達山乳業副總經理王利代表完達山與江南大學及教授團隊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完達山乳業用心堅守「舌尖上的安全」
    把控源頭打造「歐盟標準」奶源基地完達山乳業的奶源基地主要分布在北緯42度至47度之間,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帶之一,這裡有北大荒600多萬畝天然草原牧場,土質肥沃、草質肥美,非常適合奶牛的生長和泌乳,是世界公認的優質奶源帶。
  • 北京銀星達公司與經銷商共敘合作與發展
    2009年春節前夕,北京銀星達公司舉辦招待晚宴,與中關村賣場的UPS經銷商匯聚一堂,暢談友情,溝通交流,共敘發展。參會的嘉賓有廠商代表APC公司渠道經理易勇先生。雖然我們無法估計這4萬億有多少會直接投入到IT設備的採購中,但可以預計,在政府的鼓勵下,企業為了應對危機定會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對經銷商而言,要抓住這次商機,因此挑戰與機遇並存,希望與困難同在,希望大家對市場前景充滿信心,一起共度難關,並希望銀星達公司與中關村經銷商們共同合作實現雙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市場做得更大。
  • 武漢禾麗醫美:禾麗醫美IPO上市啟動
    5月19日,禾麗醫美IPO上市啟動暨籤約儀式在深圳禾麗醫療美容醫院舉行。出席本次IPO啟動儀式的領導和嘉賓有,中信證券項目負責人胡風光,北京盈科(深圳)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詹定東,利安達會計事務所深圳分所審計部經理歐陽卓偉,深圳禾麗醫美執行總裁艾琳
  • 麥當勞與供應商投15億共建供應鏈產業園;盒馬二次進軍植物肉...
    (藍鯨財經)  盒馬二次進軍植物肉:上線兩款速凍植物肉水餃。近日,盒馬APP在部分區域新上線兩款速凍植物肉水餃。這兩款產品來自正大集團旗下水餃品牌「暴走斑馬」,有香辣三鮮和鮮香薺菜兩種口味。這不是盒馬第一次上線植物肉產品,在今年7月,盒馬與美國植物肉品牌 「Beyond Meat」 達成合作,上線冷凍植物肉肉餅。
  • 完達山美贊臣奶粉將提價10% 乳企銷售費暴增
    上市乳企報表顯示奶粉銷售成本居高不下  記者昨日了解到,廣州多家賣場最近已接獲美贊臣計劃推新包裝並提價的消息,而國產品牌完達山奶粉也在近日下發調價通知。分析認為,原料成本今年來已有「鬆動」,但奶粉營銷費用居高不下也讓企業有衝動將之轉移給消費者。
  • 完達山美贊臣奶粉將提價10% 乳企銷售費用暴增
    上市乳企報表顯示奶粉銷售成本居高不下記者昨日了解到,廣州多家賣場最近已接獲美贊臣計劃推新包裝並提價的消息,而國產品牌完達山奶粉也在近日下發調價通知。分析認為,原料成本今年來已有「鬆動」,但奶粉營銷費用居高不下也讓企業有衝動將之轉移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