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檔升級主線,不斷延伸支線,大別山紅色旅遊公路持續帶動地方經濟

2020-12-20 瀟湘晨報

提檔升級主線,不斷延伸支線,大別山紅色旅遊公路持續帶動地方經濟.mp33:29

大別山紅色旅遊公路2011年全線貫通,全長462.1公裡,貫穿紅安、麻城、羅田等7個縣市,途經5個國家級貧困縣,連通三大景區38個景點,惠及230萬人民群眾。近年來,當地交通部門提檔升級主線,不斷延伸支線,讓這條「最美紅色旅遊路」更好服務當地經濟發展。

花海路

大別山紅色旅遊基地裡歌聲四起,這裡是英山縣四季花海景區,大別山紅色博物館是這裡開展黨性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最理想的地方。民進黃岡市委會副主委周素梅說:「這條上山的路也是非常美,我們心情非常好。」

周素梅口中的這條花海路長達60餘公裡,是湖北省的「四好農村路」,位於英山縣城區南面、緊鄰白蓮河庫區旁,道路旁花香四溢,路面整潔,被人們稱為最美紅色旅遊路。然而在2017年之前,這裡還是一條人煙稀少的土泥路。四季花海景區負責人張海峰介紹:「剛開園的時候門口的路特別不好,天晴都是灰,一下雨都是泥巴。車子都走不動。這條路在去年的國慶節這條路建成之後,對我們景區的形象是大大的提升。」

一條路,打通了紅色旅遊文化的大門,僅今年國慶節期間,景區就迎來了13.6萬人次的旅遊熱潮。同時,景區也拓寬了當地居民打工就業之路和脫貧致富之路。景區開業以後,吸納了周邊三個村近1000人就業。

為了更好的服務周邊地區經濟發展,2019年9月起當地部門開始對這條最美紅色旅遊路按照更高的標準提檔升級。今年5月,順利完工。英山縣交通運輸局路政局局長程銘介紹:「這條路全長有7.2公裡。投入了4300萬,為了進一步提高這條道路的安全性,我們還將安防工程都完成了,主要是反光鏡和防護欄,我們這都是鋼防護欄。」

沿著縣道106一路向北至羅田境內,這裡是薄刀峰景區的必經之路。修路工人們正在忙碌地鑽孔、注漿、掛網,以牢固路旁的山石掩體。現場施工負責人彭坦說:「我們全線有45個這樣的作業點。預計明年5月1號前完工。」

「大別山紅色旅遊路」2011年穿過薄刀峰景區,不僅讓該景區升級為4A級景區,也帶來了沿線村民的美好生活,龔家衝村21戶村民現在全部返鄉辦起了農家樂。村民陳勝球說,近幾年來,隨著公路越來越好走,旅遊的人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高峰期的時候,我們家有20多間房每天都住滿了,300塊一間房,淡季的時候170塊一間房。」

平房變高樓,冷清變熱鬧。近幾年,為了強化全域旅遊的發展理念,這條「紅旅路」又延伸出多條支線,以村民陳勝球為代表的的農家樂產業也將繼續創造奇蹟。陳勝球說:「我們準備,在我們分的田地裡去養一點土雞,我可以把你帶到現場去自己捉。在搞一個魚塘,滿足喜歡垂釣的人,再高點桃子啊,李子啊,現場去採。」

(記者馮超、通訊員潘慶芳 編輯徐翔)

【來源:湖北之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典型帶動 引領紅色旅遊高質量發展
    這些典型經驗不僅為紅色旅遊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也為文旅融合不斷深化拓展積累了經驗。如,陝西省延安市南泥灣開發區創新建設集紅色旅遊、教育培訓、現代農業、健康養老、藍色科技為一體的旅遊集聚區;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旅遊區探索「紅色旅遊+」路徑,打造古田(吳地)紅軍小鎮、古田蘇家坡民俗小鎮等;河南省信陽市融合利用紅色資源和鄉村旅遊資源,發揚大別山精神,助推鄉村振興;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鴉片戰爭博物館,圍繞「我們的緬懷」主題,連續15年打造特色文化活動品牌;湖南省汝城縣沙洲紅色旅遊景區,挖掘「半條被子
  • 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
    在血與火的鬥爭中,大別山人民以堅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的革命精神開創了鄂豫皖革命老區28年紅旗不倒、22年武裝鬥爭不斷的光輝歷史,凝成了內涵豐富、底蘊深厚的大別山紅色文化。  大別山紅色文化是革命先輩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主要內涵有:第一,理想堅定、事業必勝。
  • 「黃河一號」旅遊公路永和段工程掠影
    「黃河一號」旅遊公路(永和段)工程是山西省正在建設的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遊公路的重要部分,起點位於南莊鄉前北頭村接石樓黃河一號公路,涉及永和縣南莊、打石腰、閣底、交口四鄉鎮,止於交口鄉王家垣村與大寧黃河一號公路相接,主、支線全長150.291公裡,項目採用PPP模式建設,由山西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
  •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南省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實施...
    推進我省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要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有效解決基礎設施薄弱、社會事業滯後、生態環境脆弱、農村貧困人口多等突出問題,著力實施一批增強造血功能的工程和項目,不斷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堅持四化同步、富民優先,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堅持保護優先、合理開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要素集約節約利用、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 永和「最美」旅遊公路,驚豔全山西!
    「黃河一號」旅遊公路(永和段)工程是山西省正在建設的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遊公路的重要部分,起點位於南莊鄉前北頭村接石樓黃河一號公路,涉及永和縣南莊、打石腰、閣底、交口四鄉鎮,止於交口鄉王家垣村與大寧黃河一號公路相接,主、支線全長150.291公裡,項目採用PPP模式建設,
  • 吳世儒:打造紅色基因庫 傳承大別山精神
    按照「一條主線、一院一館、重要片區、輻射周邊」的原則完成規劃設計;已將紅二十五軍重要發源地(信陽片區)、長徵決策地(光山縣花山寨)和出發地(羅山縣何家衝)等納入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項目。為進一步加強紅色基因庫建設,信陽市委市政府將開展三個方面的工作。高起點改擴建鄂豫皖革命紀念館,高標準改造提升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建成集中傳承弘揚大別山精神的一流博物館。
  • 海南「旅遊+」經濟潛力持續釋放
    原標題:海南「旅遊+」經濟潛力持續釋放 10月底,廣東江門吳女士在「陳慧嫻Priscilla-ism中國巡迴演唱會」海口站門票開售當天便購票,並定下了在海南旅遊的行程。其實不只陳慧嫻演唱會,2019海南草莓音樂節、第四屆海口藍色國際電子音樂節等文化旅遊項目紛紛落戶海南。
  • 紅色旅遊公路:老區致富新引擎
    到「十三五」末,將基本實現所有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景點至少有一條三級及以上公路銜接、有二級及以上公路和城市道路銜接,促進紅色旅遊持續發展、推動革命老區經濟建設紅色旅遊公路:老區致富新引擎陝西省銅川市人在「紅」海遊
  • 第十屆中國露營旅遊論壇暨首屆大別山區域露營大會在新縣舉行
    在隨後兩天大會中,150餘位與會專家與嘉賓圍繞「露營地盈利模式與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通過交流發言、經驗分享、圓桌論壇討論等多樣形式展開了深入研討,暢談露營旅遊產業發展路徑,以期更好地促進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 廣西幹線公路「提檔升級」 延至華僑農場路段
    廣西幹線公路「提檔升級」 延至華僑農場路段 2020年08月18日 14:13   來源:廣西日報
  • 決戰武陵山 | 路通百業興 銅仁農村公路提檔升級
    決戰武陵山 | 路通百業興 銅仁農村公路提檔升級 2020-08-21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西人遊山西」永和縣東徵村:紅色旅遊紅紅火火
    7月29日,來自江蘇的霍先生說,紅色旅遊在偏遠的東徵村搞得紅紅火火,十分難得。紅旗飄揚,紅花吐豔。東徵旅遊公路穿村而過,紅色文化牆、長城牆聳立在路邊,文化雕塑長廊「東徵精神永放光芒」幾個紅色大字格外搶眼。紅軍東徵永和紀念館與「紅軍之家」「紅軍連」「模範胡同」掩映在綠樹叢中,農家樂和採摘園均圍繞紅色主題修建。東徵廣場上,不時有遊客穿上紅軍服合影留念。
  • 合六經濟走廊發展施工圖來了 推進合六城鐵建設
    &nbsp&nbsp&nbsp&nbsp「三帶」中,山湖大道文化旅遊大健康產業發展帶,即沿山湖大道西起金寨縣古碑鎮,經霍山、舒城,東至廬江縣湯池鎮,依託金寨、霍山「天然氧吧」和大別山特色資源,重點集聚發展大別山紅色文化旅遊、淠史杭水利文化旅遊、康養產業和茶葉、中藥材、林果、皖西白鵝等特色產業,打造大別山文化旅遊大健康產業集聚帶。
  • 大別山地區有了「尋寶圖」
    昨天,《安徽省大別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論證稿)在合肥接受論證,這幅為期10年的藍圖,對包括安慶、六安、阜陽和亳州17個縣市區的大別山片區的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改善農村條件等多方面進行了規劃,並計劃出臺扶持政策。  交通:六安或建通用機場  在未來十年,大別山片區也將規劃建設通用機場。
  • 三省聯手打造 大別山將成著名紅色旅遊品牌
    享有「千裡躍進、將軍故裡」美譽的大別山,在未來5年至10年內,將成為繼井岡山、延安之後的又一全國著名的紅色旅遊品牌,同時建成我國中東部最大的原生態旅遊目的地。  昨天上午,來自湖北、河南和我省等三省六市36個縣的代表,在合肥稻香樓賓館共同籤署了《大別山紅色旅遊區域聯合協議》。
  • ...惠遊湖北」啟動儀式,精品旅遊線路,大別山紅色之旅隨心隨願隨您...
    開展主題教育,要讓廣大黨員、幹部在接受紅色教育中守初心、擔使命,把革命先烈為之奮鬥、為之犧牲的偉大事業奮力推向前進。」  湖北交投龜峰山景區作為黃岡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繼承發揚大別山精神,深挖龜峰山紅色資源,傳承紅色文化,在今年7月1日建成並開放了大別山精神紅色文化展覽館。
  • 山西永和:紅色文旅帶動精準脫貧
    而歷史上,永和又是紅色文化厚重的革命老區,紅軍東徵時期,毛澤東曾兩次進駐永和指揮對敵鬥爭。近10年來,永和縣深耕紅色文化產業,因地制宜,闖出了一條「傳承紅色文化基因,振興紅色文化和旅遊產業,帶動革命老區精準脫貧」的發展道路。 傳承基因,匯聚紅色文旅資源 永和縣地處黃河中遊晉陝大峽谷東岸。
  • 全國人大代表熊維政:大別山特產山茶油,如何香飄大山外?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沛 劉贇 文 白周峰 攝影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羚銳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羚銳集團)董事長熊維政帶來大別山的土特產,希望以土特產為切入點,發揮紅色旅遊資源,走出一條特產與旅遊相結合的特色旅遊產業,與「鄉村振興」的時代節點同頻共振。
  • 推動鄉村旅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地方經驗
    近日,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在浙江舉辦2017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推介對接活動,搭建供需雙方洽談平臺。這是農業部拓寬融資渠道、宣介精品線路、創新營銷方式的重要舉措,對於推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