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為什麼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到高中成績會下降?一些中考成績中等的學生反而後來居上?
這個事情我遇到過,所以想過。
當時我上高中的時候,是班裡的第8名,因為班級是平行分班,我大概是年級六七十名的樣子。我們班是一班,第一名就是全年級第一,我和她的分數差距挺大的。不過,到了高一一學年下來,我就是全班第一,也基本是年級第一,原先的第一名就落到了班級的中等水平。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我跟她初中不是一所中學,我們的中學所謂教學質量不如她所在的中學,每年考上重點高中的人數比她那所學校少多了,她們那學校考進了很多學生。她們的初中就是所謂的教學質量好的中學。不過,到了高中之後,她們學校的學生大部分都表現平平,除了極個別幾個在年級排進前二十,其他的都是比較中等的水平。
如果一個人高中成績下滑,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如果一批人成績下滑,很能說明問題。
第一,有可能老師水平是很高,猜題能力很強,每次中考都能猜對題目。這個可能性很大,如果一個中學教學質量不錯,老師跟教育局的關係也比較好,對於出題的思路能把握比較到位。
第二,學校管理嚴格。每天作業超多,經常做試卷。現在北京有些初中也是如此,天天刷題,把學習搞成了一個熟練工程。如果一個學校極為強化刷題,一方面對成績有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毫不客氣地說,這個成績的提高是以損傷學生的大腦為代價的。
大腦最喜歡幹的事情是條件反射。我們每天傳遞給大腦的信息無窮多,眼睛看到的,鼻子聞到的,耳朵聽到的。每個信息都要大腦來決策,我估計把現在的大腦容量再擴大一倍,大腦都幹不過來。所以,大腦對於很多事情和信息的處理都是按條件反射來處理,意思是說,大腦記住了這件事的處理途徑和方式,下次它就原樣來一遍就行。本身大腦沒有動腦筋。
刷題練的就是大腦的條件反射。我聽過好多大學老師抱怨過,現在的學生看一段話,竟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理解不了,但是,他們有本事來做題,而且能做對。更誇張的是,一位老師說,她在黑板上出一道題,忘寫了一個條件,下面的學生竟然說出了正確答案。就是說,刷題造成的條件反射已經誇張到這種地步。
這樣的學生即便高考考高分,也是沒什麼用,因為不會思考。這也是很多科學家抱怨中國培養不出一流人才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家長們要注意,一所學校所謂教學質量好,升學率高,也許並不很美妙。對於那些以管理嚴著稱,月考、周練不斷的學校一定要警惕,不要輕易讓孩子進入這種學校。
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