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三大民族,古代曾是中國藩屬,過去在日本以長壽著稱

2020-12-22 瑞嫻說三農

日本第三大民族,古代曾是中國藩屬,過去在日本以長壽著稱

提到我們鄰國日本的民族,很多人都能下意識地說出是大和民族,在我們的印象中日本是一個民族構成比較單一的國家,大和民族在他們的人口中佔比達到了98%之多。但是去掉這個主體民族,其實日本也是一個分布著其他少數民族的國家,在這些民族中,不乏人口破百萬的民族,其中就有一個獨特的民族,他們過去是中國的藩屬國,還一度流傳著百歲老人滿地走的長壽神話。

這就是居住在日本如今琉球群島的琉球民族,琉球民族在日本的民族構成中,僅次於大和民族和阿伊努人,是日本的第三大民族。從古代開始,琉球民族的先民就和中國聯繫緊密,中國史書上出現琉球的相關記載,始於隋煬帝時,因為琉球群島綿延上千公裡,當時人將之命名為「流虯」,意為形如遊龍的群島,在明清的時候,琉球國更是成為明清王朝的重要藩屬國,而日本在這段期間借著地緣優勢,也將琉球國納入藩屬國。

後來明治年間,日本以廢藩置縣為由將琉球吞併,琉球因此亡國,琉球群島最後被劃為日本的一部分,而島上的居民們。也就成了如今的日本琉球民族。在琉球群島生活著約160萬的居民,其中琉球族約12萬,而在日本本土的琉球人約為200萬。對於琉球人的民族身份,存在較大爭議,部分人認為琉球族是獨立民族,而也有人認為是大和民族的分支,這也就是為何在東亞、東南亞很多國家說日本是單一民族的原因。

琉球族在日本乃至於世界地區,一直以來以長壽著稱,在1996年前後,日本的琉球族人年齡無論男女都是日本諸地區之冠,尤其以衝繩附近最多,而且頻繁地出現百歲老人。據當時的資料統計,琉球人每十萬人之中,就有接近60個百歲老人,這樣的數量舉世罕見。當時的專家認為,這種現象得益於當地人清淡的飲食習慣,以食用海藻和魚類為主,而且當地人普遍到了六七十歲高齡也不退休,一直持續地工作。

但是很不幸的是,近年來琉球族人的壽命在全日本,已經降至女性約為第三位,男性更是跑到了接近三十位上下。對於這種現象,專家的解釋是因為現代文明改變了琉球族人的生活習慣,現代的快節奏生活和高熱量飲食等,這些和琉球族人傳統相違背的生活方式,讓他們的身體狀況發生了變化,因此琉球族人的長壽,已經變成了一種歷史。

相關焦點

  • 曾是我國藩屬,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就在10月31日凌晨,日本衝繩縣那霸市的世界著名歷史古蹟——首裡城突發大火,由於該建築幾乎全為木質結構,加之深夜的火災使得滅火作業沒有在第一時間展開,這座包含琉球時代歷史痕跡的世界遺產建築,就這麼毀於大火。如果你曾去過衝繩,你會發現這裡除了語言使用的是日本本土的日語外,在生活習俗、文化內涵方面均是多元化的存在。
  • 琉球是中國的傳統藩屬國,為何會落入日本人的手中
    文/寂寞的紅酒琉球群島,位於太平洋西部,中國臺灣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像一串珍珠撒在太平洋上。歷史上,琉球是個獨立的王國,是中國傳統的藩屬國。琉球和中國貿易往來密切,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素有「小中華」之稱。
  • 琉球王國想獨立,說:我們與中國有500年藩屬關係,日本直接強佔
    中國從西漢時期就開始出現藩屬國。區別於西方對藩屬國予於主權獨立上的支持,實際上卻對其經濟等方面制約進行的半殖民化統治。然中國卻對藩屬國管理方略上都是採取懷柔政策,極少幹預藩屬國的國事,藩屬國擁有在自己國事上擁有絕對支配權,甚至有時中國在軍事上無償給予藩屬國提供保護。就像領國朝鮮以往多次受日本侵略時,朝鮮每次的求救,中國都是無償派兵支援。
  • 琉球群島本是中國藩屬國,為何如今卻成日本領土一部分?
    琉球群島在歷史當中曾是中國的藩屬國,兩者之間的貿易往來非常的頻繁,這就使得琉球群島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不過在近代的歷史當中,琉球群島便被日本所佔據,要知道琉球一直都算作中國的附屬國,那麼它是如何被日本人所佔據的呢?
  • 古代日本向中國進貢一種「特產」,日本網民:真是奇恥大辱!
    古代的中國其實是有著許多盛世時期的,中國周邊有著眾多的藩屬國,這些藩屬國每年都會像中國進貢,有的進貢玉石,有的進貢黃金白銀,還有的進貢一些特產。但其實在中國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什麼東西沒見過?但是鄰國日本進貢給中國的東西就有一些特殊了,甚至對日本來說是一段非常羞恥的歷史,所以說日本到現在都不願意提及這段歷史,每當提到此事都會讓他們羞愧難當。漢朝在漢武帝統治的時候可以說是很繁華了,在那個時候,漢朝的軍隊一直在徵伐,最後到了朝鮮半島。拿下朝鮮半島之後,漢朝在這裡設立了政府,將這裡叫做樂浪郡。
  • 古代藩屬國對中國的態度如何?很不能理解白眼狼日本人!
    講實話,越南的態度倒是情有可原,畢竟古代中國動不動就愛南徵交趾。在明朝,更是先在永樂年間被專治各種不服的張輔不停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像魔鬼的步伐,後又在嘉靖朝大兵壓境還沒打,就被嚇得就跪地降了。但是日本什麼的就完全說不過去了。朝貢根本不是讓你們屬國過來被天朝上國侮辱的好嗎?對於屬國,說得好聽點叫朝貢,說得不好聽一點那就是打秋風。屬國來朝貢動不動就是一大波子人,一進中國就完全是公費旅遊了,各地好吃好喝招待著,還能拿著自己偷偷帶過來的商品和中國人換真金白銀,大賺一筆。
  • 中國古代三大奇書,日本一著化妝品品牌,取名自其中一本書
    中華文明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國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這段漫長的歷史中,留下了三部奇書。這三部奇書,不僅僅在國內人盡皆知,而且也引起了國際相關研究的廣泛關注,其中一部書,還被日本人,用來取名一化妝品品牌。來看看這三部奇書都有哪些吧!
  • 衝繩血淚:一個原名「琉球」的中國藩屬國
    現在的日本「衝繩」,在古代有過獨立建國的歷史——琉球國,曾是我大明與大清帝國的藩屬國。它的特殊地理位置,讓其自古就成為東南亞國家的貿易中轉樞紐。也正是因為它的位置,讓其成為日本大肆擴張的「磨刀石」。根據琉球與明王朝的藩屬關係,琉球每一代國王都需要接受來自明王朝的冊封。
  • 羅援:琉球群島不屬於日本曾是中國藩屬國
    在《舊金山和約》中,日本同意將琉球群島和小笠原群島等置於聯合國託管之下而以美國為唯一管理當局。當年9月18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拒絕接受和約的合法性。其二,釣魚列島不屬於琉球列島,而屬於中國。《舊金山和約》第二章第三條中規定的置於聯合國託管制度之下的領土,並不包括釣魚島。
  • 史上最牛姓氏,出了500多帝王,流入日本後躋身日本第三大姓
    在中華姓氏中,因為政治與經濟的原因,曾產生過不少大姓旺族,其中的劉姓,就是較為傑出的代表。劉姓,中國曾經最具影響力的姓氏,因時代原因,劉姓在《百家姓》之中被排在第252位,實際上劉姓在宋朝為第三大姓。劉姓現在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姓氏之一,世界第四大姓,人數極多、分布極廣。世界人口在9000萬人以上,中國人口在7000萬以上。
  • 什麼叫藩屬國?古朝鮮是中國的附屬國還是藩屬國
    該不會忘記古朝鮮還是中國的吧?可能又有韓國人跳出來說:附屬國不等於屬於中國。其實韓國不僅當過中國的附屬國,同樣也當過中國的藩屬國。什麼叫附屬國?什麼叫藩屬國?藩屬國我們先搞清楚這個概念,「藩屬國」是最早的屬國形式,最典型的就是西周的諸侯國,於周王朝而言他們就是藩屬國。即對王族和功臣分封邦國,像齊、魯、燕、蔡、虢都是,藩屬國可以管理自己的內政,宗主國也不會幹涉的,外交、經濟和文化一定程度上受宗主國的制約。
  • 日本大和民族起源於古中國?日本學者給出了答案
    目前最權威的說法是日本學者埴原和郎的「二重構造說」即大和民族最先是由3萬年前的繩文人,2300年前的彌生人組成。日本創世神時至今日,日本本土族民血統70%以上來自東北亞的彌生人,而僅有30%的人來自東南亞的繩文人。而無論是彌生人還是繩文人都源於古中國,都屬於古中國人。因此,大和民族是古中國人後裔,其最初起源在於中國。
  • 中國古代的王朝只能延續兩三百年,為何日本的王朝數千年不變
    這一點,其實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日本,情況都是一樣的。但是不同的是,中國的這種家天下,不會延續太長的時間。一個家天下最多延續兩三百年。家天下之所以只能延續兩三百年,其實是有規律的。關於這一點,物理學家薛丁格曾用「熵增定律」進行了很好的解釋。
  • 琉球是進入東亞進入太平洋第一島鏈,它如何從藩屬中國併入日本呢
    在清、日修好條規御批換文前夕,中國臺灣發生了一樁惡性案件,深刻地 影響到兩國關係。1871年12月19日,六十多名琉球船民遇颶風漂至臺灣,其中五十多人 為臺灣土著牡丹社所殺。臺灣人殺了琉球人!琉球是群島王國,列島像一道弧影自東北向西南綿延一千二百多公裡, 縱貫於日本九州島和中國臺灣島之間。1372年(明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向琉球國王頒下冊封詔書收琉球 人華夷秩序為屬國。從此,琉球向中國稱臣,改奉中國正朔,間歲一貢,至清 光緒五百年間從未中斷。
  • 日本專家在中國旅遊,發現有一民族能聽懂日語:日本可能起源於此
    可大家對日本人總是有一些偏見,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歷史因素為主。大家都無法忘記日本侵華所犯下的那段歷史,雖然現在已經過了幾十年之久,但是大家還是要牢記歷史才行。現在中國越來越強大,除了基建和經濟方面發展較快之外,旅遊業的發展日新月異,不少老外來到中國旅遊,總會讚嘆著中國的自然景色優美。
  • 它是和中國淵源最深的日本城市,曾是日本唯一的對外開放港口
    但是,但大部分人估計也就到此為止了,事實上長崎在日本確實是一個相當獨特的城市,而且它也是日本與中國淵源最深的城市之一。先給大家說清楚一點,現在日本內部有兩個以「長崎」為名的行政區劃,一個是「長崎縣」,日本的縣是一級行政單位,有點類似中國古代的府,其中下轄很多「市」(日本城市化率很高,一個縣通常有好幾個城市),而「長崎市」是「長崎縣」的首府。
  • 日本長壽秘籍—神奇小黑豆
    日本是世界知名的長壽國,據研究發現,日本長壽的秘訣即在他們的飲食習慣上,即在於日本人對黑色食品的追求。  日本人的食材離不開黑,黑米、黑芝麻、黑豆、黑木耳、黑棗、烏雞、烏賊、海帶、紫菜等,食物一旦「抹了黑」,立即身價倍增。而黑豆又是這股黑旋風中的佼佼者。
  • 民族主義的起源及其在日本與中國跨文明的傳播
    基於以上對民族主義的實證分析,我們可以進一步系統地解釋在當今和過去出現的眾多的民族主義現象。這些現象的背後都是個體和民族國家對尊嚴的捍衛。舉例來說,無論是二戰後波蘭社會避免討論猶太人遭遇屠殺期間波蘭人的複雜性的事實,還是義大利右翼聯盟和民粹主義政黨在近期的競選中獲得多數選票的結果,都是波蘭和義大利捍衛民族尊嚴的表現。
  • 日本拒不歸還的三大中國文物,一件拍賣了3億,一件是日本的恥辱
    雖然日本是一個卑劣的國家,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個民族非常的善於學習,古代時學習中國的唐朝的各種文化、制度,到了近代又開始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使得自身迅速的強大,明治維新過後,日本就成為了當時亞洲最強大的國家,就算在國際上也有一席之地,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物資匱乏, 所以強大起來的日本就忘恩負義
  • 《史記》曾是日本古代教育中重要的教科書
    中國書籍經、史、子、集源源不斷地流傳到周邊各國。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朝鮮半島一直以漢字作為官方文字,科舉考試也仿效中國王朝,以儒家經典為主要的考試範圍,因而促使朝鮮士人閱讀中國典籍,進而推動了中國典籍在朝鮮的傳播與影響。古代日本對中國典籍也相當重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中日之間的海上航路被稱之為「書籍之路」,幾乎每一部比較重要的中國史書,都傳到了日本,有著程度不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