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無障礙發展北京宣言》在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國際學術大會發布

2020-12-16 經濟網

經濟網訊  我們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機構、學術群體、社會組織與行業部門的代表,於2018年10月15日在北京清華大學相聚一堂,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指導、清華大學主辦的「包容與多樣——無障礙發展國際學術大會」上發布《通用無障礙發展北京宣言》,代表了我們對推動未來人居環境通用無障礙發展的共識。參加會議的還有相關政府部門、專業人士、行業從業者以及支持無障礙事業發展的相關方。

每個人的生命周期中都會面臨行動和感知的障礙,無障礙與每個生命的權利和自由密切相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目前全世界總人口中有大約15%的人有某種形式的殘疾,人口總量超過10億人,其中近2億經受著相當嚴重的功能困難。伴隨著全球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以及壽命延長帶來的慢性疾病增加,未來世界的殘疾率將進一步上升,需要更多關切。

2006年12月13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殘疾人權利公約》。《公約》再次確認了《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以及國際人權公約所宣告的原則,重申了人類大家庭所有成員的固有尊嚴和價值以及平等和不可剝奪的權利,是世界自由、正義與和平的基礎。為了促進、保護和確保所有殘疾人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權和基本自由,並促進對殘疾人固有尊嚴的尊重,以「合理便利」與「通用設計」等理念與方法消除「基於殘疾的歧視」是實現機會均等、切實參與、包容發展重要途徑。

我們充分理解2015年聯合國紀念國際殘疾人日以「包容至上:賦予所有殘疾人無障礙設施和權能」為主題,呼籲國際社會認識到推動殘疾人賦權和平等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重要性,建立包容和無障礙的城市。2016年聯合國關於住房和永續城市發展的會議(人居III)通過了「基多宣言」,各個國家、政府的首腦、部長以及高級代表共享願景,即平等的使用和享受城市與人類住區,尋求促進包容性,確保所有現在和未來的居民,沒有任何形式的歧視,可以在正義、安全、健康、方便、能支付的、韌性和永續的城市和人類住區定居、生產,並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質量,促進繁榮。

為了能夠進一步推動面向平等、包容、參與的諸多共識和實踐,我們充分認識到當前人居環境的建設遵循「通用無障礙」原則的現實性、重要性和緊迫性:

1)人居環境與基本服務無障礙:城鎮化進程中多種形式的貧困、社會與經濟發展水平的分化與空間隔離將導致在消除「基於殘疾的歧視」的過程中更複雜和尖銳的矛盾,有些群體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容易被遺漏和忽略,這為社會全體的永續發展帶來巨大挑戰,必須在人居環境的建設和社會基礎設施與基本服務中,確立通用無障礙的基本原則,為所有人提供平等與充分參與的機會。

2)信息無障礙:信息社會的科技進步與創新日新月異,人們對信息科技與人工智慧的依賴程度不斷提升。由於技術手段在通用無障礙性能上的差異,從而導致信息獲取、加工、利用的困難和不平等,這些新興技術的障礙使行動或感知不便利的群體失去了在信息社會交流與平等參與的機會。

3)確立通用無障礙發展的範式:在定義和實施通用無障礙發展的過程中,政策、立法以及從規劃、融資、建設、運行、治理的各個環節在系統化銜接、同步化實施等方面的不足,是導致通用無障礙的設施與服務效率低下的關鍵原因,必須重新反思與認識通用無障礙的發展範式對人居環境建設與社會服務產生的根本性影響,確立以法律為準繩、以用戶為中心、以實際需求為基礎、以無障礙願景為導向、以無障礙系統規劃為框架、以無障礙要素統籌為方法,以行動計劃為保障的發展範式。

4)多主體共同參與模式:理念的不斷提升需要切實的行動給予保障。在不同層面、不同區域、不同環節提升通用無障礙的水平,需要包括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在內的多方利益主體的充分參與與合作,確保在行動過程中,有充分的立法保障,有對行動主體的適當賦能,及時的監督、檢查、評估與權衡,充分認識到通用無障礙的發展是一個達成「全社會最大公約數」的動態協調過程,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持續演進和改善過程。

作為共識,我們應當各自領域推動通用無障礙發展,提出如下行動倡議:

1)我們認識到不同地域在經濟發展水平、社會生活習慣、歷史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所以我們應當著力研究通用普適的無障礙目標與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的關係,尊重不同的差異和發展水平,權衡並選擇合理的目標與方式,從環境、信息、服務、就業等多方面提升通用無障礙水平。

2)我們認識到通用無障礙的目標是為了推動全社會平等、包容與充分參與,因此應當關注所有利益相關方以及各種行為與感知有不同障礙的群體,包括但不僅僅限於性別、年齡、文化、宗教、身心障礙等方面。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意識到必須重點關注那些對消除障礙、實現平等更加敏感、高度依賴的群體,比如兒童、婦女、殘疾人、貧困的老年人等,這些群體在實現通用無障礙願景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投入與更大的關愛。

3) 我們督促相關政府部門以及所有利益相關方,在法律法規、政策、標準與發展規劃的制定中,充分納入通用無障礙的理念和原則,尊重不同群體的差異,保障殘疾人群體在無障礙事務中的深度參與與廣泛協商,提升殘障人參加生活與生產活動的自主能力,以法律為準繩,監督通用無障礙在各個環節的落實,確保不同群體消除歧視的基本訴求。

4)我們在遵守相關政策和法律的前提下,應當加強合作和交流,分享知識和經驗,突破行業、領域等帶來的壁壘,因為通用無障礙是所有人的福祉,需要所有人的投入。

5)我們決心通過《通用無障礙發展北京宣言》強化我們在21世紀新時代面對城鎮化諸多挑戰的信心,加深我們對全社會平等、包容、永續發展的認識,促進我們在每一項具體行動中對上述理念的落實,實現我們的共同願景。(Ivan)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發揮優勢助力無障礙事業發展
    清華大學發揮優勢助力無障礙事業發展 2019-07-18 來源: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充分發揮高校科研、教育、人才優勢,成立無障礙發展研究院,整合資源、匯聚力量,積極投入國家無障礙事業
  • 清華大學發布無障礙科技創新成果
    清華大學發布無障礙科技創新成果讓盲人能夠感知圖像來源:《人民日報》2018-10-17 王君平日前,在清華大學「包容與多樣」——無障礙發展國際學術大會暨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2018年會上,無障礙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主任徐迎慶教授宣布:清華大學自主研發成功大幅面觸覺圖形顯示終端產品
  • 清華大學-東京大學無障礙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清華大學-東京大學無障礙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2017-04-4月14日電(記者 張希敏)4月14日,清華大學-東京大學無障礙發展學術研討會暨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年會在舉行。
  • 標準院無障礙技術研究院揭牌 助力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
    12月3日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由中國殘聯無障礙環境建設推進辦公室指導,全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智庫、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簡稱「標準院」)主辦的「國際殘疾人日主題活動——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無障礙專項精品工程交流會」在北京舉行。同期,還舉行了標準院無障礙技術研究院揭牌儀式。
  • 「無障礙」概念 歷史溯源
    現代文明持續發展,讓殘障人士「正常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世界開始探索「無障礙」這一領域的發展。 深圳市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理事長侯伊莎用時間軸串起了世界「無障礙」概念發展進程。
  • WA | 焦艦 | 中國由無障礙設計向通用設計發展的趨勢分析 | 無障礙...
    >焦艦/JIAO Jian 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通用設計理念,概述中國的無障礙設計規範逐漸吸納通用設計理念的過程和現狀,總結中國由無障礙設計向通用設計發展的現實條件,分析發展趨勢和要點,以及可能面臨的問題,並給出建議。
  • 首屆世界慕課大會(MOOC)在清華大學舉行,《慕課發展北京宣言》同期發布
    2020年12月9日-11日,由清華大學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聯合主辦的世界慕課大會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行。11日晚,世界慕課聯盟在大會主會議上正式發布成立,《慕課發展北京宣言》同期發布。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出席並作主旨報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史蒂芬妮亞·賈尼尼,世界慕課聯盟創始主席、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教育技能司司長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致辭。
  • 金融App無障礙研究報告發布,提出5大發展建議
    近日,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銀行卡檢測中心)與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發布了《金融App信息無障礙研究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選取12款金融App,通過「專業工程師測試+殘障用戶體驗」的方式,總結了當下金融App信息無障礙情況,並提出了若干改進意見。
  • 讓殘障人士出行無礙——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無障礙設施見聞
    用腳按鍵的電梯、一鍵求助的招援電話、值機櫃檯前和地面持平的行李傳送帶……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將於9月30日前正式通航,各項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機場無障礙設施也已基本就緒。日前,記者跟隨中國殘聯以及殘聯組織的建築設計研究院校相關專家,來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查看機場無障礙環境建設情況。
  • 禮士會客廳|無障礙設計①從理念到行動
    依據國家的法律指示文件,各地紛紛出臺了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相關規定及規範,如北京市於2004年頒布《北京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條例》,後陸續出臺《北京市城市道路空間無障礙系統化設計指南》《北京市無障礙系統化設計導則》。結合2022年冬奧會籌備工作,北京市發布《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無障礙指南》,指導奧運場館及相關設施的建設工作。
  • WA | 高橋儀平 | 日本的無障礙設計發展沿革與面向東京2020奧運會...
    自2013年決定由東京承辦2020年賽會以來,國際帕運委會(IPC)的無障礙導則帶來了眾多啟示。明確認識到,儘管日本的通用設計水準被認為處於發達國家的先端行列,但其技術指標方面也還有落後的部分。例如,在日本現行設計標準中,沒有對體育場館輪椅坐席看臺的視線設計提出要求,也沒有規定每15個輪椅坐席應配備1個輪椅使用者衛生間。
  • 專家開展大興國際機場無障礙體驗調研 推動新修訂《民用機場旅客航...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無障礙的系統化、標準化、高標化乃至北京城市鐵建軌道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所提供的配套服務,它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實現了習近平總書記講的世界眼光、高端定位、國際標準、中國特色。」標準修訂實施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重視無障礙環境建設指示的具體舉措,標準充分借鑑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無障礙的設計建設實踐經驗,相信隨著標準的貫徹實施,必將提升全國機場無障礙環境建設和服務的水平,同時對於示範帶動全社會無障礙環境建設也具有重要意義。」
  • 「無障礙天下」使者為無障愛奮鬥
    他們是清華大學學生無障礙發展研究協會、中國青少年無障礙發展使團和浙江大學學生代表,他們在第15屆中國信息無障礙論壇暨全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成果展示應用推廣會上向全國青少年發出了《做無障礙天下使者》的倡議。  目前,幼兒園、中小學和高校一整套「普惠」體系在推進中國青少年更多了解和重視無障礙發展,推動通用無障礙發展理念的普及。
  • 【分享】一位公益人談:什麼是無障礙 什麼是無障礙環境
    (Masood, 2014)《殘疾人機會均等標準規則》第5條(1993年12月聯合國大會第48/96號決議附錄)考慮了關於獲得物質環境和信息交流的無障礙環境。信息交流無障礙主要要求:公共傳媒應使聽力言語和視力殘疾者能夠無障礙地獲得信息,進行交流,如影視作品、電視節目的字幕和解說,電視手語,盲人有聲讀物等。理想的無障礙環境就是在各方面都營造一個無障礙的環境。
  • 讓包容共享的無障礙文化寫在深圳大地上
    業界大咖線上線下共議無障礙 作為「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暨深圳無障礙宣傳促進日」中的一個重磅活動,「重建更美好生活:新冠肺炎疫情後,建設一個殘健融合、無障礙和可持續的世界——深圳無障礙城市建設理論與實踐探索」活動邀請到業界多位大咖,他們圍繞國際無障礙事業發展新趨勢、用人工智慧改變殘障者生活、推動港深無障礙城市建設一體化以及深圳無障礙城市理論與實踐探索等話題,展開
  • 特教老師,清華無障礙發展研究院邀您填寫問卷!
    為了深入了解孤獨症康復教師職後培訓的現狀,以及您的需求,誠邀您填寫《公共衛生事件中孤獨症康復領域的發展現狀報告》調查問卷。 感謝你的參與,讓我們共同為孤獨症康復事業努力。
  • 大型公共設施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樣板間是什麼樣子?大興國際機場帶您...
    9月16日,在距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倒計時14天的時候,中國殘聯攜新華社、人民網、中國網、華夏時報等多家中央媒體走進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下稱「大興機場」),率先體驗了一把全方位、系統性無障礙人文機場的樣子。
  • 訊飛聽見同傳助力無障礙溝通與交流,推動行業發展
    訊飛聽見同傳作為科大訊飛旗下最新上線的遠程同傳技術,不僅可以翻譯多國語言和文字轉寫,還支持字幕條模式和多語種全屏模式,滿足了不同國際會議的需求。在最近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會議產業大會上,訊飛聽見同傳亮相大會並獲得「最值得信賴服務商」稱號。
  • 深圳羅湖區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出臺
    深圳羅湖區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出臺——   提升城市人文溫度和幸福指數   深圳羅湖區編制的全國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建設規劃《深圳市羅湖區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2020—2035年)》日前出臺。
  • 信息無障礙產品聯盟|信息無障礙要聞(2020年12月)
    推薦理由:2020年12月3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華為聯手信息無障礙研究會,在深圳萬象天地的華為全球旗艦店舉辦了一場「打開無障礙,體驗無障愛」的分享活動,將 EMUI 11 最新的無障礙功能帶給障礙用戶,讓每個人都可以享有更高效便捷的智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