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夏糧收割 20萬餘萬畝冬小麥「顆粒歸倉」

2020-12-11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新網】;7月中旬,位於黃土高原的甘肅平涼崆峒區20餘萬畝冬小麥夏糧收割。 宗瑛 攝   7月中旬,位於黃土高原的甘肅平涼市崆峒區20餘萬畝冬小麥完成夏收「顆粒歸倉」。通往麥田的田間小路上,撒滿麥粒與腳印,農民開著收割機「掠過」片片金黃麥田,將粒粒夏糧「收入囊中」。   當地農機部門組建技術服務隊進入田間地頭,並組織引進近300臺收割機跨區域與本區機具聯合參加夏收。共完成聯合機收小麥22.45萬畝,經測產,平均畝產為267.5公斤。

本文轉自【中新網】;當地農民進行小麥脫粒。 宗瑛 攝

本文轉自【中新網】;當地農民開收割機收割小麥。 宗瑛 攝

本文轉自【中新網】;圖為冬小麥。 宗瑛 攝

相關焦點

  • 兵團團場:搶收小麥顆粒歸倉
    近日,冬小麥進入集中收穫期,兵團種植冬小麥的團場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合理調動人力、收割機等搶收小麥,確保顆粒歸倉。 7月5日,在四師六十七團一連種植戶張萬軍的小麥地裡,一臺收割機正在來回馳騁。今年,該團7萬畝冬小麥儘管在年初遭受了低溫凍害,但是在農業技術人員的精心指導下,種植戶不斷加強冬小麥的田間管理,合理化控、施肥、滴水,使小麥長勢喜人,顆粒飽滿,產量、品質普遍較往年有所提高。 為保證小麥收割做到快收、快曬、快入倉,該團成立了夏收工作領導小組,把搶收割、快運輸作為今年夏收的工作重心。
  • 做足收割準備 確保夏糧豐產豐收
    「我們這次是做小麥收割前,對收割機進行最後一次保養,一定要把發動機機油、液壓油等一些部位都要檢查更換到位。」據了解,阿瓦提縣266臺小麥聯合收割機已基本檢修完畢,為夏糧收割工作的順利進行打好了基礎,確保全縣22.5萬畝小麥顆粒歸倉。阿瓦提縣農業農村局農機科幹部何重清說:「從5月中旬以來,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深入到各鄉(鎮),對小麥聯合收割機的檢修、保養,進行技術指導。截止目前,全縣小麥聯合收割機檢修已達95%以上。」
  • 宿遷市343萬畝水稻拉開收割大幕
    又到一年秋收時,眼下,宿遷市343萬畝水稻相繼成熟,農民朋友們趁著晴好天氣搶收水稻,確保顆粒歸倉。 宿豫區陸集鎮官莊社區居民 陸永江:我們家三畝來地,今年收成很好,在一千四五百斤,不到一個小時就收完了。
  • 又到一年冬小麥收割時,我國華北主要「夏糧」產區開始大範圍收割
    我國國土面積遼闊,擁有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但是耕地面積佔比卻不是很高,另外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在世界各國排名中更是靠後。全國進入夏糧收割季節我國差不多是要用大約佔世界7%的耕地面積,來養活大約佔世界22%的人口,耕地壓力是十分巨大的。
  • 稻黍飄香 顆粒歸倉(傾聽·關注糧食安全)
    新型農機不斷升級、現代化收儲糧庫投入使用、糧食產後服務體系加速構建……廣大農民在全鏈條農業服務助力下推進節糧減損,確保秋糧顆粒歸倉。隨著玉米、晚稻等次第進入成熟期,從南到北,各地農民迎來秋糧收穫時節。秋糧是實現全年糧食豐收的關鍵。如何節糧減損?
  • ...發力,推進節糧減損—— 稻黍飄香 顆粒歸倉(傾聽·關注糧食安全)
    新型農機不斷升級、現代化收儲糧庫投入使用、糧食產後服務體系加速構建……廣大農民在全鏈條農業服務助力下推進節糧減損,確保秋糧顆粒歸倉。隨著玉米、晚稻等次第進入成熟期,從南到北,各地農民迎來秋糧收穫時節。秋糧是實現全年糧食豐收的關鍵。如何節糧減損?
  • 我市11.4萬畝水稻開鐮收割
    金秋十月,稻浪起伏,稻穀飄香,又是一個豐收季,我市11.4萬畝水稻進入收割期,廣大農民正抓住當前晴好天氣及時收割,確保顆粒歸倉。 記者在葉盛鎮地三村廣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看到,廣袤的田野上,收割機開足馬力往返穿梭,所到之處,水稻盡數倒下,而在田頭,運輸車及時將收割的水稻脫殼裝車。
  • 「三夏」大忙將至,夏糧豐收在望,今年西安怎麼幹?這個會上都說了
    5月21日下午,記者從全市「三夏」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動員會上獲悉,全市小麥條銹病防治工作已全面完成,沿山塬區、嶺區等旱地即將開鐮,我市夏糧豐收在望。會議通報了2019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考核結果;安排部署了2020年「三夏」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和秸稈禁燒工作。
  • 史建平:「看著顆粒歸倉,我很有成就感」
    火辣辣的太陽照在頭頂,農機手們在收割機上,這邊敲敲、那裡擰擰,檢查配件、上油補漆,像是在侍弄將要出大力的牲口。掐算著日子,扶風縣的農機手結伴出省。他們趕著小麥的成熟時間,每年5月中旬便出發去湖北、河南,然後經過陝西,一路向西進入甘肅,在全國小麥主產區進行收割作業。天熱時是收割小麥的好時間。
  • 特殊年景的豐收答卷——寫在河南夏糧產量再創新高之際
    ——寫在河南夏糧產量再創新高之際">5月26日,大型聯合收割機在項城市農投公司4萬畝優質小麥基地內搶收小麥。來之不易的豐收6月2日,5萬畝小麥籽粒飽滿,顆粒歸倉,商水縣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天華的心終於踏實了,「先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春管節奏,後來小麥遇上條銹病,5月裡天又旱,今年的豐收真是來之不易啊!」這位種地「老把式」感慨。
  • 撿拾稻穗 顆粒歸倉
    9月3日,洞口縣高沙鎮高沙村,學生在收割後的稻田撿拾散落的稻穗。當天,該縣第三中學組織學生到附近機收後的稻田裡撿拾散落稻穗,將農民辛勤耕耘獲得的稻穀顆粒歸倉,體驗勞動的艱辛,培養學生珍惜糧食的美德。滕治中 攝來源:新華網湖南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 新機械一天能收700畝!很多農活動動手指...
    這幾天,在河南鶴壁濬縣的優質花生現代農業產業園裡,近萬畝花生喜獲豐收。技術人員站在農田邊,通過操控手裡的電腦,指引大型花生撿拾機在無人駕駛下,按照規劃路徑,在花生田裡自動收割。這套基於北鬥技術的農用導航系統不僅可以實現24小時全天候作業,還能大大提升收穫效率和質量。
  • 雪白的黃土高原你見過嗎?現場視頻
    入冬以來,位於黃土高原的陝西榆林普降大雪。潔白的雪花為大地披上冬日盛裝,在榆林市南部黃土高原地帶,溝梁山峁,銀裝素裹,天地之間,一片蒼茫。
  • 黃土高原為什麼這麼苦?
    黃土高原文藝作品的聲名要響亮得多從柳青的《創業史》到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再到陳忠實的《白鹿原》這些黃土高原上產出的偉大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未能以風光取勝的黃土高原為什麼變成了中國人的「精神高原」?
  • 秋糧已收穫362.4萬畝!金門高粱酒裡有咱大連種的紅高粱
    10月19日,近3000噸高粱經過收割、晾曬、烘乾等工序,裝車發往大連港,這批高粱此行目的是臺灣地區。接下來,一批批高粱將陸續從大連發往臺灣,作為臺灣金門高粱酒的主要原料。 金秋十月,高粱紅了、玉米黃了,農民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
  • 我國氣象雷達圖突然變空白 緊急查明助力夏糧收穫
    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6月1日,全國冬小麥主產區已機收超1億畝,麥收進度過三成,比去年同期快14個百分點。根據了解,目前湖北、四川小麥收割已經完成,小麥上市量開始增多,市場價格也有逐步走高的趨勢;截至6月2日17時,安徽全省已收穫小麥3546萬畝,進度為82.5%;截止6月1日17點 河南小麥收穫近4900萬畝;江蘇近2成,陝西過1成。西南地區和長江中下遊地區油菜收穫基本完成。
  • 長葛市完成林業生態建設1.3萬餘畝
    在第42個植樹節來臨之際,長葛市增福鎮組織機關幹部和護林員70餘人,到清潩河-河涯劉橋東側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當天完成栽植銀杏樹500餘株,護林員隨即為新栽種的樹苗刷白澆水,棵棵樹苗挺立,為春天的葛邑大地增添了無限活力。 去冬今春,長葛市圍繞鄭許一體化生態對接、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進一步優化造林綠化空間布局,打造點、線、面相結合的綜合林業生態體系,持續提升林業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 新區萬畝向日葵產業園打通致富路
    「今年葵花長勢不錯,籽粒飽滿,現在要利用晴好天氣,搶時間、抓採收,確保顆粒歸倉。目前,採收面積已經過半,日採收約35噸。」甘肅九州潤豐農貿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波說。 在不遠處的向日葵分揀場,一輛輛卡車將經過晾曬脫粒的葵花籽,全部運送到了這裡,4臺向日葵清選機在高速運轉,工人們將篩選出的葵花籽進行打包分裝、整齊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