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貴州省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88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4萬人),搬遷貧困人口佔全省貧困人口三分之一、佔全國搬遷貧困人口六分之一,是全國搬遷規模最大、人數最多、任務最重且唯一徹底實行城鎮化集中安置的省份。統籌謀劃好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教育資源配置,加快規劃建設安置點配套學校,全面保障搬遷群眾適齡子女就學需求,既是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按時高質量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的現實需要和必然要求。
根據2020年春季學期組織的最新摸底調查,全省842個安置點188萬搬遷群眾中,適齡兒童少年就學需求38.18萬人,其中學前三年兒童7.53萬人、小學生20.65萬人、初中生10萬人。通過充分統籌利用安置點周邊原有教育資源和大力度規劃建設安置點配套學校,讓搬遷群眾適齡子女在家門口上學無憂,同等享受城鎮教育資源,切實增強教育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搬遷群眾子女受教育程度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將徹底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十三五」以來,貴州在充分統籌共享安置點周邊原有教育資源的基礎上,著力加強安置點配套學校規劃建設,累計投入資金181.46億元,其中統籌相關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74.03億元、爭取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14.55億元、市縣級籌措及其他資金92.88億元,完成新建、改擴建安置點配套學校669所,建成校舍資源555萬平方米,新增學位43.65萬個,其中2020年掛牌督戰96所安置點配套學校在6月底前按期保質保量全部建成,標誌著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教育設施實現全覆蓋,促進了城鄉基礎教育資源重新布局和優化調整,擴增了城鎮基礎教育資源供給保障,滿足了所有搬遷群眾適齡子女就地就近就學需要,為按時高質量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助力消除城鎮學校大班額、加快推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深化認識落細落小政策設計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落實。全省教育系統堅決扛起政治責任,自覺強化政治擔當,按照省委省政府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系列決策部署,將易地扶貧搬遷教育保障作為確保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內容和重大任務來抓,定位在「建好學校、配好教師、招好學生、辦好學校、抓好黨建」上狠下功夫、細化落實,確保搬遷群眾適齡子女有學上、上好學,助推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二是全面細化部署落地。省教育廳先後印發了《關於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教育保障工作的通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工作要求五條》《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配套教育建設項目掛牌督戰方案》等政策文件,全面系統細化部署安置點配建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管理等工作,並建立廳級、處級幹部定點聯繫制度,督導各地安置點教育保障工作。如遵義市正安縣出臺全面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五個三」惠民實施方案,創新建立單位幫棟、企業幫元、幹部幫戶和轉戶口、轉低保、轉教育「三幫三轉」機制,多渠道保障搬遷群眾適齡子女全覆蓋、零門檻、無障礙順利就學。
多措並舉抓實配套學校建設
一是完善配套學校規劃。組織全省各地精準摸排安置點搬遷群眾適齡子女入學需求和統籌原有教育資源解決就學情況,編制完善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項目規劃。如銅仁市由市政府統籌安排,出臺中心城區易地扶貧搬遷學生安置方案,編制跨區域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規劃,與安置點同步規劃、同步建設。
二是多方籌措建設資金。省級教育、發展改革、生態移民、財政、扶貧等部門加強協調、統籌資源、形成合力,多渠道爭取和統籌中央預算內投資、轉貸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債券資金、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現有教育項目中央和省級資金等有關資金,集中用於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縣級政府採取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爭取社會力量捐資建校等方式籌措資金,努力保障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
三是加強督導壓實責任。省教育廳每年多次召開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專項會議和脫貧攻堅教育保障會議、教育工程項目會議,採取臺帳月報、定期通報、實地督查、分片聯繫等舉措,督促各地加快推進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確保項目及時建成投用惠及搬遷群眾。中央、省級以及全省各地新聞媒體採訪報導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成效時,搬遷群眾家長、學生實地參觀校園洋溢著極大的喜悅、收穫和幸福感,搬遷群眾家長、學生及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一致認可和高度讚賞,切實解決了搬遷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民生問題,為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發揮了關鍵作用。
四是掛牌督戰攻克堡壘。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對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進行掛牌督戰,省教育廳通過實地核查核定掛牌督戰項目、制定掛牌督戰方案、組建工作專班、召開視頻調度會和現場推進會、建立廳級處級幹部包保掛幫督導機制(廳級幹部包保建設任務艱巨縣區、處級幹部「一對一」包保項目)、實行「日報告、周調度、半月研判」督戰制度、聯合省紀委省監委派駐第十一紀檢組實地調研督戰、致函部分市縣級黨委和政府及其主要負責同志等舉措,靠前指揮、深入部署,密集調度、高頻督戰,13名廳級幹部和100餘名處級幹部下沉工地、一線作戰,督導項目縣(市、區)攻堅克難、艱苦卓絕奮戰,實現了全省96所掛牌督戰安置點配套學校在6月底前按期保質保量全部建成的目標,奮力奪取了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殲滅戰全面勝利。特別是畢節市威寧縣、七星關區和黔南州三都縣等地,項目建設啟動晚、項目數量多、工程體量大,2月底甚至3月初才實質性開工建設,一刻不停、一步不錯、一天不誤,調集精兵強將,精心組織施工,專班推進、專人盯辦,嚴格落實1個項目「1名副縣級以上幹部+1名副科級以上幹部+1名項目建設技術人員」的工作模式,搶晴天、戰雨天、鬥夜間,三班倒立體施工,優質高效推進,如期完成了建設任務、交出了滿意答卷。
探索打造安置區域優質教育
一是選優配強師資隊伍。省教育廳印發《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教師配備十要點》,進一步指導各地強化區域師資配備,積極推進「編隨事走」「人隨編走」,在統籌用好用足現有教師資源的同時,採取特崗教師招聘、引進、考調、跟崗、交流學習等方式,配優建強安置點配套學校師資力量,其中以遴選縣域內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師為主,累計配備安置點配套學校教師3萬餘人,全員培訓安置點配套義務教育學校教師2.8萬餘人。遵義市匯川區、黔南州福泉市、黔東南州凱裡市等地實施縣管校聘改革,編制動態調配,採取事業招聘、特崗教師招聘、交流學習等方式配備安置點配套學校師資。
二是組織高校領辦提質。省教育廳組織召開市(州)本科高校領辦安置點配套學校工作推進會和調度會,全省9所市(州)本科高校著眼脫貧攻堅任務現實需要,將提升領辦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己任,多措並舉補齊領辦學校短板弱項,與13個縣(區)人民政府及教育局籤訂領辦安置點中小學幼兒園協議,從高校遴選教學管理骨幹任領辦學校副校長,選派優秀教師和優秀大學生擔任領辦學校音樂、美術、體育和英語等教師。
龍裡縣易地扶貧搬遷後新建的龍裡第七小學的學生們在上課。
充分發揮配套學校關鍵作用
一是促進搬遷群眾想搬。各地普遍反映,搬遷群眾大多思想保守、顧慮較多,基層幹部有時講再多的理由、再多的好處,都難以打動搬遷群眾主動搬出。但通過從搬遷群眾子女入手,讓適齡兒童少年享受到搬遷後更加優質的教育,轉變思想觀念,以此帶動父母們「搬得出」。這種「小手牽大手」的方式,讓搬遷工作從「勸搬」變為「想搬」,優質的教育保障成為搬遷群眾搬遷入住的動力,為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促進搬遷群眾「搬得出」發揮了重要作用。黔西南州晴隆縣堅持易地扶貧搬遷教育先行,為順利推進三寶鄉整鄉搬遷工作,針對搬遷群眾「不願搬」的情況,一方面加強對搬遷群眾的思想疏導和教育引導,另一方面採取率先將適齡兒童少年接入縣城安置點配套學校住宿就讀的辦法,讓搬遷群眾子女首先享受到城區優質的學習生活環境,以他們親身感受和喜人進步,幫助家長充分認識到搬遷後的實在好處。黔南州惠水縣在縣城安置點提前規劃建成惠民幼兒園、惠民小學、思源實驗學校等公辦優質教育資源,極大提升搬遷群眾搬遷入住意願,實現「以學促搬」,有效助推教育移民、教育扶貧。各地安置點配套學校還通過主題班會、家委會等形式,召集家長開展搬遷前後比較觀教育,講解孩子到安置點配套學校就讀以後的成長變化,進一步幫助搬遷群眾增強和安心在安置地工作生活的信心。通過相關調研走訪了解到,搬遷群眾大多文化水平低、無一技之長,搬離故土、來到城鎮後,長遠的擔憂還是就業收入生計問題,但為了不讓子女走自己的老路、成為「貧二代」「貧三代」,不管自己再辛苦,都還是要「挪窮窩」讓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搬遷群眾思想觀念潛移默化的轉變將會對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二是重塑搬遷學生自信。搬遷前,搬遷學生普遍在農村學校就學,農村教育資源相對落後、教育質量相對較低,農村學生普遍對學習的要求不高,成績也一般。搬遷後,搬遷學生享受到更加優質的城鎮教育資源,改善了學習環境,在更加濃厚的教育氛圍中,學習成績整體得到極大提升,自信心明顯增強。據安置點配套學校老師介紹,有的搬遷學生剛轉入安置點配套學校時單科成績只有十幾分,學習基礎不好,學習動力明顯不足,但入校一段時間後,大部分搬遷學生學習成績有所提升,有的已經能夠達到七、八十分,自信心明顯增強。老師們也反映,搬遷學生長期受生活環境、家庭條件等影響,普遍存在自卑心理,行為習慣不佳,良好習慣、文明行為欠缺,剛轉入安置點配套學校時,少數學生適應新環境能力差、融入能力低,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現象較為普遍,有的小學、幼兒園的校園花壇下不時還會發現大小便。針對這些搬遷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和心理狀況,各地安置點配套學校廣泛開展行為教育、養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為主的新市民融入教育,幫助搬遷學生逐漸融入新環境,養成健康文明行為習慣,幫助其塑立自信、點燃夢想,同時在安置點開辦「四點半學校」等辦法,有效解決學前幼兒、中小學生課外教育輔導、引導關愛的難題。老師們普遍反映,從轉學時間算起,一般經過一個學期的培養,絕大多數搬遷學生能夠較好融入新的學習環境,舉止更加開朗自信,行為更加文明禮貌,有的孩子還萌發到外邊去上大學看世界的理想。
來源:省教育廳
--熱門樓盤--
金河八馬·水立方 宏升·學畔馨苑
萬聚公園城 金州新天地
恆大濱河左岸 飛洋簡單愛
當代上品灣 富康•麓榕島
興義買房業主交流群,加小編微信拉你入群!
黔西南房產網服務號! 黔西南最新樓盤信息,樓盤價格,一手掌握!
更簡單、更便捷發布出租、出售等房源信息。
黔西南房地產網
www.qxnfcw.com
黔西南州權威行業門戶網站
版權說明:本平臺發布(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旨在分享,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聯繫作者,還望見諒,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謝謝!黔西南房地產網 市場部:0859-3666800
商務合作:18985968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