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項研究顯示,隨著一種高敏感性檢測方法的使用,在血液中檢測到心肌肌鈣蛋白T(這是一種心肌特異性蛋白)與結構性心臟病及全因死亡風險的增加有關。研究論文12月8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上。
心肌肌鈣蛋白T(cTnT)是一種更好的診斷心梗的生物標誌物,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肌鈣蛋白濃度的增加會在數種慢性疾病狀態中被檢測到,其中包括冠狀動脈疾病(CAD)、心衰及慢性腎病(CKD)。根據文章的背景資料,某些研究提示,肌鈣蛋白可能對發現亞臨床的心血管疾病及在一般人群中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用;然而,標準化檢測的低敏感度會限制人們對肌鈣蛋白測定的臨床應用。
文章的作者寫道:「最近,一種對cTnT的高敏感檢測方法已經研發出來,它可以檢測到比標準測試所能探測到的濃度低大約10倍的cTnT。在罹患慢性心衰和慢性冠心病的患者中,該高度敏感的測試方法在幾乎所有的人中都能找到其循環血液中的cTnT。而較高濃度的cTnT與心血管死亡率的增加有著很強的關聯性。」
達拉斯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James A. de Lemos及其同事開展了一項研究,旨在確定用高敏感性檢測來探測人群中cTnT的流行程度,並對用這一新的測試方法所測得的cTnT濃度是否與心臟異常及隨後的死亡有關進行了評估。研究人員在3546名有著多種族裔背景的年齡30-65歲的人中用標準測試法及高敏感性測試法對心肌肌鈣蛋白T進行了檢測。這些人是在2000至2002年期間參加達拉斯心臟研究的人。對這些人的死亡率跟蹤是在2007年完成的。參與者根據其cTnT的濃度被分置於5個類別之中。這些人的心臟結構及功能是通過磁共振成像來測定的。
研究人員發現,在達拉斯縣的成年人中,高敏感性檢測可檢測到的cTnT流行率為25%,而在標準檢測中,其流行率為0.7%。按照性別和種族來分,該流行率會有很大的差異:男性被探測到的機會要比女性高3倍(37.1% 對 12.9%),而在黑人參與者中探測到cTnT的可能性要比在西語裔或白人顯著要高。 可探測到的cTnT的比例會隨著年齡而變化,其變化範圍為:從40-50歲的14%至60-65歲時的57.6%。
文章的作者提示,他們在一般人群中所發現的可探測到的cTnT的高比例可能會對使用高敏感性肌鈣蛋白測試以診斷醫院中患者的心梗有著重要且複雜的影響。「在那些有著疑似心肌梗塞表現的患者中,高敏感性檢測可提高診斷的敏感性,特別是在症狀出現的早期;但高敏感性測試會降低檢驗的特異性。當其被用於在臨床上高度疑似心肌梗塞的病人時,其最終結果是改善檢測的精確性。」
研究人員補充說,這些發現提示,需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以評估用高敏感性檢測來測定cTnT濃度是否會增加傳統心血管風險因子的價值。
相關連結:Association of Troponin T Detected With a Highly Sensitive Assay and Cardiac Structure and Mortality Risk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JAMA. 2010;304[22]:2503-2512(來源:美國科學促進會)
更多閱讀
JAMA發表論文摘要(英文)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