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妙用,上聯「長長長長長長長」,下聯你來對

2020-12-27 面壁青史圖破壁

對聯是什麼?對聯又稱楹聯或之對子,聯語,對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是漢民族語言文學藝術的瑰寶,對聯是由兩串字數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諧,相關的漢子序列組成的獨立文體,對聯在古代民間是非常流行的,可以說對聯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和幽默,也可以放映一個地方的文化風貌和美好願望,其實對聯不僅在古代很受歡迎,就是現在人們也是十分的喜歡,特別是年輕的一代,所興起的對聯熱,也是當代國學熱的一道亮麗風景。

其實對聯是很奇妙的,看似簡單,但是慢慢品味就會發現對聯遠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的,我們最常見的字或是詞,放在對聯裡,就會有很不一樣的意思,而且古代人特別喜歡貼對聯,不管是酒樓或是客棧,都會貼上一副寓意特別好的對聯,以期盼生意能越來越好,說起來,有一副對聯很特別,其實我們小時候就學過的一副對聯,上聯是:「長長長長長長長」,下聯是:「長長長長長長長」,不是我寫錯了哦,對聯本身就是這樣的,那麼有人就會說了,這是什麼,一樣的字,一樣的上下聯。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漢語裡有多音字一說,這副對聯就是藉助了多音字的妙用而出來的,別看是一樣的字,但是上下聯可不是同樣的一句話,我們來細細的分析一下,「長」字的兩個音大家都知道,這就不用我多說了,我們重點來看到底怎麼讀,上聯應該是:」長長(常)長長(常)長長長(常),下聯就是:「長(常)長長(常)長長(常)長(常)長」。

現在是不是就很清晰了,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副對聯,自開始的時候,是一家豆芽店裡貼的,你想豆芽店不就是盼著豆芽能長得長長的,而且最好是能天天長,快快長,這副對聯的意境正好是主人的美好願望,所以貼在豆芽店裡是再合適不過了,不過大家想一想,難道只能貼在豆芽店嗎,還有沒有其他的地方可以用到這幅對聯呢?

對聯的絕妙就在於,一句話,可以有多個理解,因為對聯並不會明確的描述特定的一件事或是一個物,所以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我們把這副對聯用在炒股的朋友們身上,是不是也很適合呀,股民們當然是希望一直漲,如果給辛勤的農民用也是可以的,農民也是希望莊家能長好。如果給我們用,也是在合適不過了,我們誰不希望自己的工資可以快快的漲。當然我只是做個拋磚引玉,其實可以用的地方是很多的,大家不妨想一想。

如果認真的研究對聯,你就會發現,其實對聯真的很有趣,這就是語言的魅力,尤其是這麼特別的一種表達方式,更是樂趣多多,喜歡對聯的朋友們,可以分享一下你們感興趣的對聯話題哦。

藝術源於生活,生活造就藝術,讓我們一起用對聯來記錄生活,傳承經典吧!歡迎大家的留言評論哦。

相關焦點

  • 經典對聯:上聯「無錫錫山山無錫」下聯是什麼?
    對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雖然說現在的人很少自己寫對聯了,但是在我國古代幾乎上每一個讀書人都會寫對聯。就像我們的小學生會乘法表格一樣。在古代比對聯是古人最常見的娛樂方式。他們總是能從簡單的文字組合中悟出一些道理。
  • 原創對聯。上聯:上對下聯,聯聯妙對
    上聯:上對下聯,聯聯妙對;下聯:???對聯小知識:對聯,俗稱對子,由兩句對偶句組成,它起源於五代十國時期,是中文語言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對聯作為一種學問,有很多講究,下面,我就簡要的和朋友們介紹一下。
  • 那些同字異音的怪對聯 , 妙趣橫生,透露出傳統文化的魅力
    對聯是傳統文化的瑰寶,而在對聯之中,有許多同字異音的怪對聯 。這些對聯利用漢字一字多音的特點寫成,妙趣橫生,透露出傳統文化的魅力。請關注小編,讓我們來欣賞一下。第一副:朝雲朝朝朝朝朝朝朝退;長水長長長長長長長流。
  • 了解對聯的基礎常識,上聯和下聯有什麼區別
    了解對聯的基礎常識,上聯和下聯有什麼區別文/@成長新視點對聯,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也叫對子、楹聯。它由上聯、下聯和橫批組成,上聯和下聯雖字數相同,屬於一個整體,結構相同或相近,但在音調平仄、空間大小、內容因果、時間先後等四個方面有所區別。一、音調平仄。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為平聲。
  • 有趣對聯又來了,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求下聯,您會怎麼對?
    有趣的對聯又來了,上次寫了「茅廁對聯」,有些看官覺得意猶未盡,這次我們來挑戰個有難度的!對聯者,對仗之文學也。師徒二人一邊遊玩,一邊對對聯。秀才以「鬥雞山」做了上聯,而老師以「龍隱巖」對了下聯。而正讀倒讀意思都一樣,所以又是回文對聯。他一時答不上來,直到幾日後偶然外出,看見一位尼姑從倪家村出來,手裡還提著酒壺。突然一下子來了靈感,這才對出了下聯「 錢沽倪酒尼姑錢」。
  • 一副對聯:上聯為「莫言路遙餘秋雨」,下聯你會對什麼?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一副對聯,這幅對聯是小編在一篇文章上看到的,感覺挺有意思的,所以想和大家一塊兒分享討論一下,我這裡呢,沒有下聯,只有上聯,希望大家可以對此精彩的下聯來。先來說說這幅對聯吧,這幅對聯上聯是「莫言路遙餘秋雨」。
  • 經典對聯,上聯:「孔夫子,關夫子,一對夫子」,下聯太經典了
    經典對聯,上聯:「孔夫子,關夫子,一對夫子」,下聯太經典了文/江南煙雨夜行人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的基本規則簡單,限制少,成為了一個能夠讓各類人都登上的大舞臺。普通百姓,文人官員,皇帝王侯,只要擁有基本的對聯常識,沒有誰會受到限制。因此,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事、一物、一人,都有可能催生一副對聯。越是飽讀詩書的人,越是如此。歷史上流傳下聯的故事當中,少有讀書人在一起而不吟詩作對的。宋朝大才子蘇軾和朋友在一起時,往往都會對上幾句,娛樂消遣。比如他又一次和黃庭堅下棋,旁邊有棵松樹,掉了個松子在棋盤上。
  • 火葬場掛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則讓人不太舒服
    一般來說,上聯要貼在右,而下聯便貼在左,這與古人寫字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當然,什麼場合什麼環境都有對應的對聯。火葬場掛的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有」,大家猜猜下聯是什麼。一、遲早都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古到今中國孕育出了不少的文化。文化的力量,能使人在這國度富有精神的生存。關於對聯,相信大家並不陌生。
  • 經典對聯!上聯:「心上心下都忐忑」,下聯太經典
    對聯作為我們不可缺少了傳統文化,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在古代社會,也是文人茶餘飯後娛樂交流的方法。其實,要不是有漢字的話,對聯也不會發揮他這麼大的魅力。今天我來給大家說幾個很有趣且還暗含深意的對聯吧。有一個對聯得上上闋是「上心下心都忐忑」這個上聯是不是很有趣,其中最好的地方是就是忐忑二字的運用。前面的幾個字仿佛在按時最後兩個字的組成。這也是中國文字特有的地方。現在,心中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只是上聯這樣的難,下聯應該怎樣作答?人們常說上下左右,就像我們說東南西北一樣,那麼這個左右可不可以變成別的字,然後組成一個下聯呢?
  • 趣味對聯,上聯:老子天下第一,下聯無人敢接
    說起對聯,大家好肯定會第一時間想到,中國傳統節日過春節時,家家戶戶門上的貼的迎春對聯。比如:喜居寶地千年旺,福照家門萬事興。還有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等等,當然了,這是兩對迎春對聯。其實,在中國,對聯文化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對聯一直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 春節貼對聯怎麼貼 上聯跟下聯怎麼區分
    過春節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就是貼對聯,對聯上聯是貼左邊還是貼右邊?如何區分對聯的上下聯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一、貼春聯的順序:首先要確認春聯的上下聯春聯的上下聯一般是看橫批的。一般來說,橫批從哪邊開始讀哪邊就貼上聯。但因我國古代都是從右向左寫字、看書的,所以橫批也是從右向左讀。
  • 經典對聯:上聯「大小姐洗黑白菜」下聯成為絕唱!
    今天我們依然來說對聯,可是今天要說的對聯卻和平常說的不一樣。我們平時最多說的就是「諧音聯」和「拆字聯」最多也就是來一個「迴文聯」可是今天要說的卻是「矛盾聯」,什麼是「矛盾聯」呢?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反義詞寫出看似矛盾實則並非矛盾的對聯。
  • 經典對聯,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經典對聯,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經典了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是有名的歷史文化之邦,而對對聯就是其中一種非常經典的文化,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關於對聯的故事,關於對聯,大家應該都非常的熟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對聯的地方也非常多
  • 火葬場門口一副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太經典了
    火葬場門口一副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太經典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對聯文化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比如我們過年的時候就要貼春聯,這是我們的習俗,這春聯裡面的內容可講究了,一般好的對聯讀起來還是很押韻的。
  • 村霸門上被人貼上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挺高深
    這種人可以說非常可怕,因為他幹的事情在法律上沒有規定,而且你告官府別人你也不管,所以許多就只能甘願受苦,而就算受不住難去跑到京城告御狀的人也沒幾個成功。不過這些惡霸也是欺軟怕硬,碰上硬茬子很容易就被整治了。村霸門上被人貼上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挺高深。
  • 對聯:上聯:「莫言春秋,老子無東西」,下聯是什麼?
    那麼,今天來說說老子吧,老子是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姓李名耳,字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文化名人。有關他的一個對聯,千古絕對?上聯是:「莫言春秋,老子無東西」,那麼下聯是什麼??小編帶你們一一賞析一下。有人給出的下聯是:「莫言兵書,孫子你可知。」
  • 你知道「夜襲寡婦村」是出自一副對聯嗎?此為上聯,下聯更絕妙!
    你知道「夜襲寡婦村」是出自一副對聯嗎?此為上聯,下聯更絕妙!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我們所知,對聯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文化,而且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對聯出現的頻率還是非常高的。古代的時候,文人墨客們都是以吟詩作對來消磨閒暇的時光。而現代,最常見的就是春節時,貼的春聯。春聯也是對聯的一種形式。相比於作詩來說,對對子可是比較簡單容易的事情了。只要對仗工整,符合已經便可。不過,歷史上能夠稱得上絕對的可不多。我們直到有名的才華之人,有蘇軾,佛印,唐伯虎還有唐伯虎等人。而在民間也出現了許多的對對聯高手。
  • 一副讓人害羞的對聯,上聯:天天新人鴛鴦被,下聯堪稱一絕
    說起對聯,我們現在最常見的就是在過年,或者是辦喜事的時候貼的,大多都是一些帶有祝福味道,比較喜慶的那些對聯,但其實對聯的用途有好多,形式也有很多種,比如在古代的時候,對對子的門檻比較低,上到才子下到百姓都可以對,而且在好多酒館店鋪門前都有對子,來顯示自己的招牌,這不在一個青樓的門前就有一副對聯,堪稱千古絕對呀,讓人看了不禁臉都紅了。
  • 過年了,送你幾副英文對聯!
    對聯的特點是字數相等,詞性相對,平仄相拗,句法相同。中文的博大精深,在「對句」上顯然要比外語強太多,從形式到內容,從對仗到押韻,均達到極致,比如:上聯: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下聯:春讀書 秋讀書 春秋讀書讀春秋 後來還發展出了「偏旁對」:上聯:涓滴匯洪流,浩渺波濤,洶湧澎湃瀉江海
  • 才女以對聯招親,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下聯令人叫絕
    古代時,對聯是十分受人歡迎的,上至皇室宗親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歡對聯。經過了千年的演變,就算到了今天「對聯」依然在人們的視野中。只不過不再像古代那樣受人歡迎了,只是在新春佳節時才有對聯登場的機會。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個有趣的對聯故事。宋朝是一個典型的「重文輕武」的朝代,當時,文人的地位很高,文官在朝中的影響力也比武官大。