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在故宮的邊上,胡同裡的四合院。不大的木門上掛著紅燈籠,門上貼著對聯和門神,透著喜慶。
附近不僅有故宮、景山,還有京師大學堂舊址,北京大學舊址,中法大學舊址還有中國美術館老館,北京人藝劇場,三聯書店。
如此文化底蘊深厚的四合院,雙腳跨入門檻,有種穿越的感覺。
【關於這座四合書院】
到的時候,工作人員已經在等待我們,工作人員是這樣和我們介紹書院的。
「四合書院由幾個喜歡老北京文化的朋友共同發起,希望能夠一起做一件從來沒做過,但是與自己興趣愛好相關的事情。
創建者的初衷
他們希望能將這間有書香的小院兒經營成有活力的文化空間,幫助更多人了解老北京的文化,和中國文化的根。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這是一座有著200年歷史的院子。
這是一座兩進的四合院,院子裡收拾得非常有京味兒。院子裡隨處(也是有意)擺放著主人收集來的老物件,在二門的位置,甚至有整的四合院兒老門,據說也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看著這些文物,我算是開了眼界。
這是一個和故宮歲數一般大的院子。
院兒的南牆是當年北京皇城的內牆,和故宮一般大歲數。
那牆頭兒上覆蓋著黃色琉璃瓦見證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的變遷。
南牆的黃色琉璃瓦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關於書院的故事
四合書院這個小院兒不算大,但故事還不少。
溥儀的妹妹在這裡辦過幼兒園,溥儀也經常來這裡玩耍。
一二九秘密會議在這開過。
這附近是京師大學堂的所在地,中老胡同更是當年老北大的教授們居住的區域,沒準胡適先生、魯迅先生也經常光顧這裡。
除了那堂二百多年的老門,這裡還收藏有其他有年頭的古建築構件和老物件,真是失敬失敬!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四合院裡玩耍的孩子們】
掀起棉帘子進大屋,四合書院為孩子們準備了非常具有傳統文化味道的活動,還給家長們準備了溫馨的茶席。
老師們帶著孩子們做手工,我們坐在一旁休閒的聊天,一點兒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安全。
反而是孩子們都玩嗨了,完全顧不到家長了。
寫毛筆字的孩子們
新年即將來到,老師們準備了大紅燙金紙,並請了「小先生」來教大家書寫新春福字。
小先生只有5歲半,從3歲半時開始在四合書院學習書法,到現在學了兩年。
小先生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小先生的個頭兒還沒桌子高,寫字需要踩在小凳子上,有點靦腆,其他人一誇獎,就往爸爸身後躲,只笑不說話。
在小先生的帶領下,大家寫了很多福字,掛在院子裡,太喜慶了!
和孩子們比起來,我的福字,還是算了,不拿出來丟人了。
用一張圖掩飾我的尷尬
剪窗花的孩子們
四合書院的老師還帶著大家一起做了傳統窗花剪紙,一直以為剪窗花就是折折折和剪剪剪,但聽過老師講解以後才知道,原來有四分法、五分法,還有六分法,講究可多了。
圖案也是琳琅滿目,最複雜的可以剪出十二個吉字。
我試了試,難是真難,但靜下心來,慢悠悠的,還是可以完成的!
給兔兒爺上彩
兔兒爺是天上的兔兒神,下凡幫助老百姓解除民間疾苦,所以被人們奉為神仙來敬奉。
我們嘗試了兔兒爺上彩,就是在白胚子上塗色,聽上去超級簡單,看上去也超級簡單,但一上手才發現,一點都不簡單!
不同部位的配色,大色塊的上色和小細節的描線,手稍微一哆嗦,就可能畫錯。
這個環節裡,整個屋子安安靜靜,大人小孩兒都專注在手上的兔兒爺上。
結果喜人,大家看看我們畫的兔兒爺大聚會吧!
遊戲中的孩子們
屋子裡充滿了文化味兒,院子裡更是熱鬧非凡。
小孩子大多坐不住,試試這個,動動那個,就要跑出去玩。四合書院的老師在院子裡給孩子們準備了很多老北京傳統玩具,空竹、沙包、跳繩、滾鐵環等等。
這些玩具,我感覺以前還是上小學的時候見到過,這麼多年就見也沒見過了。相比起來那些粗劣的塑料玩具,或者電子遊戲,還是這些傳統玩具更有意思。
我以為現在的小孩子都不會喜歡玩這些了,但事實上,孩子們玩的超級開心,愛不釋手。
-END-
好吃的、好玩的,新鮮有趣的過周末方式盡在
寺庫48Hrs,加入我們,一起開啟理想生活的時間大門。
長按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