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這個時代的人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脖子上長包塊的越來越多。比如,發病比率很高的甲狀腺結節,一個單位體檢,往往會查出很多人患此病。脖子上的各種包,囊腫也好,結節也好,都是邪氣凝聚而成。
古語講得好,氣得臉紅脖子粗。現在為什麼脖子長包塊的病人越來越多。一個是飲食肥甘厚膩。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著急生氣,為什麼人們管生氣叫上火?因為中醫講,怒則氣上。人每天大怒一兩次,小怒無數回,這怒氣就會堵結在最狹窄的脖子那裡。
瘰癧,在中醫看來是痰結
脖子上長的包塊,中醫上叫瘰癧,屬於積聚的範疇,為何會產生積聚呢?《病因賦》上就這一句話,就可以用來治病:「五積六聚,皆是氣凝其痰血。」若非痰凝它不長節,若非氣滯它不會堵在那裡。就是痰跟氣一旦結合狼狽為奸,它就長。
身體的痰是津液所化,分為有形之痰跟無形之痰,你能夠咳吐出來的是明顯看得見的痰,還有很多身體咳吐不出來的粘痰膠痰,附著在臟腑經絡,成為包塊結核。
痰隨氣升降,無處不到,氣火往上衝的人,脖子就容易得炎症或包塊。
你看熬粥的時候用猛火急火,清粥很快就被煉化成粘稠的漿液,甚至最後板結成塊狀的飯糰。
人體津液應該像清粥那樣,非常流通,如果經常生氣著急上火,那津液就會粘稠,對應人體血脈的話血粘度就高,就容易多痰,如果再不注意養生,仍然熬夜發脾氣,吃辛辣燒烤,這樣進一步加把火,那粘稠的血液津液就會開始變成瘀血痰濁,痰瘀交阻,就會板結成像飯糰那樣的包塊。
用中醫治癒包塊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有一個古方叫消瘰丸,出自清代名醫程國彭《醫學心悟》,方子很簡單,就三味尋常見的藥,專治氣血痰結在咽喉的各種疾病。
方組:元參、牡蠣、貝母各120克。
上三味,共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9克,開水下,日二服。
消瘰丸由玄參、浙貝母、牡蠣這三味藥組成。玄參可以滋陰降火,浙貝可以清熱化痰,牡蠣可以軟堅散結,三味藥結合,首先便將包塊破開。
《藥性賦》上言:「玄參治熱結毒癰,清理咽膈。」《藥性本草》說,玄參可以散瘤瘰癧。《名醫別錄》曰,玄參能止煩渴,散頸下結核,癰腫。
玄參滋陰增水,凡粘稠的東西,你必須要靠水才能夠稀釋,包括粘稠的瘀血,粘稠的痰結。所以粘稠的粥,水一下去就清稀了。玄參除了味甘多汁液,可以滋陰外,它還是苦微寒,可以清熱瀉火解毒,直接把下面的火調小,那鍋中的津液就不容易被火煉化得粘粘稠稠的。
滋陰降火的藥大把,像生地、旱蓮草、女貞子都可以,為什麼不選它們而選玄參呢?
玄參還帶有一股鹹味,鹹能軟堅散結,它可以軟化痰火堅結的瘰癧,項下結核,這就是一般滋陰降火藥所難以企及的。
玄參配上浙貝母跟牡蠣,這軟散堅結的功力就更強了。
所以這消瘰丸把火降痰結軟化,再往身體一增液,局部的痰結包塊就佷容易軟化消散,只要病情不太重,疾病剛開始用這湯藥下去,都能夠迅速取得療效,如果疾病日久,就要加些扶正之品,畢竟久病傷正,扶足正氣,才能夠真正把積聚磨化,元氣足則包瘰自化。
郝萬山教授說「不生氣就不生病」,真正高明的醫生不在醫院,而在你的身體之內;最珍貴的靈丹妙藥不在藥店,而在你的身體之中,就看你會不會利用。這是郝老師開給焦慮時代的良方啊。這腫瘤包塊是吃氣火長大的,所以,還要少發脾氣少著急。這樣氣降痰火自然往下導,包塊就往下消,再配上這消瘰癧痰結的藥物,疾病就像抽絲剝繭那樣慢慢地消去了。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點亮小花
消滅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