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有學上 更要上好學——貴州探索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優質教育...

2020-12-09 瀟湘晨報

黔西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惠風小區配套建設了惠風學校,於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招生。學校環境舒適、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現有學生1500餘人。圖為孩子們在課外做遊戲。範暉 攝

11月13日,鳳岡縣第五幼兒園的操場上,歡聲笑語不絕,伴隨著激昂的《運動員進行曲》,該園首屆冬季親子運動會拉開了帷幕。

入場儀式、幼兒操表演、親子互動遊戲、競技比賽……趣味橫生的活動,讓在場的家長驚喜連連。

「能有機會與孩子一起參加互動活動,真的很開心!」張容是鳳翔社區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幼兒園完善齊備的設施、科學的育兒方法、盡職盡責的教師都讓她非常滿意,「我家兩個孩子都在五幼上學,他們都非常喜歡新的幼兒園!」

鳳岡縣第五幼兒園是鳳岡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鳳翔社區的配套幼兒園。自去年10月開工以來,通過全力優化施工組織設計,24小時輪班作業,幼兒園於今年6月完工,9月順利開學,招收幼兒480多名,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戶子女44名。

「十三五」期間,貴州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88萬人,適齡兒童少年就學需求達38.18萬人。讓孩子們有學上、上好學,是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的重要內容。

貴州堅持搬遷與安置並重、脫貧與發展同步,高標準統籌謀劃安置點教育資源配置,保障搬遷群眾適齡子女就近就學。全省各級教育、發展改革、生態移民、財政、扶貧等部門通力協作、密切配合、整合資源、聚合力量,社會各方廣泛參與,在安置點配套學校項目規劃、資金籌措、建設推進等方面共同研究、出謀劃策、狠抓落實,形成全省上下同向發力、協同聯動的作戰態勢。

據統計,「十三五」以來,貴州在充分統籌共享安置點周邊原有教育資源的基礎上,著力加強安置點配套學校規劃建設,累計投入資金181.46億元,完成新建、改擴建安置點配套學校669所,建成校舍資源555萬平方米,新增學位43.65萬個,實現了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教育設施全覆蓋。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途徑,不僅要實現教育公平,更要提高教育質量。貴州積極探索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優質教育路徑,多措並舉補齊學校短板弱項。

選優配強師資隊伍。貴州積極推進「編隨事走」「人隨編走」,在統籌用好用足現有教師資源的同時,採取特崗教師招聘、引進、考調、跟崗、交流學習等方式,配優建強安置點配套學校師資力量。累計配備安置點配套學校教師3萬餘人,全員培訓安置點配套義務教育學校教師2.8萬餘人。

組織高校領辦提質。全省9所市(州)本科高校與13個縣(區)人民政府及教育局籤訂領辦安置點中小學幼兒園協議,從高校遴選教學管理骨幹任領辦學校副校長,選派優秀教師和優秀大學生擔任領辦學校音樂、美術、體育和英語等教師。

著力推進安置點配套學校教研提質。貴州充分發揮省市縣各級教研機構作用,加強對安置點配套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和指導,紮實組織開展安置點配套學校教研活動,助力安置點配套學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來源:貴州省人民政府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蘇銅共建家門口的好學校,貴州易地扶貧搬遷戶的心安了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岑 文/攝)再過兩天,從貴州大山裡搬遷出來的孩子,就可以到新學校上學了。扶貧先扶智,教育是最根本、最穩定、最可持續的脫貧方式。現代快報記者近日走進貴州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團山社區,家門口新建的第八幼兒園和第七完小解決了這裡1388戶易地扶貧搬遷戶子女的上學需求。
  • 「新華網 貴州頻道」江口縣「易扶優學」教育改革讓易地搬遷點學校...
    近年來,江口縣教育局實施以「五化」共育為主要內容的「易扶優學」教育改革,進一步強化以縣第二幼兒園、第三幼兒園、凱德民族學校、第四中學和淮陽中學等為主的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讓更好的教育惠及易地扶貧搬遷子女。黨建引領常態化擦亮「最紅底色」構建紅色堡壘。
  • 「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完成192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搬進新生活...
    為擺脫貧困,政府果斷決策,將三寶彝族鄉實行整鄉搬遷至縣城阿妹戚託小鎮,誓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阿妹戚託小鎮是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的縮影。「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完成192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搬遷人口佔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總數的近1/5。
  • 阿妹戚託小鎮的「新學期」--貴州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開學見聞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貴陽8月28日電題:阿妹戚託小鎮的「新學期」--貴州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開學見聞新華社記者楊欣、吳斯洋秋風習習,天高氣爽。貴州省晴隆縣阿妹戚託小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幾所學校,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校園裡重新響起琅琅讀書聲。
  • 阿妹戚託小鎮的「新學期」——貴州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開學見聞
    新華社貴陽8月28日電題:阿妹戚託小鎮的「新學期」——貴州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開學見聞新華社記者楊欣、吳斯洋秋風習習,天高氣爽。貴州省晴隆縣阿妹戚託小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幾所學校,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校園裡重新響起琅琅讀書聲。今年的秋季學期,貴州省各地的學校將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 為易地扶貧搬遷社區青少年點燃希望
    為安置點青少年創造更幸福、更快樂、更有意義的健康成長環境。銅仁市碧江區矮屯社區小朋友展示陪伴行動成果。以特色教育培養感恩之心——  團省委立足當地實際,積極在易地扶貧搬遷社區開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富有特色的「希望陪伴項目」,有針對性地開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教育。
  • 蘇銅共建家門口的教育,貴州苗鄉易地扶貧搬遷戶的「心病」好了
    36歲的楊慶華是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團山社區的一名易地扶貧搬遷戶。以前,兩個孩子的上學問題一直讓她很是頭疼。如今,隨著家門口的松桃苗族自治縣第八幼兒園和第七完小的順利建成,她的這塊「心病」一下子就治癒了。
  • 「貴州日報」遵義市: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戶均就業超2人
    遵義市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積極探索創新搬遷群眾後續管理模式,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能脫貧。「我不僅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還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餘慶縣積善社區搬遷群眾劉開華說。
  • 貴州冊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走訪見聞
    新華社貴陽8月2日電題:圖書館裡過暑假——貴州冊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走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鄭明鴻、施錢貴 參加完下午的英語興趣班後,李金梅來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建設的巧合圖書館。她從書架上取出一本作文集,找了個空位坐下,便沉浸在書裡。
  • ...貴州「十三五」成就巡禮】關嶺:全力續寫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千年之變 多彩貴州「十三五」成就巡禮】關嶺:全力續寫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2021-01-06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家門口快樂上學 新校園幸福滿滿
    家門口快樂上學 新校園幸福滿滿教育保障是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貴州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教育保障工作,確保安置點配套學校按時開學,兌現不讓一個搬遷群眾子女因搬遷而輟學的莊嚴承諾。
  • 是什麼觸動搬遷群眾興奮點?赫章縣「黨建+積分」服務機制探索易地...
    伴隨飛鳥呼朋引伴,教室裡傳出朗朗讀書聲;扶貧車間工人們整整齊齊上班;只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在休閒廣場上或散步溜達、或凝神下棋、或拉二胡唱山歌……金銀山街道的秋天早晨,一派安居樂業的祥和景象。這是烏蒙山區的一個易地扶貧搬遷點,居住著來自赫章縣各鄉村的2760戶13622人。「開始搬來時真有點忐忑不安,擔心住不慣,怕吃了上頓愁下頓。」
  • 桃源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 打造群眾幸福家園
    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鎮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重大決策部署,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全鎮脫貧攻堅戰的「當頭炮」和「主戰場」,按照「因地制宜建新居,黨建引領保發展,多元產業促脫貧,多措並舉贏勝利」的工作思路,用心用情用力推進,嚴格落細落小落實,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助力脫貧的幸福家園。
  • 權威解讀|如何高質量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這份解讀告訴...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蘆曉娟 攝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作出重要指示,特別是12月3日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時,強調要強化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因地制宜在搬遷地發展產業,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李克強總理多次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
  • 貴州「益童樂園」項目啟動了!將在全省354個易地...
    將在全省354個易地扶貧縣城安置區推廣》 7月26日,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縣城安置區「益童樂園」項目在貴陽正式啟動,標誌著試點一年的「益童樂園」項目將在全省354個易地扶貧搬遷縣城安置區推廣。2019年12月底前,首批18個「益童樂園」示範點將在桐梓縣蟠龍安置點、正安縣工業園區安置點等安置示範區建立。
  • 江門市助推廣西崇左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不僅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還在『家門口』找到了致富門路!」對搬遷戶黃巧妹來說,易地扶貧搬遷給她帶來的不僅是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更幫她摘掉了「窮帽子」。天等縣龍巖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創建扶貧車間一條街,先後13家企業進駐,扶貧車間實現年產值超65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380多個;大新縣和樂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精心打造11個就業車間,僅小區車間、商鋪、物業等可綜合提供就業崗位1000個以上;龍州縣城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將勞務服務平臺延伸到社區。
  • ...做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貼心人」|都勻市小圍寨辦事處思源社區...
    在這裡,我利用自己的所學之長免費給小區老人、孩子修剪頭髮,安電線、接水管、裝柜子、修電器……幫助解決社區各種小問題,成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貼心人」。走在小區裡,每每聽到群眾對我的招呼,心裡就感到十分欣慰。而我也早已習慣了小區的生活,在這裡真正找到了家的歸屬感。 以前我家裡條件不好,父親有殘疾,母親早些年病故了,還有一個弟弟。
  • 擦亮「江川牌」 打造「金名片」 ——侗鄉易地扶貧搬遷新學校江川中學今秋正式開學
    「金名片」——侗鄉易地扶貧搬遷新學校江川中學今秋正式開學9月9日,三江侗族自治縣古宜鎮江川中學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在三江南站社區舉行,該校的建成和正式投入使用,實現了南站易安片區適齡學生全部入學的目標,成為侗鄉基礎教育的又一張靚麗
  • 新市民·追夢橋:玉屏易地扶貧搬遷戶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玉屏易地扶貧搬遷戶:日子越過越有奔頭!「現在住的房子又大又漂亮,我還有了自己的房間!從家裡走路4分鐘就可以到學校,早上再也不用五、六點鐘起床了,我超級喜歡現在的生活!」11月11日,玉屏侗族自治縣田坪第二小學四(3)班學生郭雨馨說。2016年,玉屏啟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田坪鎮新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便是其中一個安置點。
  • 國務院新聞辦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
    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讓近1000萬貧困群眾從以前居住的土坯房、茅草房、危舊房搬進了寬敞明亮、安全牢固的新房,解決了他們的「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完成了「十三五」全國近1/5貧困人口的脫貧攻堅任務。搬遷群眾完全脫離了生存環境惡劣的特定「貧困空間」,從根本上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我想這些事實充分證明,易地搬遷讓老年人更加幸福,讓年輕人更有希望,讓小朋友更加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