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實現教育配套全覆蓋

2020-09-03 新華網客戶端

貴州省遵義市餘慶縣城關一小的老師在備課,為新學期做準備(8月27日攝)。該校目前共有近500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學生就讀。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88萬人,是全國搬遷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省份。為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貴州加大就學保障力度。 據統計,「十三五」以來,貴州在充分統籌共享安置點周邊原有教育資源的基礎上,著力加強安置點配套學校規劃建設,累計投入資金181.46億元,完成新建、改擴建安置點配套學校669所,其中2020年掛牌督戰96所安置點配套學校在6月底前按期保質保量全部建成,標誌著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教育配套實現全覆蓋。 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1 2345678下一頁

這是8月30日拍攝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縣第二幼兒園,這裡也是三穗縣經濟開發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幼兒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貴州省遵義市餘慶縣城關一小的工作人員對學生宿舍進行清潔、消殺,為新學期做準備(8月27日攝)。該校目前共有近500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學生就讀。 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8月30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縣第二幼兒園的老師在教室裡為學生整理床鋪。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8月31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縣第二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室外活動,這裡也是三穗縣經濟開發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幼兒園。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這是8月30日拍攝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縣第三中學足球場,後面是三穗縣寨壩小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8月30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縣第三中學的學生在新學期返回校園,後面是三穗縣寨壩小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8月30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縣第三中學的學生在校園裡打籃球。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上一頁12345678

相關焦點

  • 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教育設施全覆蓋 助力搬遷群眾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6月底前按期保質保量全部建成,標誌著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教育設施實現全覆蓋,促進了城鄉基礎教育資源重新布局和優化調整,擴增了城鎮基礎教育資源供給保障,滿足了所有搬遷群眾適齡子女就地就近就學需要,為按時高質量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助力消除城鎮學校大班額、加快推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 【秀美關嶺 · 相約2020】關嶺:加強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教育配套建設 奮力做好搬遷後半篇文章
    針對縣城集中安置點合理調整中、小、幼學校點布局,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全力保障搬遷群眾子女「有學上、上好學」。到目前為止,學生人數有1785人,移民搬遷點的學生有1254人,兩個社區的學生已經全覆蓋了,現在有92名教師在學校為學生服務。」
  • 不僅有學上 更要上好學——貴州探索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優質教育...
    張容是鳳翔社區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幼兒園完善齊備的設施、科學的育兒方法、盡職盡責的教師都讓她非常滿意,「我家兩個孩子都在五幼上學,他們都非常喜歡新的幼兒園!」鳳岡縣第五幼兒園是鳳岡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鳳翔社區的配套幼兒園。
  • 貴州冊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走訪見聞
    新華社貴陽8月2日電題:圖書館裡過暑假——貴州冊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走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鄭明鴻、施錢貴 參加完下午的英語興趣班後,李金梅來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建設的巧合圖書館。她從書架上取出一本作文集,找了個空位坐下,便沉浸在書裡。
  • 全州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治理工作專題培訓班在西昌開班
    本次培訓班為期兩天,對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治理與後續發展重點工作、「堅定理想信念、弘揚長徵精神」、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治理黨建知識和相關政策進行講解解答。林書成在講話中指出,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是推動涼山脫貧奔康歷史進程的重要載體,抓好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綜合治理是當前最緊要、最急迫的任務之一。
  • 搬遷後續有保障!貴陽市啟動易地扶貧搬遷星級安置點考評工作
    近日,貴陽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領導小組印發《貴陽市易地扶貧搬遷星級安置點考評辦法》,啟動易地扶貧搬遷星級安置點考評工作,以縱深推進貴陽市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五個體系」建設,鞏固「共築行動」實施成效,提升安置點管理水平。
  • 譚夔到三都縣檢查指導秋季學期開學暨督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工作
    為及時貫徹落實全省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工作部署會議精神,確保我州各級各類學校秋季學期平安順利開學,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8月底前正常開學。8月27日,州政府副州長譚夔到三都縣檢查指導秋季學期開學各項準備工作、督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情況,併到高平鳳凰實驗學校進行調研。
  • 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展示(五)
    鬱山鎮白馬社區 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 鬱山鎮白馬社區集中安置點位於鬱山場鎮中心區域,建築面積2400餘平方米,新建安置房6棟,安置貧困搬遷戶32戶92人,來自 9個村的搬遷戶全部入住。
  • 後續扶持工作持續跟進 將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扶上馬送一程」
    易地搬遷實現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易地扶貧搬遷,是按照「政府主導、群眾自願」原則,將居住在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農村貧困人口搬遷到生存發展條件較好的地方,並通過產業、就業、培訓、教育、健康、社會保障等系列幫扶措施,使其擺脫貧困狀況,實現穩定脫貧的綜合性扶貧方式。
  •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新學校開學了
    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為方便移民搬遷安置點的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近入學,在易地扶貧搬遷團山安置點投資1.1億元修建松桃第七完小和第八幼兒園,並按標準配齊配全教育設施設備,現已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8月31日正式開學,方便了安置點1000餘名搬遷群眾子女就近入學入園。
  • 「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完成192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搬進新生活...
    為擺脫貧困,政府果斷決策,將三寶彝族鄉實行整鄉搬遷至縣城阿妹戚託小鎮,誓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阿妹戚託小鎮是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的縮影。「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完成192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搬遷人口佔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總數的近1/5。
  • 江口:2300餘名易地扶貧搬遷孩子實現就近入學
    近年來,江口縣根據縣城集中安置點實際,合理調整中、小學、幼兒園校點布局,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全力保障搬遷群眾子女「有學上、上好學」。走進江口縣第三幼兒園,整潔的教室里舖滿塑膠地板,並設有溫馨的睡眠室、科學適宜的盥洗室。除此之外,園內還有活動室、保健室、美工室和多功能廳,是兒童生活、學習、成長的樂園。
  • 關嶺:奮筆書寫易地扶貧搬遷教育保障「後半篇文章」
    近年來,關嶺自治縣堅持把發展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決勝脫貧攻堅的根本之計,牢牢樹立「窮縣辦大教育、強教育」的理念,舉全縣之力優先保障和發展教育事業。尤其是針對縣城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合理調整中、小、幼學校點布局,花大力氣實施配套學校建設,奮筆書寫好易地扶貧搬遷的教育保障「後半篇文章」,全力保障搬遷群眾子女「有學上、上好學」。
  • 馬吉鄉普尼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召開工作協調推進會
    為加快推進馬吉鄉普尼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各項配套設施建設,打造功能齊全的公共服務體系,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2月6日下午,馬吉鄉普尼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召開工作協調推進會,會議由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普尼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點長過建文主持,馬吉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縣林草局、縣住建局、縣發改委、縣水利局、縣城鄉投以及馬吉鄉各安置點管委會相關人員參加會議。會議聽取了普尼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管委會主任馬林壽工作推進情況匯報。
  • 貴陽市開展「共築行動」 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易地扶貧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自2015年底貴州率先在全國打響易地扶貧搬遷「第一炮」後,貴陽市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的決策部署,以「六個堅持」和「五個體系」建設為根本遵循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先後在烏當區、花溪區、清鎮市、修文縣、息烽縣、開陽縣規劃建成9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
  •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小小志願者在行動
    鎮雄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 張清會)8月15日,走進魯家院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三五成群的老人們正悠閒的在樹蔭下、道路旁閒聊,十幾個小孩兒在幾個穿著志林公益服裝的志願者的帶領下,正在撿拾垃圾。撿拾垃圾現場,小小志願者們有的拿掃帚、有的手持垃圾袋、垃圾鉗等,沿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人行道、小區綠化帶等進行垃圾清理。
  • 貴州:補齊教育短板 提升脫貧成色
    今年7月15日,全省教育系統脫貧攻堅普查工作部署暨業務培訓會召開,安排部署脫貧攻堅普查等重點工作,對全省教育脫貧攻堅工作查缺補漏、拋光打磨;7月21日,貴州省教育科學院召開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質量提升項目匯報會,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質量提升工作進行部署,讓搬遷群眾子女能就近接受優質教育……貴州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強調,要始終保持決戰狀態,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戰全面勝利
  • 政策助力 群眾有動力——重慶豐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見聞
    新華社重慶8月17日電題:政策助力 群眾有動力——重慶豐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見聞新華社記者周文衝、周凱傍晚時分,陳順珍走上山坡,在自家菜地裡查看花生長勢。再過兩三天,她搬到場鎮上扶貧搬遷安置點後,種的第一茬花生就要收穫了。
  • 市發改委紮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讓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本報訊(記者杜爍 通訊員孫雨晴)今年以來,市發改委紮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強化組織協調,加大督導力度,圍繞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強化產業發展、穩步推進拆舊復綠、加強社區治理、保障搬遷群眾權益等方面持續攻堅,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 國務院新聞辦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
    我們統計了幾個數據,一些省區城鎮化率因易地搬遷分別有所提升,如貴州提升了5個百分點、陝西提升了4.2個百分點、廣西提升了3個百分點,在一些地方的市和州提升的效果更加明顯。比如,雲南昭通市提升了7個百分點、貴州黔西南州提升了12個百分點、雲南怒江州提升了12個百分點。這種變化極其明顯。在促進社會發展方面,全面改善了貧困地區教育、醫療、文化等設施條件,促進了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