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行業,都存在競爭,只要有競爭,就會有成功與失敗。而在汽車行業同樣如此,有的汽車賣得熱火朝天,有的汽車卻無人問津。但是,任何汽車在造出來之前,誰都不知道這個汽車會不會被市場認可,消費者接受程度是多大。很多時候,一些車企造出來的車賣不出去或者銷量趕不上產量,造成貨物擠壓。最終,時間一久就成了庫存車。
很多人會好奇,汽車下線後,多長時間算庫存車,其實,在汽車行業中,並沒有一個定義標準,甚至沒有明確的法律定義。一般情況,汽車銷售行業將庫存時間超過三個月,依然沒能銷售出去的汽車稱為庫存車。
而汽車作為大物件商品,價格昂貴,倉儲成本也較高。一旦長時間沒賣出去,不僅佔用了經銷商的大量流動資金,還會增加倉促成本等。可市場上又無法避免這一情況,最終多多少少會出現一些庫存車。那他們最後都是怎麼處理的,流向何方了呢?看4S店員工怎麼說!
01降價處理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處理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其實,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庫存車相比於「新車」來說,並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差別,只需要在購買後,將油液更換一下,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更不用擔心質量問題
但是,在大數據時代下,經銷商到底做多少車輛的倉儲,都是有計劃的。除非像去年那樣,遇到國五變國六,或者,該車系突然發生什麼重大安全故障,比如「帕薩特」!
02流入二手市場
不少關注汽車的,這兩天可能刷到一個視頻,一批國五標準的寶馬汽車,典型的庫存車。因為相關規定,這批車即便沒有賣出去,經銷商為了止損,只能將其統一上牌,然後以二手車的形式賣出去。這個時候經銷商根本不會考慮賺多少,儘量少虧點才是他們考慮的!
03返廠處理
這個可能一些內行人才清楚,要知道,在國內,因為地區地域的差距,車市情況也不一樣。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比如廣東人偏愛日系車一樣,但相對來說,北方人就沒那麼喜歡。如果在北方滯銷的日系車,返廠,再由廠家分配到廣東地區出售,也是以低價形式,是不是會一搶而空呢?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在自己區域打折就沒人買了?確實如此,有些地區的汽車保有量或者因為限牌搖號等,導致汽車不好銷售,即便打折也是如此,因此就有了返廠處理的情況!
寫在最後
網上能夠看到很多人說庫存車怎麼怎麼不好,買回去容易出故障等等。其實,很多懂車的,反而更喜歡庫存車,買車的時候甚至會主動要庫存車。因為庫存車的價格要優惠很多。但實際上,庫存車與正常出售的車並沒多大區別,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在前期開的時候,會有點生澀!如果是你,你會考慮買庫存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